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他们以为他们是自由的 1933-1945年间的德国人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切入角度新颖,由十个非常精彩的小人物故事构成,读起来引人入胜,且发人深思。堪称一份研究第三帝国时代德国生活的微观社会人类学报告。在众多记述希特勒千年帝国垮台后德国的书籍中,本书是拥有可读性和拥有启发性的著作之一。
内容推荐
米尔顿·迈耶,德裔美国犹太人,身份复杂的有名记者和专栏作家。二战时他曾是一名拒服兵役者。“正派的人”如何且为何成为纳粹,这个问题吸引他在战后旅居德国,并与当地的德国家庭共同生活长达十年之久。他由此了解纳粹统治下普通德国人的生活故事,也催生了这本极具影响的书。迈耶采访了十位曾在纳粹时期生活过的小人物,以极具颠覆性的内容揭示了纳粹体制如何在普通德国人的层面以及德国社会内部发生作用。
目录
1966年版序
前言
第一部分 十个人
克罗嫩贝格
1.十个人
2.人们过的生活
3.希特勒和我
4.“你们会做什么呢?”
5.入党的人们
6.阻止共产主义的手段
7.“我们用我们的血脉在思考”
8.反犹的骗局
9.“每个人都知道”,“没有人知道”
10.“我们基督徒有此义务”
11.战败者的罪行
12.“那是我们的生活方式”
13.“但一切都太晚了”
14.集体的羞辱
15.复仇者:海因里希?希尔德布兰特
16.复仇者:约翰?凯斯勒
17.复仇者:日耳曼人的狂热
第二部分 德国人
热浪
18.不存在这样的事物
19.高压锅
20.“皮奥里亚高于一切”
21.居住区中的新来的男孩儿
22.居住区中两个新来的男孩儿
23.“在法国,人像上帝一样啊”
24.但一个人必然要相信某种事物
25.随时随地的恐慌
第三部分 动机和对策
审判
26.破碎的石块
27.解放者
28.再教育者的被再教育
29.不情愿的不死鸟
30.刚刚来到世上的人们
31.和平的较量
32.“我们和苏联人是一样的?”
33.马克思与米歇尔的对话
34.后患无穷

\t
书评(媒体评论)
作为一名兼具德国血统和犹太信仰的美国自由主义新闻记者,米尔顿?迈耶写作本书的目的在于秉承良心的公正与无情的诚实。正是这一点赋予本书强大的冲击力量。 ——沃尔特?L.多恩,《星期六评论》德国问题再次成为了我们政治的核心。对其根本性的探讨,不会比这部著作更出色、更人道和更清晰洗练了。——奥古斯特?赫克舍,《纽约先驱论坛报》 在记述希特勒千年帝国垮台后的德国的众多书籍中,本书是拥有可读性和启发性的著作之一。——汉斯?科恩,《纽约书评》 “正派的人”如何且为何成为纳粹——这是十位守法公民的生活故事。对今天来说,这部关于德国人的极具远见的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得及时。对于任何想要了解这个欧洲最混乱也最麻烦的国家的人而言,本书都是推荐阅读之作。——约翰?费舍尔,《哈波斯月刊》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他们以为他们是自由的 1933-1945年间的德国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米尔顿·迈耶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品编码(ISBN) 9787100099691
开本 32开
页数
版次 1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13-11-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1-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751.669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8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23:2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