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碎片化的历史 清水江流域碑刻研究 |
| 内容 | 内容推荐 《碎片化的历史:清水江流域碑刻研究》以“碎片化的历史”为题,系因碑刻本身就是零零碎碎地遗存于乡村社会,记录的事情并不完整,虽然我们尽自己的努力去连贯和复原历史情景,但离完整的历史事实或连贯的历史脉络,仍十分遥远,这无疑是我们日后仍需努力的方向。另需说明处,该书绝大部分内容,在成书之前,多系单独成篇,角度或主题各异,但是该书的论述在一定程度上仍兼顾着系统性与整体性,即碑刻利用始终贯穿其中,碑刻世界里所展现的社会变迁亦成为全书的主要线索,既把目前清水江地区的碑刻遗存情况进行了概括性的总结,又对社会治理、社会生活、社会经济与社会文化等内容进行了阐释。这些问题的研究,不仅能提供较为丰富的碑刻史料,又能展现清水江地方知识史,无疑是具有学术积累意义的工作。 目录 前言 章 清水江流域碑刻调查及其价值 节 清水江流域碑刻时空分布格局 第二节 清水江流域碑刻的分类 第三节 清水江流域碑刻的学术价值 第二章 碑刻与社会治理 节 “成同兵燹”与苗疆社会应对机制 第二节 清至民国清水江下游地区的社会秩序 第三节 清代以来清水江下游地区的农业管理 第三章 碑刻与社会经济 节 区域开发与清水江下游村落社会结构 ——以《永定江规》碑的讨论为中心 第二节 清代中后期的清水江木材贸易 ——以卦治《奕世永遵》石刻为中心 第三节 商业发展与清代西南乡村社会 ——以清水江下游三门塘寨的研究为中心 第四章 碑刻与文教昌隆 节 明清时期清水江下游天柱地区教育变迁 第二节 清代清水江流域书院教育 ——以《创建蔚文书院官绅士民捐输碑》为中心 第三节 清代清水江流域村落的兴学活动 ——以天柱地坌为中心 第五章 碑刻与苗疆妇女社会生活 节 从转娘头到庚帖为凭:清代清水江流域苗族、侗族的婚俗变迁 第二节 立碑树德:清代清水江地区少数民族妇女的公益事业及其表达 附录 参考文献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碎片化的历史 清水江流域碑刻研究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等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民族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5156023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44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260000 |
| 出版时间 | 2018-12-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18-12-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877.424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