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低俗小说
内容
编辑推荐

最感性的女心理咨询师+最理性的才女作家+最真实的虚构,本书是女心理咨询师手笔,现实主义心理小说。舒乙先生作序,周华健热力推荐。

写江南老城一个25岁女子的一年,庸常里的惊心动魄,平静下的雷霆万钧。天涯社区舞文版长篇精品,总点击17万,搜狐原创文学驻站高级作家,总点击77万。

内容推荐

朱佳的专业和职业是心理咨询师,在中国这是个很新的行当。据说,她的咨询时间累计已逾1500小时。在这方面,她虽年轻,却是有相当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我猜想,一旦她拿起笔来写小说,她的生活资料是够用的,她的心理分析有助于小说人物的心理叙述,这对现代小说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更重要的是,由此出发,她写出了一些颇为惊人的生活感悟,带着浓重的哲学味道,又俏皮,又深刻。仔细一想她说的那些感悟,还真是那么回事,总结得恰如其分,简直像新式格言。不觉为她拍案叫绝,真聪明啊。

世界发展很快,由于高科技的带动,出现了大量新事物,人际关系也发生很大变化,这些都给文学带来了新空间,这就需要作家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描述,总结出许多人们彼此相处的新思路、新规律、新模式,帮助人们去理解这个变化多端的新世界。朱佳创作的那些新感悟、新哲理便成了一批可供参考的样板,既有趣又有用,能给读者一些启迪。

这么说,小说作者的智商不低。一个好的小说家,必定有过人的思维能力。我以为,朱佳是个很有前途的作家,凭着她的智商,凭着这本既不低也不俗的《低俗小说》。

试读章节

楔子·1999年7月

7月的一个闷热的夜晚,我推开门,空调的冷空气直扑过来,一瞬间侵入了全身的毛孔。透过呛人的烟雾,有几个人抬头看了看,其他人都紧张地盯着电脑。

我穿过椅背之间的空隙,猫在里屋和几个人打扑克,看见我微微一笑,示意我过去坐在他身边。对面是一个男孩,20岁上下,留着一头浓密的长发,一边出牌一边大声笑骂,看来喜欢引人注目。他有孩子般的眼睛和艺术家的双手,鬓角很长,下巴上新长出的短茬为白净的皮肤添了几分桀骜。

猫偶尔握一下我的手或者低声安慰两句。陌生人在场让我拘谨,但是有猫在,一看到猫,我就感到安稳。他还像一个孩子,总被轻松有趣的东西吸引,此刻显得兴高采烈。

一个身材壮硕的男人两手插在裤兜里,懒洋洋地走进来,他下巴上有一道切口似的裂纹。“你们还打,操!”他说着,用手去拧桌边一个胖子的脖子,“时间到了,不走,我走了——下次别求我。”

“好了好了,罗彬,最后一牌。”胖子咕哝。

很快,他们从桌旁站起来。长发小子的身高远不及我的想象,只有一米七左右,在几个大个头中像是孩子。一群人伸着懒腰往外走,叫罗彬的忽然回过头向着猫:“你以前是附中的吧,我比你低一届。”说话时他一直看着猫,临了瞥我一眼,那眼光是戏谑的,带着不加掩饰的好奇。

这一帮人里的三个从此经常光顾,和我们渐渐相熟。

胖子范荣大我们两岁,职高毕业后在一家证券公司做保安主管。他至少有170斤,胖得壮实而灵活。他话不多,眼睛始终像没有睡醒,不动生色中带一股冷冷的幽默。说话时他不看人的脸,偶尔对你一眼,目光无畏直接,叫你觉得一定有什么就在这一瞬落到他眼里了。他有一个处了几年的女朋友,长得娇小惹眼。她来店里,范荣目不斜视,大部分时间范荣看到女孩就轻蔑地瞟上一眼,假如对方漂亮,就再瞟几眼。同伴们对他是一种亲热的尊敬,开玩笑也很有分寸。

长发男孩叫韩洌,不到20岁,在本地大学艺术学院学音乐。他年轻自负,高谈阔论,以为一切都不在话下,同时还有孩子的天真与脆弱,遇到挫折就暴躁决绝。他笑的时候笑得很开,声音高亢,毫无保留,咒骂时同样不留余地。他很少打游戏,但十分熟谙网络,是聊天爱好者。他和女网友对话打在屏幕上的各种大胆字句常常被人围观。除此之外,他只是个不被以为意的小朋友,只有罗彬和他比较热络。

