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想当年(80后成长纪念册)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本《想当年(80后成长纪念册)》由白小帆著:80后的时代就是最美好的时代,虽然不如70后悠闲,没有90后富足,但对于我们来说,属于我们的啃着红果冰棍、看着克塞号、玩着超级玛丽的时代,就是最好最好的时代。把我们的青春放进书架!

内容推荐

吃喝玩乐,囧人囧事。游戏和漫画,电视和明星。小暧昧,小伤感,小美好。

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

十几年的青春岁月,好像不过是那么弹指一挥间的事。

而记忆里的那些枝枝蔓蔓,吃的,玩的,看的,听的;动漫,小说,音乐,电影……我们的往事仿佛是无数个阀门,当某个部分被触动,从前的一切都将随之喷涌,那么鲜活,那么美好。

让我们跟着这本白小帆著的《想当年(80后成长纪念册)》,走回再不可得的过去。随时打开,随时翻阅。

《想当年(80后成长纪念册)》献给我们曾经拥有并且仍将继续的青春。

目录

第一部分:大饱口福

 镇山之宝

 糖果

 古怪糖果

 速食品

 冲泡饮料

 冷饮

 雪糕

 膨化食品

第二部分:疯玩疯闹

 人力游戏

 棋牌游戏

 电动游戏

 电脑游戏

 玩具

第三部分:囧人囧事

 Cosplay

 和父母吵架的那些事儿

 斗智斗勇

 天真童年

 高尚行为

 古怪爱好

第四部分:小说动漫

 小说

 外国动画

 国产动画

 漫画

 小人书

第五部分:歌星和歌

 歌星

 那些歌曲

第六部分:光影传奇

 内地电影

 外国电影

 香港电影

 学校组织观看的电影

第七部分:电视儿童

 内地经典

 港台经典

 TVB经典

 外国经典

 琼瑶电视剧

 琼女郎

 偶像剧

 综艺节目

 经典之作

 港台明星

第八部分:校园生活

 上演

 师生斗法

 文具总动员

 功课

 烦恼

 课程

 校园活动

 琐碎

第九部分:斗转星移

 照相

 节日

 那些童星

 离开我们的明星们

 番外

试读章节

镇山之宝

无花果、红果冰棍、大大泡泡糖、酸梅粉、麦丽素……

看到这几件东西便悠然神往或者激动不已的同学,让我们来拥抱一下吧。不出意外的话,我想大家都是根正苗红的80后。

小卖部

我想对于大部分80后的孩子来说,小卖部都应该是童年记忆里无法抹去的重要部分。一般来说,一个大院或者一个小区里的小卖部,都开在某座楼的一层。住在一层的某户人家从窗子外面开一道门,下面修几级台阶,窗子上贴着各种零食的包装袋,于是一整天都会看到穿得花花绿绿的小孩噔噔噔地跑来跑去。小女孩跑着的时候往往都拖着两条长辫子,下台阶的时候辫梢甩得老高。

无花果

无花果装在印着乌木色花纹的小塑料袋里,那是到现在都说不清滋味的东西,只能说有点涩涩的,不觉得有多好吃,可是却会忍不住一直去买。小时候在院子里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大家飞奔到小卖部去买几袋无花果,回来坐在花坛边上分着吃。都是用拇指和食指从袋子里捻出一小撮,然后放在嘴里慢慢地抿滋味。吃完了再去捻。一袋无花果沾完了你的口水再沾我的,反正谁也不嫌弃谁。

冰棍

红果冰棍已经不是冰棍的最早版本。最早版本是没有任何口味的,很有可能就是白糖兑水冻成的冰块,又硬又冷,咬一口,牙直疼。最开始的时候似乎是五分钱一根,后来出了红果口味的,立刻涨到了一毛钱。等我上小学之后又再接再厉地推出了巧克力、酸奶之类的加强版口味,价格也上升到两毛钱那么贵了,是大家轻易不舍得买的奢侈品。

