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剧艺析评:戴清自选集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收录了戴清教授21世纪以来公开发表的25篇论文和评论文章, 其中“理论探讨”12篇, “艺象评析”4篇, “个案评论”9篇。这些论文运用艺术理论、影像叙事学、类型学、文化学、产业一传播学等研究方法, 结合专题研究的一般性规律与个案分析的普遍性启示, 分析阐释作品的精神蕴涵、文化价值及创作症结, 充分体现了学院派研究的史论意识与方法论自觉, 有益于剧集创作的高质量发展。 目录 目录: 理论探讨 人伦之和的主调与变奏 ——近年中国都市家庭伦理电视剧的审美文化批评 文化转型的历史脚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视剧文化精神的演进 “精神成长故事”的书写:确立、反思与淡化 ——试析中国电视剧“立人”主题的嬗变及其审美现代性表达 时代需求与现实困境 ——现实题材剧的口碑与收视倒挂现象探析 近年来媒介融合环境对电视剧、网络剧制播营销的影响与反思 媒介融合对影视评论的多重影响 精神频谱的时代嬗变 ——改革开放四十年现实题材电视剧 构建时代精神镜像 追求荧屏史诗表达 ——试析近年来“重大现实题材剧”创作的宽度、醇度与亮度 在媒介转换与文化缝合中叩问现实 ——近年来现实题材网文的剧集改编研究 电视剧的意象营造与意境生成 ——电视剧艺术传承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的具体表征 观念突破与美学拓展 ——重大主题影视创作的多维思考 “时空魔方”:剧集创作中的叙事新变与审美潜能 艺象评析 “仙侠奇幻”影视热的审美思考 从“权谋”到“宫斗”的畸变 ——对历史剧的类型演变、内涵缺陷及审美变异的反思 网络剧发展方向:精品化 大众化 特色化 “人物二重性”的丰富性与倾向性 ——围绕反腐、扫黑题材剧的人物塑造展开 个案评论 虚实相间写性情 ——《青衣》的叙事艺术分析 哪儿有女性成长,还是灰姑娘故事的变体 ——小议《我的前半生》的价值取向 电视剧《觉醒年代》,探寻共产党建立的为民初心 谈电影《我和我的家乡》的多体裁、跨媒介与互文性特色 山海携手绘就脱贫史诗 ——电视剧《山海情》创作理念的突破与启示 电视剧《人世间》的审美“三味” ——兼及探赜精品剧的成功密钥 以动画美学跃迁绘制大唐气象 ——品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的审美意蕴 重大革命题材剧《破晓东方》: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拓展出新的艺术表现 空间 《繁花》摇曳 依稀当年 后 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剧艺析评:戴清自选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戴清著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573742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38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257 |
出版时间 | 2024-08-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教育考试-大中专教材-大学教材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905.2-53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