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人造时代 10种技术如何改写人类未来
内容
编辑推荐
1、“人造时代”技术进化论,讲述技术操纵如何影响人类未来
2、合成生物、基因编辑、气候工程、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通俗普及,热点话题广泛覆盖
3、回应的是科技界、商业前沿和普通人共同关心的内容——技术、商业与我们的选择
4、列选未来学家雷·库兹韦尔书单
内容推荐
我们如今生活在一个可以对周围世界进行深度技术操纵的时代。从纳米微观世界到浩渺宇宙空间,科学技术正在改写万物的基础运行法则。
克里斯托弗·J.普雷斯顿将这个时代称为“人造时代”。他在书中介绍了10种具有代表性的前沿科技,比如纳米技术、基因编辑、复活物种、气候工程等。这些技术将改造地球——不仅改变地球的“模样”,还将改变地球的“新陈代谢”。
人造时代也被称为“塑新世”。相比于之前的时代,它的特点是把地球变成一件精心塑造的“人工制品”。相传古丹麦国王曾将王座搬到海边,命令海水“退下”。人造时代的技术专家和商业精英就像现代社会的“丹麦国王”一样,他们命令太阳光原路返回,给发热的地球降温,他们还在实验室里“从零开始”缔造人类。
技术变革通常具备“科技向善”的一面,但更隐藏着不容忽视的风险。《人造时代:10种技术如何改写人类未来》试图在“人类改变地球”之前,回答“未来我们应该走向何方”。对于正在经历全球大流行、特别灾害、气候危机的我们来说,这本书及时地提供了警示和思考。
技术变革通常具备“科技向善”的一面,但更隐藏着不容忽视的风险。《人造时代:10种技术如何改写人类未来》试图在“人类改变地球”之前,回答“未来我们应该走向何方”。对于刚刚经历过全球大流行病、自然灾害、气候危机的我们来说,这本书提供了及时的警示和思考。
目录
致谢
引言
主要人物
第1章制造新物质
第2章原子的重新组合
第3章基因定制
第4章人造生命
第5章重构生态系统
第6章物种迁移及物种复活
第7章城市的进化力量
第8章如何反射太阳光
第9章重新合成大气成分
第10章人造人类
第11章过渡时期
后记
注释
精彩页
     引言
不论你是谁—科学家或者画家,农民或者哲学家,年轻的妈妈或者皱纹满面的祖父母,你看待世界的方式发生根本性改变往往始于一个觉醒的瞬间。有时候,在一瞬间发生的某件事,会打破你的整套思维和观察方式,从而上升为一种全新的认知。不久以前,在遥远的阿拉斯加海岸线上,当我和头发斑白的船长沃尔特待在一起的时候,我就经历了这个瞬间。
******
那是下午两点,我坐在一艘 42 英尺长的船的后甲板上,手里攥着一根看起来很脏的鱼竿 1,紧紧盯着露出海面四分之一英
1 英尺 ≈ 0.3 米。—编者注(后文脚注皆为编者注)
里 长的钓鱼线。
“准备好了吗?”沃尔特问我,“大鱼要是出现了,你的动作可得快一点。”
我点点头,挪了挪脚,确保双脚牢牢地抓住甲板。这可是我第一次尝试捕获阿拉斯加大比目鱼,还要投放到市场上卖,我可不想搞砸了。
“你的身子弯得有些过了,”沃尔特说,“这些大块头会把你直接拽进海里。它们一浮出水面就会拼了命地挣脱。”
我打了个手势表示明白,然后紧紧地靠住船上的栏杆。阿拉斯加海域的大比目鱼体重是人的两倍,对小船来说可是一场灾难。一些渔民在把大比目鱼拖上船之前,会先向它的脑袋射一发子弹,以免大比目鱼在甲板上扑腾时伤到自己。
我的心怦怦直跳,低头看向钓鱼线从海面露出的地方,一个巨大的椭圆形物体正好浮现在眼前。
那是出现在我们周围的第一条鱼。9 个小时后,我们驶进了费尔韦瑟山附近一个偏僻的小海湾。甲板下的鱼舱里装满了我们捕获的大约 1 000 磅海味,被清理干净的鱼肚子里塞满了刨冰。当我们缓缓驶入小海湾时,我看到海滩上有一头棕熊,它用两只巨大的爪子紧紧地抓着一条鲑鱼。它抬头看了看我们,又很快低头享用起美味。抛锚后,船长关掉了嘈杂的柴油机。世界瞬间安
1 英里 ≈ 1.6 千米。
1 磅 ≈ 0.45 千克。
静了,只剩海水拍打船身的声音以及海鸥掠过天空时发出的声音,几声尖啼打破了沉寂。
