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青春十年留在了博物馆 |
内容 | 编辑推荐 该书是作者基于自己常年在首都博物馆工作的经验与体会总结而成。全书漫谈了北京史地相关情况,对首都博物馆的一些馆藏也作了详细介绍,对首博的建设与发展史作了回顾,也精心为我们讲解了博物馆展览的一些实践过程。全书感情真挚,处处流露着作者热爱文博工作的真情实感。对喜欢文博知识和有志于文博工作的人而言,不失为一本可读之作。 内容推荐 《青春十年,留在了博物馆》是首都博物馆副研究员魏宇澄女士对自己十年文博工作经验的体会与总结。全书分为“北京史地漫谈”“藏品与馆史研究”“博物馆展览实践”“古代思想浅析”和“青春十年,留在了博物馆”五大部分,作者从一个文博工作者的角度对北京古村落、北京品牌商业文化、近现代史料在博物馆中的利用和儒释道的并立、融合与发展等内容进行了专业讲解,其中对门头沟古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京西太平鼓的介绍尤为详细。同时,作者也谈及首都博物馆的发展历程,包括老馆的建设与新馆的落成和多次展览实践,中间还穿插了作者在博物馆工作的心得与相关经验。此外,书中配有不少文物插图,给人以直观感受。该书对了解文博工作的具有普及意义。书稿以一个孩童的视角,描写了童年无忧无虑的时光,和小伙伴们一起度过的纯真的友情岁月,描写了小西湖的美景,描绘了父辈们的光辉业绩。书稿没有华丽的辞藻,文字朴实却充溢着真挚的情感,既包括追忆往昔的思念、淡淡的乡愁,也包括对亲人、友人深深的眷恋。 目录 自序正文跋 精彩页 越来越多各种类别的博物馆涌现出来,博物馆对史料的利用,一如既往地渗透在展览、社教、研究、修复、出版等传统领域,并随着今天科技的发展,已经开始了史料的数字化、信息化,实现数字博物馆。人们靠前地便捷和广泛地接触史料,通过繁杂的史料感知历史,获得对历史的认识与思考。博物馆是在史料与观众之间架起的一座沟通的桥梁。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青春十年留在了博物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魏宇澄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燕山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0247089 |
开本 | 其他 |
页数 | 336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3000000 |
出版时间 | 2017-10-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269.23-53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