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从工业遗产保护到文化产业转型研究 |
内容 | 内容推荐 第五卷“从工业遗产保护到文化产业发展”对我国工业遗产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案例进行调查和分析,探讨了如何将工业遗产可持续利用并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实现保护和为社会服务双赢这一亟待解决的问题。(1)中国文化产业和工业遗产结合的现状。本研究对8个城市进行了调研,建立包含190个案例的数据库,初步分析我国工业遗产再利用现状和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筛选出30个典型案例,并对部分案例重点考察调研。(2)工业遗产作为空间载体的必然性。文化产业偏好于大都市、中心区或旧城区、高校周边、闲置工业厂房等一般意义上的“非生产空间”萌发。当文化生产发展到可以作为一个城市产业结构重要组成部分的阶段时,要探讨文化产业选择工业遗产作为空间载体的动因,就要搞清楚这种经济活动在城市—区位—建筑三个层面的空间选择机制。(3)土地制度的变迁与工业遗产再利用。土地制度的变迁左右了工业遗产再利用。本章归纳了中国工业遗产被利用为文化产业的三个主要方面并分别进行了案例研究:以北京、上海为例说明了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影响,以中国纺织工业格局中的“上、青、天”为例说明了工业转型升级的影响,以青岛为例说明了市场规律作用。(4)不同实施主体的文化产业开发模式。通过对原企业产业升级、高校带动、地产开发、城市经营理念主导、文化产业发展类公司对闲置旧厂房的再利用、政府掌控等不同开发主体的研究可知不同价值偏好、参与主体的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会呈现出不同的效果,而诠释遗产价值需要学术研究团体的参与保障。(5)文化创意产业园调查报告。(6)中国工业遗产类型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和问题。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1章工业遗产与文化产业融合的理论和背景研究 1.1国内外对工业遗产与文化产业融合的研究2 1.2我国新经济下文化产业的崛起与关联性研究的不足7 第2章工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区域发展概况 2.1本卷内容对研究对象的范畴界定10 2.2调研地点的选择17 2.3我国城市以工业遗产为载体的文化产业分布特征——以8个城市为例22 第3章文化产业选择工业遗产作为空间载体的动因分析 3.1文化生产的城市选择60 3.2文化生产的区位选择68 3.3文化生产的建筑空间要求73 3.4探讨:工业遗产保护应纳人存量规划体系79 第4章工业遗产选择文化产业作为再利用模式的动因分析 4.1划拨土地使用权制度影响下的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以北京、上海为例89 ……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从工业遗产保护到文化产业转型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徐苏斌,(日)青木信夫,王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城市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743320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60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487000 |
出版时间 | 2021-04-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1-04-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设计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TU27,G124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