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孩子让我和你手牵手
内容
试读章节

01 让沟通变得妙趣横生

不少父母都感觉跟孩子沟通是非常难的一件事:父母说得天花乱坠,孩子这耳朵进,那耳朵出;一不留神,孩子还逮着个错反问父母半天。有些父母能跟孩子打成一片,热火朝天,有些父母却完全走不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总是有很多隔阂,就连交谈往往都是说上三五句孩子就不耐烦了。那么作为父母应该怎样与孩子沟通呢?怎样让我们的亲子沟通更有趣呢?在下列方面好好体悟摸索,相信你也可以与孩子的心灵越来越近。

首先,家庭游戏的魅力

家庭游戏和趣味活动能自然而然地在家里营造一种轻松欢乐、自由自在的气氛。

在美国俄亥俄州有一个快乐的五口之家,他们有一个传统的家庭游戏——家庭捉迷藏。

这一天,他们把家里怕摔怕碰的东西一律搬进厨房或放进柜子里。然后用猜手猜出第一个输的人,大家帮他蒙上眼睛,转上几圈,然后大叫“开始啦!”于是大家四处躲藏。这时蒙上眼的“瞎子”开始满屋子摸人,大家可以鼓掌、喊叫或故意弄出响声诱骗他,还可以跑来跑去。“瞎子”抓到人后,被抓的人又当起了“瞎子”。每次他们都要玩一两个小时,全家人玩得满头大汗,开心的笑声一阵接着一阵。

家庭游戏是使家庭成员进行美好沟通的桥梁。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欢游戏,他们需要在游戏中找到快乐,也需要在游戏中成长,父母们也会在游戏中重新觅回已逝的童心。游戏使家庭成员融为一个整体,使他们有更多有意思的话题,使他们的沟通更轻松、更有趣。

家庭游戏和家庭趣味活动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形式。苏联著名英雄卓娅和舒拉儿时在家里常玩一种简单的游戏:先由一个人在纸上画出一个图形:一个圆、一个三角形甚至一个墨水点,其他的人在这个形状上加工,画成一幅完整的图画。他们把这个游戏命名为“怪东西”。另外,“家庭卡拉OK”、“家庭讲谜语故事”、“家庭画展”、“家庭数学扑克牌、英语扑克牌游戏”、“集体做饭”、“绕口令比赛”、“家庭成语接龙”、“家庭机智问答”等室内趣味活动,都可以丰富家庭文化,增进家庭成员间的交流。至于户外游戏的形式,那就更加丰富多彩了。

家庭游戏和趣味活动能自然而然地在家里营造一种轻松欢乐、自由自在的气氛。孩子不再感觉父母是威严不可抗拒的铁面家长,而是有意思的玩伴。父母也暂时收起了严肃的面孔,和孩子一起欢笑玩闹。在这样一个欢乐的家庭之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必然也是亲密的、和谐的。

大自然是一位永恒的老师,是一本读不尽的书,也是人类最初的和永久的家。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都需要经常亲近大自然,在山水花木之间放飞心灵,陶冶性情。在这里,人们可以抛弃生活中的一切烦恼和痛苦,尽情放飞心情,洗涤灵魂、增强体魄。

全家人一同去郊外、公园,这能为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提供良好的环境。也许是因为蕴藏在大自然中的色彩、组织以及形式的和谐,激起了我们内心的和谐。在大自然里,我们感到自己似乎成为了整个宇宙的一部分。

其次,巧妙构设孩子的想象世界

孩子眼中的世界是浪漫、神奇、多姿多彩的。父母应该珍惜孩子的这份童心,努力与孩子的童心进行诗情画意的交流。

有的时候,父母不妨忘记现实的日常生活,在孩子周围创造一种童话般的氛围。请看下面这位母亲的叙述:

圣诞节的前一天下午,3岁的女儿从幼儿园回来,一下车,眼里透着向往的样子,说:“老师说明天老外的孩子过圣诞节。”谁都知道,那几天街上的商场、娱乐场所早就争先恐后地竖起了圣诞树,贴上了圣诞老人头像,挂上了糖果、气球,比自己的春节还热闹。商家找个借口吸引顾客,有些人找个借口寻乐子,都无可厚非。本想这些与我们的生活无关,可孩子问了,似乎该给她个交代,有什么比看到孩子的笑脸更让父母开心的?

