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糊涂禅
内容
编辑推荐

明白的明白,糊涂的糊涂,有时候糊涂的也明白,有时候明白的也糊涂,到最后糊涂的那么明白,也明白的那么糊涂,这就是禅。

凡事寻常看,天高风自清,放下就是快乐。若能一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内容推荐

糊涂也是一种禅,这种禅给予人们最宝贵的东西就是智慧。如果我们参糊涂禅,那我们的生活就能像云水一样逍遥自在,没有名枷利锁的束缚,不自我设限封闭,能随遇而安,随缘生活,随心自在,随喜而作。

禅是智慧的结晶,它结合了儒、道、佛的精神。禅不是出家人的专利,也不是只有深山古刹里的老和尚才可以参禅入定,因为禅就是一种智慧的人生哲学,所以人人都可以参禅。

糊涂也是一种禅,这种禅给予人们最宝贵的东西就是智慧。

如果我们也能参糊涂禅,那我们的生活就能像云水一样逍遥自在,没有名枷利锁的束缚,不自我设限封闭,能随遇而安,随缘生活,随心自在,随喜而作。所以热爱人生的人,要找寻快乐的人生,自在的人生,自性的人生,包容的人生,把自己放大包容、慈悲待人,心中就富有了。那时候“铁树开花遍界春”,自有非凡气象,真个是大地回春,既稀有又难能可贵了!

目录

一、拾平常心,参糊涂禅

 平等待众生

 凡事寻常看,天高风自清

 “不争”是个好心态

 无欲而恬然

 安贫乐道,快哉人生

 随缘,让烦恼随风而逝

 “放下”就是快乐

 若能一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

 减少一份欲望,得到一份幸福

 幸福与贫富无关

 淡漠以清心,日日是好日

 守住平常心

二、持有一颗宽容之心

 人生在世,贵在糊涂

 得失常挂心,宠辱皆心惊

 妄言自损,守中多做

 放低姿态,虚心进取

 不居功,功自言

 包容者兴万事

 做人要“厚道”

 人生当三戒

 自律首推慎言慎行

 正确看待贫富贵贱

 憎恨别人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要做到时时宽容别人

三、该糊涂时糊涂,不该糊涂时决不糊涂

 揣着明白装糊涂

 聪明反被聪明误

 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

 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对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坦率地说不知道

 人生不可患得患失

 懂得屈伸之道

 戒狂戒骄

 后退有时亦是进步

四、达观权变,安守于糊涂之中

 凡事不可钻牛角

 执著未必是好事

 懂得变通,不通亦通

 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

 不必苛求回报

 不可骄纵狂妄

 切忌自以为是

 不存妄念享太平

 能屈者即能伸者

 管住舌头,做个智者

 不念旧恶

五、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戒嗔戒狂,不嚣张

 话说两头,自圆其说

 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

 居上不骄

 见好就收

 低调做人万事顺

 祸从口出

 “功成”不可等“名就”

 藏身暗处以观“明”

 宰相肚里好撑船

六、“忍”是一种大智慧

 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能够忍辱的人有大势力

 太过于欣赏自己的人,永远看不清自己

 忍耐是一笔宝贵财富

 凡事都不要斤斤计较

 善用“和”字处理关系

 处事不惊,谨慎思维

 不显山不露水,真君子也

 面对失落要洒脱

七、外圆内方,守住人生的底线

 输得起才能赢得了

 能够把自己压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贵

 伤害别人,其实是在伤害自己

 内敛方能成名士

 知足才能常乐

试读章节

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善知识,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

那些真正修功德的人,十分谦虚,普遍尊敬一切人。如果轻蔑他人,遇事先考虑自己,便没有功。如果自己的本性虚妄不真实,便没有德。这是因为唯我独尊、蔑视一切的缘故。善知识,时时保持正确的心念是功,公平正直的心态是德,自己修心性是功,自己修身行是德。关于平等待人,《坛经》是这样认为的——“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倘若一个人在待人方面,将别人分为三六九等加以区别地对待,是不会产生“功德”、受人尊重的。

宋代著名的白云守端禅师曾作过一首关于平等待众生的偈,我们不妨参悟一下——

若能转物即如来,春至山花处处开.

自有一双慈悲手,摸得人心一样平。

这首偈中“自有一双慈悲手,摸得人心一样平”是最经典的论述,它很直接地指出,人人都应该以一种平常心去看待和对待世间的众生。释迦牟尼就是这样做的,故而他才得到了众人的尊敬——

有一天,提婆达多生病。很多医生来治病,但不能把他医好。身为他的堂兄弟,释迦牟尼亲自来探望他。

释迦牟尼的一个弟子问他:“您为什么要帮助提婆达多?他屡次害你。甚至要将你杀死!”

