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同路殊途/闲话
内容
编辑推荐

  臧杰主编的《闲话》丛书是一本连续出版的、还原名流与知识者人生世界的人物类人文读物。

《闲话》丛书仰慕有文史价值的文字、有故事特征的叙事以及平民化的学问肌理。

《同路殊途》收录了:《杨度:市井有谁知国士》、《晚清支那暗杀团人物寻踪》、《光绪:权力博弈中的罪与罚》、《同路殊途:胡适与邵飘萍》、《施蛰存与民国报刊》、《钱穆:拾级而上的“草根”》、《曹禺<北京人>的男权美梦》、《1930年,一座后殖民地城市里的文人生活》等文章。

内容推荐

臧杰主编的《闲话》丛书传承《良友》画报精神质地,以新生代幕客书的形态连续出版,扫描名流世界,管窥历史碎屑,近观大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

《同路殊途》为《闲话》丛书第十五辑,通过微观的管窥和历史碎屑的拾捡,再现文人、学者、科学家、艺人和殖民者的命运和襟抱,呈现文化、学术、科学、艺术以及现代化进程与人生的关系。

《同路殊途》会使人获得异乎寻常的人生趣味。

目录

杨度:市井有谁知国士(李洁)

晚清支那暗杀团人物寻踪(张功臣)

光绪:权力博弈中的罪与罚(傅野)

同路殊途:胡适与邵飘萍(散木)

施蛰存与民国报刊(刘军)

钱穆:拾级而上的“草根”(张昌华)

曹禺《北京人》的男权美梦(张耀杰)

1930年,一座后殖民地城市里的文人生活(李明)

试读章节

朝中不少人知道杨度与老袁的特殊关系。

袁世凯对杨度是有知遇之恩的。老袁用人,不问籍贯与家世,真正的五湖四海唯才是用。当年,正是袁世凯联手张之洞的保荐,杨度才一跃而为朝廷命官。不料,仅过了_一年,风云突变,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隔天而逝,主持国政的监国摄政王载沣极想用老袁的头来祭哥哥载湉——他总怀疑“戊戌变法”时是老袁告的密,才让哥哥倒了大霉。幸好在最后时刻,宅心仁厚的摄政王犹豫了,才将原定的“交法部拿办”改为“开缺回籍养疴”,即撤掉袁的一切职务令其滚回老家去。

被逐出京城的袁世凯,仓促带着两房姨太太与仆人们惨淡登上南下的火车。随行的还有步军统领衙门派来负责其安全的军官袁得亮。没有满月台的“红顶子”来为这位曾位极人臣的河南矮胖子送行——满官场都以为此人将回到故土了却残生,众多军政界故旧门生即使想来道别也因避嫌而不敢。世态炎凉,令老袁伤感不已。

不料,汽笛骤响时,蒸汽弥漫处,却有两位内阁高官公然不避人耳目赶到月台话别,一位是学部侍郎严修,一位即统计局局长杨度。老袁感动得落了泪,慨言:“二君厚爱我,良感!顾流言方兴,或且被祸,盍去休!”严副部长说:“聚久别速,岂忍无言?”杨局长则回答:“别当有说,祸不足惧!”这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以创办《青鹤》杂志而著称的陈赣一在其《新语林》书中的一段记录。

国朝官场上,鲜有如此不避嫌的从政者。

回到安阳后的袁世凯,自然成了臭狗屎,谁都怕粘上恶味。但偏偏在国运危难的极敏感的时期,中央政府的局级主官杨度却去了袁氏的洹上村。

在袁宫保的家里,杨度正好遇到了袁之老友兼旧部阮忠枢。阮氏带来了总理大臣奕勖的亲笔信。七十五岁的老臣奕勖一再向摄政王请辞而不得,只得以私谊恳请袁氏出面挽救危局。因原湖广总督瑞潋已被撤职正在前线戴罪立功,故清廷匆匆将袁世凯任命为湖广总督,令其指挥“所有该省军队暨各路援军”,对南下平叛的“水陆各军”,却只授予其“会同调遣”的权力。谁都能看出来,朝廷对起用老袁疑虑重重——该省新军已成了叛军,全省巡防营和绿营哪够老袁指挥的?而中央军队,无论其旧部冯国璋统率的北洋陆军,还是萨镇冰统率的水师,他只有当副手的份儿,这明摆着是不信任嘛!

杨度力劝老袁不要应命,以观事态发展。老袁深思熟虑了一番后,果真复电清廷:俺脚病还没好利索呢,去年左胳膊也开始受牵连(“惟臣旧患足疾,迄今尚未大愈,去冬又牵及左臂,时作剧痛”),无法出来工作,谢谢啦!载沣无奈,只好把前线指挥权全部交给老袁,在政府军攻克汉口后,又授其任内阁总理大臣,调回京城,主持全局。当然,那会儿,杨度早回京城上班去了。

老袁重组的内阁里,杨度成了学部副大臣。副大臣,即新政前的各部侍郎,是正二品的高官了。非常时期,对人才的提拔也非常迅速。杨度从一个无“品”之人,以花钱买五品候选郎中开始起跑,一步正四品行走,再即正二品副大臣,整个一“三级跳”,噌噌噌几步,就跃为国家重臣了。

