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福利经济学/现代外国经济学大系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从根本上审视整个西方经济学,对理性经济人假设提出质疑;客观地看待市场经济,认为它是有效率的;认为个人效用并不是惟一重要的东西,应该追求在自己效用的同时也不要忽略其他人或国家的利益。本书既可作为国内专家教授研究探讨和大专院校师生教学之用,也可作为各级官员洞察经济走势及经营管理人士决策的依据。

内容推荐

福利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如何增进社会福利的问题。从帕累托标准到阿罗不可能定理,福利经济学的研究充满了挑战,吸引了许多著名经济学家的目光。1998年,阿玛蒂亚·森(Anlartya Sen.)因福利经济学的出色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更重要的是,当前福利经济学的研究恢复了西方经济学19世纪70年代边际主义革命以前的经济学研究的伦理学传统,对“理性经济人”假设提出了质疑,为当代经济学的发展开拓出了更多的可能性,并对现在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有着不可或缺的借鉴价值。  本书评价了西方福利经济学的各种理论和流派,包括从旧福利利经济学到新福利经济学再到非福利主义、社会选择理论、平等和正义理论等,阐释了它们的内在学理,并指出了各自的优劣。

目录

总序/(1)

本书必读的三大理由/(1)

福利经济学的六大原理/(3)

第一章 什么是福利经济学/(1)

第二章 帕累托标准/(11)

第三章 山重水复疑无路(一):补偿检验/(21)

第四章 山重水复疑无路(二):社会福利函数和不可能性定理/(33)

第五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47)

第六章 社会选择理论/(61)

第七章 走出不可能性/(73)

第八章 非福利主义/(89)

第九章 市场经济:掀开你的面纱/(107)

第十章 源远流长:福利经济学的历史/(121)

第十一章 把握未来:福利经济学与中国/(133)

参考文献/(148)

试读章节

“价值中立”的新福利经济学?

20世纪30年代初,福利经济学界普遍接受了罗宾斯爵士的一种观点,即作为经济学的分支,作为一门科学,福利经济学不应该涉及价值判断问题,福利经济学不应该是规范的,而应该是实证的,或者说应该是“价值中立”的。所以,在此背景下所产生的以帕累托标准为核心的新福利经济学,试图避免西方传统经济学中所掺杂的价值判断。

“所谓的‘新福利经济学’(1939一1950)特别关注从纯粹事实的前提推导出政策判断……这好像与声称‘从一系列‘是’命题中推导出‘应当’命题是不可能的’这一被广为赞同的哲学观点相左。”(Sen,1970,p.56)

那么,新福利经济学真的是价值中立的吗?真的是违反了休谟定律了吗?

森认为,不是的。新福利经济学的追求并不是对上述观点的否定,而是它把不涉及价值判断等同于人际间没有冲突来看待。新福利经济学实际上认为,如果每个人都赞同某个价值判断例如帕累托标准,那么它就根本不是价值判断,而是完全客观的、实证的了。“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帕累托原则才一直被认为不涉及价值判断。”(Sen,1970,p.57)因此,森的结论是:新福利经济学并不是价值中立的,它仍然涉及价值判断。

同样,另一位西方著名的经济思想史学家布劳格也有相同的看法:“……凡属被视为真实的以经验为依据的表示‘是’的陈述性说明,无不有赖于社会上明确认为我们‘应该’接受那种表示‘是’的说明的一致意见。”(布劳格,1980年;中译本,1992年,第136页)也就是说,任何实证分析都是以一定的规范分析为基础的。而新福利经济学以规范的帕累托标准为基础,因此,布劳格“坚决地将帕累托的福利经济学置于规范经济学的范畴”(布劳格,1980年;中译本,1992年,第154页)。

实际上,从帕累托标准本身来看,它无疑是带有价值判断色彩的。帕累托标准认为,如果一种变化使至少一个人的福利增加了,而没有使任何人的福利减少,那么这种变化就是一种改进,是社会所希望的。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帕累托标准认为,社会福利的高低完全取决于社会成员的个人福利。而至于如何判断至少一个人的福利增加而没有使任何人的福利减少,这实际上是个人主义的原则。关于个人主义,我们将在第五章涉及。

因此,帕累托标准本身并不是一个远离了价值判断的标准。如果人们希望应用这个标准来判断社会状态的话,那必定是无功而返。人们会发现,除了帕累托标准之外,他们还不得不加入一些其他的价值判断。

 P7-p8

序言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我国以加入世贸组织为标志,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全面发展时期。从此,我国在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各方面都必然会与国际社会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经济的发展必须有相应的经济理论为指导,否则就会变为盲目的行动。因此,我们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需要全面了解、掌握近现代曾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各个时期起过不同作用的外国经济学说的起源、发展及其对经济社会的作用,借鉴和吸收其合理、有益的成分,以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理论体系,为加速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西方经济学是在20世纪30年代以凯恩斯主义的产生为开端并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伴随着凯恩斯主义的发展和争论,逐渐形成了名目繁多、各具特色的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不同学说。当今世界,可以说是经济学派林立,新论点、新学说层出不穷,而且相互交错、良莠混杂,要想一下理清头绪,绝非易事。一般说来,各个学派的理论、政策和分析方法在不同程度上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实用性,同时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和弊端。但不管怎么说,它们毕竟都是在总结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来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运行的经验教训基础上的产物,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运行的若干规律和特点。这些经验、教训和规律、特点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社会所共有的,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

