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早期中国知识观念与文献的生成·殷商西周卷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对殷商西周时期的知识、观念和文献进行了梳理,并在各类制度性背景下,对这一时期知识、观念和文献之间的关系进行结构性研究。本书探讨了这一时期甲骨刻辞、彝器铭文、“书”类文献、诗的创制、易占文献、祝告话语等七种重要类型文献的生成、结构形态及文化功能,阐释了“中国古典传统”在这一时期的历史演变过程。本书将殷商西周时期的文献生成和传播过程视为一种话语实践,论述传世文献中来源不同、功能各异的话语要素,还原其作为仪式文本或职事文献的本质。本书将文献置于历史文化研究的视域中进行考察,有助于了解殷商西周时期的知识观念、制度理念和文献生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本书的论述,还有助于了解早期中国古典传统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目录
"第一章 文化学视野下的殷商西周文献…………………………………1
第一节 早期中国的文献类型与文学史意义 ……………………1
第二节 “知识—制度—文献”模型与话语分析法的引入………3
第二章 甲骨刻辞:占卜制度中的话语实践 …………………………8
第一节 占卜知识与“帝”观念 ………………………………………8
第二节 从贡物到档案:“记事刻辞”的历时演化………………16
第三节 以陈述求检验:命辞的写作姿态………………………24
第四节 从监督到褒美:占验辞中的修辞性记录………………36
第三章 彝器铭文:从“记名”到“称功”……………………………70
第一节 铭文的制作背景与文化功能…………………………71
第二节 殷商铭文的功能变迁………………………………………76
第三节 西周铭文话语形式的突破……………………………100
第四节 宗法观念中的铭文演变…………………………………135
第四章 月令传统:天学知识与时序政治 …………………………147
第一节 时序价值的建立与史官文献的生成 …………………148
第二节 告朔制度的兴废与月令文体的生成 …………………211
第五章 “书”类文献:文书稽古与道德垂范………………………235
第一节 从“命”的形态看“书”的文本层次 ………………………244
第二节“诰”的口头与书面传统…………………………………248
第三节 从“帝令”到“天命”:周初八诰的天命建构…………266
第六章“诗”的创制:神道设教与话语建构 ………………………288
第一节 从庙堂到“平门”:谏诚传统的兴衰 …………………290
第二节 周族史诗:族群整合与历史叙事……………………320
第三节 礼乐知识视野下的“风雅正变”………………………341
第七章 易占文献:职事传统中的占卜知识………………………351
第一节 符号象征观念与《易》的生成 ……………………………352
第二节 “梦”观念的变化与梦书的制作 ………………………382
第八章 祝告话语:口头传统与书面文献的互渗…………………424
第一节 祝告话语的历史起源与形式特征 ……………………424
第二节 告、祷、暇:先秦祝告话语的结构要素……………434
第三节《诗》对祝告话语的吸纳…………………………………444
第四节 “诅”与“盟”:祝告话语的另一面……………………459
结 语 …………………………………………………………………477
参考文献……………………………………………………………481"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早期中国知识观念与文献的生成·殷商西周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甸甸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3296521
开本 其他
页数 520
版次 1
装订
字数 550
出版时间 2024-11-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4-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大中专教材-大学教材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文学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7: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