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雷达装备可靠性理论与应用
内容
编辑推荐
无。
内容推荐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雷达装备可靠性理论与应用,主要包括雷达装备可靠性基本概念、可靠性要求与确定、可靠性建模、可靠性分配、可靠性预计、可靠性分析、可靠性设计、软件可靠性、可靠性试验与评价、可靠性评估方法,内容系统性、理论性、针对性和应用性较强。本书可作为雷达装备保障工程、雷达工程、预警探测等相关专业学生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雷达装备论证、研制、生产、使用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技术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基本概念/1
1.1.1 可靠性相关概念/1
1.1.2 可靠性主要特征量/5
1.1.3 可靠性常用概率分布/11
1.2 可靠性与其他通用质量特性/13
1.2.1 可靠性与维修性/14
1.2.2 可靠性与测试性/15
1.2.3 可靠性与保障性/15
1.2.4 可靠性与安全性/16
1.2.5 可靠性与环境适应性/16
1.3 可靠性理论形成与发展/17
1.3.1 国外可靠性理论形成与发展/17
1.3.2 国内可靠性理论形成与发展/19
思考题/22
参考文献/23
第2章 雷达装备可靠性要求与确定/25
2.1 概述/25
2.1.1 可靠性要求概念/25
2.1.2 可靠性要求作用/26
2.2 雷达装备可靠性设计要求/27
2.2.1 雷达装备可靠性定量要求/27
2.2.2 雷达装备可靠性定性要求/36
2.3 雷达装备可靠性工作项目要求/39
2.3.1 确定可靠性要求及其工作项目要求/39
2.3.2 可靠性管理工作项目要求/43
2.3.3 可靠性设计与分析工作项目要求/46
2.3.4 可靠性试验与评价工作项目要求/53
2.3.5 使用可靠性评估与改进工作项目要求/56
2.4 雷达装备可靠性要求确定/58
2.4.1 可靠性要求确定原则/58
2.4.2 可靠性要求确定过程/59
2.5 可靠性要求确定方法与应用/61
2.5.1 基于权衡法的可靠性指标确定方法/61
2.5.2 基于标准的可靠性参数选择方法/63
2.5.3 可靠性参数选择和指标确定示例/65
思考题/70
参考文献/70
第3章 雷达装备可靠性建模/72
3.1 概述/72
3.1.1 可靠性模型概念/72
3.1.2 可靠性模型分类/73
3.1.3 可靠性建模的目的和作用/74
3.1.4 可靠性建模的步骤和原则/74
3.2 典型系统可靠性模型/77
3.2.1 串联系统/78
3.2.2 并联系统/79
3.2.3 混联系统/81
3.2.4 表决系统/83
3.2.5 旁联系统/85
3.2.6 网络系统/88
3.3 可靠性建模的应用/90
3.3.1 雷达装备可靠性模型/90
3.3.2 天馈分系统可靠性模型/91
3.3.3 收发分系统可靠性模型/92
3.3.4 信号处理分系统可靠性模型/93
3.3.5 终端分系统可靠性模型/93
3.3.6 伺服分系统可靠性模型/94
思考题/94
参考文献/95
第4章 雷达装备可靠性分配/97
4.1 概述/97
4.1.1 可靠性分配的目的与作用/97
4.1.2 可靠性分配的原理与准则/98
4.1.3 可靠性分配的指标与层次/99
4.2 可靠性分配的程序/100
4.2.1 明确可靠性指标要求/101
4.2.2 定义系统层级/101
4.2.3 绘制可靠性框图/101
4.2.4 选择可靠性分配方法/101
4.2.5 计算分配可靠性指标/101
4.2.6 验证可靠性分配的符合性/101
4.2.7 编写可靠性分配报告/102
4.3 可靠性分配的方法/102
4.3.1 等分配法/102
4.3.2 加权分配法/103
4.3.3 专家评分分配法/104
4.3.4 比例分配法/106
4.3.5 AGREE分配法/107
4.3.6 可靠度再分配法/108
4.3.7 余度系统的比例分配法/109
4.3.8 费用*小分配法/109
4.3.9 拉格朗日乘数法/110
4.4 可靠性分配的应用/111
4.4.1 基于加权分配法的雷达装备基本可靠性分配/111
4.4.2 基于可靠度再分配的雷达装备任务可靠性分配/113
思考题/115
参考文献/115