于是给她讲圣诞老人会从烟囱里钻进来给孩子们送礼物的故事。但我多了个心眼,说哪个孩子表现好,才会得到他的礼物,像她这样老是在幼儿园里不睡午觉靠墙站,可能得不到礼物了。她说那她改正。我问她最想得到什么?她想了想,说想吃巧克力派。于是,我悄悄地给她爸爸打了个电话,叫他回家前买一盒“派”回来藏好。她的晚餐吃得出乎意料的快,我深知其中原因。吃完饭,我们故意出去打保龄球,临走前偷偷嘱咐保姆等我们走后将“派”藏在她的小床上。

接下来的事可想而知,女儿回家后,立即在房间里转了几转,无限失望地说:“刚才我们出去了,圣诞爷爷进不来,没有给我送礼物。”我赶紧说:“他会飞的,你再找找看,要不,他想等你睡着了再来吧?”她说:“那我就睡吧。”她自己脱掉外衣,爬到床上。我们交换眼色等待着她的反应。只见她一掀开被子,突然发出狂喜地哈哈大笑,掀开一点,一盒,再掀开一点,又是一盒,一共是四盒“派”。她长这么大,我从未看过她这样哈哈哈地傻笑过,这笑里有意外的惊喜,更多的是被圣诞老人承认、喜欢、惦记的幸福。后来,她并没有吃那些“派”,只是抱着四盒“派”不停地哈哈笑着说:“圣诞爷爷给我送礼物了。”我故意说:“是爸爸给你买的吧?”她坚决地说:“不是的,是圣诞爷爷给我送的。”

P3-5

目录

一、沟通的秘密:父母与孩子的互动

 01.让沟通变得妙趣横生/3

 02.与孩子相处要亲密有间/8

 03.用幽默填补沟通/10

 04.让批评更具艺术性/15

 05.有主见的孩子才独立/19

 06.关注孩子的心理活动/24

 07.尝试与孩子商量和讨论/27

 08.与孩子尊重有度/34

 09.有限度地满足孩子/36

 10.适度地帮助孩子/37

二、积极的养育:让孩子健康生活每一天

 11.了解孩子的真实状态,制定合理目标/41

 12.不蒙蔽孩子的理性,不损坏孩子的判断力/

 13.为孩子提供适度的挫折情境/46

 14.纠正偏食孩子的坏习惯/52

 15.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育/58

 16.“新科技”是孩子学习的好帮手/60

 17.积极鼓励孩子与人交往/66

 18.优化家庭语言/72

 19.营造和睦的家庭/83

 20.用前瞻性的目光去培养孩子/88

三、教育的力量:鼓励与批评的好方法

 21.对孩子赏识有度/93

 22.惩罚孩子要有分寸/10l

 23.批评孩子也要讲艺术/105

 24.鼓励孩子,要正确实施刺激/112

 25.改变孩子一定要使用对策/118

 26.教育要严格但不要专制/121

 27.智爱还是溺爱孩子/124

 28.不能随意赞扬孩子/128

 29.绝不给孩子过多的表扬/130

 30.积极赞扬,适度批评/132

四、关爱与欣赏:伴孩子一同成长

 31.与孩子成为知心朋友/139

 32.赏识自己的孩子/141

 33.关心和爱抚孩子/148

 34.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149

 35.倾听孩子的心声/151

 36.不要把负担强加给孩子/157

 37.拥有孩子的爱/165

 38.爱之深不等于责之切/170

 39.让愉快的心情伴孩子成长/172

 40.每个孩子都需要赞美/174

五、平等与尊重:一切教育的开始

 41.爱孩子,请先尊重他们/179

 42.绝不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181

 43.合理期待,别过分要求孩子/183

 44.停止对孩子无休止的指责/186

 45.孩子不是你的出气筒/188

 46.父母切忌哄孩子/195

 47.平等与尊重是教育孩子的前提/198

 48.“训斥孩子”的反思/200

 49.放下权威与孩子平等相处/202

 50.秘密是孩子成长的养料/203

 六、完美的性格:塑造正确的价值观

 51.让孩子学会独立自主/209

 52.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215

 53.勇气是孩子进取的动力/218

 54.正确引导孩子的逆反心理/222

 55.鼓励孩子走出胆怯/229

 56.让孩子具有同情心/235

 57.磨炼孩子的心理承受力/238

 58.鼓励孩子大胆发言/240

 59.让孩子感到快乐/242

 60.保证孩子的精神卫生/244

序言

家庭是教育孩子的第一战线:呵护孩子的成长、关爱孩子的健康、培养孩子的习惯、开发孩子的智力、健全孩子的人格,所有的一切都要从家庭出发,都是和父母密切相关的。是父母教会孩子走第一步路,是父母教会孩子说第一句话。而孩子也从父母那里学到了人生最初的经验,这些宝贵的经验也必将影响其一生。因此教育成了每个家庭的头等大事,然而要怎样对孩子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呢?