一下午的繁重劳作使我筋疲力尽。临近午夜,北方夜色苍茫,我身上穿着浸满汗渍的捕鱼服,在后甲板坐了很久,凝望着群山、冰川的轮廓和海滩上那头熊渐渐消失的身影,突然一种令人悲哀的顿悟涌上心头—我终于明白了“人类改变地球” 这句话的含义。
船的四周毫无人迹可寻。这些外形精美的鱼都来自北美洲最偏远的海域。这些海域的鱼种类繁多,鲜少出现在其他地方。如果地球上还有地方保留着大自然的原始样貌,那很可能就是这样的地方。
我们从海中钓到大比目鱼后,用刀仔细地清理它们,之后将其堆在甲板下的冰堆里。大比目鱼肉质白嫩,但它并不是纯天然的鱼。它的体内含有从相距数千米以外的燃煤发电厂排放的大量的汞。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建议,一个月内安全的鱼肉食用量仅限于三小块,孕妇和儿童的食用量则要更少一些。
作为研究环境问题的大学老师,我知道理论上地球已经不存在没有被工业污染侵袭的地方了。尽管这个信息已经储存在大脑的某个角落,但是很显然我还没有接近消化吸收。而现在,我第一次感受到这一点。人类对地球的影响不仅导致积雪融化、冰川崩塌和物种数量减少,还意味着不论离制造工厂和城市中心多远,在任何地方都不能无视人类工业活动的后果。人类的印迹已
经遍布全世界,并且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即使相距甚远,这些活动仍旧能够影响我们的食品安全。
从钓鱼之旅回来之后的数月里,我都在想这次宝贵的经历对未来意味着什么。我们将从这里走向何方?这正是本书想要回答的问题。
******
直到近期,人类历史上几乎所有的重大事件都发生在一个叫作全新世(Holocene)的时代。“Holocene”源自希腊语“holos” 和“kainos”,它的字面意思是“接近新近的”。12 000 年以前,地球就已经进入“接近新近的”地质时期了。
在过去 10 年里, 很多气候科学家、生态学家、地理学家一直认为人类对地球的过度影响意味着我们即将远离全新世。现如今,这种惩戒性质的“新现实”常被说成“人类世”
(Anthropocene)或“人类时代”2 的到来。严格来讲,“人类世”是一个地质学概念,如果一定要说得更专业,这个概念实际上没有任何意义。它只是取代“全新世”的一个新名词。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建议未来的时代应该以某种物质来命名,这种物质的特点是它能够在每一寸土地上或每一滴海水里存在。
尽管“人类世”听起来很动听,但它并不是用来捕捉地球演变过程的专享术语。很多其他表示新兴时代的词也被提及,
每个词都反映了一个由人类主宰的星球的真正含义。有人建议使用“ 资本世”(Capitalocene) 或“ 经济世”(Econocene) 来概括经济活动在地球正在经历的转型中所扮演的角色。有人认为“同质世”(Homogenocene)这个词能更好地表现出人类和生物多样性正逐年减少的特点。一些女权主义者认为“男人类世”
(Manthropocene)更能回答哪一类人给地球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人造时代 10种技术如何改写人类未来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克里斯托弗·J.普雷斯顿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1743579
开本 32开
页数 264
版次 1
装订
字数 165000
出版时间 2022-06-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2-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N49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7: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