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阅人无数不如阅人有术
内容
编辑推荐

所谓“百智之首在于识人”,在生活中,要想识破人们各自的个性和心理真是一门大学问,这就需要我们练就一双“火眼金睛”,那么如何才能练就呢?王牧编著的《阅人无数不如阅人有术》为您提供的答案,这本书即是哈尔滨出版社专门为读者打造的一本读人识人“经书”。本书是一本心理学类的图书,也是职场类图书。书中分别从人们的面貌、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详细地介绍了读人的技巧,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是哈尔滨出版社众多编辑精心为读者奉献的一本书,让读者轻松掌握识人方法和技巧,从容地融入社会,轻松地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并最终取得成功。

内容推荐

有道是“百智之首在于识人”。看透人心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生存学问,是一门没有符号载体的做人艺术。会看人者能点石成金,能在危难之际力挽狂澜;不会看人者,即使有天时、地利,也往往是功败垂成。学会看人是保障一个人立足社会、服务社会,进而取得一定社会地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王牧编著的《阅人无数不如阅人有术》细致地阐述了识别人心的种种方法,帮助人们考量他人的外在表征和内心变化,从而准确地洞察人心。通过整理和总结人们在交往中遇到的种种问题,直接给出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以此让读者掌握科学、实用、直接的阅人法门,提高识人知人的能力。

目录

第一章 洞察力:做人做事的第一项修炼

 算命先生为什么说得那么准

 识人,是一门学问

 一切从洞察力开始

 知己知彼识别人心

 明察秋毫,深入考察而明辨人心

 学会排除身边的小人

 揣摩他人的心理,进退自如

 察言观色,助你成功

第二章 相由心生:观其颜面,知其内心

 透过眼睛这扇窗

 顺着鼻子这条线索

 看透脸面,就看透了对方的心

 下巴是透露内心的“显示器”

 “无声”的嘴巴告诉你真相

 眉毛是内心的晴雨表

 读懂对方耳朵所传达的秘密语言

 从牙齿传递出来的内心信息

 隐藏在表情下面的暗语

第三章 貌亦有“道”:外表是透视内心的钥匙

 他的发型泄了他的“光”

 从领带解读男人的性格品味

 从各色泳装看女人的性格

 看帽子类型解读人心

 衣服款式是一面镜子

 从服装的颜色看习性

 鞋子泄露了他的性格

 皮包是一种无声的语言

 手表是性格的标志

 从香水来判定一个女人

 从钥匙佩戴方式看人的个性

 首饰亮出女人的内心世界

 化妆背后的玄机

第四章 言为心声:读懂对方的言外之“意”

