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评传》为“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之一,作者匡亚明对孔子以仁的人生哲学为核心而展开的伦理、政治、经济、教育等思想全貌及两千多年来在国内外广泛传播和影响的曲折变化过程,都作了评述。作者以更广阔的视野对原著作了重大修改,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朝着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孔子这个目标迈出了新一步。
图书 | 孔子评传(精)/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孔子评传》为“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之一,作者匡亚明对孔子以仁的人生哲学为核心而展开的伦理、政治、经济、教育等思想全貌及两千多年来在国内外广泛传播和影响的曲折变化过程,都作了评述。作者以更广阔的视野对原著作了重大修改,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朝着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孔子这个目标迈出了新一步。 内容推荐 本书是齐鲁书社1985年出版的《孔子评传》的修订本。 作者匡亚明根据近年研究所得,在齐鲁版的基础上,除增写了《经济思想》一章外,对其他各章也分别作了较大修订,对孔子以仁的人生哲学为核心而展开的伦理、政治、经济、教育等思想全貌及两千多年来在国内外广泛传播和影响的曲折变化过程,都作了评述。作者以更广阔的视野对原著作了重大修改,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朝着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孔子这个目标迈出了新一步。 《孔子评传》书前所附画像,冠之以《布衣孔子三十而立像》,寓意颇深,耐人寻味。书后附有孔子年谱、人名索引、文献索引和词语索引,为读者阅读提供方便。 目录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 序 第一章 导论 一 研究中国古代有重在贡献的人物为什么以孔子为起点 二 以世论人和以人论世 三 人类文化知识遗产的继承和发展问题 四 对孔子思想实行三分法问题 五 孔子思想的主要特征和应注意的三个区别 六 关于文献资料等问题 第二章 生平概略 一 没落的贵族家庭 二 幼年在贫赋中成长 三 独立谋生,勤奋好学 四 三十而立至仕鲁之前 五 进入贵族统治集团——初次碰壁 (一)中都宰 (二)小司空 (三)大司寇 (四)堕三都的失败 (五)孔子诛少正卯实无其事考 (六)矛盾显露,弃官离鲁 六 访问列国诸侯——到处碰壁 (一)访问列国诸侯的目的 (二)访问列国诸侯的简要经历 (三)访问列国诸侯的三个阶段 (四)结束流浪,回到鲁国 七 不知老之将至的晚年 (一)关于反对季孙氏实行田赋问题 (二)关于西狩获麟问题 (三)关于陈恒杀君、孔子请讨问题 (四)妻、儿、弟子相继死亡 (五)孔子病逝 第三章 孔子时代的社会背景 一 西周是领主制封建社会 (一)殷周间斗争不仅是两个王朝兴替之争 …… 第四章 仁的人生哲学思想 第五章 伦理思想 第六章 政治思想 第七章 经济思想 第八章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 第九章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文献整理家 第十章 孔子思想在国内外影响源远流长 第十一章 结论 附录 索引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孔子评传(精)/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匡亚明编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500740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96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355 |
出版时间 | 1990-12-01 |
首版时间 | 1990-12-01 |
印刷时间 | 2004-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9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
丛书名 | |
印张 | 16.375 |
印次 | 4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08 |
宽 | 150 |
高 | 3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6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