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50招提升孩子的表达力(引爆语言风潮)
内容
编辑推荐

培养孩子的表达兴趣,帮助孩子掌握表达技巧。50个小妙招,让孩子轻轻松松提升表达力!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它直接影响思维的发展水平。言为心声,语言是人们表情达意的重要途径。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掌握良好的表达技巧。提升孩子的表达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是只要家长多一点耐心和毅力,正确地引导和培养,加上孩子的努力,拥有良好的表达力不再遥不可及!

《50招提升孩子的表达力(引爆语言风潮)》(作者俞慧霞)从测试孩子的表达力,提升孩子表达力的技巧、方法等方面来引导家长从非常实用的角度培养孩子的表达力。一个个生活中常见的典型问题,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一个个简单易懂的道理,一个个切实可行的方法,为家长们提供了一剂教孩子“说话”的良方。

内容推荐

《50招提升孩子的表达力(引爆语言风潮)》(作者俞慧霞)从家庭环境、性格情绪、表达兴趣、表达技巧、辅助游戏等方面介绍了很多提升表达力的方法和技巧,《50招提升孩子的表达力(引爆语言风潮)》旨在引导家长帮助孩子提升表达力,为孩子的出色成长添砖加瓦。

目录

第一章 你的孩子表达力怎么样

 镜头一:“说什么呢?乱七八糟,听不明白!”

 镜头二:“大声说,怎么跟蚊子叫似的!”

 镜头三:“你都多大了,怎么这么不会说话呀?”

 镜头四:“说话要看着别人眼睛说,你往哪儿看呢?”

 测试:孩子表达力差还有什么表现?一一揪出来!

 解读:孩子表达力差--听听专家怎么说

第二章 优化孩子“能说会道”的资本

 方法1:多讲故事,开发孩子的语言潜能

 方法2:鼓励孩子读书,为说话积累素材

 方法3:培养表达力,思考力要先行

 方法4:培养孩子优秀的品质

 方法5:训练孩子字正腔圆地说话

 方法6:塑造开朗的性格

 方法7:肢体语言也要训练

 方法8:让孩子接触不同年龄和身份的人

 方法9:家庭语言环境要优化

第三章 教会孩子“审时度势”地说话

 方法1:分清场合再发言

 方法2:教孩子善于察言观色

 方法3:引导孩子换位思考

 方法4:不该说的不说

 方法5:用商量的口气和他人说话

 方法6:告诉孩子学会说“不”

第四章 教孩子用技巧提升表达力

 方法1:幽默更让人喜欢

 方法2:用微笑去赢得好感

 方法3:好礼仪是教养的名片

 方法4:礼貌永远不招人厌

 方法5:学会恰当地赞美别人

 方法6:“忠言”不“逆耳”更能让人接受

 方法7:找准话题,投其所好

 方法8:说服别人要用点策略

 方法9:含蓄的语言力量强大

 方法10:言语宽容悦人利己

 方法11:主动认错少受指责

 方法12:语言谦逊,戒骄戒躁

第五章 赶走坏情绪,让表达顺利进行

 方法1:客观认识自己的表达力

 方法2:别把说话当成负担

 方法3:克服羞怯

 方法4:口吃要耐心纠正

 方法5:尴尬时学会自嘲

 方法6:广泛交往,增加与人说话的机会

 方法7:培养自信让表达力“腾飞”

 方法8:巧妙转移话题,舒缓紧张气氛

 方法9:教育孩子遇事少哭,要善表达

第六章 多感官训练提升孩子的表达力

 方法1: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

 方法2:培养孩子说话的游戏训练

 方法3:培养孩子阅读的游戏训练

 方法4:培养孩子写作的游戏训练

 方法5:观察别人肢体语言的游戏训练

 方法6:培养孩子好情绪的游戏训练

第七章 提升孩子表达力:会说也要会听

 方法1:给别人说话的时间和机会

 方法2:倾听时眼到,口到,心到

 方法3:让孩子学会不插嘴

 方法4:倾听时要学会理解

 方法5:注意倾听环境的创设

 方法6:纠正孩子不良的倾听习惯

第八章 善用非语言表达 方式

 方法1:必要时写封信

 方法2:留言条的灵活运用

 方法3:让孩子学会接打电话

 方法4:短信有时候比直接沟通更有效

 方法5:邮件或MSN也要会用

 方法6:QQ为沟通提供有力帮助

试读章节

“妈妈,今天下午做值日的时候,我们班的李晓珊被大力不小心绊倒了。李晓珊最后哭了,老师找了大力,大力也很生气,觉得自己不是故意的……”一放学回到家里,南江就兴致勃勃地向妈妈汇报学校里发生的新鲜事。

“儿子,你说什么呢t怎么乱七八糟的,让妈妈都听不明白。”妈妈听了南江的话,还是一头雾水。

“妈妈,我是说,李晓珊被大力绊倒了0”南江着急地向妈妈解释。

“然后呢?”妈妈问道。

“然后,李晓珊哭了,老师知道后批评了大力。”

