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邹氏女(精)
内容
编辑推荐

《邹氏女》是继《刘氏女》、《杨氏女》之后,章诒和情罪小说系列之第三部。

坐牢十载,我重新认识了我:自己的情感世界并非因为没有异性的存在而退化,反而愈发强烈。强烈需要爱,也强烈需要被爱,而且不管你是异性还是同性。到了坐牢后期,连做梦都是“黄色”的,清晨起来,我曾为这样的“梦”而羞耻。后来,我想通了——我“黄”了,因为我是“人”。

内容推荐

“我们以前不知道同性恋的存在,是因为我们是异性恋。”

《邹氏女》是写狱中同性恋的。作者说,女性同性的社交之间,是有情欲表现的。若用彻底的“去性欲化”处理,那就不符合事实了。邹今图成为同性恋者,是先天带来的,还是后天的熏陶?这几乎是无法说清的。留玖是用墨较多的一个。她是个什么样人?是男人的灵魂锁在女人的身体,是男与女的整合体。其实,很多同性恋者并不把性行为看得那么重。她(他)们很注重情感!真的。《邹氏女》之所以设计了让张雨荷举起利刃朝自己的手臂砍去的惊骇之举,也是想告诉人们,同性恋世界有着“以情索命”的惨烈感情。

继《刘氏女》、《杨氏女》之后,这是章诒和情罪小说系列之第三部。

目录

引子

上编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章

下编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章

 第八节

 第九章

尾声

后记

试读章节

清晨,张雨荷往铝质双耳饭锅里扔进一勺剩饭,加水,加切细的青菜,大火煮开,加盐,搅两下,盖上锅盖,焖十分钟,做成一碗南方人喜吃的“菜泡饭”。原本青菜丝是应该用油炒熟才香,但经过底层磨砺,她习惯了简陋、草率。再从玻璃瓶里夹出一块玫瑰腐乳——这便是早餐了。胡乱吃下,之后漱口,把短发用木梳“刨”两下,连镜子也不照,知道自己再收拾也是一副倒霉相。拎上仿革黑提包,锁了房门,走出了机关宿合。

起风了,吹动了马路两侧的梧桐树,树叶沙沙作响。离开省城整整十年,重返城市,觉得唯一没变的就是人行道上的老梧桐。

一九七八年秋,张雨荷跨出了监狱大门。这在很多人的意料之中,因为在她的现行反革命罪行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恶毒攻击伟大旗手江青同志。一九七六年十月旗手倒了,张雨荷出狱的机会就来了。一年后,s省法院宣布“无罪释放”,人也回到省城。公安厅负责她的冤案纠正工作,开了个省直文化系统的平反大会。会上她最后一个发言,都以为要热泪盈眶地千恩万谢,谁知只说了一句:“我好歹走在了有阳光的路上,可惜更多人死在了没阳光的地方。”主持会的公安厅负责人的脸立马“黑”了。

文化厅负责张雨荷的政策落实工作,找她谈话。她对人事处处长说:“我有两条要求。一、不回剧团,因为十年前就是从那儿抓走的。二、我要住机关宿舍,好歹一间就行。因为机关宿舍有食堂,我懒得做饭。”

人事处处长想了想,说:“我尽力吧。”

张雨荷口气柔和地说:“不给房子,我就住到你家。”

“你敢?”

“你看我敢不敢。别忘了,我是从大牢里放出来的。”

文化厅的最高长官是厅长,这一任的厅长姓伍,单名柏,是一个全国知名女作家的亲侄,喜欢舞文弄墨,省报上常有他不长也不短的散文,写写风景名胜,说说文坛掌故。伍柏对张雨荷安慰道:“放你半年假,四处走走吧!回来的时候,你的工作安置和房子问题,大概就基本解决了。”

“好,我等着。”

