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易道诗学 司空图《诗品》正义 |
内容 | 内容推荐 唐代司空图《诗品》,1900年就陆续传往日本,欧、美诸国,产生了广泛影响。然而,24诗品顺次依托《周易》首24卦立义,建立起易道诗学理论体系,自问世以来,此秘未睹。司空图在《周易》唯物、辩证天道自然观的指导下,总结古代诗歌创作与唐代文学复古革新运动,创新发展了传统原道、征圣、宗经的文学观,树立起“妙造自然”的创作观,志在“为儒证道”“修中兴之教”,成一家之言。其思想理论之深度、广度,理论体系之完备、精致,在中外古代文化目前独树一帜,罕与伦比,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目录 卷首 司空图《诗品》之秘三论 初论 千古之秘 概述 一 千古之秘:古今中外关于《诗品二十四则》之研究 二 《诗品二十四则》——司空图之麒麟阁 三 盛唐气象礼赞——《诗品·豪放》 四 晚唐衰乱写照——《诗品·悲慨》 五 唐代思想文化典型——《飘逸》《超诣》 六 《诗品》具有唐代社会历史的认识价值 七 以论解品:《诗品》思想主旨及作者初探 八 结论:《诗品》是唐代社会及其思想文化的必然产物 再论 惊世奇文 概述 一 《诗品序》——《流动》 二 “载要其端”其一:《诗品·雄浑》与《易》之“辟户” 三 “载要其端”其二:《诗品·冲淡》与《易》之“阖户” 四 “载闻其符”例一:《诗品·豪放》与《易·泰》 五 “载闻其符”例二:《诗品·悲慨》与《易·临》 六 “载闻其符”例三:《诗品·飘逸》与《易·贲》 七 “载闻其符”例四:《诗品·超诣》与《易·噬嗑》 八 “载闻其符”例五:《诗品·实境》与《易·蛊》 九 结语:《流动》——开启《诗品》麒麟阁千古秘门的钥匙 三论 麒麟阁构建始末 概述 一 诗易会通 二 诗易会通与麒麟阁 三 建立麒麟阁中的人生思想转折 四 建立麒麟阁的思想理念 五 《诗品二十四则》:辉映千春的麒麟阁 六 尾声:负气肆愤于《绝麟》 凡例 诗品·易道诗学通说、速览 易道诗学·司空图《诗品》正义 上编 诗品·易道诗学观 卷一 诗品·易道诗学纲领 一 《雄浑》《冲淡》——纲领(上):原道、征圣 二 《纤裱》《沉著》——纲领(下):宗经 三 易道诗学纲领 四 综论 卷二 诗品·易道诗学诗道论 一 《高古》《典雅》——诗道论(上) 二 《洗炼》《劲健》——诗道论(下) 卷三 诗品·易道诗学诗德论 一 《绮丽》《自然》——诗德论(上) 二 《含蓄》《豪放》——诗德论(下) 三 诗品·易道诗学之诗道、诗德综论 下编 诗品·易道诗学创作观 卷四 诗品·易道诗学创作观 一 《精神》《缜密》——创作观(上) 二 《疏野》《清奇》——创作观(下) 三 《诗品》易道诗学创作观综论 卷五 诗品·易道诗学表现论 一 《委曲》《实境》——表现论(上) 二 《悲慨》《形容》——表现论(下) 三 综论 卷六 诗品·易道诗学境界论 一 《超诣》《飘逸》——境界论(上) 二 《旷达》《流动》——境界论(下) 三 综论 诗品·易道诗学后述 诗品·易道诗学概述 诗品·易道诗学记述 附录 一 表圣诗文 二 《新唐书·司空图传》 三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四 苏轼题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易道诗学 司空图《诗品》正义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贤臣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38937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80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377000 |
出版时间 | 2021-10-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1-10-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7.22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