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七声
内容
编辑推荐
◆葛亮的“世相”系列,于静态中写人生百态。葛亮以毛果的视角,不疾不徐地讲述着普通人的生活悲喜,描摹世间百态,在他看来,大约人生的悲喜,也不太会有大开大阖的面目。生活的强大与薄弱处,皆有了人之常情作底,悲伤的洪流以不同形式刷洗着岁月,读罢,总会感慨凄凄惨惨戚戚。
◆书中的主人公是毛果,也是葛亮,《七声》与《戏年》可看作关于作者的自传小说。故事围绕着成分良好,背景优越的男主角毛果,数则人物记事,像穿珠一般的串起边缘人、世间事,可分立也可合起观数段人生。无论市井里巷的引车卖浆之流,还是饱读诗书的知识分子之辈,葛亮笔下的世情百态,更多是普通人(小人物)面对浮沉命运时,不动声色地隐忍卑微下隐含的铮铮之气与久违的气节风骨。也许这也是日后贯穿于《北鸢》凋零残蚀却仍生生不息尚存于民间奇人与知识分子身上的民族精魂。
◆这部小说,是关于生活的七宗。悲喜交杂中,七个故事都有着不能言说的伤。没有刻意的雕琢文字,只是记录下一些人和事,却在其中感受到了缓缓流动的情。读来总觉得心中有股莫名的伤感,并不是十分的浓烈和冲动,但是弥漫着竟无法散去。 时代、命运,总是带给人太多的无力感。于是,我们藏起了自己的伤痛,不弄破,也不让别人弄破,然后,便又继续着我们的生活。
◆看起来容易,读起来清淡,俱付纸上欢。《七声》与《戏年》少了《迷鸦》的酷样和老成,寓热情于冷笔各篇紧凑相接,大多是断瓦残垣中的寻常忆念,因此身段柔软得多,文字也多了家常絮叨的亲切感,比起《迷鸦》来,无疑进境明显,技巧愈隐,余味更厚。在他的笔下,故事一旦铺展开来,就不会再刻意营造什么,只是顺势而为,让情节自然推进,而人物也就跟着活泛起来,情绪却交织在字里行间无处逃遁,引着读者不忍释卷地读下去。个别故事都隐隐透着白先勇《台北人《纽约客》的清冷老旧味道和人生底色的一抹悲凉;个别故事读起来有种《从白菜园到三味书屋》的快乐;个别故事又有鲁迅小说的味道。
◆真实、温存的底色叫人安慰。《七声》与《戏年》里我们体验到的,是小人物的真实悲喜。他们的声音虽然微小,嘈嘈切切,节奏不一,但正是这些零落的声响,凝聚为大的和音。在这和音深处,慢慢浮现出一抹时代的轮廓。这轮廓的根本,就叫作民间。
内容推荐
这部小说,是关于生活的七宗。有一些人,在缭绕的人间烟火中渐渐清晰。审视他们,虽于作者并非新鲜的经验。然而,落笔之际,仍出自己意表。他们的人生,已是水落石出的格局。经年的快与痛,此时此刻,已成微澜。
他们在作者身边一一走过,见证了岁月的变迁。作者愿意步履他的成长轨迹,用一双少年的眼睛去观看那些久违的人与事。目光所及,也许亲近纯净,也许黯然忧伤,又或者激荡不居,但总有一种真实。这种真实,带着温存的底色,是叫人安慰的。
目录
推荐序
自序
琴瑟
洪才
泥人尹
阿霞
安的故事
英珠
威廉
代跋
附录
精彩页
     琴瑟
外公外婆金婚的时候,父亲请相熟的书法家题了一幅字,“琴瑟龢同”。
对外公外婆的身世,父母从来缄口。后来,不知道从哪里听来一鳞半爪。外婆的父亲大约是个豪绅,据说是颇能干涉些地方事务的那种,抗战时,又给政府捐过飞机的。
后来各种运动中,自然都落不下好。可是前几年修地方志,又成了当地最早的革命民主人士,彪炳史册了,甚至还印了些挂历来纪念。所以胡先生说得没有错,历史是随人打扮的小姑娘。所谓历史人物,更落到了陪房丫头的结局。
外婆是家里正出的小女儿,成人时正值家中的多事之秋。结婚那天,父亲溘然长逝。
外婆至今仍有些耿耿于怀,好好一个大家的小姐,婚结得那样潦草。外婆说到这些,就会去抚摸那张硬木的八仙桌。这桌子是她的嫁妆。本该是一堂红木家具,硬是给一个坏心地的庶出兄弟给换掉了。不过雕工和漆艺倒还很精细,所谓减料却未偷工。新婚燕尔之际,外婆竟没察觉。几年以后,外公不留神说了出来。事隔多时,外婆还是禁不住羞恼,埋怨外公不早些说。外公就笑道:那时说,怕你心里会难受。细细想想,外婆就有些感激,外公的确是宅心仁厚的。
外公是个外来的女婿。早些年和叔父南下做生意,成家之前,大半个中国,居然也都走遍。外公又是极聪明,直到现在,还讲得出一口地道的上海话、宁波话。学起马三立,天津话几可乱真。广东话也听得出子丑寅卯,我在南方待了几年,亲戚们玩笑着怂恿我说些粤语,外公听罢仍能指出不道地之处,让我汗颜。