罗彬和旁人不同,不抽烟、不打牌,除了女人他没有什么嗜好,这也是他的闻名之处。他衣着整齐,头发理成极短的平顶,大约有一点洁癖,脸总是刮得很干净,像长不出胡子。比起那些惯于赊欠赖账的,罗彬是受欢迎的客人,付账及时,但花销有限,看得出不愿与人有任何经济纠葛。而他的乐趣在于向人挑衅,并且装出一副恭顺的表情,巧妙掩盖着自己的侮慢。他时常上下打量我,似笑非笑的。

他们是猫一个朋友的朋友,据说是在另一个网吧里熟悉起来的。男性成年后依然保留着幼年时团队游戏的习性,以合作或者对抗来获得满足。不过这三位最大的共同点是对女性的兴趣与轻视。

猫随和地应酬着每一个人。我和他在一起5年了,他是天性乐观的人,直到去年夏天那件事让他变得颓丧而消沉。消沉是一样可怕的东西,它攫住每一件猎物,阴沉地、无声息地腐蚀、吞灭,在我们之间相互影响着,几乎使人无力抵挡。开网吧就是那时决定的,猫对电脑很感兴趣,游戏一直是他的爱好,而一个小小的但属于自己的“事业”,可以让人打起精神。

如今,他已经淡忘了往事,重新开始投入生活。

1

每天晚上我步行去店里。

这段3公里的路上有这座老城最繁华的景象。豪华饭店、超级购物中心、大型合资商厦、灯红酒绿的娱乐场所与档次不一的专卖店,鳞次栉比。为了符合江南老城的风格,建筑外观都做出古建的飞檐样式。楼层不高,间距也十分紧凑,显得雍容而惬意,不像大城市需要抬头仰望才能看清全貌的摩天楼那样咄咄逼人,因此充满尘世的平易与迷离。

夜色笼罩下,一天之中最喧闹的时刻来临了。各个阶层怀有不同意图的人汇集在城市的中心,大街上熙来攘往,人们抛却白日的匆匆行色,露出带有亢奋的欢乐表情。这样一个盛夏的夜尤其热闹拥挤。身体的燥热使人们越发感到心中躁动难耐,能量需要释放,欲望溢于言表。和白天骄阳下的街市相比,人群膨胀了一倍,蜂拥出入于各种场所,满眼都是红男绿女,黝黑的胳膊、雪白的胸脯。

三五一群衣着廉价打扮前卫的少年在舞厅前晃荡,一脸麻木;一对进城不久的打工者在街心花园的长凳上憧憬未来;卖东西的小贩兜售着各式小吃小玩意,间或会为了什么扯着嗓子吵起来;黑色奔驰车呼啸而过;闲散的三轮车夫坐在后座上互相吹牛,一面斜睨来往的行人,看见有老板模样步履不稳的人物步出酒楼,或者购物完毕拎着大包小包的摩登女客,便一跃而起,殷勤地招揽。我一个人走在路上,偶尔被出租司机错认作主顾,又每每叫他们失望。

经过沿街一幢高耸的商业楼,折进小巷,喧嚣声渐渐散去。远远看见店门外横七竖八停了许多车辆,镶了毛玻璃的门透出光亮,白蒙蒙地落在门前的地上。有时我感到,在伸手推开店门之前,我已经在寻找我的猫,不是用眼睛,是用知觉。它就在瞳孔后的某个地方。我推开门,看见他被有毒的烟雾包围,耳边充斥着游戏噪音,两眼盯着电脑。

我在电脑前坐下,进入新近的热门聊天室,等待某个和我一样消磨时光的人。不管怎么说,有猫在我身边总是好的,即使……有人在对我说话:

午夜流星:你好。

午夜流星:你好,怎么不回答?

午夜流星:我在家,你老公在网吧吗?

不知从何时起,人们开始把某人有实无名的爱人叫做老婆或者老公,根据是猜测,结论往往接近事实。

这是个陌生的名字,但不是陌生人。

美狄亚:请问哪位。

午夜流星:罗。

美狄亚:?

午夜流星:有很多姓罗的吗?

