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宜居的距离 关爱城市的理念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可接近的城市是一种设计方案,而不是乌托邦式的建议。我们能否从一种接近的新观念出发来构建当代城市?它提出的答案是:是的,我们可以。事实上,过去20年的社会创新告诉了我们从哪里开始。但这还不是全部。世界上许多城市,包括巴黎、巴塞罗那和米兰,都已作出承诺,并正在朝着这个方向采取措施,提出了这个接近的城市可能是什么样子的具体预期:在这个城市中,社会创新、关怀、公共物品、社区和数字化平台成为新的、广泛的社会项目的关键。这本书对有关城市及其未来的辩论做出了贡献。它提出了“近距离城市”或“15分钟城市”的概念,在这个城市,你每天所需的一切只需几分钟就能到达。简而言之,这是一座以市民生活为基础,以宜居理念为基础的城市,在这里,人们可以找到生活所需,并与他人一起生活。 内容推荐 本书是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设计系荣誉退休教授埃佐·曼奇尼的近期新设计理论研究著作,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协同创新生态设计中心副主任钟芳老师为首的学者团队翻译。在书中,作者回应了新冠疫情以来亟待解决的城市问题,提出了“近距离城市”的近期新城市设计概念,展现了一种新颖且令人愉悦的城市生活方式。这既是曼奇尼教授多年来倡导的SLOC范式的近期新版本,也是21世纪可持续生活的一种强大而重要的方式。 目录 序 1.邻近性的轨迹 什么是邻近性 功能邻近性与关系邻近性 多样化邻近性与专业化邻近性 技术创新与混合邻近性 社会创新与关系邻近性 文化创新与超越人类的邻近性 宜居的邻近性 2.邻近性城市 城市的公共物品 远距离与危机之城 竞争场景 一切尽在15分钟,但不止于此 功能邻近性与最小生态单元 关系邻近性,本地网络和世界主义 功能邻近性与关系邻近性的双重链接 相遇、会面场所和城市的分子层面 本地社区、多样化邻近性和韧性 街道、广场、公共物品和邻近性 3.充满关爱的城市 关爱与邻近性/关爱即邻近性 关爱也是照护工作 漠不关心的城市 支持协作的服务 关爱社区 关爱邻近性 关爱,社区和混合邻近性 重新分配照护工作 一种新的时间生态 密度与邻近性经济 4.设计带来亲近 技术与社会基础设施是机会平台 从远距离城市到邻近性城市 激发社会对话的刺激物和吸引子 地方社区是多项目的交织体 社区建设与社区更新 从英雄阶段到变革性常态 邻近性设计和为邻近性而设计 社区,邻近性,项目 即将到来的未来:邻近性城市与数字平台 定义数字平台 宜居邻近性平台及其治理问题 数字平台的(不仅是)关系属性 城市平台与本地根源 即将来临的未来:平台成为新的“本地集体物品”? 注释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宜居的距离 关爱城市的理念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意)埃佐·曼奇尼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74114371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36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24-01-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4-01-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J06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