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匠人:河洛手艺人图文录(二)
内容
编辑推荐
见证真实的民间文化;以影像的文化记忆回应时代的目标,看见中国人的传统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时代演进中的民族文化,镌刻下了一个流变的传统生活印记和历史踪迹。
内容推荐
本书作者以敏锐的触角,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具有温度的人文情怀,深入乡野市井,真实地记录了河洛老工匠、老艺人这一群体及其业者所面临的艺人垂暮、传承失序、功能失位、后继乏人、技艺失传的危机,以及老艺人们对传统的不舍和坚守。书中涉及手艺人有打铁匠、磨刀匠、倒锅匠、做豆腐匠、做馔匠、钉马掌匠、皮匠、劁割匠、勒笤帚匠、挖瓢匠、握凳子匠、编席匠、柳编匠、竹编匠,每篇包括相关手艺的历史文化介绍、工匠口述和主要工具准备、工艺特点等信息,图文并茂,文献性强。用河南摄影家协会原主席于德水的话说,李学立所专心研究的一个个民间手工艺的影像专题,为他坚守的执著,也为时代演进中的民族文化,镌刻下了一个流变的传统生活印记和历史踪迹。
目录
序一 留存一个时代
序二 民间记忆也是民族记忆
壹 两间烟熏火烤屋 一个干锤百炼人 打铁匠吴明兴
贰 磨剪子唻戗菜刀 喊声渐息人渐离 磨刀匠常周长
叁 旧锅废线化银水 入模精锉翻新篇 倒锅匠张玉旗
肆 玉屑凝成精制品 银浆结出豆腐花 做豆腐匠张荣应
伍 做好精致馔品 供奉各路神灵 做馔匠郭崇安
陆 叮叮当当匠人忙 辛辛苦苦钉马掌 钉马掌匠王木多
柒 褪毛刮油鞣成革 拧鞭合绳见本真 制皮匠马来彬
捌 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割断是非根 劁割匠薛群榜
玖 凤羽结枪挥土寇 龙毛做笔抹尘兵 勒笤帚匠马松智
拾 柳椴杨桐为我用 砍挖铲磨成器物 挖瓢匠李根富
壹拾壹 木凳制作方法多 手工握制应称奇 握凳匠班应锋
壹拾贰 破篾扩皮苇飞舞 巧手编出一世情 编席匠赵书建
壹拾叁 细柳编篮装满月 高藤织网捕流星 柳编匠孙遂勤
壹拾肆 翠竹编成百样雅 青条织就干般精 竹编匠韦三起
后记 为民间草根手艺人立传
书评(媒体评论)
李学立先生倾其精力为街头巷尾不知名的手艺人著书立
传,整理的手艺人口述材料通俗易懂,拍摄的图片现场感强,加上他收藏的手艺人使用过的工具、制作成的手工艺品,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链条,为今后民俗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文献资料、重要物证,也为对外交流、展示河洛文化提供了重要依据,其
历史价值、文化意义是无法衡量的,会愈久弥香,永彪史册!
——河南民俗学家、收藏家倪宝诚
卢梭曾经在《爱弥儿》一书中说:“在人类所有的职业中,工艺是一门最古老最正直的手艺。”其实人与动物的分离就是从手开始的,匠人的手工制作来源于远古图腾信仰,信仰又使文化得以提升,文化的提升出现了审美,这些被艺人指纹抚摸过的制品从古至今惺惺相惜地伴随着你我,这些手工艺的物件上潜隐着手艺人的温情与灵魂。
——中国摄影家协会艺术摄影委员会委员、中国金融摄影家协会主席徐波
民间记忆也是民族记忆、国家记忆,用不了多久,他的这些照片就会变成“历
史老照片”,它的价值就会逐渐凸显出来。若干年后,中国历史、中国摄影史、
中国科技史、中国学术界要感谢像李学立这样的摄影师,因为他们保留了中国最
独特的生活记忆,保留了中国人最古老的“乡愁”。
——系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河
南省文化产业专家委员会委员汪振军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匠人:河洛手艺人图文录(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学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摄影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7911159
开本 16开
页数 291
版次 1
装订
字数 270000
出版时间 2021-12-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1-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8.1-64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3:4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