张雨荷从南京、苏州、上海、杭州转了一圈回来。果然,伍厅长说到做到。工作安排好了,在文化厅剧目室当干部,道地闲职,绝对冷差。上班无非是喝茶、看报和闲聊。若有歌舞、戏剧、曲艺演出,就去礼堂、戏院泡上一个晚上。第二天剧目室评估演出,张雨荷低着脑袋,一遍一遍看说明书。同事叫她发言,她说:“我刚出狱,现在只会骂人扯谎偷东西,专业知识全忘了。”

这话把剧目室主任气得够呛,跟伍柏厅长说:“把她调走吧,有这个人跟没这个人_样。”

伍柏瞥了一眼:“人家关了十年,没疯就是好的。等恢复了灵气,兴许你还赶不上她。”

张雨荷的住房也分配好了,是机关宿合没人要的一间“三无”小平房。所谓“三无”即无卫生间,无厨房,无日照。之所以没人肯住,主要原因是最后一条,嫌二十四小时无日照,人称“阴宅”。张雨荷二话不说,扛着铺盖卷,搬了进去。她不嫌,这比住牢房强多了。她不买家具,到机关库房去找,那里破桌椅,破衣柜,破书架,一应俱全,张雨荷挑了几件拉到“阴宅”,烧一大锅开水,放点碱粉,把所有的旧家具烫过,拿刷子刷上几遍,再晾干,就用了起来。老家具咋啦?收过尸的她,死人的东西也敢用。

以往的张雨荷爱说笑。不承想,平素所讲的闲话、怪话、牢骚话、落后话、反动话在“文革”中被一一揭发出来。她在剧团供职,演员揭发的时候,添油加醋,绘声绘色,有的还加上表演。原本很普通平淡的一句话,经过形象化处理,都成了射向社会主义和党的支支毒箭,饱含恶意。出狱后的她,决心接受教训。偌大一个省文化厅上下几十口,她谁也不搭理,唯有两人例外。一个是食堂卖饭菜的黄大妈。中饭,晚饭,张雨荷餐餐顿顿都提前来到食堂。端着两个大大的搪瓷碗,候着。黄大妈在哪个窗口卖饭菜,她就站在哪个窗口。小玻璃门儿一拉开,张雨荷总是笑眯眯地叫声:“黄大妈!”又笑眯眯地看着热腾腾的米饭和香喷喷的炒肉,盛进自己的碗里。临了,还不忘笑眯眯地说上一句:“谢谢啦!”时间一长,话就多了,张雨荷常向她请教:“猪肝汤怎么做才香?”“蒜苗炒腊肉,你是怎么做的呀?”周日,机关食堂关门,张雨荷自己烧菜。到了周一,她会主动向黄大妈汇报自己的“烹饪”心得。两人亲热极了,黄大妈给她的饭和菜总是比别人多。其实,张雨荷原本就会烧菜,她不过是装傻卖乖罢了。这是监狱里带出来的毛病,女囚们个个讨好犯灶的炊事员,只为碗里能多上两口饭,一勺菜。

张雨荷搭理的第二个人,是文化厅传达室的李大爷。剧目工作室只有一份省报,这张省委机关报,她在大牢里足足朗读了十个春秋,现在都“条件反射”了:瞧见报头,人就晕。她从读中学开始,就喜欢翻阅报纸和杂志。家里,父母订阅了《光明日报》、《文汇报》、《中国青年报》,且一定就是十几年,直到“文革”抄家,扫地出门为止。外省的报刊杂志,文化厅里也是有的,不过都是给处长级以上干部订阅的。

张雨荷跑到传达室,亲热热地叫着:“李大爷!”接着跟李大爷商量:“每天清晨能不能把《文汇报》和《光明日报》先让我翻翻,之后,再分别送给电影处处长和艺术处处长?”  李大爷问:“这两份报纸,你要翻多久?”