 言谈方式所传递的信息

 从话题的变化中揣摩对方的心理

 打招呼的方式彰显人的性格

 听话听声,别被声音忽悠了

 发掘言谈中的内心暗语

 解读语速、语调的秘密

 口头禅是内心的自然流露

 听出对方的弦外之音

 幽默感彰显真实的性情

 听懂辩论传递给我们的信息

 闲谈中发现对方的真性情

 从言谈的细节中辨出真假人性

第五章 “体”察人心:破解肢体语言的密码

 从小动作上阅读人心

 耳部小动作显露人的内心

 从乘电梯的姿态看人的性格

 通过站姿看透对方的内心

 “脚语”是独特的心理泄露方式

 从手势变化看内心变化

 打电话的动作所展现的信息

 撒谎者常常触摸自己的鼻子

 通过睡姿一眼看透人的性格

 笑也会在不经意间暴露人的性格

 通过体型看人内在的气质

 走路姿势显露人的个性

 通过坐姿看人的心绪

第六章 闻“味”识人:人的喜好源自内心的需求

 透过娱乐节目看人的兴趣

 根据个人嗜好看人性

 从饮品偏好解读对方的心理

 手机类型彰显人的个性

 宠物泄露对方的心理

 从音乐的喜好看一个人

 点菜背后的人生哲学

 从阅读习惯看透人的内心

 水果可以折射出人的喜好

 通过收藏读懂人的深层心理

 驾车方式暴露了人的性格

 通过零食走进女人的内心世界

 旅游能反映人们内心的向往

第七章 金钱博弈:判定对方心理的软肋

 钱的放置能折射出人的性情

 从对金钱的态度来品味男人

 花钱会暴露女人的内心

 从储蓄习惯洞悉人的性格

 从付款方式推断人的心理诉求

 金钱的满足欲显示人的价值观

 从购物习惯看女人对生活的态度

 通过理财透析人的性格

 投资炒股方式也能识别一个人的性情

第八章 职场读心术:看穿职场中的心理诡计

 通过电脑壁纸看性格

 如何管理你的上司

 从签字方式解析人性

 办公桌也彰显人的个性

 对待赞美的不同态度显性情

 主持会议最能显露上司的个性

 如何看透别有用心的下属

 学会摸透同事的职场性格

 从个性中透视工作能力

 从工作态度推断职业发展

 读懂上司的性格有利于自己的发展

 从带笔方式读懂人的性情

第九章 生活不伪装:通过生活多角度解读人心

 不同类型人的沟通方式不同

 对八卦的态度也能显示性情

 通过守信来看透一个人

 从选购礼物上看人的性格

 对胜负的态度显现人的品行

 人在无聊烦躁时最能显露真心

 透视伤心表象背后的人性

 从撒谎的方式看透对方的心

 名片也能泄露人的兴趣爱好

 从握手方式获得对方的基本信息

 朋友圈是读懂对方的一座桥梁

试读章节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遇到一些看手相、看面相的算命先生,即使是在现代化的都市中,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在公园门口、立交桥下、人行道边,有不少人在算命先生的卦摊前虔诚地请求指点,而且这其中不乏高学历者,在这些人的眼里,算命先生成为帮他们预见未来的“活神仙”。

虽然人们明知这是迷信,但还是有人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来预测自己未来的运程。而且很多受过算命先生“指点”的人,都会被算命先生未卜先知的预见力所征服,他们觉得算命先生说得非常准,觉得算命先生很神奇。那么,算命先生真的能够洞察过去、预知未来吗?

事实并非如此。其实,算命先生只不过是研读了古代的《周易》和一些算命类的书籍。《周易》是一本建立在古代科学基础上的算命书,而算命类的书籍很多都是以心理学为基础而编写的,一般以一看、二听、三试探、四分析为核心内容,但是因为它其中还含有有神论的观点,以及宿命论、生命轮回等迷信思想,所以它并不是真正的科学。那些饱览算命类、心理类书籍并将内容融会贯通的算命先生,就成了心理学高手,他们确实能够“算”出一一根据心理学的知识通过一看、二听、三试探、四分析,来推测出你现在的处境和近期的状况,洞悉你的心理活动。

一看。他们往往观察过往的人群,关注一些我们不太注意的细节,如穿着、走路姿势、精神状态、随身物品等,以此来分析此人是外地人还是本地人,并且大概推断出此人是否有心事等基本信息。

二听。只要有人上去询问,他就会通过说话人的口气,来揣测对方的心理。

三试探。这一步对算命先生来说是最重要的一环,他们往往用模棱两可和故弄玄虚的语言来试探对方。从这一点来讲,算命先生更偏爱给一些女性算命,因为女性更偏向于感性认识,很多女性都比较多愁善感,很容易就着了算命先生的“道”。

四分析。对于前来算命的人,他们会根据你提供的支离破碎的信息,说一些让你似懂非懂的话,这时你很容易受他们的迷惑而对他们深信不疑,因为他们已经看透了你的心理。

除了上面这四个基本手段之外,心理学家通过对算命的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算命先生之所以能够说得如此之准,更为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算命先生巧妙地利用了人们“自我求证”的心理,把人们引入到了早已设定好的心理“陷阱”里。

下面我们可以举例来说明人们的这种“自我求证”心理。例如,我们在上面提到过算命先生喜欢给女性算命,因为女性更偏于感性认识,要知道感性认识是人们进行“自我求证”的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算命先生经常会说对方(女性)在30岁或45岁左右有难之类的,有时甚至会说该女性活不到50岁。算命先生为何会将女性有难的年龄定格在30岁和45岁左右呢?  这是因为,30岁的女性多已结婚生子,有诸多的家庭琐事,烦恼定然不少,加之事业方面也多少会与家庭的照顾出现一些冲突,使得她们陷入一种要干好事业还是要教育好孩子的矛盾境地;而45岁左右的女性初入更年期,内心往往非常多疑,性情烦躁、焦虑、不安,生活中就难免会有很多不喻陕的事情发生,于是她们在算命时就容易随着算命先生的推测而进行“自我求证”。这些算命先生根据女性的大概年龄给出相应的说法,让女性进行“自我求证”,确实是运用了心理学的相关知识。

