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醒世先驱(严复传)/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
内容
编辑推荐

杨肇林所著的《醒世先驱(严复传)》为《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之一。

《醒世先驱(严复传)》以饱含激情与想象的笔墨,淋漓酣畅地描述了严复为救国救民不断探索奋进的人生历程,使这位中国近代杰出的改革家和文化巨人的形象如巍峨高山,屹立在我们面前。

内容推荐

严复是清末极具影响力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杨肇林所著的《醒世先驱(严复传)》以详实的史料,流畅朴实的文笔,向读者展示了严复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目录

第一章 胸中有物,格格欲吐

第二章 梦中突兀见南台

第三章 台湾告警,急檄征召

第四章 一篇大孝论能奇

第五章 ABC与梵呗诵经相应

第六章 但愿海波平

第七章 期西法衍于中国

第八章 重在于学

第九章 马尾江与莱茵河

第十章 心时际多艰,力任其难

第十一章 必能以巨舰争雄于海上

第十二章 心用洋人,不为洋人所用

第十三章 “万年清”首舰首航

第十四章 能否成材,必亲试风涛

第十五章 相处不好的邻居

第十六章 “示以兵威”

第十七章 海洋很广,世界很大

第十八章 国士之知忘年交

第十九章 “空令岁月易蹉跎”

第二十章 立中国水师之本

第二十一章 向西方上下求索

第二十二章 中夜起而大哭

第二十三章 “片土之剩,亦应保全”

第二十四章 “决论”三篇,挽救危亡

第二十五章 由今之道,变俗图新

第二十六章 拳祸,国变,颠沛南下

第二十七章 《天演论》与巧姻缘

第二十八章 《原富》与山夫

第二十九章 “自由”的真谛

第三十章 《庄子》新解

第三十一章 “筹安会”及其他

第三十二章 明灯不熄

附录一 严复行年简表

附录二 主要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第一章 胸中有物,格格欲吐

清光绪二十年(1894),岁次甲午。小寒大寒又一年,腊月二十五(1895年1月20日),大寒之日,已是小年了,天气奇冷,滴水成冰。室内虽有暖炉,奈何人的心里冷冰冰的,寒气逼人。

夜深了,严复犹独坐几前,反复默诵《拟天马出西北》诗句:

天马出西北,磊落精权奇。

闻有圣主求,能为苜蓿羁!

这是不久前写赠给吕秋樵(增祥)的。他的思绪一向似天马行空,浮想联翩,拟人自况,逾越这局促的“观我生斋”,在广袤的天地间驰骋。他想象,他描述,他既是胸有雄兵百万的将军,又是追风神骏,“鸣镝起边城,羽檄日夜驰”,喜见“天子顾我笑”,“贵在报所知”啊!

“绛纱谅无有,苜蓿聊可嚼。”古人唐庚得知被委任凤州教授之职,欣喜地写下了这诗句。尽管没有锦衣玉食,生活清苦,但是,究竟是被认可,被授予职位了啊!读书人最高的要求不就是上报明主吗?严复感同身受。

过了年,严复就四十有二了,虽然四年前已被任命为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总办(校长),但是,终究没有经过科举,没有功名,没有进身,没有名分,说话没有分量,“人微言轻”,不被重视。尽管自己一直认定科举戕害人才,然而,不能不从俗,不能不迁就这百千年来的因袭陈规。光绪十一年(1885)乙酉,严复屈尊就驾,以三十三岁年长之身,与二十岁的童子一道参加科举。满以为可以手到擒来,谁知命运偏偏作怪。竟然连续四次名落孙山!八年穷经皓首,落得个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再执拗的严复,终于觉悟到不是命运不济,而是科举与他无缘。他纵然胸藏锦绣,却不能与科举合拍,不能适应科举的需要,不能讨得主持科举的考官认可,科举笃定要将他拒之门外!他除了摇头叹息,还是摇头叹息。自从光绪六年(1880),二十八岁,应李鸿章要求来到天津兴办北洋水师学堂,已经有十四年,一晃间,已经跨过了中年的门槛,壮志未酬,回首往事,岁月蹉跎,空有满腹经纶,无人赏识。当前,似乎迎来一个转机,闻听当今圣上光绪皇帝亲政以来,求贤若渴,访求富国强兵之策。他向挚友倾吐自己的希冀。吕增祥是挚友,又是亲家,是长子严璩的岳丈,严复向他坦露胸襟:只要能够一展平生抱负,哪怕只有苜蓿菜蔬果腹,那又何妨?不求居庙堂之高,只要圣上能够眷顾,身处江湖之远,也当忧国忧民,一展胸襟,向皇帝进言,贡献赤忱,呈述救国良方。那将是何等惬意,何等快慰?“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果能如愿以偿,何异于天马行空!

突然,窗外传来隐隐雷声,严复一震,谛听之下,果然是滚滚雷声。此时,大寒刚过,惊蛰未到,惊蛰前闻雷,实属少有。冬日鸣雷,这是征兆,这是天人感应!

