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收录周勋初先生近年论文集结而成的文集,全书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有关孔子诗论、《文心雕龙》、《文选》和李白研究的论文;第二部分中的文字则是应一些杂志社的约稿和应邀参加会议而写作的;第三部分是应一些单位的邀请而准备的讲演稿;第四部分为纪念文字与回忆录;第五部分为“序”言。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图书 | 馀波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部收录周勋初先生近年论文集结而成的文集,全书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有关孔子诗论、《文心雕龙》、《文选》和李白研究的论文;第二部分中的文字则是应一些杂志社的约稿和应邀参加会议而写作的;第三部分是应一些单位的邀请而准备的讲演稿;第四部分为纪念文字与回忆录;第五部分为“序”言。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目录 “兴、观、群、怨”古解 《文心雕龙》书名辨 论《文选》中的四言诗 李白“三拟《文选》”说阐微 李白的晋代情结 李白与羌族文化 李白诗原貌之考索 梦断黄金台 李白研究百年回眸 由《九歌新考》所想起的 读赋感言 文化建设中的一项系统工程 有关“《选》学”珍贵文献的发掘与利用(又记) 谈笔记在唐代文史研究中的重要性 陈寅恪的治学方法与清代朴学的关系 重视中国古典文学特点的研究 探索与困惑——研究宗教与六朝文学的一点思考 三教论衡的历史发展 西学东渐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艰难处境 从古今不同教育方式说起 郁贤皓《胡小石(中国文学史讲稿>的建构特点》讲评 古籍整理:“考文献而爱旧邦” 怀念老校长匡亚明同志 周林任职南京大学时期的高风亮节 孙望先生的人格魅力 古之遗直的现代遭际——纪念周本淳先生 我与李珍华教授的四次相聚 叶子铭的道德文章 文化同根倍情亲 我与《唐宋史料笔记丛刊》的文字因缘(又记) 凤凰出版集团的骄人业绩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史的见证人与参与者 《胡小石文史论丛》导读 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序 郑良树《百年汉学论集》序 《中国文学批评小史》香港版序 竺岳兵《唐诗之路·唐诗总集》序 毛水清《唐代乐人考述》序 姚曼波《<春秋>考论》序 左健《中国古代文学鉴赏自得说》序 武秀成《<旧唐书>辨证》序 徐国荣《中古感伤文学原论》序 张智华《南宋的诗文选本研究》序 俞士玲《陆机陆云年谱》序 郝润华《<钱注杜诗>与诗史互证方法》序 吴正岚《六朝江东士族的家学门风》序 党银平《崔致远研究》序 曹晋《屈原与司马迁的人格悲剧》序 赵益《六朝南方神仙道教与文学》序 余历雄《师门问学录》序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馀波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周勋初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505366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51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65 |
出版时间 | 2008-03-01 |
首版时间 | 2008-03-01 |
印刷时间 | 2008-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9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C52 |
丛书名 | |
印张 | 1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11 |
宽 | 147 |
高 | 2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