“顶多半个小时吧。”李大爷点点头,算是答应了。

“啪”的一声,张雨荷把准备好的一袋上海奶糖撂到三屉桌上。

P3-8

后记

在那样一个把公园树林里男女相拥的场景都视为流氓行为的年代,我是比较早地知道什么是同性恋的人。

一方面是因为学医的母亲。她像讲隔壁邻居日常生活琐事那样,向我讲述过同性恋。事件的女主人是有名的湖南军阀的千金小姐,丈夫是个上海商人,也有了孩子。后来,一个女人深度介入她的生活,成为新伴侣。一日,两个女人在浴室的亲昵动作被丈夫发现,很快演变为两个女人砍杀一个男人的“凶杀”场面。男主人公在一九四九年前后,还是我家常客。这个真实的故事比小说生动,听得我顿时傻掉。

同性恋知识的另一个来源,则是我所学习的戏曲专业。大学毕业,我进了剧团,戏班里常有同性恋。

有人说,由于同性恋没有生殖动机,所以更多地把性行为视为“娱乐”,或者干脆就叫“玩”。我不否认这个观点,但是很不全面,甚至不准确。其实,很多同性恋者并不把性行为看得那么重。她(他)们很注重情感!真的。白先勇有不少小说和散文涉及这方面的题材,在长篇小说《孽子》里,集中了许多笔墨展示了同性恋者的感情世界和日常生活,呈现他们“正常的”的“人”的一面。而且,同性恋之间的确存在着非常强烈的激情,“竟如同天雷勾动了地火,一发而不可收拾起来”。我在《邹氏女》里,之所以设计了让张雨荷举起利刃朝自己的手臂砍去的惊骇之举,也是想告诉人们,同性恋世界有着“以情索命”的惨烈感情。白先勇毕竟是大家,在《孽子》中他所期待的“父(傅崇山)子(傅卫)”之间从对抗走向相互理解,分明隐喻着主流社会对同性恋者的包容与接纳!白先勇作为一位同性恋作家,率先以创造方式,以小说形态,完成了对自己性取向的坦诚和认同,并“向社会发出了公平对待同性恋者的呼吁,表现了一个作家宽阔的人道主义的胸怀”。(刘俊《情与美——白先勇传》第206页,时报出版公司出版)

女性同性的社交之间,是有情欲表现的。若用彻底的“去性欲化”处理,那就不符合事实了。但就个人而言,我不想采用彻底的性交描述:摸来舔去,手脚并用,前庭后院,辅以工具等等,似乎唯有以女女性交为坐标,方可取得女同志的身份认同。我不是女同志理论的研究者,对这个问题认识浅薄。但我知道:在实际生活中,女女间的亲密从牵手,到接吻,到抚摸,到上床,“女性情谊”是非常漫长而曲折的,要到哪个阶段才算是身份确认?我想自己若写出女女之间暖昧流动、缠绵繁复的情谊,或许更符合中国文学中“无需言明”的浪漫传统。

我极其固执地偏向于文字的干净,含蓄。“两个女人死死扭缠交错,彼此吞噬。邹今图款款引导,轻浅得像一条溪流。张雨荷全身颤动,好像掉进了溪水,漫过了干枯的堤岸。乳房因抚摸而红涨,腿间因摩擦而湿润,密吻的间歇,张雨荷张着嘴大口大口地喘气,自己甚至都听到了血脉贲张的声音。”这是我在《邹氏女》里写下的女女交欢的一段,仅此一段。的确,它比较模糊,且不刺激。我正是希望用这种“暧昧”态度来开启读者的想象。有了想象,女女间交欢时的亲热动作,就都可以揣测出更丰富的场景来。张爱玲在《流言》里有这样一段:“有天晚上,在月亮底下,我和一个同学在宿舍的走廊上散步,我十二岁,她比我大几岁。她说:‘我是同你很好的,可是不知你怎么样?’因为有月亮,因为我生来是一个写小说的人。我郑重地低低说道:‘我是……除了我的母亲,就只有你了。’她当时很感动,连我也被自己感动了。”台湾学者张小虹认为正是这段一直读不懂的片段,展现了瑰丽浪漫的色彩,并认为女女之间确有“情境式的女同性恋”,充满着“从年少到白首的与汝偕老”的意愿与想象。我喜欢这样的描述!带着一点点诗意。

