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滇南听歌(云南民间音乐考察)/文化田野图文系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人生如歌!《滇南听歌》如是说。本书是《文化田野图文系列丛书·西部田野书系》中的一册,像小野人一样在云南大山里跑了20余年的笔者,将用她多年听来的看到的和亲身经历的、在火辣辣的、痴迷的、生动的、神秘的柔情的和肝肠寸断的歌中的故事,逐一向你展示原始山野里古老而现代的纵情欢歌:哈尼族、彝族、傣族和爱尼人等“歌俗合一”的音乐民俗、对生命的执着与对爱情的野性追求、对灵性世界的尊崇和折射着中国艺术哲学思维特征的“音乐书法”……

内容推荐

本书采用随笔的写法,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传达来自田野的文化信息。在注重细节真实和情节生动的同时讲求文字简洁流畅;对图片的处理,力求用有形的设计来表现无形的语言,使图片和文字有机地结合,相得益彰,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统一。本书讲述的是在田野考察中发生的故事与感受,记录的是在田野考察中采访的人和事。其最大的优点在于能够让田野中的人与物活起来,让田野中的景和情动起来,读者听到的不仅是调查者个人的独白,还能听到来自访谈对象的声音;读者了解到的不仅是调查者考察的结果,而且能看到调查者与被调查者在考察中的互动与交流,并带给读者许许多多来自田野的文化信息以及强烈的心灵共鸣,从而使读者能够跟随作者一起行走在文化的田野上。

目录

总序

引言

一、穿越红河谷

二、大山的精灵

三、偏僻哈尼山寨的世界精品

四、歌与俗、俗与人:音乐与音乐民俗

五、彝族人的“乐作”

六、感觉西湖版纳

七、受人尊敬的歌手“章哈”

八、歌者的灵界

九、随身携带的历史

十、好不好是自己的家

十一、用嘴就把草铲平了

十二、女人的歌

后记

试读章节

一个民族音乐学者在实地考察中,常常被人自身的生存现状吓一跳:人,为什么活得如此艰难,如此不公平?在观察和思考的过程中,也常常为自己的无能和无力——仅仅是能真正地理解、安慰他们都做不到而深深地感到悲哀。

就这么一路感叹一路匆匆而行,侥幸在山顶公路搭上了一辆卡车,没过多久便到达来时曾经路过的另一个村寨。从这个村寨到我们要去的山寨还有很长一段山路,我们在阿里的一个朋友家好歹吃了碗面条,就想办法雇了一部手扶拖拉机前往。尽管手扶拖拉机在狰狞的山路上差点把我们的心肺颠裂,但在脚力和车轮的比较下,还是不得不感谢这个“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太阳落山前,我们终于到达享有“歌舞之乡”盛名的彝族村寨那施。

那施,在周围的彝族村中是个很大的寨子,山坡上成百座房屋鳞次栉比,错落排列,还有条一里长街纵贯全村。我们沿街走进山村,眼前夕阳辉映,炊烟缭绕,人来车往,一派生机,全然一幅繁荣的集体山庄景象,毫无木春山寨那种孤寂遁世之感,真是,山里山外两重天。

阿里是半个彝族人,对这里也很熟。他领我们到一位老朋友家吃了晚饭,然后一起去村公所联系住所和采访事宜。起先,村长和支书对我们态度冷淡,并且和阿里一见面就大吵,说是上次阿里带队去昆明演出时克扣了艺人们的劳务费。后来澄清了事实,解除了误会,达成了这次采访的付费协议。山里人爽朗,协议一达成,马上通情达理转变了态度,同意采访并给我们安排了住宿。这件事让我们觉察到隐含在这繁荣山庄里强烈的经济意识,他们生活中的音乐歌舞与几重山后面的木春已经不同,这里的彝族歌舞已经明显开始打上了“商品”烙印。

那施的彝族音乐的确很丰富,其中最有特点的是那套歌舞组曲,叫“乐(音勒)作”。我们这次就是专为采访“乐作”而来。P56-57

序言

行走在文化的田野上

相信每一个人都可以回答出“田野”的含义,但学术界所常用的“田野研究”却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田地、荒野”研究,而更充满着独特的文化意蕴,正如台湾著名人类学家李亦园先生所指出的:“广义而言,所有的实地研究工作都可称为‘田野研究’,包括社会调查访问、各种问卷测验的施行、考古学实地发掘、民族学调查考察等都属之。”因此,所谓的“文化田野”,主要指的是人类生产、生活的环境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生产、生活的过程和结果。

文化乃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的重要标志之一。近年来,随着全球一体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世界虽然成为一个“地球村”,但文化上的隔膜却依然存在。因此,文化的多样性和各民族文化之间所存在的碰撞和整合,使得对于文化特别是底层文化的关注。跨文化生存和跨文化思考成为当代社会最为重要的主题。不少学人多年来一直坚持进行以文化为主题的田野考察研究,并希望能有机会把自己在田野考察研究过程中的文化思考和生命感悟表达出来,恰好广西人民出版社亦有同样的出版意向,于是,经过交流和讨论,一套《文化田野图文系列丛书》就得以问世了。