释迦牟尼回答说:“对某些人友善,却把其他人当作敌人,这不合乎道理。众生平等,每个人都想幸福快乐,没有人喜欢生病和悲惨。  因此我们必须对每一个人都慈悲。”

于是释迦牟尼靠近提婆达多的病床,说:“我如果真正爱始终要害我的堂兄弟提婆达多,像爱我的独生子罗侯罗的话,就让我堂兄弟的病立刻治好。”

提婆达多的病立刻消失,恢复健康。释迦牟尼转头对他的弟子们说:“记住,佛待众生是平等的。”

平等待人,是一种人生之美。德国有句谚语:“高贵的血和普通的血都是一样颜色的。”意思是说,人不应有贵贱之分。

不可否认的是,只要有经济的地方自然就有贫富差距,但是贫富差距只能说明金钱的多少,并不能代表人格的高低。倘若有钱人总是以一种蔑视的眼光去看待那些比不上自己的人,那么这个人的人格也不会高尚。因此,无论有钱也好、无钱也罢,从内心里平等地看待每一个人,这个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和大家的肯定。否则这人即便拥有上亿身价,也同样是受人鄙视的。

曾经在某处看到了这么一种现象——

一位老人骑着一辆装满破烂儿的三轮车缓缓地经过报刊亭,此时,按了几下喇叭,老人给突如其来的怪叫吓慌了神,急从车上跳了下来,差点摔了一跤。车主继而不耐烦地又大吼:“快点走开!刮坏我的车,你赔得起吗!”

“宝马”车主那口气,很显然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斥责,是贵族对平民的蔑视和吼叫,是强者对弱者的讥讽和吆喝。然而,大家心中却对这辆“宝马”存在着许多的猜想,怀疑这辆“宝马”是否真正地属于他——没准是家族产业、更没准是某企业的公有财产。即便这辆“宝马”是他靠劳动所得挣的,也不能说明他就比别人高人一等,他又有什么资格去怒吼一个自力更生的老人呢?

很显然“宝马”车主不但没有同情心,更没有一颗君子之心。对待这种人,用一句不好听的话来评论“狗眼看人低”也不为过。要知道,不懂得尊重别人的人就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人际交往,“平等原则”是前提条件。没有平等待人的观念意识,就不可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那些不懂得尊重对方的做法,都不会产生良性的交往效果。平等待人,尊重他人,是获得他人信任的起点。

在1940年“百团大战”后的一天,当时担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的刘伯承元帅,听到师机关有的人带着轻蔑的语气将勤杂人员叫做“伙夫”、“马夫”、“卫兵”、“号兵”等,非常生气,就此事专门做出了批示:“我们革命的军队官兵平等,都是革命大家庭的一员。今后,伙夫就叫炊事员,马夫就叫饲养员,挑夫就叫运输员,卫兵就叫警卫员,号兵就叫司号员,卫生兵就叫卫生员,勤务兵就叫公务员,理发师就叫理发员。”从此,八路军中的称谓就照此统一下来了,官兵关系从此也变得更密切了。

或许,我们有时也想“一碗水端平”却常常“端不平”。原因很多——身份、地位、贫富……都会影响到我们待人的态度。若想真正做到“一视同仁”,就需要我们闭上“现实的双眼”,去掉罩在别人身上的“光环”。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是一个千古不变的道理,也是平等待人、获得友谊最基本的出发点。P2-4

序言

赵州八十犹行脚,只为心头未悄然。

及至归来无一事,始知空费草鞋钱。

这是唐朝赵州从谂禅师的一则公案诗。

过去的禅师们,毕生精力心血都用在深思上。父母未生我之前,什么是我的本来面目?什么是祖师西来意?念佛者是谁?我在吃饭,吃饭者是谁?我在睡觉,睡觉者是谁?这些生命意义都要明白,果真明白了,才算是找到自己的本来面目,才能够安心。所以赵州禅师出外行脚多年,“及至归来无一事,始知空费草鞋钱”,才知道生命的自觉只在方寸之间,不劳营营外求。要找到自己,一切不明白的要自己弄明白,凡事都要自己一肩承担,才能迈进生命灿烂的菩提境界!

提到禅,人们很容易想到深山古庙,蒲团之上禅师坐禅入定的形象。然而,禅既在于坐,又不在于坐。这是因为禅在于由入定到开悟,以智慧的、特殊的视角观察世界,透视人间,从而获得心灵上解放、精神上的畅快、生活上的指导。

禅是探究人生意义的最高智慧,跟许许多多的其他哲学文化一样,其宗旨都是达到于真、善、美的统一,让生命在透明清澈的智慧中冷静下来,让人类在永恒中找到精神的家园。

当你一旦进入这即心即佛的境界,那么即便坐也是禅,立也是禅,行也是禅,睡也是禅,时时处处都是禅啊。古代许多的文人雅士都修禅,像李白自称青莲居士,苏东坡号东坡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欧阳修号六一居士等等。

禅是智慧的结晶,它结合了儒、道、佛的精神。禅不是出家人的专利,也不是只有深山古刹里的老和尚才可以参禅入定,因为禅就是一种智慧的人生哲学,所以人人都可以参禅。

糊涂也是一种禅,这种禅给予人们最宝贵的东西就是智慧。

如果我们也能参糊涂禅,那我们的生活就能像云水一样逍遥自在,没有名枷利锁的束缚,不自我设限封闭,能随遇而安,随缘生活,随心自在,随喜而作。所以热爱人生的人,要找寻快乐的人生,自在的人生,自性的人生,包容的人生,把自己放大包容、慈悲待人,心中就富有了。那时候“铁树开花遍界春”,自有非凡气象,真个是大地回春,既稀有又难能可贵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糊涂禅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浩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商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4462701
开本 16开
页数 23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08-10-01
首版时间 2008-10-01
印刷时间 2008-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35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46.5-49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1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1:1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