小时候卖冰棍的一般都是老奶奶,冰棍外面裹着一层纸,上面简单地印着冰棍的口味。制冷设备也很简单,没有冰柜,都是推着手推车,上面盖着一层大棉被。

说来也奇怪,炎炎夏日里,看见那条棉被一点也不觉得闷热,反而立刻神清气爽,也不知道是不是条件反射。

那时候大家经常凑在一起讨论,为什么冰棍盖着棉被还不化?于是有一个富有实践精神的小朋友买了一根冰棍,趁父母不在家翻出了冬天盖的棉被,把冰棍盖在里面。结果可想而知:冰棍化了,沾了一被子的糖水,他也被爸妈结结实实揍了一顿。而通过这个失败的实验,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卖冰棍用的棉被和家里的不一样,会越盖越冷。

我曾经把贩卖冰棍以及各种零食当作长大以后的最高理想,后来这个理想又被我修正成了摊煎饼。

泡泡糖

大大泡泡糖应该算是为数不多的直到现在都还能买到的少时零食。我还记得以前的大大泡泡糖是用红纸包着的小长方块,上面一棱一棱的,硬邦邦的,放到嘴里要费半天劲才能嚼软。我吹泡泡的本领一直非常菜,从来没吹出过高度超过鼻子的泡泡。院子里的几个吹泡泡高手可以把泡泡吹得像脸那样大,甚至还可以吹出双层的。我看了总是羡慕不已。大大泡泡糖最早是一毛钱一块,后来涨到了两毛钱,现在可能是五毛钱了吧。

酸梅粉

酸梅粉具体卖多少钱(一毛?五分)我已经彻底忘记了,其实连味道也不太记得了,依稀记得有些酸。反正当年买这个从来也不是为了味道,而是为了各种造型的小勺子。

说起来酸梅粉应该算是买零食送玩具这一伟大促销手段的先驱者之一。现在那些在包装袋里放卡片之类的薯片与之相比简直不值得一提。酸梅粉的勺子都是有主题并且构成系统的,单我记得的,就有《西游记》系列、九色龙系列、军舰坦克系列、刀枪剑戟系列等。每个系列数量若干、颜色若干,想要集齐就要一直购买。所以小时候,交换酸梅粉里的小勺也是小孩交朋友的主流方法之一。

麦丽素

麦丽素在童年的零食里算是不打折扣的贵族产品。红色的塑料袋里装着一颗颗圆圆的巧克力球。在当年,怀揣一袋麦丽素而带来的威风和神气是无法言喻的,往往谁买了一袋,都会和要好的朋友分享,分享的时候脸上都发着光。

甜麦圈

甜麦圈和咸麦圈装在挺大的纸盒子里。盒子边上有一个三角形的开口,打开就可以把麦圈倒出来。小时候,觉得那个开口就很像玩具。

还记得《小龙人》里的琦琦就整天抱着一盒甜麦圈,人也长得像麦圈一样甜。可惜我嗜吃甜食,所以独沽甜麦圈,连想也没想过去尝尝咸麦圈的味道,现在想买却又买不到了。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出产麦圈的厂家叫作“亨氏”。

太阳锅巴

太阳锅巴是上小学时,午休时间最普及的零食。太阳公司的标志是一个周围围绕着放射状光芒的太阳。锅巴有很多味道:辣的、咸的、五香的、牛肉味的……最受欢迎的是五香味的,又鲜又脆,入味十分。中午吃过饭大家就你一袋我两袋地买回来,一边吃一边聊天。

糖果

仔细想想,小时候的糖虽然不像现在这样多得让人眼花,但也绝对不少,所以我们的童年多多少少还可以谈得上甜蜜。

酸三色

这是种水果硬糖,有红黄绿三种颜色,味道都是酸酸甜甜的。小时候我最喜欢吃绿色的,其次是黄色的,红色的排在最后。

后来看《穆斯林的葬礼》,才知道远在20世纪50年代,这种糖在北京就已经很有名了,居然还是卖到五块钱一斤的高级糖。可惜这些年见得少了,偶尔在商店里看见一回还能激动半天。