外公的母亲,姓孟,是外公的养母。母亲说太奶奶是孟子的N代嫡亲孙女,存有家谱流传。我见过照片,老太太极严厉的模样,据说在世时就很有家长的气魄,说话做事斩钉截铁。外婆虽有些脾气,对这个婆婆也是言听计从。太奶奶对孙辈却十二万分的和善,尤其对母亲这个长孙女,更是视若珍宝,毫无弄璋弄瓦之别。母亲现在忆起,仍语带哽咽。说老奶奶卧床数年,有天突然神思不清,气若游丝却久不肯瞑目。直到母亲放学归来,她大叫一声孙女的乳名,用力握住母亲的手,这才走了。老奶奶身体冷了下来,手却握得越发紧。大人们想把祖孙俩的手分开,竟没有办法。母亲说,让我陪陪奶奶吧。两只手握了一夜。第二天清早,外公说,妈,桢儿要去上学了,太奶奶的手竟就松开了。太奶奶说过,桢儿是要做女状元的。就为了这一句话,母亲在最难的时候,上山下乡,也没放弃过读书。恢复高考后,硬是凭着往日的底子考上大学。这在老三届里是极稀有的。
外公外婆一共生了三女一儿,除了母亲稍稍抓住了些繁华的尾巴,舅舅姨妈们却都是跟着家庭经受过不少苦处的。熟识的都说,张老师这辈子值了,四个儿女,有钱的有钱,有学问的有学问。外婆当面笑着应付,背地却总有些忿忿,说要不是这运动那运动,我们家里还要好呢。外公就说,太太,知足常乐,知足常乐。
对于外公外婆年轻时的种种,我所知甚少。不过对他们的性情,我却很熟悉。我们表兄弟四个都是在外公家长大。堂屋里那张很大的春凳,也是外婆的陪嫁之一,夏天睡过四个胖小子,赤条条一字排开,着实让人眼热。孙辈皆为男丁,也是外人羡慕的指标。外婆却又不以为然,说人家没见识,哪里就有孙女贴心。
外婆笃信血统论,高兴不高兴起来都叫我小蛮子。父亲也是个外来的女婿,真正书香世家出身,可惜早年失怙,如父长兄又被错划成了右派。大学毕业后,父亲从南方省城分到苏北工作,在当时是有些被发配的意思。又过去了几年。其时母亲尚待字闺中,在个人问题上却犯了才女的通病,一览众山小,听凭韶华蹉跎,视追求者若无物。外公外婆却知婚姻大事任性不得,终于落了媒妁的俗套。有人就说文化馆有个南方的小伙子,省城大学毕业的,人又很厚道。
父亲不通世故,空着两手到了外公家。谈起话来,外公却觉出这年轻人谦和有礼,不似时下青年志大才疏,心里就有些欢喜。父亲走后,外婆就说,蛮子就是蛮子,又是满口学生腔。母亲喃喃道,要不是个蛮子就好了。说完想起不妥,脸红了一下,全家就有些懂得母亲的意思了。
父亲成了外公家的常客,唯有外婆对他淡淡的,他也不觉。周末大家闲坐,外公养的猫从暗影里走出来,在阳光底下伸了个懒腰。父亲掏出钢笔,信手在壳上勾了几笔,一只小兽跃然纸上。外婆看后禁不住笑了,说这倒是很有趣。父亲就受到鼓舞,把平日所作都拿给外婆看。依父亲的性情,想来这样倒不是为了讨好丈母娘,却更似他乡遇知己,所以美芹十献。外婆翻看着,问父亲一张粉彩的小画是什么。父亲就答是西斯廷圣母,他九岁时临摹下来,现在留作纪念。外婆顿时觉出了这青年的不凡,这才想起细细问起父亲的家世渊源。父亲就一五一十地作答。外婆越发惊异了,想这孩子如此的出身,比自家是只强不弱的。再一转念,看父亲现在孤身一人,落到如此境地。心中就生出些悲悯,叹了口气。父亲为人单纯,以为外婆是对画作有了批评,忙问:不好么?外婆也赶忙答道:好,好。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七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葛亮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商品编码(ISBN) 9787547319840
开本 32开
页数 248
版次 1
装订
字数 143000
出版时间 2022-05-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2-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1: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