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大师讲易经,得人生新智慧。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导王树人教授推荐“殷旵老师的这本《易经的智慧(经部珍藏版殷旵国学讲堂)》是目前我所读到的易学著作中最通俗、最易懂、最本原,排版设计也是最精美的一本,书中给读者的,不仅是知识层面,也不仅仅是理性层面,而是上升到了一种悟性层面。本书能由作者(殷旵、珍泉)之悟开启读者之悟,从而引导人们回到《易经》的本真。”
图书 | 易经的智慧(经部珍藏版殷旵国学讲堂) |
内容 | 编辑推荐 听大师讲易经,得人生新智慧。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导王树人教授推荐“殷旵老师的这本《易经的智慧(经部珍藏版殷旵国学讲堂)》是目前我所读到的易学著作中最通俗、最易懂、最本原,排版设计也是最精美的一本,书中给读者的,不仅是知识层面,也不仅仅是理性层面,而是上升到了一种悟性层面。本书能由作者(殷旵、珍泉)之悟开启读者之悟,从而引导人们回到《易经》的本真。” 内容推荐 《易经的智慧(经部珍藏版殷旵国学讲堂)》由殷旵、珍泉所著,《易经的智慧(经部珍藏版殷旵国学讲堂)》讲的是原始符号的思维原理,分别通过卦名、卦画、卦象、卦德、卦辞、爻辞六大部分详细讲解了六十四卦中的智慧,让每一个读者都轻松体会卦符的奥妙。 《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很多朋友对它抱有浓厚的兴趣,但周易的文字艰涩,卦符复杂,让人望而却步。作者以平常人的心态启迪读者的悟性,用通俗化不神化的语言讲解易经理论,让人们在实践中感之易经的智慧。浅显易懂的文字使本书的读者对象不分年龄、职业、文化层次,更不分高低贵贱。 目录 导 读 /1 乾 卦 ——潜龙的智慧 /17 坤 卦 ——牝马的智慧 /38 屯 卦 ——乘马班如的智慧 /56 蒙 卦 ——童蒙求我的智慧 /66 需 卦 ——不速之客的智慧 /77 讼 卦 ——争讼的智慧 /85 师 卦 ——将在外的智慧 /93 比 卦 ——亲比的智慧 /100 小畜卦 ——密云不雨的智慧 /107 履 卦 ——履虎尾的智慧 /115 泰 卦 ——小往大来的智慧 /123 否 卦 ——大往小来的智慧 /134 同人卦 ——同人于野的智慧 /144 大有卦 ——大车以载的智慧 /151 谦 卦 ——谦谦君子的智慧 /159 豫 卦 ——雷出地奋的智慧 /168 随 卦 ——泽中有雷的智慧 /178 蛊 卦 ——甲日前后的智慧 /185 临 卦 ——君临泽的智慧 /193 观 卦 ——风行地上的智慧 /200 噬嗑卦 ——雷电合章的智慧 /209 贲 卦 ——化成天下的智慧 /217 剥 卦 ——层层剥蚀的智慧 /226 复 卦 ——反复其道的智慧 /233 无妄卦 ——天雷无妄的智慧 /241 大畜卦 ——日新其德的智慧 /247 颐 卦 ——自求口实的智慧 /253 大过卦 ——独立不惧的智慧 /262 习坎卦 ——往有功的智慧 /270 离 卦 ——日月丽天的智慧 /277 咸 卦 ——少男少女的智慧 /284 恒 卦 ——长男长女的智慧 /292 遁 卦 ——执用黄牛的智慧 /299 大壮卦 ——羝羊触藩的智慧 /306 晋 卦 ——昼日三接的智慧 /314 明夷卦 ——明入地中的智慧 /320 家人卦 ——母系氏族的智慧 /326 睽 卦 ——二女同居的智慧 /331 蹇 卦 ——山上有水的智慧 /337 解 卦 ——雷雨作的智慧 /342 损 卦 ——损下益上的智慧 /349 益 卦 ——损上益下的智慧 /356 夬 卦 ——刚决柔的智慧 /363 姤 卦 ——女壮的智慧 /369 萃 卦 ——泽上于地的智慧 /378 升 卦 ——地中生木的智慧 /384 困 卦 ——大人吉的智慧 /391 井 卦 ——往来井井的智慧 /400 革 卦 ——二女革命的智慧 /406 鼎 卦 ——木上有火的智慧 /413 震 卦 ——笑声哑哑的智慧 /421 艮 卦 ——艮其背的智慧 /428 渐 卦 ——鸿雁的智慧 /435 归妹卦 ——泽上有雷的智慧 /440 丰 卦 ——雷电的智慧 /446 旅 卦 ——山上有火的智慧 /452 巽 卦 ——申命行事的智慧 /458 兑 卦 ——朋友讲习的智慧 /464 涣 卦 ——风行水上的智慧 /470 节 卦 ——泽上有水的智慧 /476 中孚卦 ——泽上有风的智慧 /483 小过卦 ——山上有雷的智慧 /490 既济卦 ——水在火上的智慧 /497 未济卦 ——火在水上的智慧 /504 参考书目 /511 试读章节 五、何谓“择” 如果要利用六十四卦的爻辞来预测某件事,若是按小层面,或是一般低层面的占卜,那就没有选择的余地,因为占卜者灵不灵照书行,书上的卦辞、爻辞说吉就说可行,说凶就说不可行。