我只想看他怎么回答,和我以为的一样,他不喜欢被漠视,又不愿意承认。罗彬比猫低一届,是学校里以泡妞和打架闻名的风云人物。高中毕业前夕去广州当兵——这点从他的肤色可以看出。据说他中途曾读过几年军校,现在退伍回来在一家知名旅行社工作,公司老总是他的舅舅。和异性过于复杂的关系使罗彬成为许多人眼里的英雄。他把女人当作随穿随脱的衣服,换正式女友的周期以季度计算。这些是我从猫那里听来的,而猫虽然知道他的一些“事迹”,毕竟一向是个规矩胆小的学生,和这个有名的浪子没有来往。

午夜流星:我在家,一会去你那。

午夜流星:怎么不回答?

美狄亚:在想无关紧要的事。

午夜流星:什么事?

P2-5

序言

我写序已经不少了,少数是为自己,大多数是给别人;对后者我始终坚持两个原则:一、一定坚持自己写,从不用别人代笔的,按说,这是常识,但现如今,代笔似已司空见惯。说穿了,不外是借个名,可叹的是,被别人借名的人并不怎么珍惜自己的名。二、为了实现头一条,一定坚持自己把作品看完,不肯瞎说和乱说。

为《低俗小说》写序,带有点偶然性,因为我完全不认识这位作者,纯属是崔明芬女士间接给我搅的活。崔明芬是个老舍研究者,已认识多年。前些年,崔女士在美国教书,在国内北师大念博士,因论文题目是有关老舍先生的,曾要求我做指导。成功答辩之后她到澳门去教书,仍然和我保持联系。崔明芬给我来信,说有一位女作家写了一部小说。小说在网上连载后反映不错,想正式出版。崔明芬出面替女作家要求我为它写个序。之所以想到我,是因为在47年前小说作者的父亲朱学超曾和老舍先生有过一段故事。那时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正在上演老舍先生的话剧《神拳》,引起当时还是中学生的朱学超的写作兴趣。他将自己写成的话剧习作《义和团》手稿拿给老舍先生求教。老舍先生在家中热情接待了这位年轻学生,鼓励了他,并真诚地告诉他应该怎样深入生活,怎样积累资料,怎样加强自己的写作基本功,并勉励他要不断地修改,连说了七个“改”字。后来朱学超写了一篇文章《一面之师——忆老舍先生》记述这个事。

《低俗小说》的作者叫朱佳,正是朱学超先生的女儿。也是因为有上世纪她父亲和老舍先生的一面之缘,让她想到了我。遂引出通过崔明芬要我写序的事来。也算是有缘吧。

拿到小说打印稿之后,首先是它的名字《低俗小说》令我有些吃惊,也有些犹豫。及至读起小说来,才慢慢放下心来。所谓“低俗”原来是指低微和世俗,说的是小人物的故事。

对这部小说,第一印象是读得下去,好看。

我从来都认为,好看是评价一部作品的最起码的要求。好看,首先是写作技巧问题,要编得有趣,文字有味,耐看,读起来不忍放下;相比之下,内容是比较次要的,因为毕竟文学不是社论,不是报告,不是科技知识的传播手段。文学要感动人。感动之余,让读者去领会一点什么特别的东西,文学的艺术性是它的最重要的特质。

《低俗小说》就属于好看的一类作品。好看,已经成功了一半。我读《低俗小说》就觉得这部小说能吸引我,可以一口气读下去。

《低俗小说》是双线结构,一条是公司,另一条是网吧。小说有两根线就便于编织,穿插跳荡,能织出花样翻新的绚丽衣裳来。

《低俗小说》里充满了爱情故事,有爱、有情,有欲、有性,但作者说到性总是点到为止,很干净,不走淫秽的路。

《低俗小说》的内容,里面的事情,说实话,距我相当远。《低俗小说》的作者朱佳很年轻,是个年轻的职业女性,和我这样年纪的人相比,在知识结构上,在人际圈子上,在人生经历上,在兴趣和志向上,客观上存在着巨大差别。也正因为此,我怀着极大的兴趣去阅读这本小说,从中了解了不少我不熟悉的人物、事情和知识,我觉得很有意思。换句话说,这是一部时代性很鲜明的小说。即便是和朱佳同年龄的读者读起来,我相信也会备感亲切,因为熟悉而亲切,因为亲切生出好感来。

比如说,上网这件事在年轻人身上究竟能占何等重要的地位,我便是由这部小说中才比较清晰地了解到,完全是感性的,让我大开眼界。上网居然是如此强烈地左右着这些年轻人的生活面貌,包括他们的爱情、婚姻、家庭。小说对此刻划得如此入木三分,我只能为之瞠目结舌。

