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居里夫人自传/教育部新课标学生名著阅读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在以男性占主导地位的世界科学史上,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一个伟大的女人——玛丽·居里。

玛丽·居里原籍波兰,后加入法国国籍,是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化学家。与丈夫皮埃尔·居里共同研究发现了天然放射性元素钋和镭,她也因此被称作“镭的母亲”。作为杰出的科学家,居里夫人有着一般科学家所没有的社会影响力。她一生两度荣获诺贝尔奖,成为历史上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女性科学家,也是第一个获得物理和化学两项诺贝尔奖的成功女性先驱,其典范事迹激励了时时代代的人们。

《居里夫人自传/教育部新课标学生名著阅读书系》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居里夫人为自己撰写的《自传》。她通过直白、坦诚的语言,真实记录了自己——一个普通女孩,通过刻苦努力、顽强奋斗走上科学之路的传奇一生。第二部分则是居里夫人为丈夫皮埃尔·居里所写的传记。书中通过居里夫人的记叙、两人的书信、日记,以及他人对皮埃尔·居里的评价等,展现出了皮埃尔·居里的高尚人格魅力。

内容推荐

玛丽·居里夫人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这是不言而喻的,但也是一位谦虚的科学家。她之所以写《居里夫人自传/教育部新课标学生名著阅读书系》,完全是不好意思驳了一再劝说她写自传的美国好友、女记者梅乐内夫人的面子,怕扫了她的兴。这位美国女记者为了支持居里夫人的科学研究工作,曾呼吁美国妇女积极捐款资助居里夫妇因经费紧张而陷于困境的研究工作。最后,梅乐内夫人用妇女界的捐款购买了一克镭赠给居里夫妇,美国总统亲自主持了捐赠仪式。这令前来美国接受捐赠的居里夫人感动不已。在这个异国友人的敦促下,居里夫人只好勉为其难地动起笔来。她的《自传》有四万字左右,直白、坦诚、不加修饰。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一个出生在波兰首都华沙的普通家庭的女孩,由于自己的刻苦努力,顽强奋斗,以优异的成绩高中毕业之后,只身前往巴黎大学求学。她一边学习一边打工,其苦其累尽在不言中。在与皮埃尔·居里相识、相知,到喜结良缘之后,夫妻二人性格相近,志趣相投,为了科学研究而甘于寂寞,乐于过着清贫的生活,终于发现了新元素——镭,并将它运用到医学上,救死扶伤。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她带领医疗队,奔赴各个战区,利用与丈夫共同发明的X光设备,积极地投入到抢救伤病员的行列中去。一位知名的科学家,战争爆发后,在前线又当上了白衣天使,其高尚的精神可歌可泣,可敬可佩。她与丈夫一样,整天待在由于经费不足而设备简陋、条件极差的实验室里,冒着受到有毒气体伤害的危险,为寻找新元素而废寝忘食,先后发现了镭、钋等当时尚不为人所知的新元素。由于她与丈夫皮埃尔·居里的卓越成就,终于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该奖历史上第一位女性获奖者。在居里先生不幸遭遇车祸而英年早逝之后,不到四十岁的她,中年丧夫,一度被这意外的沉重打击所压倒,终日在思念自己的丈夫——科学研究事业上的战友和朋友。最后,她还是把自己的痛苦深埋在心中,一边抚养两个年幼的女儿和照顾年迈的公公,一边继续进行科学探究,终于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成为荣获两次诺贝尔奖的得主,而且与第一次不同,这一次是她单独获奖,真可谓史无前例。

这本十多万字的“小书”的第二部分是居里夫人撰写的她丈夫皮埃尔·居里的传记,其篇幅大大地长于她自己的生平传记,她对丈夫的深情由此可见一斑。书中详细记述了皮埃尔·居里高尚的人格魅力。他以大公无私、不计回报、无怨无悔的精神与自己的妻子一道,矢志不移地走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他的精神感染着、鼓舞着自己的妻子,二人并肩战斗,终于登上了科学研究的高峰,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为人类造就了幸福。尽管自己的生活很清贫,但有妻子这样一位志趣相投的伴侣,他很满足,一门心思地埋首于实验之中。婚姻美满,事业有成,但一场飞来横祸却无情地夺去了他的生命。这不仅是法国人民的一个重大损失,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一个无法弥补的损失。他的突然逝世令世界为之震惊。唁电唁函如雪片般纷纷飞来,有各国著名科学家发来的,也有一般平民百姓发来的,足见他的崇高品德、伟大贡献是如何深入人心。

目录

第一篇 居里夫人自传

 第一章 婚前的生活遭遇

 第二章 婚后生活

 第三章 战争中的坚持

 第四章 美国之行

第二篇 皮埃尔·居里传

 第一章 童年的经历

 第二章 青年时期的梦想

 第三章 最初的研究

 第四章 积极的生活态度

 第五章 镭的诞生

 第六章 缺乏关怀下的奋斗

 第七章 民族的悲痛

附录:居里夫人生平大事年表

译者序

读后感

试读章节

第二章 婚后生活

婚后的生活对我来说,是全新的,这与前些年那单寒羁旅的生活是有着天壤之别的。我同丈夫情意相投,相同的志趣爱好和共同的工作将我们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几乎形影不离,因此我只收藏着皮埃尔写给我的为数不多的几封信。我的丈夫在教学之佘,几乎把时间全都用在了他所教学的学校的实验室里了,我也获准同他一起在实验室里工作。

我们就住在学校附近,所以来去不用花多少时间。由于收入微薄,我不得不花许多时间来料理家务,特别是得自己动手做饭。这就与我的学习和研究产生了冲突,要处理好这一矛盾并非易事。幸亏我还算坚强,勉强地能够把这种矛盾处理好。令我尤为高兴的是,我们小家庭的生活并没有被这些家务事所搅乱,我们仍旧能够过上温馨平静的日子。