算命先生往往善于体察人们的心理,并懂得分析这些心理以达到算命的目的。算命先生向被算命的人提出的问题往往都是语意不明确的,因为语意不明确的问话往往容易让人们朝着自己认定的方向去推测和想象。

例如,有时算命先生会问:“你家门口是否有一棵大树?”如果你回答“有”,他就会将这棵树对你以及对你家庭的影响一本正经地讲解一番,而且当你在回答“有”的时候,你自然而然地就会认为他果然能掐会算,连门口的大树都能算出来;如果你回答“没有”,那么他也会一本正经地说:“哦,没有树是最好的。”接着,他就把没有树的诸多好处大肆渲染一番。

P2-3

序言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往。想要在交际中取得成功,或者实现自己的某一目标,都是需要一定技巧的。而在众多的技巧中,最重要的莫过于阅人识人、透视他人的心理了。

每一个人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外在的表现和内心的所想很多时候看似是对立的,但是它们却又真真实实地共生于这个复杂的统一体中。有时候,人们会这样评价一个人, “貌似忠良,实则奸诈”,或者这样形容一个人,“绣楼里的枕头一一华而不实”……的确,有的人外表敦厚温善,内心却阴险毒辣;有的人看似满腹经纶,其实肚子里没多少墨水;还有的人貌似圓滑老练,内心其实真诚、正直;有的人在做事时,看上去从容自如,实际上内心焦躁不安。所谓“百智之首在于识人”,在生活中,要想识破人们各自的个性与心理真是一门大学问,这就需要我们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培养我们敏锐的洞察力。

善于从表面的现象、细微之处了解他人的性格、洞察他人的心理,这是我们明哲保身、安身立命的高超技巧。正如孔子所说: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读人识人、透视心理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生存学问、做人艺术。会看人者,能点石成金,顺利打开人际交往之门,实现目标,即使是在危难之际也能力挽狂澜,最终取得成功;而不会看人者,即使有天时、地利,最终也难以逃脱失败的结局。

在这个世界上,能够称得上“谦谦君子”、能够用“仁义礼智信”来形容的人恐怕已经寥寥无几,至于毫无瑕疵的人恐怕就更少了。有些人可能会让你事半功倍、助你实现目标,有些人可能会戳你的脊梁骨、拉你的后腿,有些人可能会在你困难的时候帮助你、扶持你,而有些人可能会幸灾乐祸、落井下石,有些人可能会使你生活得更加顺心、为你带来快乐,有些人则可能会让你吃亏、为你带来祸事,甚至有些人可能会让你倾家荡产、身败名裂……由此可见,如何识人、把握其心理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阅人无数不如阅人有“术”》一书,以求通过讲述识别人心、透视心理的种种方法,帮助人们考量他人的外在表征和内心变化,来把握同事、下属、上司、客户、亲属、陌生人等各种各样的人的心理特征,读懂他们的内心世界,从而让自己在人际交往中游刃有佘,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稳定、快乐。

本书分为九章,书中既有我国传统的读人识入学的精髓,也包含了现代识人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书中分别从人们的面部、外貌、言谈、行为举止、兴趣爱好等方面详细地介绍了阅读他人内心的技巧,并对人们在金钱、职场、生活细节上及与不同类型的人交往的技巧和注意事项作了分析,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

书中摒弃了大量的理论阐释以及条条框框的束缚,让读者轻松掌握最为直接的读人、识人的方法与技巧,从而能够轻而易举地看破他人的内心,使自己在人际交往中更加游刃有佘,使自己更加从容地融入社会、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最终取得成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阅人无数不如阅人有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王牧
绘者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8425298
开本 16开
页数 308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398
出版时间 2016-05-01
首版时间 2016-05-01
印刷时间 2016-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公共关系
图书小类
重量 0.472
CIP核字 2016044054
中图分类号 C912.1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黑龙江
235
170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9: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