我国目前正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出现或将会出现西方发达国家曾经遇到过的各种问题,诸如失业、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社会保障、经济周期、财政赤字、金融泡沫、过度竞争、环境污染和国际收支不平衡等等,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以及在我国进一步融入国际社会的形势下,这些问题会变得更加复杂和严重。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列宁说过:“睁开眼睛来看资产阶级科学,注意它,利用它,批判地对待它。不放弃自己完整的和确定的世界观。”(《列宁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58页)因此,我们的经济理论界、管理人员、经营实践者都非常需要全面系统地了解近代世界各种经济学派的渊源和利弊,以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我们加快发展,少走弯路。我们编纂本丛书的目的,就是为适应这种形势的需要。

建国以来,我国学者对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和传播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就,所有这些研究成果都为我们编纂本丛书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但是,由于很多成果都是在以往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取得的,甚至是多年前的成果,没有也不可能充分反映当前处于日新月异发展变化中的外国经济学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动向;同时,过去的研究往往都局限于西方的主流经济学,而对非主流的经济学,特别是对“东方”的经济学注意较少,对一些学派的分支理论、前沿热点理论也关注不够。本丛书则无论是主流、非主流,西方或东方的,只要是外国的经济学派、分支理论、前沿热点理论都被纳入研究范围,而且每个学派、学说或理论都独立成书,从而对外国经济各个学说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剖析、介绍和评议,以帮助读者高屋建瓴地通观外国经济学的发展沿革。

本丛书的首批著作20册将陆续出版。在这批作品中,大体可分为经济学流派和理论专题两大类。就流派而言可分为四种情况。属于国家干预主义学说的有:原凯恩斯主义、新凯恩斯主义、新制度主义和瑞典学派经济学;属于新自由主义学说的有:货币主义经济学、芝加哥经济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学、新奥地利经济学、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公共选择学;属于激进主义的有: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市场社会主义学,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公开反对资本主义,甚至企图“替代”资本主义;属于独树一帜、自成体系的有熊彼特经济理论。就理论专题而言有增长经济学、经济周期理论、发展经济学、垄断经济学、金融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等。

本套丛书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一流的作者阵容。

本套丛书在八位德高望重的经济学界著名专家的亲自指导下,在长期从事外国经济学研究与教学,造诣很深的教授、专家们潜心研究的基础上,历经几年终结硕果。参加本套丛书撰稿的有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辽宁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物资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行政学院的著名教授、专家和学者,在他们的努力下,丛书达到了预期的高质量、高水平。

第二,高水平的原创作品。

丛书是国内第一套全面、系统介绍外国经济学说、各流派及其分支的原创作品。

作品构架有三大特点:一是坚持科学、务实的精神,绝不主观杜撰或曲解原意,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勇于提出自己的新发现、新见解,并能较好地反映出外国经济学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动向;二是善于运用比较分析方法。不同的经济学派虽然有各自独特的理论、研究方法和政策建议,但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影响,甚至是在相互争论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因此,本丛书十分注意各学说之间的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并运用比较分析方法,揭示出它们相互间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更深入、准确地把握各学说的理论内涵与特点;三是逻辑结构严谨,文字简练、清晰,并注意与中国经济发展实际相联系。

第三,通俗的理论读物。

丛书是一套以通俗笔法介绍外国艰涩经济学的读物。多年来,虽然国内也陆续出版过一些类似的作品,但大多枯燥艰深;而国际不少理论读物却通俗流畅,这几年在图书市场广受欢迎。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多年的研究环境所致,另一方面是受作者的水平和观念局限。因为能将高深的理论学说深入浅出表达出来,需要更深的学术造诣和文字功底。本套丛书作者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和探索。

应该说,本丛书是对经济理论通俗化、大众化的一次有益的尝试。虽不一定完全达到经济普及的水平,但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可望在经济理论读物领域吹进一股新风,让更多的经济学知识为大众所了解,并为我国的经济实践服务。

第四,明确的读者对象。

世界经济风云变幻,不了解经济潮汐规律,就难以分辨、判断今天国际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这是上至国家和各级宏观经济管理机构,下到每一个经营管理实战人员和高校相关专业师生都十分关注的。而要准确判断经济理论和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没有统揽和深入分析来自源头的各派经济学说的兴起、发展及其作用。是不可能得出正确结论的。

了解昨天,把握今天,预测明天,是这套丛书想奉献给各位读者的礼物。如果大家能够从中有所收益,作者会万分欣慰。

感谢经济日报出版社领导的远见卓识和胆略,丛书的策划和出版。无疑对经济理论界和经济实践领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此,我们特向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和胡子清女士表示深深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2004年10月

 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福利经济学/现代外国经济学大系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姚明霞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经济日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804679
开本 16开
页数 15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05-05-01
首版时间 2005-05-01
印刷时间 2007-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图书小类
重量 0.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091.349
丛书名
印张 10.25
印次 3
出版地 北京
235
171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2:2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