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北师大名师伴我读经部选粹(高中年级卷)/国学堂
内容
编辑推荐

唐明生编著的这本《北师大名师伴我读经部选粹(高中年级卷)》从国学经典中挑选最具代经部代表性的作品,集中展现文化积淀和精神风貌。本书采用分级阅读的形式由浅入深、系统全面地展示中华文明,以期以高品位和权威性成为中国少年儿童国学必读之书。本书从国学经典经部中挑选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浓缩五千年文明的精华,集中展现华夏民族的精神风貌和文化积淀。

内容推荐

《北师大名师伴我读经部选粹(高中年级卷)》内容提要:我国古代一般将图书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其中的经部收录儒家“十三经”及相关著作,包括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等十个大类,其中礼类又分周礼、仪礼、礼记、三礼总义、通礼、杂礼书六属,小学类又分训诂、字书、韵书三属,唐明生编著的这本《北师大名师伴我读经部选粹(高中年级卷)》从经部的各类中各挑选了一些经典作品,来供同学们品读和鉴赏。大家由此可初步领略到我国古代文学的瑰丽与丰富。

经部收儒家的经典及小学(文字音韵的训诂)方面的书。经部分为“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群经总义类”等内容。

目录

《周易》简介/3

 小人不耻不仁/4

《尚书》简介/10

 无逸/10

《诗经》简介/19

 常棣/20

 关雎/23

 蒹葭/27

 相鼠/30

 静女/32

 载驰/35

 将仲子/39

 采薇/42

 小戎/47

 鹿鸣/50

《论语》简介/53

 孔子论孝/54

 论学十则/56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59

 季氏将伐颛臾/64

 阳货欲见孔子/67

《孟子》简介/76

 齐桓晋文之事/77

 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87

 天时不如地利/90

 鱼我所欲也/92

 无或乎王之不智/96

 人皆可以为尧、舜/98

 乘势待时,事半功倍/100

《左传》简介/105

 郑伯克段于鄢/106

 曹刿论战/113

 秦晋殽之战/120

 子产不毁乡校/128

 晋楚城濮之战/132

 宫之奇谏假道/140

《礼记》简介/147

 学记/148

《大学》简介/155

 大学/156

《孝经》简介/169

 纪孝行章第十/170

 谏诤章第十五/173

 感应章第十六/176

试读章节

文章选自《尚书》,记载了西周杰出政治家周公以饱满的热情、赤诚的情怀对其侄子、年轻的周成王的谆谆告诫。

文章共有七个自然段,第一段开门见山就提出“君子所其无逸”的中心论点,然后就通过正反对比来论证“无逸”的重要性。以“无知稼穑之艰难”和“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既诞”进行对比,以此来强调“君子所其无逸”,并且对“昔之人无闻知”的享乐观点进行了驳斥。

第二段举例殷代名君中宗太戊、高宗武丁、商汤之孙祖甲等,不是庄严威惧,勤自约束,就是能保惠小民,不_敢侮鳏寡,他们享国都能长久。尔后的殷王,生下来就要逸,不知道务农的辛劳,只是贪图享乐,因而他们享国也_都不长久。这样把殷代勤于国政的君王与贪图享乐的国君进行对比,以此来进一步论证“无逸”的观点,使得论证更加具有说服力。

第三段列举本朝的大王季对自己的事业能谦抑谨_畏,特别提到文王穿不好的衣服,自奉节俭,参加农业劳动.能“怀保小民,惠鲜鳏寡”,从早到过午有时连饭都来不及吃,为的是团结万民。他不敢盘桓逸乐游猎,不索取分外的东西,因而享国也比较长久。这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有力地说明了荒淫放纵的危害。

文章的第二段与第三段侧重于“爱民”和对国事兢兢业业的态度方面来教育成王。如果说这是从侧面,采用事例来说明、论证。那么文章的第四段就从正面开始对成王直接提出要求“继自今嗣王,则其无淫于观、于逸、于游、于田,以万民惟正之共”。并且用亡国之君殷纣王的恶行来让成王怵目心惊。因为本段侧重论述“无逸”事关周王朝的兴衰,而且是在第二段、第三段正反对比论证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所以讲述的道理更加透彻,论证的效果更加明显。

文章的第五段语重心长地论述了大臣辅政的重要性。在武王死后,周公摄政,曾经遭到成王和召公爽等大臣的猜忌并因而酿出内乱,后来虽然误解消释,但是周公认为有必要让成王坚信大臣辅政的巨大作用。因此,周公说大臣辅政古已有之,不是自己奢图揽权,大臣可以帮助国君训告、保惠、教诲人民,使天下太平无事,反之就会变乱先王的法律,人民的内心就会怨恨,口里就要诅咒。要求成王要广开言路,悉听忠谏,能够纳善言、辨忠奸。

文章的第六段重在归纳总结,告诫成王要做一个明达而充满智慧的明君。要求成王以殷中宗、高宗、祖甲、周文王为榜样,要“永念厥辟”和“宽绰厥心”,对“小人”的“怨詈”要更加“敬德”,不能“乱罚无罪,杀无辜”,这样就可以防微杜渐,识别小人的造谣生非,使先王的政令和法令不被变乱,让自己享国日久。

