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重构常识 教育民族志的方法与文本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本综合讨论民族志研究方法、理论变迁与文本写作的著作。本书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立足文化人类学、教育人类学的学科发展史,呈现了民族志方法自19世纪以来的主要变迁与争论;第二部分结合教育人类学经典议题与相关著作,重点探讨民族志田野调查的实践;第三部分着眼于民族志文本的写作与呈现方式,以及民族志近年和未来可能的发展样态。
内容推荐
“民族志”是人类学的“看家本领”。其含义有二:一是指作为方法的民族志,即人类学学徒们需要苦行修炼,获得“执业资格”后赖以糊口的“手艺”;二是指作为文本的民族志,即运用“手艺”生产的、被同行认可的、能够进入学术流通领域的“产品”。因此,有关民族志的书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教科书,尝试教给初学者“正确的”操作流程。第二种是反思类的方法著作,往往需要读者有一定的积累,才可能从这些过来人的经验中读出“味道”、悟出“门道”。第三种是关于某个研究议题的民族志著作,如本书使用的大部分参考文献。本书尝试中和这三种方式,并试图另谋他路,既有学科发展史的梳理,又试图保持人类学的“八卦”初心,既关注方法操作,又兼顾解剖文本,既有个人化的田野反思,又指向人类学的经典论题,希望可以有抛转引玉式的探索。
本书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立足文化人类学、教育人类学的学科发展史,呈现了民族志方法自19世纪末以来的主要变迁与争论。第二部分结合教育人类学经典议题与相关著作,重点探讨民族志田野调查的实践。第三部分着眼于民族志文本的写作与呈现方式,以及近年和未来可能的发展样态。
目录

\t自序/1
目录/1
图表目录/1
第1章绪论/1
一、“世界”的尽头/3
二、开蒙“野蛮人”/7
三、文化“淘金热”/12
第2章“方法”的修辞/20
一、祖师爷的“谎言”/20
二、学徒的“成人礼”/26
三、追随者的“帐篷”/32
第3章“文本”的危机/41
一、“深描”的集体焦虑/43
二、“智识巫术”的诗学/48
三、“文本盗猎”的欢愉/51
第4章田野工作的“魔法”/56
一、“过日子”/60
二、“观是非”/65
三、“悟短长”/67
第5章“化熟为生”的手艺/74
一、准备/76
二、体验/83
三、情绪/89
四、边界/94
第6章日常生活的“脉象”/100
一、望/102
二、闻/110
三、问/114
四、切/121
第7章“地方知识”的标本/126
一、时/130
二、空/134
三、人/137
四、物/140
第8章资料分析的“过渡仪式”/144
一、分离/146
二、阈限/150
三、融合/152
第9章蒙太奇的觉醒/157
一、“污衣派”与“锦衣派”/159
二、手艺与流水线/163
三、练“术”与治“学”/169
第10章研究伦理的边界/176
一、伦理审查的合法性/177
二、研究者的伦理挑战/181
三、“保护”的多样性/190
第11章民族志的未来/193
一、多点民族志/195
二、网络民族志/200
三、海外民族志/206
第12章结语/213
参考文献/217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重构常识 教育民族志的方法与文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董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76021394
开本 16开
页数 256
版次 1
装订
字数 199000
出版时间 2021-10-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1-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K18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7: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