《文化田野图文系列丛书》采用随笔的写法,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传达来自田野的文化信息。在注重细节真实和情节生动的同时讲求文字简洁流畅;对图片的处理,力求用有形的设计来表现无形的语言,使图片和文字有机地结合,相得益彰,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统一。本丛书讲述的是在田野考察中发生的故事与感受,记录的是在田野考察中采访的人和事。其最大的优点在于能够让田野中的人与物活起来,让田野中的景和情动起来,读者听到的不仅是调查者个人的独白,还能听到来自访谈对象的声音;读者了解到的不仅是调查者考察的结果,而且能看到调查者与被调查者在考察中的互动与交流,并带给读者许许多多来自田野的文化信息以及强烈的心灵共鸣,从而使读者能够跟随作者一起行走在文化的田野上。 鉴于内容的丰富多彩,根据丛书的具体情况,我们把其分为国内及海外两大部分,其中,国内部分又分为“东部”和“西部”,这样,就形成了相互呼应的《文化田野图文系列丛书·西部田野书系》、《文化田野图文系列丛书·东部田野书系》和《文化田野图文系列丛书·海外镜像书系》。

用我的脚你的眼,用你的心我的心,走进田野,感触文化。(廖明君)

后记

关于滇南听歌的故事,这本书是远远讲不完的……

从川东到滇南,女儿家的角色不断地在转换:爸妈疼爱的乖女儿,父老乡亲个个钟爱的小姑娘,先生一世珍惜的小女子,背着孩子、哄着孩子痴痴读书的妈妈……

而今,女儿也长大了,与妈妈勾肩搭背常常讨论点人生、学业、爱情什么的,有一天,她突然对我说,妈妈我想学哲学,着实把我吓了一跳……

真的,岁月匆匆,想想也吓人。倒是这些浅薄的文字,可能还能留下点生命的印记,留下些不朽的民歌……

会听歌的人很幸运。歌与天地、自然、人心那独特的感应,让人不知不觉就学会了生存,领悟了天命,懂得了感恩……

同时,更懂得了仁慈、宽容和超脱……

因为会听歌,才有幸遇见阿里、岩波、拉嘎阿波、若尼阿批、玉罕、玉喃妞、张阳斗、者情、车里荣、李培知、陈中牧、陈成格、白那里、侬皮秋、李自芬、李家宝、李志安、王义生、李力强、普家寿、李立志、张铁发、李福英等许许多多终身难忘、无以报答的少数民族恩师挚友!

因为他们的歌,才有幸得到美国“美中艺术交流中心”、美国文学院院士周文中教授、郝光明博士和“福特基金会”的以及等国际知名人士的支持;得到杨妮娅、薛艺兵、庞素娟等好友的鼎力协助。这本小书,表达不尽对他们永生的感激!

特别要感激的,是我先生邓启耀教授。我们从年轻时一聊天就七八个小时的学术知音,到成为相依为命的伴侣,多年来,因为他的大气,我才能完全甩掉中国千百年来对女性既定角色的“定义”,顶住社会习惯势力的误解和压抑而一直畅游在学问之海;因为他潜移默化的引导,也才使我的民族音乐学研究,能从一开始就行走在以人类学、文化学为基本学科背景的学术道路上,一步步扎实地走到今天……尤其这两年,他为了我在香港中文大学上学,放弃了许多机会,专心教子以解我后顾之忧,让我潜心学习,使我深感一个伟男子的真丈夫气概。无论做学问做人,他那天性得道的学术胸襟和人格境界,一直是我心底里踏踏实实的支柱。

说起在香港中文大学的学习,我也要深深地感谢广州星海音乐学院。无论是学院领导,还是我们研究部各位尊敬的前辈、同行以及办公室各位可爱的小朋友,无不为我安心学习提供了真挚的帮助和巨大的支持,尤其是王少明、彭莉佳两位好搭档,他们无私的奉献,常令我感动不已。

文字在指尖下游动,无尽的思念如潮——

想起云南石屏的音乐名师许象坤先生和他善良的大女儿当年待我像亲女儿、亲妹子般的情意……

想起云南戏剧音乐名家曹汝群先生,独具慧眼力主我学习作曲理论并给予的大力帮助……

想起云南艺术学院前院长、著名油画家张建中教授对我所有学术理想、学术管理工作设计的理解……

想起云南艺术学院前党委书记纳世华先生对我的信任、爱护,一步步引导我走向生命的成熟……

因为他们,我才能一直在良好的环境中静静地思考、琢磨云南艺术文化以至一天天健康成长……

如今,他们都过早地离去,安息在天国……

我永生永世怀念他们!

同时,也深深感激我们不可多得的学术知己、《民族艺术》主编、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会副会长廖明君先生诚挚的推荐和鼓励,才逼使我能在繁重的学习生涯中,还拼命挤出时间沉住心气,将心底的记忆一点点捣鼓成大家能读能看的文字和图影。

以此,与我在滇南最亲爱的姊妹胡明渊、甘永琼及所有的故友、所有生命中给我真挚情意和帮助的人,一起回到那方诗意的净土……

2003年3月8日于香港中文大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滇南听歌(云南民间音乐考察)/文化田野图文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凯模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9047309
开本 24开
页数 13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04-02-01
首版时间 2004-02-01
印刷时间 2004-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图书小类
重量 0.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607
丛书名 西部田野书系
印张 6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11
179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5:0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