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嵌入式计算系统设计原理(原书第5版)
内容
编辑推荐
·介绍关于嵌入式系统设计和信息物理系统设计的新方法。
·扩展至物联网、边缘/雾计算、车载网络等新领域。
·引入LoRa协议、内存保护等广受业界认可的新技术。
·补充关于安全性和防危性的讨论。
·根据技术的发展修订了大量经典案例。
内容推荐
本书自第1版出版至今,记录了20多年来嵌入式领域的技术变革,成为众多工程师和学生的推荐参考书。全书从组件技术的视角出发,以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方法和过程为主线,涵盖全部核心知识点并辅以示例分析,同时贯穿着对安全、性能、能耗和可靠性等关键问题的讨论,构建起一个完整且清晰的知识体系。第5版涉及物联网、嵌入式多核等领域,引入了LoRa协议、内存保护等新内容,并且更新了大量经典案例。本书适合作为计算机、电子信息、通信工程、自动化及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适合相关方向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目 录<br /><br />译者序<br />第1版序言<br />第5版前言<br />第4版前言<br />第3版前言<br />第2版前言<br />第1版前言<br />第1章 嵌入式计算1<br />1.1 引言1<br />1.2 复杂系统与微处理器1<br />1.2.1 嵌入式计算机2<br />1.2.2 嵌入式计算应用的特点3<br />1.2.3 为什么使用微处理器4<br />1.2.4 嵌入式计算、物联网系统与<br />   信息物理系统5<br />1.2.5 防危性和安全性6<br />1.2.6 嵌入式系统设计的难点6<br />1.2.7 嵌入式计算系统的性能7<br />1.3 嵌入式系统设计过程8<br />1.3.1 需求9<br />1.3.2 规格说明13<br />1.3.3 体系结构设计13<br />1.3.4 设计硬件与软件组件15<br />1.3.5 系统集成15<br />1.3.6 系统设计的形式化方法15<br />1.3.7 结构描述16<br />1.3.8 行为描述20<br />1.4 设计示例:模型火车控制器22<br />1.4.1 需求23<br />1.4.2 DCC23<br />1.4.3 概念性规格说明25<br />1.4.4 详细规格说明27<br />1.4.5 经验总结32<br />1.5 本书导读32<br />1.5.1 第2章:指令集33<br />1.5.2 第3章:CPU33<br />1.5.3 第4章:计算平台33<br />1.5.4 第5章:程序设计与分析34<br />1.5.5 第6章:进程和操作系统34<br />1.5.6 第7章:系统设计技术35<br />1.5.7 第8章:物联网系统35<br />1.5.8 第9章:汽车和飞机系统36<br />1.5.9 第10章:嵌入式多处理器36<br />1.6 总结36<br />扩展阅读37<br />问题37<br />上机练习38<br />第2章 指令集39<br />2.1 引言39<br />2.2 预备知识39<br />2.2.1 计算机体系结构分类39<br />2.2.2 汇编语言41<br />2.2.3 VLIW处理器43<br />2.3 ARM处理器44<br />2.3.1 处理器和存储体系44<br />2.3.2 数据操作45<br />2.3.3 控制流程50<br />2.3.4 ARM的高级特性55<br />2.4 PICmicro中端微处理器系列55<br />2.4.1 处理器和存储体系55<br />2.4.2 数据操作56<br />2.4.3 控制流程57<br />2.5 TI C55x DSP58<br />2.5.1 处理器和存储体系59<br />2.5.2 寻址模式61<br />2.5.3 数据操作63<br />2.5.4 控制流程64<br />2.5.5 C语言编程指南65<br />2.6 TI C64x66<br />2.7 总结69<br />扩展阅读69<br />问题69<br />上机练习70<br />第3章 CPU71<br />3.1 引言71<br />3.2 I/O编程71<br />3.2.1 I/O设备71<br />3.2.2 I/O原语73<br />3.2.3 忙等I/O74<br />3.2.4 中断76<br />3.3 特权模式、异常和陷阱86<br />3.3.1 特权模式86<br />3.3.2 异常86<br />3.3.3 陷阱87<br />3.4 协处理器87<br />3.5 存储系统机制88<br />3.5.1 高速缓存88<br />3.5.2 存储管理单元和地址转换93<br />3.5.3 存储保护单元96<br />3.6 CPU的性能96<br />3.6.1 流水线技术96<br />3.6.2 高速缓存的性能100<br />3.7 CPU的功耗101<br />3.7.1 CMOS的功耗101<br />3.7.2 电源管理模式101<br />3.7.3 程序级电源管理103<br />3.8 防危性和安全性103<br />3.9 设计示例:数据压缩器105<br />3.9.1 