留玖是用墨较多的一个。她是个什么样人?是男人的灵魂锁在女人的身体,是男与女的整合体——这是我对她的概括,也是我对她的迷恋。留玖对邹开远有恩,对金氏有情,对邹今图有恩又有情。在一个以“出卖他人、背叛情感”为家常便饭的社会里,留玖像是天外来客。在她身上,我倾注了敬佩和爱意。她也是有原型的。生活中的“留玖”能从厨房操起菜刀,追赶她的情敌。环顾四周,尽管现在人才济济,却已很难看到“血性”之人和“舍命”之举。(《邹氏女》的结尾,我设计了一个疑问——出狱的邹今图意外发现母亲的遗骸安葬在父亲的旁边,这是谁做的?其实,在我心里早有回应:留玖没有死,是她安葬了金氏。老迈的她顽强地活着,等今今刑满归来。

邹今图成为同性恋者,是先天带来的,还是后天的熏陶?这几乎是无法说清的。在一个绝禁任何私人情感的环境里,她保留着个人感情的正常需求,懂得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与经验。她不漂亮,但吸引人,她也精于吸引。所以,当张雨荷初次割草,割得眼泪长流的时候,邹今图把锋利的刀从空中抛了过来。当张雨荷初次到县城胡吃海塞,要撑破肚皮的时候,邹今图半夜钻进她的蚊帐,施展十指功夫。当张雨荷在工地被人家揍得扒掉了衣服的时候,邹今图让她回监合遮羞。这一切都发生过了,张雨荷骤然面临死亡,她绝望地倒入邹今图的怀里,二人拥吻,相互触摸,自是顺理成章之事。文稿写毕,曾给台湾一位资深编辑过目。他来信说,不是同性恋的张雨荷同邹今图搞到一起,是_“意外之举”,深感突然。读了这封信,我很伤心,问题不在于小说写得如何,而在于因大陆与台湾的环境不同,因为各自的经历不同,彼此的感受、感觉与判断竟可以如此对立。坐牢十载,我重新认识了我:自己的情感世界并非因为没有异性的存在而退化,反而愈发强烈。强烈需要爱,也强烈需要被爱,而且不管你是异性还是同性。到了坐牢后期,连做梦都是“黄色”的,清晨起来,我曾为这样的“梦”而羞耻。后来,我想通了——我“黄”了,因为我是“人”。记得有一次,在陈乐民先生遗作展览开幕之前,我和陈丹青站在会场外闲聊,说起监狱的同性恋问题。我说:“握手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动作,可以握到麻木不仁。但是你到了监狱,感觉就彻底变了,突然有个人的指尖无意碰到的肌肤,尽管她也是个女的,但自己可以激动得浑身颤抖,彻夜回想。希望她再抚摸你!”他听了,瞪大眼睛说:“写出来,你要写出来!”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描写同性恋的电影、绘画和小说,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仍不能接受同性恋事实。家长如果发现自己的儿子是个同性恋,定会勃然大怒,脑子里想到的是躲在阴暗角落“胡搞”的一群。这与监狱里用“鸳鸯绑”惩罚邹今图、黄君树在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大家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它?这里,我想引用李银河也说过的一段话:“倘若生活中存在着完全不能解释的事,那很可能是因为有我们所不知道的事实;而不知道的原因却是我们并不真正想知道。比如我们以前不知道同性恋的存在,是因为我们是异性恋,我们不知道农民为什么非生很多小孩不可,是因为我们是城里人。人类学和社会学告诉我们的是——假如我们真想知道,是可以知道的。”(李银河《同性恋亚文化》第463页,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二○一三年三月

写于北京守愚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邹氏女(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章诒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9555628
开本 32开
页数 218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76
出版时间 2014-08-01
首版时间 2014-08-01
印刷时间 2014-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3
CIP核字 2014133774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192
125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2:1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