在实验室工作的同时,我还不得不学习一些课程,因为我下定决心要参加师资合格证书考试,这样日后便可以在女子中学任教,也可以被授予教授的头衔了。经过几个月的努力,1896年8月,我凭借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很顺利地通过了考试。

除了在实验室工作,我们主要的休闲方式就是散步或者骑自行车去郊游。皮埃尔十分喜欢户外活动,对森林里的动植物有着很大的兴趣。他的足迹遍布了巴黎附近的所有森林。我向来也喜爱农村,所以经常同皮埃尔饶有兴致地骑车郊游。这种郊游于我于他都有很大的好处,可以使我们的大脑在紧张的科研之后得到充分的放松,令紧张的心情得以缓解。郊游回来的时候,我们还经常会带几束香气扑鼻的花草回家。有时候,因为玩儿得高兴,我们竟然会忘了时间,直到深夜才想起回家。除此之外,我们还会定期地去看望皮埃尔的父母,他们给我们留着专用的房间。假期的时候,我们可以骑着自行车,跑到更远的地方去。我们的足迹遍布奥弗涅、塞樊纳山区和海边的许多地方。我俩都很喜欢全天的长距离远游,每天晚上都要找到一个新的地方休息。如果在同一个地方停留得太久,皮埃尔就老会想着回实验室去干活儿。有一个假期,我们一块儿去喀尔巴阡山区看望了我的家人,而且,因为这次远行,皮埃尔还学会了几句波兰话。

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最重要的自然还是科学研究。皮埃尔对他所教授的课程特别认真,备课也很仔细。我有时也帮助他收集一些资料。在这一过程中,我同样也有所收获。不过,我们还是将大部分时间用于在实验室里进行科学研究。

在那时候,皮埃尔还不曾拥有自己的实验室。学校的实验室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使用,但却满足不了他的研究需要。考虑到这点,他就将学校大楼中一些没有什么用的角落辟作“实验角”。那些地方虽然狭小,但却能够想用就用,不受约束。这件事使我悟出了一个道理:人可以在条件不甚满意的情况下,想办法改善条件,从而心情愉快地工作。那一时期,皮埃尔忙于晶体研究,我则在研究钢的磁性。1897年,我结束了这一研究,并于当年发表了研究报告。

同一年,我们的第一个孩子——女儿艾莱娜出生了,这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几个星期后,皮埃尔的母亲去世了。于是我们便在巴黎郊区租了一个附带花园的小房子,把他父亲接过来和我们同住。皮埃尔生前,我们一直住在那里。

女儿的出生令一个严重的问题出现在了我们面前:怎样才能做到既可以哺育照料女儿又不至于放弃科学研究呢?放弃科学研究,对我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痛苦,皮埃尔同样认为我不应该放弃研究,并且他从来就没有这么想过。因为他经常在说,上帝特意为他造就了我这样一个好妻子,就是为了让我与他分享一切的。我们两个都没有考虑过要放弃我们如此珍爱的科研工作。

这样一来,我们就必须要雇一个女佣了,但我仍然亲自照料女儿。当我去实验室干活儿时,就把女儿交给她的爷爷照看。爷爷十分疼爱自己的孙女,他的生活也因为小孙女的出生而增添了无尽的乐趣。家人之间相互的关怀、体谅,使我能够既安心地从事研究,又没有耽误对女儿的照料。只有当遇到特殊情况时,比如女儿生病什么的,我才因需要整宿整宿地照看她而打乱生活规律。

由于我们忙于事业,不愿意受到不相干事情的打扰,所以我们联系的朋友不多。偶尔有一两位像我们一样的科学工作者来访,我们通常在屋子或花园里交谈,在这同时我还经常为女儿做些针线活什么的。在亲戚方面,仅有皮埃尔的哥哥以及他的家人同我们一直来往密切,在我的姐姐、姐夫回到波兰之后,我同娘家的亲戚就很少来往了,因为离得太远。

P17-19

序言

在祖国日益繁荣昌盛的今天,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正齐头并进,人们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在渴求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文学名著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传承起着不可低估的桥梁作用。尤其对于当代的中小学生,广泛阅读中外经典文学名著既可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和知识储备,还可增进对世界各国不同民族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的了解,进而增长智慧、提升素养、陶冶性情。

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就是要培养新一代公民,使他们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拥有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和开阔的视野,提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并对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做了相当明确的规定,并指定和推荐了具体的课外阅读书目。

在对这些图书进行了市场综合考察以及对家长和教师进行调研之后,我们发现,只有将阅读、写作及语文知识的积累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达到既能满足学生的考试需要,同时又能提高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目的。为了有效实现以上目标,我们特别邀请了国内教育界权威专家和众多中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严格遵循“新课标”精神编写了这套《新黑马阅读》丛书,奉献给广大中小学生读者。本套丛书体例设置科学实用,既有“走近作者”“背景搜索”“内容梗概”“阅读导航”“特色人物”等提纲挈领、高屋建瓴式的阅读指南,又有针对名著内容含英咀华、条分缕析式的评点批注,还有对作品思想内容、谋篇布局、艺术特色的综合鉴赏、深度分析。

总而言之,本套《新黑马阅读》丛书所选篇目经典,版本权威,体例科学,栏目精彩。我们有理由相信,它一定能够成为中小学生朋友的良师益友,成为中小学生家庭的必备藏书。

编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居里夫人自传/教育部新课标学生名著阅读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居里夫人
译者 杨迪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7761728
开本 16开
页数 14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5
出版时间 2016-05-01
首版时间 2016-05-01
印刷时间 2016-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36
CIP核字 2016077291
中图分类号 K835.656.13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35
166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5: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