“棒下出孝子”是流传了千百年的教育理念,即便在现今这个高度尊重人权的时代,依然有很多家庭信奉这样的教育理念。然而很多家长却发现棍棒打下去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有时甚至适得其反。用威胁、批评、不赞成、惩罚等手段管教孩子是基于害怕的老方法,它不仅失去了以前的威力,而且还会产生消极的作用。现在的孩子比前几代人更加敏感,他们的能力更强,也更容易受到旧的教育方法的负面影响,这些方法包括吼叫、责打、处罚、禁足、谴责、辱骂和羞辱等。当孩子脸皮较厚时,这些方法是有用的,但现在它们过时了,而且还有消极作用。

现如今很多教育家呼吁家长和孩子交朋友,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沟通,听孩子倾诉,一从而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对孩子进行引导、教育。可以看出这是教育理念的进步,“打在儿身疼在娘心”,天下没有哪个父母愿意打孩子,有更好的教育方法父母们会毫不犹豫地放下“武器”。然而大多数父母在放下棍棒之后却发现收效甚微,因此对这种教育理念也有所怀疑。

孩子是上天对父母的恩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上天给了父母一块没有雕琢的璞玉,让父母用一生的时间来用心雕琢,这也是上天给父母出的最大的一道难题。所有的孩子天生就是纯真而美好的,每一个孩子在出生时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带着自己独特的命运来到这个世界上。一粒苹果种子自然会长成一棵苹果树,而不会长出梨子或者橘子。作为父母,我们最重要的任务是识别、尊重并且培养孩子自然而独特的成长过程。我们不需要把孩子塑造成我们心目中的样子。然而,我们有责任明智地支持孩子,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天赋和优点。作为父母,我们必须记住,我们始终在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担负着责任。

一位著名的哲人曾经说过:“一个人的命运就在他的性格中,一个人一生是否有所作为,是否幸福,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往往是性格,而不是智力,但是一个人的习惯却塑造了命运。”家庭是孩子生命历程的第一站,孩子养成什么习惯,拥有什么样的性格取决于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任何孩子出生时都没有太大的差别,先天的差异很小,但是孩子越长越大,差别也就越来越大。原因在什么地方?主要是父母的培养和孩子成长的环境。然而成长的环境也是父母选定的,因此孩子的差别是父母造成的。有些孩子听话,有些孩子不听话,原因也在于父母。但绝对不是因为父母有心造成这种局面,而是教育的方式或者内容出了问题。人在一生中会遇到无数次挑战。最令人兴奋的挑战,也许莫过于培养一个有能力的、快乐的接班人。

本书正是针对家庭教育而编撰的,讲述了如何对孩子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品质高洁的人,一个有着怜悯心、敢于承担责任和义务的人,一个有勇气、充满活力、正直的人。当然光有爱是不够的,洞察力也不足以胜任,好的父母需要技巧,如何获得并使用这些技巧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书中介绍的教育方法是以现今的教育理念为基础,在总结大量成功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得出的60种全新的教育方法。如果这本书能够对您的教育有所帮助,那将是我们所乐见的!

内容推荐

孩子的心灵是稚嫩的,家长想要发掘真实的情况,一定要运用智慧,采取聪明的方法迂回处理,不能粗暴进行。这本《孩子让我和你手牵手》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结合。也是爱与智慧的结合,希望这份对社会、对家庭、对孩子的深厚的爱与关怀,能够深入到每一个家庭,能够温暖每一个孩子,能够帮助每一位父母,让教育不再有愁云、让成长不再有烦恼,让我们都能够生活得更加开心、和谐。《孩子让我和你手牵手》由姜璐编著。

编辑推荐

姜璐编著的《孩子让我和你手牵手》是针对家庭教育而编撰的,讲述了如何对孩子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品质高洁的人,一个有着怜悯心、敢于承担责任和义务的人,一个有勇气、充满活力、正直的人。当然光有爱是不够的,洞察力也不足以胜任,好的父母需要技巧,如何获得并使用这些技巧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书中介绍的教育方法是以现今的教育理念为基础,在总结大量成功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得出的60种全新的教育方法。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孩子让我和你手牵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姜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4045012
开本 16开
页数 2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7
出版时间 2011-07-01
首版时间 2011-07-01
印刷时间 2011-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1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23: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