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网络行为心理学
内容
内容推荐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正改变着整个社会,这种改变影响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受教育的方式,甚至渗透到我们每个人的行为中。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网络社会中人的行为的研究也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网络行为心理学》这本书中,作者亚当·乔伊森博士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对网络社会中人的行为进行了全面的阐释。《网络行为心理学:虚拟世界与真实生活》是世界上很早的网络行为心理学研究的鼎力之作,能够帮助人们更深入地理解网络社会中人的行为,更充分地利用网络并认识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
目录
图示目录
表格目录
序言
致谢
缩略词目录
章 心理学与网络
工具和因特网心理学
因特网简介
无须见面的交谈:对媒介交流心理影响的简要回顾
媒介交流——以史为鉴
第二章 从工具到行为
工具与行为的特性
媒介交流的模型
自我关注模型
第三章 个体的因特网行为与人际间因特网行为的
消极面
网络成瘾
网络论战与反社会行为
网络关系:太亲密?太快?
第四章 抑郁、欺骗和:网络生活的阴暗面
因特网使用与心理健康
网络社会支持中的阴暗面:不利建议、欺骗和去边缘化偏离
在线社区中的欺骗和性别伪装
第五章 因特网上积极的个人行为及人际行为
乌托邦思想和新技术
重温网络成瘾
因特网和身份的积极面
在线身份和现实生活
媒介选择、印象管理和元知觉
人际互动
因特网上的浪漫关系
对在线关系的“预测”
第六章 共享与网上冲浪:在线社区和网站浏览的有利之处
虚拟社区:在线归属感的益处
弱联系和虚拟社区的益处
在线情感支持
因特网和生活质量
动机性因特网浏览的积极影响
积极的因特网使用及其意义
第七章 用于理解因特网行为的框架
用户方面
媒介效应
媒介效应和用户间的交互作用
策略性和动机性用户、期望效应和意外效应的意义及应用I
第八章 回首过去,展望未来
网络崇尚交流过程而非交流内容
因特网行为的设计
网络行为的心理学研究
参考文献
作者索引
主题索引
译后记
精彩页
    文件共享 文件共享是因特网上很早的活动之一。因特网上文件共享的早期形式包括登录远程服务器[例如,使用文件传输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ol,FTP)或使用基于菜单驱动的因特网信息查询工具(Gopher。)]以及上传和下载文件。到1990年代末,点对点(peer—to—peer)式的文件共享(如Napster、Aimster和Gnutella)使人们能够直接连接到其他计算机上共享文件,而不是通过远程服务器来共享。
    
异步讨论群组 异步讨论群组是用于交换消息的多对多系统,如世界新闻组网络系统(Usenet)的新闻群组(newsgroups)或电子公告牌(bulletin boards)。它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万维网或使用新闻群组服务器和阅读器进行主持或发布。通常,用户会预订一个特定的群组来阅读和发布消息。
    
多用户网络游戏 多用户网络游戏是从角色扮演游戏中发展而来的基于文本的虚拟环境。它们不仅提供了同步交流的环境,也提5供了关于环境的描述以及一系列用于和环境及其他参加者进行交互的命令。
    
虚拟世界
    
虚拟世界是典型的三维多用户网络游戏(如宫殿),其中的参加者以图形化的方式出现,并与环境及图形化三维环境中的其他用户进行交互。参加者用“化身”——他们的角色图形来表示。随着更多沉浸式虚拟现实(VR)的开发,虚拟现实工具(如虚拟现实眼镜、数据衣)的使用将更可能增加虚拟空间中的“现实”成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网络行为心理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亚当·乔伊森(Adm N.Joinson) 著;任衍具,魏玲 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品编码(ISBN) 9787100068550
开本 16开
页数 237
版次 1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10-09-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10-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7: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