需求和算法105<br />3.9.2 规格说明107<br />3.9.3 程序设计108<br />3.9.4 测试113<br />3.10 总结114<br />扩展阅读114<br />问题114<br />上机练习117<br />第4章 计算平台118<br />4.1 引言118<br />4.2 基本的计算平台118<br />4.2.1 平台硬件组件118<br />4.2.2 平台软件组件120<br />4.3 CPU总线121<br />4.3.1 总线结构和协议121<br />4.3.2 直接内存访问126<br />4.3.3 系统总线配置127<br />4.4 存储设备和系统129<br />4.4.1 存储系统体系130<br />4.5 I/O设备131<br />4.6 基于计算平台的系统设计133<br />4.6.1 示例平台133<br />4.6.2 选择平台135<br />4.6.3 知识产权135<br />4.6.4 开发环境136<br />4.6.5 看门狗定时器136<br />4.6.6 调试技术137<br />4.6.7 调试中的困难和挑战139<br />4.7 嵌入式文件系统140<br />4.8 平台级性能分析141<br />4.9 平台级电源管理144<br />4.10 平台安全性145<br />4.11 设计示例:闹钟146<br />4.11.1 需求146<br />4.11.2 规格说明147<br />4.11.3 系统体系结构150<br />4.11.4 组件设计和测试152<br />4.11.5 系统集成和测试152<br />4.12 设计示例:喷气发动机控制器152<br />4.12.1 操作原理和要求152<br />4.12.2 规格说明152<br />4.12.3 系统体系结构153<br />4.12.4 组件设计153<br />4.12.5 系统集成和测试154<br />4.13 总结154<br />扩展阅读154<br />问题154<br />上机练习156<br />第5章 程序设计与分析157<br />5.1 引言157<br />5.2 嵌入式程序的组件157<br />5.2.1 状态机157<br />5.2.2 循环缓冲区和面向流的<br />   程序设计159<br />5.2.3 队列与生产者/消费者系统163<br />5.3 程序模型165<br />5.3.1 数据流图165<br />5.3.2 控制/数据流图167<br />5.4 汇编、链接和加载168<br />5.4.1 汇编器169<br />5.4.2 链接172<br />5.4.3 目标代码设计173<br />5.5 编译技术174<br />5.5.1 编译过程174<br />5.5.2 基本编译方法175<br />5.5.3 编译器优化方法181<br />5.6 程序级性能分析187<br />5.6.1 程序性能分析188<br />5.6.2 测量驱动的性能分析192<br />5.7 软件性能优化194<br />5.7.1 循环的基本优化195<br />5.7.2 面向高速缓存的循环优化196<br />5.7.3 性能优化策略198<br />5.8 程序级的能量和功率分析及优化199<br />5.9 程序大小的分析和优化201<br />5.10 程序验证和测试202<br />5.10.1 白盒测试202<br />5.10.2 黑盒测试207<br />5.10.3 功能性测试208<br />5.11 防危性和安全性209<br />5.12 设计示例:软件调制解调器210<br />5.12.1 操作原理和需求210<br />5.12.2 规格说明212<br />5.12.3 系统体系结构212<br />5.12.4 组件设计和测试213<br />5.12.5 系统集成和测试213<br />5.13 设计示例:数码相机213<br />5.13.1 操作原理和需求214<br />5.13.2 规格说明217<br />5.13.3 系统体系结构219<br />5.13.4 组件设计和测试221<br />5.13.5 系统集成和测试221<br />5.14 总结221<br />扩展阅读221<br />问题222<br />上机练习227<br />第6章 进程和操作系统228<br />6.1 引言228<br />6.2 多任务和多进程229<br />6.3 多速率系统230<br />6.3.1 进程的时间约束232<br />6.3.2 CPU使用效率度量标准235<br />6.3.3 进程状态和调度235<br />6.3.4 运行周期性进程236<br />6.4 抢占式实时操作系统238<br />6.4.1 两个基本概念238<br />6.4.2 进程和上下文239<br />6.4.3 进程和面向对象设计241<br />6.5 基于优先级的调度242<br />6.5.1 单调速率调度243<br />6.5.2 最早截止时限优先调度246<br />6.5.3 RMS与EDF的比较249<br />6.5.4 共享资源、互斥锁和信号量249<br />6.5.5 优先级反转251<br />6.5.6 低功耗调度252<br />6.5.7 对模型假设的进一步分析252<br />6.5.8 事件和偶发任务254<br />6.6 进程间通信机制255<br />6.6.1 共享内存通信255<br />6.6.2 