换句话说,这种狭义的占卜,只注重“是什么”“不是什么”,不是肯定就是否定,不问为什么。都是很绝对的,没有给问卦者选择的余地。但是《易经》的本身不是这样,《易经》的本身无论是卦辞,还是爻辞,都给占卜者提供了选择的余地。 所以,讲《易》是大层面的占卜,应该尊重作《易》者的原始思维,无论给人家呈现的是什么结果,都必须让人家有选择的余地。为什么呢?因为你给他讲清楚这个卦辞,然后让他自己去选择,这样,他自己更清楚自己的情况。如果讲得绝对了,只讲吉与凶,不讲过程,那不好,必须让他自己选择,这既不误人,又很科学。所以,这个“择”很重要。 这个“择”与“卜”真有这么大的联系吗?这个“择”为什么要你自己去选择呢?为什么占卜以后还要给你一个选择的余地呢?择,就是择善而从之,我们选择肯定是选好的方案。 《中庸》日:“择善而固执之者也。”这是择善的必然。 下面讲讲择吉、择交、择邻。 “择吉”就是选择良辰吉日。这种“择吉”在农村很注重,就是在城里也还有这种现象。其实,“择吉”就是选择良好的时机。 “择交”的“交”就是交往,这里指的是一种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史记·苏秦传》里讲:“安民之本,在乎择交;而得则民安,择交而不及,则民终身不安。”这就是讲外交很重要,这个苏秦当时就是搞外交的,是外交大师。要选择性地交往,并不是盲目地去交往。 至于交朋友,白居易诗里讲道:“及知择交难,终有知人明。”这就说明交朋友也要选择。 “择邻”的“邻”就不必多讲,《三字经》里有“昔孟母,择邻处”的名句。“昔孟母”,就是指古时孟子的母亲;“择邻处”,就是指以邻居的好坏为标准来决定他们的居处。 这是我们所讲的“择”,那我们再看“卜”。 卜宅,这个宅主要是讲阴宅,也就是坟墓。“卜”也就是选择,也就是指旧时看风水。从考古出土的墓葬看,八千年前,古人就很讲究墓葬的位置和方位。大地湾一期墓葬主人大多数头朝西,考古学家分析,古人认为人死了像太阳西沉一样,到山那边去了,还会回来的。 卜居,居是居住的居,就是选择居住环境,先选择大环境,再选择小环境,再具体地选自己的居室。 卜邻,邻是邻居的“邻”,与上面的择邻是一样的意思。 卜筑,是指选择什么地方去建房,如人家要盖房,那不是随便在什么地方就可盖的事,有的要选好的市口或交通好的地方,有的要选方位,还有选坐山朝向的。这都是要选择好的位置。 卜风,就是选择配偶,选择对象。“凤”指女子。当然,我们现在讲究双向选择,这不仅仅是男方选择女方,女方也有权利选择男方。但在古代不是这样,那时女人是无权选择的。所以,称为卜凤。 六、何谓“占卜” 这里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说明“择”与“卜”是相通的,“择”中有“卜”,“卜”中有“择”。我们将这个放在同一个平台上来看,如果占卜以后,就讲这件事能做,或这事不能做,这样一句话说死了,可造成的影响却不是一句话而已了。假如一个人办一件事,本来很有信心,又很有把握,可是问了一卦,卦上讲凶或讲有咎,不能做,那么这个人是什么感觉呢?占卜之人说,这事万万不可行也,那你如何是好呢?如果按卦上说的去做,放弃吧,那实在是心有不甘。他认为这件事本来是有信心、有把握成功的。占卜之前他信心十足,一占卜,反而犹豫不决了。如果占卜的人将卦上的原理讲给他听,讲清怎样做能成功,怎样会失败,讲清会失败的原因与过程,那么,吉凶祸福就全在过程之中,在求卜者的心态之中。所以讲选择,不是选择这件事的结果,而是选择过程。 只要你认准了那个目标之后,你就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从卦象上来看,好像这件事结果不好,但同时,这个爻的爻辞告诉了我们一种过程,它同时讲了利又讲了弊,正反面都讲了。讲到利时,也讲了所要注意的事项;讲到弊时,又讲到还有一条路可走,如何去争取机会,如何去避凶趋吉。如果将这些都告诉问卦人,那么问卦人就有了自我选择的余地,就看他如何选择了。这样使人家对所做的事,既有信心,又知道该注意什么,对于本来没把握的人也使其增强了信心。能这样的话,就不会误人。 再看另一个极端。如果卜一卦显示的是“元亨利贞”“大吉”,这卦好,这事你去干吧!但令问卦者沾沾自喜,又很盲目,心里很高兴,卦上讲了“大吉”“利涉大川”,那就去做吧!但做的时候却稀里糊涂,始终怀着一种侥幸的心理,没有注意到卦上所讲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结果没有做好。这是卦上说得不好吗?不是,而是因为他迷信占卜,在实施过程中没有注意到该注意的问题。乾卦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每一卦都有这样的情况,吉利时告诉你该注意的问题;有咎、不利时也告诉你避凶趋吉的方法与经过。占到乾卦的人都想做“飞龙”,“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春风得意。