第5章 雷达装备可靠性预计/117
5.1 概述/117
5.1.1 可靠性预计的目的与作用/117
5.1.2 可靠性预计的分类与内容/118
5.1.3 可靠性预计的原则和选择/119
5.1.4 可靠性预计与可靠性分配的关系/121
5.1.5 可靠性预计的一般程序/121
5.2 可靠性预计的方法/122
5.2.1 相似产品法/122
5.2.2 元器件计数法/124
5.2.3 元器件应力分析法/125
5.2.4 专家评分法/126
5.2.5 故障率预计法/127
5.2.6 性能参数法/128
5.2.7 上下限法/128
5.2.8 修正系数法/130
5.2.9 相似产品类比法/131
5.2.10 可靠性框图法/131
5.2.11 功能预计法/131
5.2.12 可靠性预计方法的比较/132
5.3 可靠性预计的应用/133
5.3.1 相控阵雷达系统的可靠性预计/133
5.3.2 雷达信号源的可靠性预计/138
思考题/140
参考文献/140
第6章 雷达装备可靠性分析/142
6.1 概述/142
6.1.1 可靠性分析的目的与作用/142
6.1.2 可靠性分析的主要内容/143
6.2 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144
6.2.1 FMECA的作用与原则/145
6.2.2 FMECA的分类与选取/147
6.2.3 FMECA的一般步骤/149
6.2.4 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149
6.2.5 危害性分析/155
6.2.6 FMECA结果/160
6.3 故障树分析/161
6.3.1 故障树分析的目的与作用/161
6.3.2 故障树分析的程序/162
6.3.3 故障树的建造/162
6.3.4 故障树定性分析/165
6.3.5 故障树定量分析/165
6.3.6 故障树分析结果/168
6.4 可靠性分析的应用/168
6.4.1 FMECA在机动式雷达结构设计中的应用/168
6.4.2 FMECA在雷达发射分系统中的应用/178
6.4.3 FTA在雷达发射分系统故障检测中的应用/182
思考题/184
参考文献/184
第7章 雷达装备可靠性设计/186
7.1 概述/186
7.1.1 可靠性设计准则的目的与作用/186
7.1.2 可靠性设计准则的主要内容/187
7.1.3 可靠性设计准则制定的依据/187
7.1.4 可靠性设计准则制定的过程/188
7.2 简化设计/189
7.2.1 简化设计一般原则与方法/189
7.2.2 简化设计准则/190
7.3 冗余设计/191
7.3.1 冗余设计分类与优化方法/191
7.3.2 冗余设计准则/192
7.4 降额设计/193
7.4.1 降额设计考虑的因素/193
7.4.2 降额设计准则/193
7.5 热设计/194
7.5.1 热设计主要内容与方法/194
7.5.2 热设计准则/197
7.6 电磁兼容设计/199
7.6.1 电磁兼容设计的目的与方法/199
7.6.2 电磁兼容设计准则/201
7.7 耐环境设计/202
7.7.1 环境因素的分类/202
7.7.2 防潮湿、防霉菌和防盐雾设计/202
7.7.3 防振动、防冲击设计/203
7.8 容差设计/204
7.8.1 容差设计目的/204
7.8.2 容差设计准则/205
7.9 元器件的选用/205
7.9.1 元器件选用因素/205
7.9.2 元器件选用准则/206
7.10 可靠性设计的应用/207
7.10.1 雷达T/R组件可靠性设计/207
7.10.2 雷达数据录取分机可靠性设计/210
思考题/212
参考文献/213
第8章 雷达装备软件可靠性/215
8.1 概述/215
8.1.1 软件可靠性相关概念/215
8.1.2 软件可靠性基本参数/217
8.1.3 软件可靠性与硬件可靠性/219
8.2 软件可靠性设计/220
8.2.1 软件避错设计/220
8.2.2 软件查错和改错设计/223
8.2.3 软件容错设计/224
8.3 软件可靠性分析/227
8.3.1 软件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227
8.3.2 软件故障树分析/231
8.4 软件可靠性测试/232
8.4.1 软件可靠性增长测试/232
8.4.2 软件可靠性验证测试/233
8.4.3 软件可靠性摸底测试/234
8.5 软件可靠性的应用/235
8.5.1 雷达数据处理软件容错设计/235
