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无处不在,无时不存。出现危机时,企业应快速反应,及时处理,最好把它快速消灭在初始阶段,防止负面影响扩散。
危机,是危也是机。当危机降临时,一些企业倒下了,一些企业却成为浴火重生的凤凰。这些鲜活而又生动的例子,在让人产生无限感慨的同时,也带来了深刻的启迪和警示。只有未雨绸缪,才能防患未然,从而为企业铺就稳健发展的基石。
本书通过36种计策,多角度、全方位地将企业遇到危机后的应对策略进行了具体分析,告诉你应当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运用什么样的手段处理危机,帮助你的企业发展得更加顺利。
图书 | 小老板应对危机36计 |
内容 | 编辑推荐 危机无处不在,无时不存。出现危机时,企业应快速反应,及时处理,最好把它快速消灭在初始阶段,防止负面影响扩散。 危机,是危也是机。当危机降临时,一些企业倒下了,一些企业却成为浴火重生的凤凰。这些鲜活而又生动的例子,在让人产生无限感慨的同时,也带来了深刻的启迪和警示。只有未雨绸缪,才能防患未然,从而为企业铺就稳健发展的基石。 本书通过36种计策,多角度、全方位地将企业遇到危机后的应对策略进行了具体分析,告诉你应当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运用什么样的手段处理危机,帮助你的企业发展得更加顺利。 内容推荐 应对得当,危机就是最好的契机。步步到位,让企业顺风顺水,度过危机;招招惊人,让企业风生水起,赢得生机。 危机无处不在,无时不存。出现危机时,企业应快速反应,及时处理,最好把它快速消灭在初始阶段,防止负面影响扩散。危机,是危也是机。当危机降临时,一些企业倒下了,一些企业却成为浴火重生的凤凰。这些鲜活而又生动的例子,在让人产生无限感慨的同时,也带来了深刻的启迪和警示。只有未雨绸缪,才能防患未然,从而为企业铺就稳健发展的基石。 目录 第1计 临危不惧,危机的识别与防范 掌握危机的预防规则 提高对危机的预判能力 探究危机形成的内部因素 第2计 快速反应,突破困局有原则 用同一个声音对外说话 端正态度。敢于承担责任 遇到问题要及早处理 第3计 抗危自救,妙招应对经营危机 随机应变,学会应对危机 切莫一条道走到黑 冷静的头脑和决策很重要 第4计 优胜劣汰,避开商路陷阱活下去 警惕戒备。生存下来就是胜利 严守商机者才能为王 严密警惕商场骗术 第5计 善于冒险,才能在危机中把握机遇 抓住机遇。经营处处有策略 没有远见。就没有大前途 “物以稀为贵”也能出奇制胜 第6计 留住顾客,市场危机更易度过 为顾客着想,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 牢牢地把客户“抓”在手中 热情对待顾客。成就你的财源 第7计 逆向思维,危机里寻找商机 有市场需求就有生意可做 化不利因素为发财商机 勇过独木桥,迎来的是商机 第8计 积极主动,有效投资能应对危机 投资也要找对地方 投资要懂得运用策略 投资要有勇有谋、量力而行 第9计 开源节流,利用他人的帮助度过危机 “空手套白狼”——预约销售 白手起家。学会借机招财 用别人的钱生财,才是创业王道 第10计 细节服务,助你在危机之战中拔得头筹 从细微处开始做起 细节改变的不仅仅是性格 让买卖锦上添花的细节服务 第11计 集中兵力,制定战略度危机 战略制胜定乾坤,消除危机 与时俱进,变革企业组织 第12计 出奇制胜,预防危机更要求创新 跟福特公司学习突发奇想创新意 细节的创新也能让人有所作为 对人才的管理也需要创新 第13计 厉兵秣马,生存危机中的战略之争 做一只能吃掉很多动物的老虎 跟老鹰学习在生存中竞争 向蓝鲸学习生存法则 第14计 统一协作,团队战斗力是度过危机的关键 杜绝员工的“螃蟹心态” 让团队发挥“蚁群智慧” 像蜜蜂一样各司其职 第15计 蓄水过冬,巧妙度过财务危机 燕雀啄虫有高招 狡兔三窟的策略 旅鼠迁徙的启示 第16计 打破僵化,生产质量有保障才能应对危机 不做瓶子里的跳蚤 蜜蜂建造蜂房的秘密 第17计 资源整合,将危机化于无形 蚁栖树与“益蚁”相依为命 产品的合理包装也是一种资源整合 橘生淮北则为枳 第18计 掌握方法,危机之中有效发展 向白头叶猴学市场调查 做一只敢吃香蕉的猴子 海蜇与小虾的共生 第19计 未雨绸缪,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海蜇懂得迅速躲避风暴 动物通过自救化解危机 第20计 卓越创新,打造自身特有品牌 像哺育企鹅一样培养企业品牌 像珊瑚虫一样建造品牌岛屿 第21计 文化武装,企业突破危机的核心武器 向海豚学习。塑造良好企业形象 以特色实效的文化武装企业 培养员工礼仪。打造企业亲和力 第22计 内外并举,搞定客户便不惧危机 跟山中之王学捕食 向日葵围着太阳转 训练鸽子的执著和忠诚 第23计 把握契机,扭转自身危机状态 危机的另一面就是契机 做商场中的高明棋手 第24计 制定策略,经济危机应对有方 随着形势的变化改变策略 自救才是走出危机的重点 联合对抗,走出“冬季” 第25计 提升内力,应对危机的突然来袭 努力打造竞争优势 善于学习借鉴也是一种优势 善于应变,才能坦然面对危机 第26计 坚定信心,挑战严峻的形势 对抗危机的积极心态 提升信心也是度过危机的关键 第27计 对症下药,实施企业管理变革 身处危机,善变者才能生存 以技术优势渡过难关 第28计 巧借东风,走出生意的困境 合伙赚钱是良策 找到合适搭档,减少投资风险 寻找合伙人要遵循原则 第29计 抓住人才,危机期问也要管理 危机之中更要知人善任 要多在员工管理上下工夫 要远离不可靠的员工 第30计 开拓市场,平安度过危机 学会布局才能做成大买卖 充分准备、辛苦打拼才能获得财富 做小生意也要有计策才行 第31计 诚信经营,危机下的生存之道 谋取利益也要取之有道 重诺守信是获得良好发展的前提 坦诚合作,才能赢得胜利 第32计 从小做大,一步步走出危机 小本起家,更能轻松获利 嗅觉灵敏的人能够发现商机 小饰品也能变成大生意 第33计 人无我有,抓住市场空白点才能抵御危机 宝丽来相机的诞生 改变电风扇的颜色 让每个人都买得起车 第34计 前车可鉴,学习他人的危机处理策略 巧妙化解广告危机 借助媒体澄清公众误解 有效公关,及时灭火度过危机 第35计 稳步发展,避免危机须知的大禁忌 与人合伙一定要防止内乱 做生意不能头脑发热 做生意要切忌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第36计 牢记原则,避免危机很重要 做生意切记不要口头协定 做生意切记不可见利忘义 试读章节 在现代企业的危机管理中,预防危机事件的难度在于危机事件的征兆细小,很容易被忽略;也可能出现的频率非常高,以致麻痹了管理者的神经;还可能从危机征兆的出现到危机事件爆发的时间非常短,企业的危机管理者根本来不及应对。