文章的最后一段与第一段相呼应,“其鉴于兹”既语略意丰,又中肯感人,可以说是循循诱导,再三申述,论证力度强,达到让人心悦诚服的效果。

《无逸》其实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作为统治者如何对待自身生活的态度问题。纵观历史,凡是有所成就的帝王,没有一个不是生活俭朴,勤于政事的;而那些败德亡国之君,也无不是荒废政事,贪图享乐的。基于此.提倡“无逸”不但在周王朝有意义,在后世也具有重要意义。不但对国君有意义,就是对于普通人,也是很有教育意义的。

《尚书》中记录的是中国早期的散文,“无逸”作为其中的代表作,其语言艺术和唐宋时期的散文相比,显得还不是很成熟,但还是具有自身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语言古朴。文章的每一段的开头都以古感叹词“乌乎”发语,显得既古拙天然,又一唱三叹。文章中的关联词语“否则”、习惯用语“昔在”、连接词语“爰概”、表因果的“肆”、表无定的“无或”、表范围的“成”,以及“允若时”、“弗啻弗敢”、“盘于油田”、“胥训告”、“厥心违怨”等,都很有古语的味道,这种古朴的语言形式,正好说明我国早期散文的朴厚与稚雅。

二、语言简括。“乃逸”、“乃谚”、“乃诞”短短六个字,就是三个单句,高度概括了只图享受,粗暴不恭,放肆无礼三种极坏的现象。“严龚”、“自度治民”既讲了对国事的态度,又讲了治民的方法。“微柔懿恭”四个字,一个字一个意思,包含了善良、仁厚、美好、谦恭四种品德。“于观”、“于逸”、“于游”、“于田”叙述了君王应该克制的四种享乐现象。这些句子既言简意赅,又很能说明问题,既生动又富于生命力。

三、叙语如实。《无逸》的目的在于要周成王听信忠谏,接受文章中的施政方略,所以周公十分注意从实处和用事关国计民生的事例来阐述自己的主张。周代的农业已经很发达,成为了周王朝的主要经济支柱,周公在《无逸》的开头一段就有三处提到了“稼穑”,把国君“先知稼穑之艰难”看作是勤政爱民的首要条件,并在第三段用文王成就“康功田功”的大事来补充说明。这种用庶民切身的事来说明问题的方式,显得比较实在。周公还说国君如果荒淫失德,就会招致庶民的“怨”和“詈”,并且“怨有同,是丛于厥身”,所有的埋怨和仇恨都集于一身。这个道理既浅显,又最能触动国君的心灵深处。如此平实道来,比起空泛地高谈阔论,更能击中问题的症结,并撼心动魄,令人欣然醒悟。

四、语言深婉。作为一篇训辞,《无逸》的语气本应严厉,但训告的对象是国君,周公虽身为成王的叔父,也须顾及君臣之礼,讲究训辞用语。从《无逸》的通篇看来,用语既比较深沉委婉,又不失之庄重,很适合一个身为叔父的辅政大臣的身份。文章的七个自然段,开头均是“周公日:乌乎”,显得态度恳切,语气婉转,凸现出一个兹祥厚道的老臣形象。这样一段一呼告,语气愈来愈深沉、愈凝重,既避免了成王的反感,又唤起了成王的重视。为了化严厉为委婉,周公还处处为成王着想,让成王深感是在为其分忧,不是有心责难。文中用“我闻日”、“我周太王、王季”、“古之人”、“我周文王”等语句,巧妙地让成王、周公与周王朝的事业连成一体,充分显示了自己的无私,并宜于成王接受训告的内容。最后的“其监于兹”,不直接提名道姓,只说继承王位的人,含义更深,训告的范围更大。“其监于兹”,既避免了重复,又起到强调的作用;既含蕴无穷,又弦外有音。P14-18

序言

什么是“国学”?专家们各有各的解释,我们这里是取它最广义的概念,也就是:中国古代先贤们创造的、在今天仍然有价值的精神文化遗产,当然也包括与之相关的各种研究。由于精神文化的传承主要靠书籍,所以,我们说的“国学”主要是指与中国优秀的古代文化典籍相关的学问。这些文化典籍记录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们对世界和人生的理解与思考,包含着中国古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累的生存智慧与做人的道理,对我们今天来说是一笔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当今中国的经济发展很快,取得的成就让世界惊叹。我们的精神文化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同样为世界所瞩目。但是毋庸讳言,我们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说,有些人过于看重金钱的价值,以致心灵扭曲、唯利是图、不顾道义。中国人的精神水准需要提升!但是我们靠什么来提升呢?毫无疑问,国学是我们建设当代精神文化的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中国古人最重人伦关系,讲究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思想与经验。我们今天要学习古人,根据社会条件的变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让古人的思想经验在今天发扬光大!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本书编写组的张炳尉、高宏洲、史钰、李林芳、张懿奕、李闻思、郭超、王勉、王晓玉、詹跃仙、唐明生、柴慈瑾、唐卫萍、蒙丽静、薛学财、李颖、胡晓静、陈爽、史向一、杨风岸(排名不分先后)等老师为了将书稿写得浅显易懂,不怕辛苦,几易其稿,最终使此丛书成为一套适合孩子们阅读的国学普及读物。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愿我们这套丛书能帮助孩子们了解和学习中国古人的思想、经验与智慧,充实他们的精神世界,从而使他们成为有良好品德与教养、有社会担当的人。

李春青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北师大名师伴我读经部选粹(高中年级卷)/国学堂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唐明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明天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277444
开本 16开
页数 17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2
出版时间 2014-02-01
首版时间 2014-02-01
印刷时间 2014-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52
CIP核字 2013307164
中图分类号 B222-49
丛书名
印张 11.7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30
15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5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