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向北》是一部充满情感与历史深度的文化随笔,通过纪实文学的笔法和散文的笔调,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前后吉林乃至东北的文化景象,披露了许多不为人知的人和事,剖析了支撑文化景观的群体人格。这本书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学术价值,而且通过讲述匡亚明、佟冬、公木、于省吾、吕振羽、唐敖庆、罗继祖等一代名流的传奇故事,深入发掘整理了历史上吉林省繁荣文化景观的发端、历程和人文基础。宏大的叙事场景中,处处可见吉林当时求贤若渴的胸襟以及科学家、文史学家们质朴笃厚的人格。
图书 | 先生向北 |
内容 | 编辑推荐 《先生向北》是一部充满情感与历史深度的文化随笔,通过纪实文学的笔法和散文的笔调,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前后吉林乃至东北的文化景象,披露了许多不为人知的人和事,剖析了支撑文化景观的群体人格。这本书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学术价值,而且通过讲述匡亚明、佟冬、公木、于省吾、吕振羽、唐敖庆、罗继祖等一代名流的传奇故事,深入发掘整理了历史上吉林省繁荣文化景观的发端、历程和人文基础。宏大的叙事场景中,处处可见吉林当时求贤若渴的胸襟以及科学家、文史学家们质朴笃厚的人格。 内容简介 《先生向北》一书图文并茂,用鲜活的文笔,以张伯驹、潘素夫妇北上为核心,介绍了1945至1965年间东北文脉遽然隆起,二十余位先生(于省吾、宋振庭、吕振羽、佟冬、匡亚明、唐敖庆、公木、罗继祖、孙天牧、王庆淮、杨振声、余瑞璜、蔡镏生、钟泰……)在东北,特别是在吉林省文史学界发生的传奇故事。先生们的高尚人格和精神风骨可见一斑,展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东北人文历史画卷。书稿可谓反映吉林文化史的一部丰碑之作,有着极高的文化价值。 作者简介 鲍盛华,哲学博士,1973年10月出生,吉林省农安县人。曾任新华社吉林分社党组成员、新闻信息中心主任,吉林省图书馆馆长,吉林省文化厅人事处处长,光明日报社吉林省记者站站长,现任长影集团副总经理。新闻代表作有《“新富村官”现象透视》《东北“畸形消费”现象透视》《经济新常态下的大作为》《农村校长的“筑梦空间”》《文艺作品“双赢”的“吉林之路”》等;学术论文方面代表作有《汉字阅读的独特性研究》《中华阅读史新探(上、下)》《公共文化“在身边”的实践探求》等;文学代表作有《一代文官宋振庭》《一朵雪花的文化传奇》等散文随笔作品,作品集《酸菜·女人·黄龙府》,主编《吉林文化简史》及《吉商》等三部著作。 目录 第一章 向北的勇气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先生向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鲍盛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长春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4575416 |
开本 | |
页数 | |
版次 | |
装订 |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4-08-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