那么,危机事件就难以预防了吗?世界“500强”企业的危机管理经验告诉我们,危机是完全可以预防的。而且,在预防的过程中是有一定的规则和方法的。 德国奔驰公司董事长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巨大的恐龙照片,照片下面写着:“在地球上消失了的、不会适应变化的庞然大物比比皆是。” 英国危机管理专家迈克尔·里杰斯特认为,预防是解决危机事件的最好方法。 华为总裁任正非的《华为的冬天》之所以能成为业界流传一时的“教材”,就是由于任正非对华为企业发展的忧患意识让业界人士产生了深深的共鸣。“冬天一定会来,谁有棉衣,谁就活下来”已经成为经典语句。 微软这个目前全球市值最高的软件巨头之所以能经历一次次包括来自美国司法部及各同行的“围剿”而安然无恙,这恐怕与创始人比尔·盖茨的“微软离破产只有18个月”的深刻忧患意识有着很大的关系。 福莱灵克公关咨询有限公司的两位危机管理专家——林安·斯蒂文森、彼得·麦奇向企业的管理者介绍了预防危机的一些方法。他们认为,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完全避免危机事件的发生,由于外部力量总是在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最佳的防御措施就是随时做好准备。这样,一旦出现问题,企业就可以集中力量控制局面,并且信心十足地通过内部和外部的沟通有条理地化解危机。 P2 序言 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也是现代社会人类生存发展的主要载体。任何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危机,有些危机对企业的打击甚至是致命的,如果不能很好地应对,很有可能会使企业受到重创,甚至使企业一蹶不振,从此走向末路。那么,企业如何应对危机? 应对危机,首先要认识危机。一般而言,企业危机分内部危机和外部危机。内部危机包括:企业老总突然遭遇变故、掌握企业重要资源的主要骨干突然离职出走或另立门户、企业仿制他人产品或侵权被查处、企业产品出现问题被投诉或客户纷纷退货等;外部危机包括:企业遭到竞争对手的中伤和诽谤、企业产品或技术遭到侵权、企业遭到工商或税务等执法机关查处、企业被诈骗、企业被“三角债”拖累、企业被官司缠身或被媒体曝光等。 现实中不乏企业遇到危机的例子:从埃克森公司旗下油船的原油泄漏事件到三鹿奶粉里含有三聚氰胺……这些活生生的例子给了我们太多的教训。 一个企业要想稳健发展,必须建立自己的风险或危机预警机制。目前,多数企业都还没有建立起这样的机制,应对危机的能力十分脆弱,因此当危机突然降临时,往往方寸大乱,无所适从。 企业要居安思危,树立强烈的危机意识。因为有时危机就潜伏在我们身边,甚至正以不易觉察的方式向我们逼近。例如,当我们的某一项技术或某一款拳头产品正在市场上畅销时,千万不要以为就没有危机,或许竞争对手正在拆卸和研究我们的产品,伺机在我们技术的基础上,推出更先进的产品,以期在我们措手不及时抢占我们的市场,因为他们对我们的市场觊觎已久。这就是现代商战无情而冷酷的现实,这方面的例子也屡见不鲜。 危机无处不在,无时不存。出现危机时,企业应快速反应,及时处理,最好把它快速消灭在初始阶段,防止负面影响扩散。 危机,是危也是机。当危机降临时,一些企业倒下了,一些企业却成为浴火重生的凤凰。这些鲜活而又生动的例子,在让人产生无限感慨的同时,也带来了深刻的启迪和警示。只有未雨绸缪,才能防患未然,从而为企业铺就稳健发展的基石。 本书通过36种计策,多角度、全方位地将企业遇到危机后的应对策略进行了具体分析,告诉你应当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运用什么样的手段处理危机,帮助你的企业发展得更加顺利。 编 者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小老板应对危机36计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马晓敏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392566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5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46 |
出版时间 | 2010-12-01 |
首版时间 | 2010-12-01 |
印刷时间 | 2010-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0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276.3 |
丛书名 | |
印张 | 17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