这难道不是这本书的价值吗。

再看看那些书中描述的网上对谈的话语,是那样的异样,那样的简练,那样的鲜活,那样的生动,须知,这种语言并不是那种普通人看不懂的“火星语”;它还是普通话,可是,写得竟是那样的离奇,那样的不同一般,又让我为之一震。震惊之余,当然是很欣赏,以为是此书的一大亮点,十分了不起。要知道,文学的魅力在于语言。如果语言有独到之处,有开创性,那么,这部著作就有了令人称赞的成就。

朱佳的专业和职业是心理咨询师,在中国这是个很新的行当。据说,她的咨询时间累计已过1500小时。在这方面,她虽年轻,却是有相当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我猜想,一旦拿起笔来写小说,她的生活资料是够用的。她的心理分析有助于小说人物的心理叙述,这对现代小说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更重要的是,由此出发,她写出了一些颇为惊人的生活感悟,带着浓重的哲学味道,又俏皮,又深刻。仔细一想她说的那些感悟,还真是那么回事,总结得恰如其分,简直像新式格言。不觉为她拍案叫绝,真聪明啊。

世界发展很快,由于高科技的带动,出现了大量新事物,人际关系也发生很大变化,这些都给文学带来了新空间。这就需要作家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描述,总结出许多人们彼此相处的新思路、新规律、新模式,帮助人们去理解这个变化多端的新世界。朱佳创作的那些新感悟、新哲理便成了一批可供参考的样本,既有趣又有用,能给读者一些启迪。

这么说,小说作者的智商不低。一个好的小说家,必定有过人的思维能力。我以为,朱佳是个很有前途的作家,凭着她的智商,凭着这本既不低也不俗的《低俗小说》。

舒乙

2008年1月11日

后记

这是我第一次写长篇小说,这个念头一直都有,真正下决心是在一次车祸之后。三个月里我坐在床上下不了地,是个时间的富人,而且忽然体会到生命有限而无常,想做的就要做,等不起。之前我关于长篇小说的认识全部来自阅读,这个决定显得有点不知深浅,倒过来看,人生事常有冒险性质,比方说,结婚之前你不知道婚后是否幸福,结婚以后你也不能抱怨自己没结过婚缺少经验,婚姻尚且如此,何况写小说。

写长篇小说的好处是,你可以随时停下,不至于打断思路,坏处是,如果你永远停在那儿,就前功尽弃。除了出于社交礼貌我不假意谦虚,说自己很懒是句实话,《低俗小说》我写了两年多,算上动笔前的构思和完成后的修改,连头带尾有五年。多数时间我把它丢在那里,自己浮想联翩,想下文,想写完后的种种情形,想明天后天要做要玩要吃的,想干脆不写了,但无论在想什么,它时刻让我不得安宁,像服一个刑期不明的徒刑,不把它写完,我是不会有好日子过了。我不能勤快,就拿坚持来弥补,坚持到底就是胜利。终于写到全文的最后一个字时,我心跳加快,如释重负,豁然开朗。要问这部小说给我带来的最大的成就感,那就是:我写完了——这可不是谁能给我的。

“低俗小说”这个名字是写到四分之一时定下的,低俗,对应高雅,是一种低微和世俗的姿态。有人建议换掉这个刺眼的名字,顾虑有几种,一来容易产生误解,有情色的联想;二来这误解会让真正的读者鄙夷,而无聊的人又觉得失望;三来与一部著名的独立电影同名。形式和用意不同,同名不要紧,重点在误解上——既是误解,名字本身没错,错的是我们。不论多么唯物,人们始终被自己的心眼迷惑,既然天性如此,现实如此,与其一尘不染,不如清者自清,将错就错,洒脱点。

《低俗小说》是现实主义的,这个术语的根本意义是真实客观地再现社会现实,反对幻想和伪饰。确立这种风格,既因为我是个缺乏想象力的人,只会这样写,也因为这是我敏感和擅长的途径,最能达到我想表达的内容。但到底什么是真实,凡人并没有了解、裁定和验证的能力——于是,我不用全知全觉的第三人称,选择管中窥豹的第一人称,她的肉眼凡心是我对真实的追索与致敬。

