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十八世纪的中国政治(清史研究丛书新编)
内容
内容推荐
从康熙帝晚年,经雍正朝,直到乾隆帝去世,祖孙三代皇帝的统治跨越了整个18 世纪。这 100 年间,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经过持续变革的重构,以皇帝为核心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高度强化并渐臻完备。这是中国古代政治内在矛盾演变、满洲传统文化政治取向及国内外形势日趋严峻等多重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
与皇权扩张、国家治理效能强大相同步,18 世纪中叶清朝的国势达到了为外域瞩目、乾隆帝自诩的“全盛”。
18 世纪清朝国家政治体制组织架构严整、协调、灵活、高效;国政常规议事流程灵活、实用、张弛有度、收放自如。优选统治者无须众议或摒弃众议的所谓“圣衷宸断”,康雍乾时代并不经见,而通行的则是皇帝谕示议题,廷臣或地方大吏等遵旨议覆,最后由皇帝钦断的常规议事程序,这有现存清代军机处、内阁等浩如烟海的档案为证。
应充分肯定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来临前夜,18 世纪中国政治体制优选限度发挥国家权力集中、治理高效的强大优势,对实现大一统伟业、强化多民族国家意识认同的历史性贡献。
不受任何权力制约的皇帝很难始终如一地保持政治开明的作风,君主专制政体禁锢思想、钳制舆论、销磨人才、败坏吏治等黑暗面日益弥漫。乾隆帝晚年喜谀恶谏、喜柔恶刚、喜从恶违的由人性弱点决定的专制偏好,更营造出朝野“出一言而盈廷称圣,发一令则四海讴歌”的政治迷信。盛清也未能摆脱纠缠古代中国政治的历史宿命。
目录
绪言


第一章| 18世纪君主专制政体的强化和完备

第一节顺康时期乾纲独断政治目标的初步实现

第二节奏折的创行和推广

第三节密谕的嬗变与军机处的肇建

第四节18世纪中国的国家中枢——军机处



第二章|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


第一节部院与督抚的权力配置

第二节中央决策与地方的关系



第三章| 18世纪后期政治的腐败

第一节政治腐败的种种特征

第二节18世纪后期政治严重腐败的原因



第四章| 千秋功罪——从英国首次访华使团对中国政治的

观感谈起



参考书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十八世纪的中国政治(清史研究丛书新编)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郭成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0296265
开本 其他
页数 472
版次 1
装订
字数 328
出版时间 2021-08-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1-10-10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①D691.21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5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