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中国东北民族史(全3册)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有关东北民族史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在金毓黻《东北通史》和傅斯年《东北史纲》中对东北民族史的内容给予了相当关注。改革开放以后,关于东北民族史的研究著作文章有不少,但这些研究成果大多是对东北某一古族(抑或其某一方面)的微观研究或是对历史过程的叙述,缺少对东北民族史总体的宏观把握,尤其是对现有学术研究成果的梳理较少。本书对东北民族史做一系统、全面的研究,介绍、研究东北民族史全貌。从东北地理位置的战略意义和民族融合、团结的角度出发,这部著作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目录 《中国东北民族目前卷》 导论 一、“东北”的地理范围 二、对民族概念的理解 三、东北民族的族系划分 四、东北民族史的分期 第一编东北三大族系的形成(远古一公元前3世纪末) 第一章东北民族的地理舞台 第一节山水环绕:双重人字形架构 第二节平原与草原 第三节大兴安岭与长白山 第四节两大水系 第五节常常被忽视的海域 第二章东胡联盟与东胡族系 第一节五千年前的文明中心:红山文化 第二节农耕到游牧:夏家店文化之谜 第三节战国面对的“骑寇”:孤竹与辽西诸国 第四节东胡联盟与东胡族系 第三章从东夷到肃慎族系 第一节九夷:神话与历史之间 第二节东夷的东界:蜗夷和鸟夷 第三节箕侯国与良夷 第四节秽邪头国与秽人 第五节肃慎族与肃慎族系 第四章混血族群的形成 第一节中原的影响:箕子东迁的文化意义 第二节来自草原的貊人:秽貊族群出现 第三节夫馀族源与迁徙 第五章东北民族与周边地区的关系 第一节东北民族的三次南迁 第二节华夏族对东北的开拓 第三节东北民族与中原王朝的关系 第二编东胡族系的迁徙与演进(公元前2世纪—公元6世纪) 第一章东胡的分化 第一节东胡与匈奴 第二节乌桓山与鲜卑山 第三节乌桓鲜卑早期经济文化 第四节乌桓鲜卑的早期迁徙 第二章乌桓与鲜卑的兴起 第一节三郡乌桓 第二节从檀石槐到轲比能 第三节东部鲜卑 第四节鲜卑段部 第五节鲜卑宇文部 第三章慕容鲜卑与诸燕 第一节东部鲜卑慕容部 第二节走向强盛:前燕 第三节复国之途:后燕、西燕与南燕 第四节衰落:北燕 第四章第一次北朝:拓跋鲜卑与北魏 第一节拓跋鲜卑的起源与迁徙 第二节平城时代 第三节迁都洛阳与孝文帝改革 第四节没落与分裂 第五章混血族群的辉煌:夫馀国 第一节夫馀国始末 第二节夫馀文化 第三节沃沮族 第四节秽貊族 第六章混血族群的辉煌:高句丽 第一节高句丽族源与五部 第二节高句丽前期对外扩张 第三节高句丽的政治与经济 第四节高句丽文化 第五节鼎盛时期的疆域与人口 第七章东北汉族 第一节华夏移民与卫氏朝鲜 第二节汉武帝征朝鲜设四郡 第三节公孙氏政权 第四节曹魏至北魏的郡县体制 第五节东北汉族的起源与发展 第八章肃慎族系 第一节肃慎、挹娄与勿吉 第二节肃慎族系的经济 第三节肃慎族系的文化 第九章东北民族与周边地区的关系 第一节高句丽向朝鲜半岛的南拓 第二节西迁的鲜卑及其政权 第三节东北民族与中央的关系 后记 《中国东北民族史中卷》 《中国东北民族史下卷》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东北民族史(全3册)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姜维公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吉林文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722107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056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1060000 |
出版时间 | 2014-05-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17-01-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80.3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2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