但这是结果,过程还要先学做“潜龙”“勤龙”“惑龙”(解惑)。我认为,我们的占卜就应当这样守住既定目标,注重每一个过程。不要迷信占卜,要相信自己。占卜是看过程,而不是看结果。 P11-13 序言 自2002年登台演讲《易经》以来,一直受邀在北大、清华、复旦等高校,以及移动、上气、美国埃森哲等企业专题演讲《易经》。录音整理成书稿后,又先后在甘肃文化出版社和当代世界出版社出版了《易经的智慧·经部》、《易经的智慧·传部》(初出版名《易经大传新解》)、《在北大讲易经》和《老子为道》等。每次发行都是由畅销转常销,近年来又一度脱销。今年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经过市场调研,决定再版。再版之际,又是一次与读者直接对话的机会。说些什么呢?还是说说老生常谈的《易经》预测吧。 《易经》,以原创的符号(爻)和图形(卦)为正本,以文字(卦辞、爻辞和传辞)为副本,是一套完整的符号系统,承载了中华民族原创的思维体系。预测,则是这一思维体系的特色。 如何预测?是运用《易经》原理进行多维度立体预测,还是借用一些占、卜、筮等技法做些平面预测? 其实,世俗流传的占卜技法,都源于《易经》原创思维体系,原本也是多维度、立体的。但是,一旦偏离了《易经》原理,就只剩下扁窄的平面维度了。这里,我想以“奇门遁甲”为例,谈谈我对《易经》预测思维体系的初步理解。 “奇门遁甲”初创时的理论依据,或日原创的灵感,显然是源于乾卦“用九,见群龙无首”。 何谓群龙?乾卦的“六爻之动”显示的是“六龙”:潜龙、见龙(或日田龙)、乾龙(或日勤龙)、或龙、飞龙(或日天龙,与田龙对应)、亢龙等。奇门遁甲,则以十天干为群龙,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条龙。然而,十条龙只设计了九个龙宫:乙、丙、丁三宫为“三奇”,戊、己、庚、辛、壬、癸六宫为“六仪”。甲,本为十天干之首,却无同定的宫,只能借助于九宫隐遁其形。《说文解字》日:“龙,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或跃、或渊,故无固定之宫。 更巧的是,九个龙宫,只有八个门,这八门即代表人事的开门、休门、生门、伤门、杜门、景门、死门、惊门等。这叫十龙、九宫、八门。“甲”在九宫中遁来遁去,时遇奇门,也常遇无门。这种“无门”,又像禅宗中的“无门关”,找不到门时,像铜墙铁壁;找到了门时,悄然进了门、过了关,却全然不觉。比如,学生解一道数学难题,无解时茫然无门;突然间恍然大悟,有解了,难题解开了。思路人了门,进了关,回头再看,又似乎仍是无门、无关。门在哪里?在悟中,在恍然大悟之间,故日“奇门”。 “见群龙无首。”见,有可见之义,又有显示之义。恍然大悟之间即为一“见”之间。善遁者能悟,能悟者才能“见”。用目见吗?用主观之“目”,观察客观之“木”,木、目为“相”。这只是事物表象,外部形象,初步印象——此时见木只是木,见相只是相;再观、多观,便能从复杂的“相”中抽象出某种理来。此时见木不是木,见相不是相;如果再给“相”装一个“心”字软件呢?奇了,心中有相便能“想”。于是可以想象、思辨、推理——此时,见木还是木,见相还是相。恍然大悟了,“见群龙无首”了。 哦!原来要用“心”观。《心经》开篇日:“观自在。”观照自己的心在不在,自主的心在,清净自然;自主的心不在,茫然了,浮躁了,甚至失落、失望了。失掉的是什么?是自主的我。能在日常生活“观自在”者是菩萨,菩萨是觉者,名觉有情(菩提萨陲)。觉者时时都在预中,不用测。因为世俗之人畏果,而菩萨畏因。 《说文解字》曰:“觉(覺),寤也。从兄,學省聲。一日发也。”寤,悟也。一觉醒寤,眼睛睁开便能见,见而能发现、发觉。门在哪里?找到首了吗?《易》日:“百姓日用而不知。”日常生活中,瞑目而睡叫睡觉,醒时叫觉寤、觉醒,睁眼发觉了才能觉悟。觉从何处来?从遁中来。人睡时在遁,醒来也在遁。机遇良缘时得一奇门——左右逢“缘”,人生得意;遇到困惑、困难时,又觉无门——处处碰壁,甚至失望、绝望。殊不知,无门之处有奇门,只要人生信念中时时主动,积极地“遁”,就能“觉”和“悟”,只要自主、自尊、自信的“我”在做主,人生处处有“奇门”。有门、无门、奇门,都在日常生活中,只是“百姓日用而不知”而已。 《易经》预测的目的就是为了变“不知”为能知、可知、已知。知,才能明白。人生要明明白白,不要糊里糊涂。明白人是命的主人,叫慧命。孔子日:“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又说自己“五十而知天命”。何为天命?孔子为乾卦写的象辞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一句又是诠释“九三”爻的“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何谓君子?“自强不息”者为君子。