不过,杨度对副部长的高位并未看中,他与汪精卫等共同发起成立了“国事共济会”,即为北南双方说和。他忙那件事去了。

也幸赖他的介入,南北双方互相瞄准着的炮口才提前低垂下来——辛亥年(1911年)12月9日,他得到南方独立各省代行大元帅的黄兴的回电,黄克强称:只要袁氏促成清廷逊位,即可举袁为民国大总统——只不过,当时还没想好今后的国家元首是什么名义,黄兴说的是“大统领”:

中华民国大统领一位,断推举项城无疑。

袁氏闻此言后,马上加派杨度为南北议和代表,并鼓足干劲,施尽招数,促成了满清的垮台。

杨度有功于老袁,固自不待言,然更有功于国家,此亦不争之事实。

杨度忠心于项城,既有钦敬其“经济”手段高明的原因,更有借袁氏成就自己为“帝师”的夙愿的因素。晚清时期,他选中要辅佐的人,只能是袁世凯。

袁世凯如愿成为民国大总统,醉心于“帝王学”的杨度自然兴奋不已。不过,老袁乃公认的治世之能臣,布局之高手,知道哪颗棋子儿应该下在哪个位置。他并未如杨度所愿将内阁总理的位置留给年轻的杨皙子,而是派人到青岛请回了前清军机处的同僚徐世昌为宰辅。无奈,嘴上无毛的杨度只好悻悻地和一把胡子的徐世昌换了位,他跑到青岛做寓公去卜在男子蓄胡为时尚的中国上流社会,杨度一生不留胡子,也是其特立独行的一小佐证也。

那时的青岛,乃德意志帝国的远东租借地,非中国政府所能管辖。民国既立,逊清的末代恭亲王溥伟、前军机大臣那桐、徐世昌等一大批总督、巡抚、大臣们,便纷纷成了胶澳租界的寓公。在众多寓公里,杨度既不算大官亦不算富翁,但毕竟也有过自己的房产。只是,前些年,青岛市痛痛快快地用一座又_座大杀风景的高楼大厦取代了一幢又一幢漂亮的德式洋房,现在剩下的寥寥几幢“原装楼”,哪有属于他杨度的寸砖片瓦!

不过,虽不是前朝重臣,但杨度的才干还是赢得了那个时代几位想改天换地的人的共同尊重——这边,袁世凯拿他当心腹;那边,孙中山、黄兴引他为知交。民国元年(1912年)夏秋,袁世凯邀请国民党两大领袖孙文、黄兴相继入京会晤,杨度即因与双方均有密切关系而应邀从青岛赶回北京。

尽管国民党已是国内第一大党,但面对人家的邀请,他却很不客气地拒绝了,拒绝的原因很难听!他告诉黄兴:贵党只有“取消政党内阁之议”,“度方有可效力之处”。他反对由某一党派操纵内阁,哪怕其党魁是好朋友。正努力谋求组阁的国民党人闻此恶言,对他恨之入骨。难怪早就有湖南人宣判其为“汉奸”了,不是孙中文专电湖南都督谭延闾,令其保护杨度之家属与财产,杨氏一家没准儿早就灰飞烟灭了!

不过,重返京城的杨度,这一次,还是没被安排到他满意的位子上。此时,他看不上眼的梁士诒已经是总统府秘书长,因事事要先经过他而被人叫成了“二总统”;梁启超也已经回国,内定要当财政总长,而杨度是内定的交通总长。交通部是北洋政府权力与实惠很大的一个部,管着全国的路、电、邮、航,正可由杨氏实践他的“金铁主义”。不想老袁不愿让“不是自己人”的梁启超把握财政大权(时梁为中国进步党领袖),想来想去,只给了梁氏一个司法总长的位子;财长一时无合适人选,便嘱总理熊希龄自兼。如此一来,总理多坐了个总长的位子,大家就要挨个儿往后挪,结果,交通总长的交椅让老资格的周自齐坐去了。老袁又授意让杨度当教育总长。哪想到这位狷介的士人竟嫌清水衙门有职无权,嘴唇一撇,对熊希龄说了句:“本人帮忙不帮闲”,便拂袖而去。

“二次革命”被弹压后,国民党成了叛乱团体,被大总统下令取缔;国会第一大党的被取缔,直接导致国会瘫痪。老袁便另组“政治会议”以过渡。由是,机会之光又在杨度眼前闪了一下——老袁曾有意让杨度担任议长。但掂量来掂量去,最后还是把头把交椅送给李鸿章的后人李经羲去坐了,他更需要旧势力的支持。杨度为总统府特派的八议员之一。五个月后,参政院成立,政治会议撤销,杨度又被老袁指定为参政院参政。

这其间,虽未做成大官,却甘心做了一回小官一“督办汉口建筑商场事宜”,此官隶属农商部,临时官差,只半年,实在有些委屈他了。兴许与其“工商立国”的理想有关,故他欣然南下:

这一年,他还做成了两件好事,似应单独一说。

一是与主持湖南明德学堂的胡元俊等人代表湖南“育群学会”与美国雅礼会签订了—一项协议,促成了后来著名的湘雅医院的诞生;一是终于说动恩师王闽运离湘抵京出任国史馆馆长,半年后王夫子离职回籍,他则以副馆长“护理”(代理)馆长。

P20-2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同路殊途/闲话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臧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678422
开本 24开
页数 39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0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16.7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09
167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2:3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