“最后呢?”妈妈继续问道。

“最后,大力觉得自己并不是故意的,被批评后也很生气。”南江说道。

“儿子,以后说话一定要组织好了再表达,一定要说清楚事情的先后顺序和原委。就像刚才妈妈给你提示的那样,一条一条说。明白吗?”妈妈说道。

“知道了,妈妈。我就是说得太急了。”南江说道。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许多孩子说话总是急匆匆地说一堆,把事情不分来龙去脉、不分前后顺序地混在一起。旁边的人谁也听不懂他在说什么,这就是孩子说话没有条理性的表现。孩子说话前后颠倒,没有条理性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

家长经常代替孩子表达。孩子由于掌握的词汇量少,在学说话的早期,往往不能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有时候只说出几个词语,家长就忙着把孩子的意思补充完全,不让孩子有更多机会去进行逻辑思考,不让孩子去表达自己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很容易出现说话条理不清晰的状况。

孩子说话太心急。有些孩子说话没条理,是因为心太急,急于向老师或者家长汇报,没有理顺说话的条理。没有想好说话时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也没有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结局去说,而是想起来什么就说什么。这样自然说不清楚。

孩子说话没有条理性的原因还有很多,家长需要做的是,根据自己孩子的表现,找出他说话没有条理性的根源所在,从而有针对性地纠正,帮助孩子有条理地表达。

表达力提升新策略

孩子说话没有条理性,没有逻辑性,这对于他表达能力的发展十分不利,对他与人顺利交往也会形成障碍。因此,做家长的必须要重视起来。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办法培养孩子说话的条理性。

培养条理性从教孩子有顺序地进行观察入手。孩子对他身边的一切都充满兴趣,无论是自然界动植物的变化,还是社会上人们的行为,他们都想了解,喜欢看、问、摸。针对这一特点,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进行观察,发展他们的语言。比如,为孩子买回一个布娃娃,就可以让孩子说说布娃娃的样子。爸爸妈妈引导孩子从布娃娃的头部看起:是什么颜色的头发,长发还是短发,什么样的脸、眼睛。然后看布娃娃穿什么款式、什么颜色的衣服、袜子和鞋等。在街上,可以引导孩子看看、说说路边的树(从树干、树枝到树叶)、楼房(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路上的车辆(从头到尾)等。家长经常引导孩子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并把观察到的物体按照同样的顺序说出来。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形成有顺序观察和有条理讲话的习惯。

教孩子按照顺序说话。家长可以通过教孩子按照顺序说话,逐渐培养孩子说话的条理性。如使用“先——再——然后——最后——”等句式叙述,说出完整的过程。平时可通过做一件家务事来教孩子,如让孩子洗手帕,让他自己边动手边记住洗手帕的顺序,并按叙述把洗手帕的过程完整地叙述一遍。

通过观察图片让孩子学会有条理性地说话。培养孩子说话的条理性还可以从教孩子看图说话做起。在教孩子看图时要细致地告诉他看的是什么,可以按照由上而下,从远到近,从局部到整体,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观察。一幅一幅地看图,弄清楚了图意,引发孩子说话的兴趣,并鼓励孩子从敢学敢说,逐步过渡到善于说。P3-5

序言

人们常说,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它直接影响思维的发展水平。也就是说,一个语言能力强的孩子,相应的他的思维水平也会较高。因此,为了孩子今后在智力上全面发展,一定要为他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

日常生活中,许多家长都把孩子会不会说话、说得流利不流利当做孩子是否聪明的重要评判标准。如果孩子能说会道,就认为孩子很聪明;如果孩子不善言辞,就认为孩子有点呆。其实,语言能力的强弱并不是评判智力高低的绝对标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语言能力发展得好坏,确实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智力水平的发展。

语言作为人类生存于世的重要工具,对于人来说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西方国家,口才、金钱、电脑被视为人生发展的“三大武器”。口才排在了金钱和电脑的前面,足以见其重要性。所以从小培养孩子优秀的表达力即口才,对于孩子的发展很有益,甚至对其一生都有重要且深远的影响。

言为心声,语言是人们表情达意的重要途径,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令人交流顺畅、谈笑风生,能助人处世安乐、事业成功。因此,家长要从小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孩子大胆说话,让好口才为孩子的人生保驾护航。

现代社会是一个处处充满竞争与合作的社会,有的人可以在其中乘风破浪、大获全胜,而有的人却在其中损兵折将、销声匿迹,这其中奥妙何在?但凡成功人士,表达力大多都不差。所以为了孩子更优秀地成长、成材,家长要重视孩子表达力的培养。

本书从测试孩子的表达力,提升孩子表达力的技巧、方法等方面来引导家长从非常实用的角度培养孩子的表达力。一个个生活中常见的典型问题,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一个个简单易懂的道理,一个个切实可行的方法,为家长们提供了一剂教孩子“说话”的良方。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50招提升孩子的表达力(引爆语言风潮)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俞慧霞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2702622
开本 16开
页数 26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1-09-01
首版时间 2011-09-01
印刷时间 2011-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41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H193.2
丛书名
印张 17.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1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17: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