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启蒙与摩登 现代中国叙事散论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论著重点关注学术界持续展开的经典重读研究,对多部中国现当代重要作家作品予以再解读,视野涉及鲁迅、郁达夫、钱锺书、赵树理、苏青、叶兆言等作家。从结构上看,本书所探讨的话语范畴及其效应、叙事内容及其方式等,以现代为主。论著在深入细致的文本分析基础上,对一些既有的研究定论提出质疑,对一些经典作品作出全新的解读,展示了近年来学术界在以经典重读、文本细读为代表的20世纪重要作家作品研究方面取得的实绩,其相关结论可供学界参考或者讨论。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启蒙主义的视野:重审社会治理危机 一 爱姑的出路:乡村宗法制的危机与调处 二 子君的末路:“诗与远方”的决断与历险 三 仙姑的正路:祛娱乐化之魅与人民性救赎 第二章 启蒙者的心事(一):“为了正确的人生” 一 祥林嫂的追问:终极担当与救赎心志 二 翁则生的邀约:美好的幻梦自慰的救赎 第三章 启蒙者的心事(二):秩序的沦陷与恢复 一 疯子的迷途:但激潜流与漩涡终落耻辱与恢复 二 常发财的坚守:英雄史诗与一种新的道德主义兴起 第四章 知识分子叙事:追寻理想的精神高地 一 《白鹿原》:陈忠实的不幸与“超克” 二 《问道知源》:再造文明的理想与实践 三 《七步镇》: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救赎叙事 四 《秦岭记》:贾平凹的道常之思与救赎之困 第五章 摩登主义的多声部:世俗、颓靡或“超克” 一 苏青的生存世相:艰窘岁月里的煎熬与坚守 二 《围城》的坐标:转折时代的分裂与补救 第六章 民国叙事的肌理:欲望文学的迷宫 一 《爱憎表》:张爱玲的民国遗恨与遗韵 二 《长恨歌》:民国上海的霞光与弧线 三 《刻骨铭心》:民国南京的风月与分裂 第七章 民国叙事的格调:与革命相向而行 一 《雁城谍影》:“严肃的工作”与“严正的担当” 二 《纪念碑》:摩登时代的革命与跨时代的坚守 三 《长沙白茉莉》:20世纪30年代的摩登、欲望与革命 附录一 张爱玲晚期写作的格局与限度 附录二 广采博纳、探幽发微的学术范式 附录三 西部新文学思潮论略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启蒙与摩登 现代中国叙事散论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程小强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273989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16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295000 |
出版时间 | 2024-07-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4-07-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6.6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