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十一章,内容包括:英年早逝的鬼才、意识形态的等价性、反讽与悖论、历史的同质性、主体性危机、镜像、技术与人文的悖论、不安与恐惧的全景化、从叙事到解构、爱欲冲动、生命与死亡的等价性等。主要论述了意识形态和文本以及本专著的研究方法;然后简单地回顾一下韩国文学理论界对李箱文学的研究历史和现状。
图书 | 机智与悖论--李箱文本与意识形态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共十一章,内容包括:英年早逝的鬼才、意识形态的等价性、反讽与悖论、历史的同质性、主体性危机、镜像、技术与人文的悖论、不安与恐惧的全景化、从叙事到解构、爱欲冲动、生命与死亡的等价性等。主要论述了意识形态和文本以及本专著的研究方法;然后简单地回顾一下韩国文学理论界对李箱文学的研究历史和现状。 目录 绪论 1.文本与意识形态 2.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章 英年早逝的鬼才 第二章 意识形态的等价性 2.1 绝壁 2.2 反常的可逆反应 2.3 乌瞰图诗第六号 2.4 纸碑 第三章 反讽与悖论 3.1 流行物天使 3.2 且8氏的出发 3.3 咯血的早晨 第四章 历史的同质性 4.1 乌瞰图诗第二号 4.2 悔恨之章 4.3 肉亲 4.4 失乐园·少女 4.5 门阀 4.6 脸蛋 4.7 鸟瞰图诗第十四号 第五章 主体性危机 5.1 花树 5.2 禁止 5.3 追求 5.4 家庭 第六章 镜像 6.1 镜子 6.2 乌瞰图诗第十五号 6.3 明镜 第七章 技术与人文的悖论 7.1 破帖 7.2 普通纪念 7.3 关于线的备忘录2 第八章 不安与恐惧的全景化 8.1 乌瞰图诗第一号 第九章 从叙事到解构 9.1 对称点 9.2 “乡愁”与“逃往”的等价性 9.2.1 “家”的崩溃 9.2.2 “逃往”与残疾意识 9.2.3 阉割的爱与复仇 9.3 结论 第十章 爱欲冲动 10.1 文化的虚构性 10.2 妓院与日常的同构性 10.3 自闭空间 10.4 技巧与绝望 10.5 白痴的境界 10.6 爱欲冲动 10.7 被驱逐的自我 第十一章 生命与死亡的等价性 11.1 消耗与生成 11.2 死亡四角性 11.3 自我与世界的对等关系 11.4 美与丑的悖论 11.5 生命与死亡的等价性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机智与悖论--李箱文本与意识形态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丁凤熙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628735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6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90 |
出版时间 | 2007-12-01 |
首版时间 | 2007-12-01 |
印刷时间 | 2007-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312.607.2 |
丛书名 | |
印张 | 16.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1 |
宽 | 168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