8.5.2 雷达主控软件可靠性设计/239
思考题/242
参考文献/242
第9章 雷达装备可靠性试验与评价/244
9.1 概述/244
9.1.1 可靠性试验目的与分类/244
9.1.2 可靠性试验程序与要素/245
9.2 环境应力筛选/248
9.2.1 环境应力筛选目的与应用/248
9.2.2 环境应力筛选与有关工作的关系/249
9.2.3 典型环境应力/249
9.3 可靠性研制试验与增长试验/251
9.3.1 可靠性研制试验与增长试验的目的/251
9.3.2 可靠性研制试验/251
9.3.3 可靠性增长试验/254
9.4 可靠性鉴定试验与验收试验/256
9.4.1 可靠性鉴定试验与验收试验的目的/256
9.4.2 统计试验方案的参数与类型/257
9.4.3 指数分布统计试验方案/260
9.5 寿命试验/264
9.5.1 寿命试验的目的与分类/264
9.5.2 正常应力寿命试验/266
9.5.3 加速寿命试验/267
9.6 可靠性分析评价/269
9.6.1 可靠性分析评价作用/269
9.6.2 可靠性分析评价流程/269
9.6.3 可靠性分析评价方法/270
9.7 可靠性试验的应用/272
9.7.1 环境应力筛选在雷达装备上的应用/272
9.7.2 雷达装备可靠性鉴定试验示例/275
思考题/278
参考文献/279
第10章 雷达装备可靠性评估方法/281
10.1 概述/281
10.1.1 雷达装备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目的及意义/281
10.1.2 装备可靠性评估研究现状/283
10.1.3 雷达装备可靠性评估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86
10.2 雷达装备可靠性评估指标体系/288
10.2.1 评估指标体系确定的原则/288
10.2.2 评估指标体系建立的流程/289
10.2.3 建立雷达装备可靠性评估初始指标体系/290
10.2.4 雷达装备可靠性评估初始指标体系释义/292
10.3 基于Delphi-TOPSIS法的雷达装备可靠性评估指标体系约简/295
10.3.1 Delphi法/295
10.3.2 AHP法/296
10.3.3 TOPSIS法/298
10.3.4 雷达装备可靠性评估指标体系约简实例/299
10.3.5 AHP法对约简前后的指标进行赋权/303
10.3.6 利用TOPSIS法对指标约简前后的方案进行评估/306
10.4 雷达装备可靠性评估指标体系综合赋权方法/308
10.4.1 赋权的原则及方法/308
10.4.2 基于IAHP熵权法的雷达装备可靠性评估指标赋权方法/309
10.4.3 雷达装备可靠性评估指标赋权实例分析/312
10.5 基于直觉模糊集和VIKOR法及灰靶模型的雷达装备可靠性评估模型及其应用/315
10.5.1 基于直觉模糊集和VIKOR法的雷达装备可靠性评估模型及其应用/315
10.5.2 基于灰靶模型的雷达装备可靠性评估模型及其应用/321
10.6 基于Vague集的雷达装备可靠性评估模型及其应用/323
10.6.1 Vague集基本定义/323
10.6.2 基于Vague集的雷达装备可靠性评估模型/324
10.6.3 基于Vague集的雷达装备可靠性评估模型的应用/325
10.7 本章小结/329
思考题/330
参考文献/330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雷达装备可靠性理论与应用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胡冰 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8096904
开本 16开
页数 348
版次 1
装订
字数 428000
出版时间 2023-09-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3-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电子通讯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N957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21: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