如何做到自强不息?效法天,“天行健”。何谓天行健?古诗十九首中有《击壤歌》云:“日出而作,日人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换一个角度来读:“日日凿耕,出人井田,作息饮食。”每天日出日人,这叫“天行健”;“日日凿耕,出入井田”,这叫“君子以自强不息”,也叫“君子终日乾乾”。“天行健”是天命,“自强不息”是人命。不知天命,无以知人命;不知人命,无以为君子。为人君子,则能自强不息,自强不息者,醒时能发觉、觉悟,睡时也叫睡觉,也能觉寤、觉醒。时时在觉中,时时在遁中,时时居龙宫,时时有奇门。在哪一宫、哪一门,其实并不重要,“见群龙无首”者吉,何为吉?“时乘六龙以御天”,何为“时乘”?“君子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时者,时候——根据物候判断时机;时事——根据事态把握时机。机者,几也。“几”的本义为几案。古人坐与卧都在床榻之上,榻上摆一几案。长者凭几而坐,谨慎议事。晚辈远远地立于榻下,总觉得长辈们神神秘秘,一定有很多机密。《易·系辞传》日:“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知几其神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现)者也。君子见几而作……”几在时中,时在日出日人中。根据日出日人适时作息,生生不息之谓易,息息相关,息息都有“几”,几几都是门,门门见群龙,自己就是群龙中的一条龙。“奇门遁甲”的九宫格局中,宫宫有龙。龙是谁?龙是自己,又是众人。占卜、预测,不能做局外人,而要做局内的龙,要随时定位,明白自己此时此刻是哪条龙。 《系辞传》开篇日:“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此十六字讲的是“定位”二字。天地,是自然中的天地;乾坤,寓意人之天地:以人身而言,首为天,腹为地。故乾卦以首为象,坤卦以腹为象;从人伦上讲,父为天,母为地。故乾卦代表父,坤卦代表母。知天命者,就能找到天地间的人生定位。知几者,就能找到群龙中“自我”这条龙,并能明白自己何时为何龙——这叫“时乘六龙以御天”。天,指天地。天地为时空,人生各个阶段的时空定位就是知几、知命。既知己命,又知天命。何为奇门?如何遁甲?“见群龙无首”,“时乘六龙”。“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读到这里,如有所感悟,请再读《易经的智慧》,《经部》讲的是原始符号的思维原理;《传部》讲的是孔子“知几”“知命”的哲学思辨;《在北大讲易经》描述了“自强不息”之“几”,自主管理之“几”;《老子为道》,则围绕“日益”“日损”和“无为而无不为”讲述“百姓日用”的“几”。 “奇门遁甲”的玩法易学,可预测却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预测的依据是《易经》的原理。《易经》的原理还告诉我们一件事——阴阳平衡(奇门遁甲分阳遁和阴遁)。阳是对生活、社会、家人、众人的满腔热情(热情即热能);阴是理性、理智和谨慎。这也是预测的基本素质。《易》为道德者预、为君子预。这也是我几十年来最刻骨铭心的体验。 谨以此序言,与广大热心于《易经》的读者共同体验,共同讨论,恳望指正!借此,再次向这几本书的老读者敬致谢忱! 殷品 2012年9月于北京中轴线的后花园循礼府云本书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易经的智慧(经部珍藏版殷旵国学讲堂)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殷旵//珍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136921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51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30 |
出版时间 | 2013-05-01 |
首版时间 | 2013-05-01 |
印刷时间 | 2014-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79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221-49 |
丛书名 | |
印张 | 3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陕西 |
长 | 250 |
宽 | 170 |
高 | 3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