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何凡.色彩构成 |
内容 | 内容推荐 色彩构成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基础课,是研究色彩的正确、合理使用的一门科学。因此,我们学习色彩构成的目的首先是学会正确地认识并应用色彩,其次是学会如何寻找与提炼色彩。使之丰富我们的用色范围。并在此基础上,提高我们在各种复杂的情况下处理色彩问题的应变能力。我们对色彩的感知首先来自于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自然界以其自身的特殊性建构着属于自然美的色彩序列,在自然中领略色彩之美这是我们对色彩的感性认识。这种色彩规律在我们头脑当中形成的认识也叫感性色彩。而在艺术设计领域里,设计师则将色彩人为地按照美的规律组织起来,并赋予设计作品之中。呈现给我们的色彩更加接近人们的心理期望与审美意志。使作品更加充满了设计思维与创意。这就是感性色彩与理性色彩之间的关系与区别。进一步讲.在色彩的运用上我们需要在感性色彩的基础上,让理性色彩一同在主观设计中得到艺术的升华,才能完美地实现我们笔下的色彩创造。因此色彩构成的学习是在感性色彩的基础上进一步上升到理性色彩的学习过程。 目录 第一章 概论 学习的目的 学习的方法 基础篇 第一章 色彩的基础知识 一 色彩的认识 1 三原色 2 间色 3 复色 4 色彩的三要素 5 孟塞尔色相环 二 色彩的视觉效果 1 色彩 2 色域 3 色调 4 色彩的量化 三 色彩调制 1 明度变化 2 纯度变化 3 色相变化 4 冷暖变化 四 小结 第三章 色彩构成的基本方法 一 以色彩对比为主的构成方法 1 明度对比构成 2 纯度对比构成 3 色相对比构成 4 冷暖对比构成 二 以色彩调和为主的构成方法 1 同一调和构成 2 统领调和构成 3 类似调和构成 4 秩序调和构成 三 色彩的其他构成方法 1 联想构成 2 空间混合构成 3 情调构成 4 视觉生理平衡 5 色彩心理平衡 6 色彩肌理构成 四 小结 提高篇 第四章 色彩构成的综合训练 一 大调和小对比 二 大对比小调和 三 换色训练 四 换调训练 五 打散重构 六 电脑分形 七 全色相秩序构成 八 超然构成 第五章 提高色彩能力的几种训练方法 第六章 设计色彩与绘画色彩 第七章 色彩构成的计算机制作 第八章 色彩构成的应用 精彩页 靠前章 概论 一、学习的目的 色彩构成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基础课,是研究色彩的正确、合理使用的一门科学。因此,我们学习色彩构成的目的首先是学会正确地认识并应用色彩,其次是学会如何寻找与提炼色彩,使之丰富我们的用色范围。并在此基础上,提高我们在各种复杂的情况下处理色彩问题的应变能力。我们对色彩的感知首先来自于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自然界以其自身的特殊性建构着属于自然美的色彩序列,在自然中领略色彩之美这是我们对色彩的感性认识。这种色彩规律在我们头脑当中形成的认识也叫感性色彩。而在艺术设计领域里,设计师则将色彩人为地按照美的规律组织起来,并赋予设计作品之中。呈现给我们的色彩更加接人们的心理期望与审美意志,使作品更加充满了设计思维与创意。这就是感性色彩与理性色彩之间的关系与区别。进一步讲,在色彩的运用上我们需要在感性色彩的基础上,让理性色彩一同在主观设计中得到艺术的升华,才能完美地实现我们笔下的色彩创造。仅有感性的色彩满足感是不可能把我们带人另一个情感丰富的色彩境界的。因此色彩构成的学习是在感性色彩的基础上进一步上升到理性色彩的学习过程。 所谓理性色彩,就是借助干人所独具的判断、推理、演绎等抽象思维能力,将自然界中直接感受到的纷繁复杂的色彩视觉印象予以规律性的揭示,从而形成关于色彩之间相互关系及运用这些特性的理论法则,并很终将其用之于色彩实践之中。因此,理性色彩有很强的目的性。我们在艺术作品中看到的色彩是与艺术创意、表现需要、整体风格以及视觉审美效应相互联系的,这就必然离不开我们以理性的目光对色彩的显现进行主观的判断与描述。因此,理性色彩的学习首先是审美认识的提高、艺术观念的提高。通过色彩基本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提高对色彩的判断能力、表现能力,使感性色彩升华为理性,并进一步探索新的色彩组合。 色彩构成是为艺术设计服务的。艺术设计作为一门视觉艺术,学习它的很终的目的是为了展示作品的视觉魅力,在创意中能够使作品形成特色。色彩是吸引人们注意力、引起人们视觉兴奋的靠前要素,作为设计作品,色彩赋予了设计的引伸意义,其色彩在视觉上所呈现出的魅力都在同一个创意的主观目标下进行。视觉上的舒适感和新颖性是视觉艺术追求的目标,因此,理性色彩与感性色彩相互交融才能使作品在很终的视觉效果上产生出惊人的、富有创意的魅力。 ……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何凡.色彩构成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何凡 著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美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204322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82000 |
出版时间 | 2008-11-06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09-06-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设计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