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三书(全3册)
内容
编辑推荐
改革开放以来,曾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形成笼罩性影响、堪称“精神导师”的人物,非李泽厚先生莫属。从“主体性哲学”到“情本体”,从“积淀学说”“西体中用”,到“告别革命”“实用理性”……李泽厚先生不仅是80年代“新启蒙”时期的大思想者,“文化热”“美学热”的灵魂人物;他晚年的各种思考和言说依然宏阔睿智,富有活力,是当代中国思想史不可缺少的篇章。
三联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就开始陆续出版李泽厚先生的著作,如《走我自己的路》(1986)、《马克思主义在中国》(1988)、《美学四讲》(1989)。2003年,在李泽厚先生的提议下,三联书店将其《历史本体论》和《己卯五说》合刊为一册出版,他曾拟总名为“跨世纪书”。此后,又陆续推出《论语今读》(2004)和《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2005),前者累计销量十余万册。2008年,三联推出“李泽厚集”十种,包括《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修订第六版)》《美的历程》《华夏美学?美学四讲(增订本)》《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论语今读》《历史本体沦?己卯五说(增订本)》《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杂著集》,第一次较为集中、完整的向中国大陆读者呈现了李泽厚的哲学思想体系。今年,三联又重新集结其讨论中国思想变迁的“中国思想史论”三书。对一个思想者优选的纪念就是不断地重读他的论著,思考他提出的命题,在对话与论辩中让他的思想继续活在当下,并启迪未来。
内容推荐
李泽厚最负盛名的中国思想史论三书,曾在20世纪80年代新启蒙思潮下,提供中国思想文化研究的范式变革,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产生过深远影响。
三书在极大的时间跨度上描绘中国思想的嬗变历程。从孔子仁学为始,论说先秦至明清各种思潮、派别和人物,构拟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进而由古入今,以革命与改良为视角,细析近代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的思潮与人物,历数“五四”以来的中国知识分子,如何在“救亡与启蒙”的双重变奏中,探寻未来道路。
李泽厚将“中国现代化问题”寄寓在自己对整个思想大历史的论述中。他以思想介入历史,又以历史意识为本,探寻中国人“古今之所壹也”的精神指归,提出了一系列有广泛影响的思想命题,如“巫史传统”“实用理性”“乐感文化”“救亡压倒启蒙”“西体中用”等。
我所讲的中国思想史,重在主要思潮,而不在搜奇找异;重在真正具有时代代表性的人物,而不在包罗万象各色俱全。不强调从思潮着眼,无法了解个别思想家的地位和意义;不深入剖解主要代表人物,也难以窥见时代思潮所达到的具体深度。因为有时甚至整个时代思潮所达到的深度,还不及一个思想家,这就是思想史的偶然性。思想家、哲学家的意义和价值也正在于此,他独到而深刻地反映了把握了时代的脉搏。由此可见,思潮和代表人物这两者应该结合和统一起来论述。
——李泽厚
目录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中国现代思想史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三书(全3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泽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108028969
开本 32开
页数
版次 1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08-06-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3-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26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3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3:3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