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海外东南亚美术研究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的编选,强调问题意识,注重论证过程,侧重研究的经典性、观点的独特性以及材料的新颖性,希望以此建立一个东南亚美术研究的专业平台,为美术史、美术理论研究人员以及高校相关师生提供一扇具有全球视野的东南亚研究的窗口。 内容推荐 本书以“海外东南亚美术研究”为主题,收录了来自国内外13位作者的13篇文章,文章均为已发表论文。具体内容涉及三大主题:第一为南方丝绸之路以及海上丝绸之路考古材料中的文化互动。主要从考古学方法论切入,通过青铜器、院落明器、贸易港陶瓷、金银器等一手考古材料,借助纹饰的风格特点和发展演变,以及工艺技术的传播等方面,来探讨不同文化间的互动交流。第二为大航海时期前后被忽视贸易商品后的历史细节。一是借助拉卡木制品这一微观层面,来理解马来世界历史经典时期中国与马来世界海上贸易的互动动态;二是通过东南亚建筑中装饰瓷砖的风格、生产和消费,来展示航海贸易以及区域交流。第三为海域贸易和宗教世界中的图像与人。研究了东南亚陶瓷的演变历史,探寻菲律宾马尼拉《谟区查抄本》的绘制者,讨论了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伊斯兰传教士陵墓装饰中发现的猫科神话形象,揭示了17世纪亚洲人和欧洲人之间的复杂互动。通过这三大主题,展示了不同历史阶段东南亚如何与世界发生关联,不同文化之间又是如何在具体而微地交流互动。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海外东南亚美术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郑工 主编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239950 |
开本 | 其他 |
页数 |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4-08-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133.09-53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