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浦江上山遗址为命名地的上山文化是世界稻作文化的起源地,是以南方稻作文明和北方粟作文明为基础的中华文明形成过程的重要起点。上山文化万年水稻起源、发展的证据,是对世界农业起源认识的一次重要修订。
2. 2006 年11 月22 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文物要情》第七期作批示:要加强对“上山文化”的研究和宣传。
3.从万年上山到万年中国,上山文化是以南方稻作文明和北方粟作文明为基础的中华文明形成过程的重要起点。
图书 | 上山——中华文明的万年奠基 |
内容 | 编辑推荐 1. 以浦江上山遗址为命名地的上山文化是世界稻作文化的起源地,是以南方稻作文明和北方粟作文明为基础的中华文明形成过程的重要起点。上山文化万年水稻起源、发展的证据,是对世界农业起源认识的一次重要修订。 2. 2006 年11 月22 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文物要情》第七期作批示:要加强对“上山文化”的研究和宣传。 3.从万年上山到万年中国,上山文化是以南方稻作文明和北方粟作文明为基础的中华文明形成过程的重要起点。 内容推荐 20 世纪70 年代,河姆渡遗址的横空出世,大大冲击了传统的“黄河中心论”,人们形成了一个新的认知——我们的文明以南方稻作文明和北方粟作文明为共同基础。 21 世纪初,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调查队扎营于浙江金华的浦阳江上游,在这里开展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考古调查,由此开启了上山遗址的发现之旅,也将以跨湖桥、河姆渡、良渚为代表的史前考古学文化的时间上限,拉长到了万年之前,奠定了浙江在中华文明起源版图中的突出地位。 20 年多来,经过考古工作者的持续努力,上山文化体现在稻作、定居、彩陶等方面的证据链已经日臻完整、完善,成为万年中国的重要符号。在中华文明奠基阶段,人们在这片热土上劳动、创造的清晰图景,已历历在目。 目录 序言 王巍 第一章 发现上山 第二章 钱塘江畔 第三章 万年印记 第四章 食稻族群 第五章 炊烟升处 第六章 走向文明 附 录 万年中国:一个具有突破意义的概念 上山文化大事记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上山——中华文明的万年奠基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蒋乐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中心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7324783 |
开本 | 其他 |
页数 |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4-08-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78.04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