想到这里,严复扫了一眼书案上的玳瑁书镇。书镇是他自制,左下角标明“严复清玩”,是他喜爱之物。那上面镌刻的修、正、仁、和四箴铭,更是他多年修养体会的结晶。“和”的箴铭:“日升月和,乾清坤宁,吉享交泰,天地感应。”

古书屡屡提到上天异常迹象,预示着人世的非常变化,本朝和历代都有先例,都有应验。天人感应,不无道理。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下诏征集治国良策,以变古创新。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说:“朕欲问大道之要,至论之极。”他不只是想得到具体方法策略,他谋求的是强国的根本大计,是治世的指导思想。一代大儒董仲舒应运而出。董仲舒主张天人合一,天与人同类相通,相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亦能感应上天。违背天意,不行仁义,天会出现灾异,给以谴责和警告;政通人和,天降祥瑞给以鼓励。他在《春秋繁露》中鼓吹,“天之不可不敬畏,犹主上之不可不谨事”。“世治而民和,志平而气正,则天地之化精而万物之美起;世乱而民乖,志僻而气逆,则天地之化伤,气生灾害起”。他赢得了汉武帝的赏识,独尊儒术,巩固了千百年来的封建统治。

严复扫了一眼桌上的茶盏,一盖、一碗、一托,三件器物成一个完美的组合,缺一不可。这就好比天、地、人和谐统一啊。董仲舒鼓吹天人合一,于中华文化,于维护封建治理,功莫大焉!但是,董仲舒力主尊天、尊君,也窒息了后世对科学的探求,遏制了对民主的探索,实不敢恭维。不过,严复眼下向往的是有汉武帝那样的明君,能够像赏识董仲舒那样,采纳他的救亡图强的良策。

甲午之役,堂堂中国败于蕞尔小国日本,不免令人气短,叫人沮丧。然而,“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经此一事,国人猛醒,变法图强之声四起,街坊巷闾,达官士子,谈国事,议维新,势不可挡,中国必将变化,中国不可不变化!“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也!”可惜,眼下,人人以谈变法维新为时髦,但是,多数人只知热衷于修铁路,办工厂,购兵轮,买枪炮,以为这是维新要务,却不知这只是皮毛,远非根本。康有为、梁启超辈倡导变法维新,颇为得力,颇有成效。然而,他们有没有想到,积重难返,牵一发,动全身,变法谈何容易?不从根本上变起,怎么能够成功?“变法之难,一思变甲,即须变乙,至欲变乙,又须变丙。”看不到这些,以其昏昏,何能使人昭昭?“毫厘之差,流入众生识田,将成千里之谬”啊!想到这里,严复“觉一时胸中有物,格格欲吐”。“不揣浅狭,意欲本之格致新理,溯源竟委,发明富强之事。”他要以自己的真知灼见,撰写文章,引起明君、当政者的注目,唤起民众觉醒。

P1-4

序言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中,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文化巨匠,他们如璀璨的群星,闪耀着思想和智慧的光芒。系统和本正地记录他们的人生轨迹与文化成就,无疑是一件十分有必要的事。为此,中国作家协会于2012年初作出决定,用五年左右时间,集中文学界和文化界的精兵强将,创作出版《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大型丛书。这是一项重大的国家文化出版工程,它对形象化地诠释和反映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公民的历史文化普及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这项原创的纪实体文学工程,预计出版120部左右。编委会与各方专家反复会商,遴选出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120余位历史文化名人。在作者选择上,我们采取专家推荐、主动约请及社会选拔的方式,选择有文史功底、有创作实绩并有较大社会影响,能胜任繁重的实地采访、文献查阅及长篇创作任务,擅长传记文学创作的作家。创作的总体要求是,必须在尊重史实基础上进行文学艺术创作,力求生动传神,追求本质的真实,塑造出饱满的人物形象,具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性和可读性;反对戏说、颠覆和凭空捏造,严禁抄袭;作家对传主要有客观的价值判断和对人物精神概括与提升的独到心得,要有新颖的艺术表现形式;新传水平应当高于已有同一人物的传记作品。

为了保证丛书的高品质,我们聘请了学有专长、卓有成就的史学和文学专家,对书稿的文史真伪、价值取向、人物刻画和文学表现等方面总体把关,并建立了严格的论证机制,从传主的选择、作者的认定、写作大纲论证、书稿专项审定直至编辑、出版等,层层论证把关,力图使丛书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从而达到传承中华文明和弘扬杰出文化人物精神之目的。丛书的封面设计,以中国历史长河为概念,取层层历史文化积淀与源远流长的宏大意象,采用各个历史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与雅致温润的色条进行表达,意蕴深厚,庄重大气。内文的版式设计也尽可能做到精致、别具美感。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这百位文化名人就是杰出代表。他们的灿烂人生就是中华文明历史的缩影;他们的思想智慧、精神气脉深深融入我们民族的血液中,成为代代相袭的中华魂魄。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必定成为我们再出发的精神动力。

感谢关心、支持我们工作的中央有关部门和各级领导及专家们,更要感谢作者们呕心沥血的创作。由于该丛书工程浩大,人数众多,时间绵延较长,疏漏在所难免,期待各界有识之士提出宝贵的建设性意见,我们会努力做得更好。

《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丛书编委会

2013年11月

书评(媒体评论)

本传以饱含激情与想象的笔墨,淋漓酣畅地描述了严复为救国救民不断探索奋进的人生历程,使这位中国近代杰出的改革家和文化巨人的形象如巍峨高山,屹立在我们面前。

——文史专家 陶文鹏

一个动荡变革、风起云涌的时代,呼唤出一个自身充满激情,也充满矛盾的伟大思想家。作品以强烈的理性精神和生动的笔触,展现了一个以家国为重,忧国忧民的先进知识分子思想成长的历程,塑造了性格独特、思想独到的人物形象。

——文学专家 张陵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醒世先驱(严复传)/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肇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386890
开本 16开
页数 34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64
CIP核字 2016000565
中图分类号 B256.5
丛书名
印张 21.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2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7: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