真实很困难,我找到一个替补:诚实。我让小说的主人公尽可能对自己说真话,说那些绝对不会说出口的话,说那些冠冕堂皇下的潜台词,她只对自己说,读者却听得清清楚楚,然后将心比心,扪心自问。第二个办法是描写流动和琐碎的情节,彼此似乎没有关联,其实息息相关,个中因果要到很久之后才会蓦然显现,就像侦探小说里的线索,当时视而不见,临了恍然大悟——生活是最高明的作者,高明在它下笔的逻辑总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而设定小说发生在一年这个时间段里,是对真实在形式上的临摹,时间到,小说完,留下开放式的结尾,犹如生长在时间中的故事,起与止是模糊的。

写长篇小说,像一个人徒步旅行,不能一蹴而就,不是一时半刻,你只有你自己,没有旅伴,没有喝彩和嘘声。人有一种近似荒谬的心理,从痛苦中寻找快感,而满足安乐的状态难出好东西,所谓生于忧患。当眼前的纷扰逐渐后退到意识背景,仿佛出神与入定,沉思的,沉默的,不欢乐,不轻浮,略略惆怅,微锻消沉,这时往往从心所欲,心手合一,非常美妙。作者是孤独的,也安于孤独,在有限和无垠的孤独中独自纵情,一意孤行,哭哭笑笑,痛快莫名。

另一种愉快来自作者天生的优越感。作者可以信手拈来,比如暄的外貌是我有一天在街上匆匆看到的一个女孩;赵燕不愿收而被那个人塞给路人的一大束百合,原来是我一个男同学被拒收后愤而扔在电影院座位下的。作者还可以借小说满足一下私心,比如我喜欢周华健,就让他的歌做某段情节的背景音乐,谢谢华健为小说题写了书名和推荐语;我讨厌一个熟人,就拿他作愤青的原型。更愉快的是,我向来不大正经,一有机会就要淘气,碰到写小说绝不肯放过,比如写老板在车上让“我”看手相,“他用左手开车,摊开右手掌伸到我眼前……”,表面上作者疏忽了男左女右,其实是有意为之,写他的醉翁之意,她的心神不定,逗逗读者;比如前面说老板喜欢8,后面他去世时的年龄是44;比如把“我’’的网上情敌冰儿的籍贯放在四川自贡(恐龙的故乡),但她后来露脸了,是个美人;比如“我”的名字始终没出现,只有代称“小猪/美狄娅”,但冰儿有名字,而且作者还把自己的姓给了她,她姓朱,她也是“猪”;比如小俞一直在织的那件鱼图案的绿毛衣,实际上是我先生的妈妈给他打的,因为太硬只穿过一天,从此躺在衣橱抽屉里休眠,我们每次一说到它就笑得要命。

当然,作者不能滥用权力。小说拥有一个虚构的完整,是独立的,有尊严的,要知道人物不是作者的代言,作品才是——否则作者将对人物失去距离,对作品失去控制。如果说开头是我塑造人物,那么越往后,人物一个个活起来,渐渐像在引导我,他们各行其事,说他们该说的话,做他们该做的事,形成他们的环境与社会,一切顺理成章,我竞是在“记述”。他们是有灵性的,我不由得感到敬畏,很想感谢他们向我透露那些内情和潜意识,甚而感谢他们给了我身为作者的机会。

我写小说的动机有两个,一是希望写出来能对别人有点用,这和我工作的目的一样;一是有东西想写。所以我不做作家,只做票友,保留激情和自由。小说写了什么,什么是真正的主旨,每个人的理解不同。我相信,作者首先是思考者,如蚌含沙,磨砺成整部作品,以此呈现他的困顿,读者通过阅读,孕育出自己的珍珠。我还相信,每个作者心中都有一块冰,冷而透彻,一块碳,黑而火热。

原以为写最难,想不到出版才真正是,无名作者的严肃作品有何遭际不提也罢,其间种种波折一言难尽,而且完成任何一桩事,先要做大量看似不相干的其他事,但我依然是幸运的。不遗余力帮助我的明芬姐,不问回报扶持我的刘学江老师,素昧平生关怀我的舒乙先生——三位师长都是性情中人,一样的爽直与无私,让人如沐春风。没有他们,小说将不见天日。

还有一直等待出版的我的读者们,没有你们,小说将失去价值。

朱佳

2008年2月7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低俗小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647220
开本 16开
页数 28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8
出版时间 2008-04-01
首版时间 2008-04-01
印刷时间 2008-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30
151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2:3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