大虾酥

大虾酥的外皮是酥的,皮里包着又甜又咸的馅儿,味道鲜美,入口即化。这是小时候标准的喜糖,平时想吃都吃不到。

那时候的婚礼还很简单,一般在门口贴两个大大的红“囍”字,然后新郎新娘在一群人的簇拥下出门,两旁的亲戚朋友对他们撒彩色的亮晶晶的塑料纸片。小孩子最喜欢干这种活儿,所以那时候谁家结婚,我们这群小孩都在人群里跑来跑去,一边嚼着糖块一边撒彩纸,撒一次不过瘾的话还要把已经掉在地上的捡起来再撒一次。

话梅糖

印象里话梅糖有两种:一种是普通的乌色硬糖块,味道酸甜;另外一种是半透明的糖块,里头包着一小颗话梅,糖很甜,话梅很酸,配在一起味道很奇妙。后来还有话梅棒棒糖。这两种话梅糖都是我的最爱。作为一个逢车必晕的资深“马路杀手”,话梅糖是我每次参加春游、秋游等活动的必备良药。

巧克力

费列罗之类的是长大后才见到的高档巧克力,连德芙那样的大众品牌也是后期才进入中国,小时候我们吃的是有着极其浓郁中国风的金币巧克力。那种巧克力是金币造型的,货真价实,沉甸甸的,又大又圆,外面包着晃花人眼的金纸,小时候吃到一块能高兴三天。后来有了足球巧克力,椭圆形的,外面包着足球图案的纸,红色和绿色、黑色和白色比较常见。酒心巧克力是当时巧克力家族中的贵族,一般也是喜宴专用,里头的酒心最好吃,咬碎巧克力以后流了一嘴,又甜又辣。

而外国巧克力流入中国时我已经上了小学,依稀记得最早进驻的一批是金帝、吉百利、德芙,风头一时无两。

橘子糖

它的样子很像一个个小小的橘子瓣,软软的,外面撒着一层均匀的白糖粒,看上去又可爱又梦幻,所以味道是怎样的反而不被人关注了。反正作为糖来说,它甜甜的,基本就算恪尽职守了。

橘子味的东西有很多,像是糖啦汽水啦冰棍啦什么的。比起橙子口味来说,橘子口味显得单纯又甜蜜得多,几乎没有一点点酸涩或者刺激的味道。可惜不知道为什么,橘子口味的所有产品如今几乎都退出了历史舞台,真是让人伤心。

大白兔奶糖

这是小时候顶尖的高级糖果,逢年过节才能吃到。记得我家的大白兔那时候藏在一个铁盒子里,铁盒子又被爸爸妈妈搁在我够不着的大衣柜上。于是,嘴馋之下,常常搬着凳子爬上去偷吃,最后被发现的时候奶糖已经基本被我吃光,结果也被狠狠批评了一顿。

大白兔奶糖外面包着一层透明的“纸”,第一次吃时差点扔掉,妈妈告诉我那是可以吃的,于是我觉得奇妙极了。所以后来每次都要先把这层“纸”撕下来吃,然后再吃里面的奶糖。

大白兔无论是含着吃还是嚼着吃,都香到骨子里,含着吃能感觉到浓郁的奶香味在嘴里一点一点散开,连呼吸都是甜的,嚼着吃会粘在牙上,每一口都又甜又韧——能一边吃一边让我流口水的糖想想也只有这一种了。P001-00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想当年(80后成长纪念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白小帆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辽宁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8294651
开本 24开
页数 31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65
出版时间 2011-11-01
首版时间 2011-11-01
印刷时间 2011-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17.2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10
19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3:2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