消息传递256<br />6.6.3 信号257<br />6.6.4 信箱257<br />6.7 评估操作系统性能258<br />6.8 POSIX实时操作系统示例261<br />6.9 设计示例:发动机控制单元262<br />6.9.1 操作原理和需求262<br />6.9.2 规格说明263<br />6.9.3 系统体系结构264<br />6.9.4 组件设计和测试265<br />6.9.5 系统集成和测试265<br />6.10 总结265<br />扩展阅读266<br />问题266<br />上机练习270<br />第7章 系统设计技术271<br />7.1 引言271<br />7.2 设计方法271<br />7.2.1 为什么需要设计方法271<br />7.2.2 嵌入式计算系统设计方法273<br />7.3 需求分析和规格说明274<br />7.3.1 需求获取274<br />7.3.2 从需求到规格说明276<br />7.3.3 验证规格说明277<br />7.4 系统建模278<br />7.4.1 基于模型的设计278<br />7.4.2 UML建模扩展语言281<br />7.5 系统分析和体系结构设计284<br />7.5.1 设计模式284<br />7.5.2 事务级建模285<br />7.6 可靠性、防危性和安全性285<br />7.6.1 质量保证技术286<br />7.6.2 设计审查287<br />7.6.3 面向防危性的设计方法288<br />7.6.4 安全性291<br />7.7 总结292<br />扩展阅读292<br />问题292<br />上机练习293<br />第8章 物联网系统294<br />8.1 引言294<br />8.2 IoT系统应用294<br />8.3 IoT系统体系结构295<br />8.4 IoT网络297<br />8.4.1 OSI模型297<br />8.4.2 IP298<br />8.4.3 IoT网络的概念299<br />8.4.4 蓝牙和低功耗蓝牙301<br />8.4.5 802.15.4和ZigBee304<br />8.4.6 WiFi305<br />8.4.7 LoRa306<br />8.5 数据库和时间轮306<br />8.5.1 数据库306<br />8.5.2 时间轮308<br />8.6 示例:智能家居?309<br />8.7 总结311<br />扩展阅读311<br />问题311<br />上机练习312<br />第9章 汽车和飞机系统313<br />9.1 引言313<br />9.2 汽车中的嵌入式系统用例313<br />9.2.1 汽车中的网络物理系统313<br />9.2.2 辅助驾驶系统和自动驾驶314<br />9.3 汽车和飞机中的网络控制系统314<br />9.3.1 网络设备315<br />9.3.2 车载网络体系结构316<br />9.4 车载网络317<br />9.4.1 CAN总线317<br />9.4.2 其他汽车网络319<br />9.5 防危性和安全性321<br />9.6 总结323<br />扩展阅读323<br />问题324<br />上机练习324<br />第10章 嵌入式多处理器325<br />10.1 引言325<br />10.2 为什么需要多处理器325<br />10.3 多处理器的种类327<br />10.4 MPSoC和共享内存多处理器328<br />10.4.1 异构共享内存多处理器328<br />10.4.2 加速器329<br />10.4.3 加速器性能分析330<br />10.4.4 调度和分配333<br />10.4.5 系统集成334<br />10.4.6 调试337<br />10.5 设计示例:视频加速器338<br />10.5.1 视频压缩338<br />10.5.2 算法和需求339<br />10.5.3 规格说明341<br />10.5.4 系统体系结构341<br />10.5.5 组件设计343<br />10.5.6 系统测试343<br />10.6 总结343<br />扩展阅读344<br />问题344<br />上机练习345<br />术语表346<br />参考文献360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嵌入式计算系统设计原理(原书第5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玛里琳·沃尔夫(Marilyn Wolf)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1767886
开本 16开
页数 372
版次 1
装订
字数 616
出版时间 2025-01-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4-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考试-计算机类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P36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0: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