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前尘影事(中国早期电影的另类扫描)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回眸中国早期电影发展历程的著作。全书以报刊、杂志、书籍、说明书、照片、海报和广告等存世纸质媒体为视角,对这些“凝固的电影”爬梳剔抉,探幽发微,生动而有趣地展示了众多不为人知的中外电影史实,深入探讨了中国早期电影的文化蕴含及其文学、美术、音乐的互动关系。

目录

自序

《难夫难妻》究竟拍了些什么/1

《黑籍冤魂》本事考/4

中国长片第一部/9

爱情悲剧《玉梨魂》/15

《醉乡遗恨》成功后的遗憾/20

《小朋友》戒恶劝善/23

别具一格的寓言片《重返故乡》/27

“开心公司”的无奈/31

卜万苍三导《玉洁冰清》/35

《不如归》在中国/39

《自芙蓉》和蔡楚生的投身影坛/43

谷剑尘及其《花园大总统》/47

从《一缕麻》到《挂名的夫妻》/51

风光宣传片《湖边春梦》/54

第一部神话片《月老离婚》/57

《红楼梦》的银幕轨迹/61

侯曜与20年代名片《西厢记》/66

《飞行鞋》与童话影片的尝试/72

20年代影坛一把火/76

孙瑜与中国电影音乐/83

迎合时代的《歌女红牡丹》/91

引起争议的《雨过天青》/95

令“明星”元气大伤的《啼笑因缘》/99

左翼电影第一燕/104

难忘一声“渔光曲”/111

《王先生》的银幕缘/116

国歌从这里唱响/124

一曲“天伦”费争议/130

众说纷纭的《到自然去》/137

赵慧深与《马路天使》/141

马徐维邦和中国恐怖片/144

“孤岛”时期的《茶花女》事件/153

“孤岛”影坛奇葩《木兰从军》/156

“金银世界”里的一线曙光/161

时代需要《孔夫子》/165

《家》的豪华阵容/169

万氏兄弟和大型动画片《铁扇公主》/172

《日本间谍》的坎坷遭遇/178

“因祸得福”的《假凤虚凰》/183

《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放映盛况/187

“文华”《边城》梦的破灭/193

曹禺和《艳阳天》的拍摄前后/196

《新闺怨》里童星荟萃/201

搬上银幕的《三毛流浪记》/205

影响深远的《生路》/209

当年“人猿泰山”热/215

经典《夏伯阳》/222

中国侦探“陈查礼”/227

《天地》和中国/234

魅力长存迪斯尼/240

由《魂断蓝桥》引发的“中国现象”/249

令人崇敬的《居里夫人》/257

后记

……

后记

试读章节

在20世纪20年代,《玉梨魂》曾是一部轰动一时的影片,它根据著名言情小说家徐枕亚的同名小说改编。此书共三十章,最初于1912年连载于《民权报》,同年民权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很快即成为畅销书。作品叙述了清朝末年的一个爱情悲剧,据说融汇了作者的一段少年经历,因此写来格外哀情动人:梨娘不幸早失夫婿,成为寡妇。儿子鹏郎从师于教馆先生何梦霞。随着时光的流逝,梨娘和梦霞互相倾慕,产生了感情。但身为寡妇的梨娘,不敢挣脱礼教束缚,强迫自己过着痛苦的守节生活。为了从感情与道德的冲突中摆脱出来,梨娘说服梦霞与自己的小姑崔筠倩订了婚约。然而何、崔两人并无感情,大家的痛苦有增无减。梨娘于是采取慢性自杀的方式,含恨而卒。临终留给小姑遗书一封,说明自戕身死的原因,并希望她的死能促使筠倩与梦霞成为眷属。筠倩虽感嫂子的良苦用心,但她明白了梦霞另有所爱,终百感交集,一病而亡。梦霞眼见两位女子为自己惨死,一腔孤愤,无处发泄,便东渡日本留学。次年,回国参加武昌起义,壮烈牺牲。

这样一部深情哀怨的文学作品,广受欢迎是可以预料的。当时的时代背景是:辛亥革命以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婚姻制度逐渐动摇,欧风美雨浸润中华,年轻人已有争取婚姻自主的勇气,但是,“形格势禁”,还不能如愿以偿,两性问的恋爱问题,没有根本解决。青年男女,为此苦闷异常。《玉梨魂》的出版发行,恰好引起社会共鸣,受到欢迎。据记载,在十余年内,该书曾再版三十余次,销量几十万,当时连南洋一带,都翻版不绝;民兴社还据此改编成新剧上演,推波助澜,使其影响更为扩大。在新文学运动兴起之前,《玉梨魂》可说是文坛最为畅销的一部著作。鲁迅曾说:与那些狭邪小说相比,像《玉梨魂》这样的鸳鸯蝴蝶派小说,“实在不能不说是一个大进步”(《上海文艺之一瞥》)。

P15-17

序言

我一直对电影史研究颇有兴趣,十余年来始终关注着这一领域,并陆续写过一些文章,进行过一些文献史料的编辑和整理工作。虽然卑之无甚高论,但确实为此倾注了心血,自认是以虔诚的态度在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我在阅读大量原始文献的同时,曾经设想过一些美好的计划,其中之一就是出版一些相关的书籍,如《中国电影图史》、《中国电影史论文索引》、《中国电影出版物总目提要》、《好莱坞影片在华传播概况》、《中国早期电影的本事来源》等等。这些设想有的已变成现实,有的则因种种条件限制一时难以实现,但无论怎样,它们会始终成为我研究道路上的一种动力,虽然有的设想最终将很可能还只是设想而已。

现在放在大家面前的这本小书,也是我曾经有过的许多设想之一,现在能付诸出版,我当然感到非常高兴。要研究电影就要看电影,这是常识,但对研究中国现代电影来说这却是一个大难题。据有关统计,一部中国早期电影史(1905-1949),拍摄影片超过三千部,但保存下来的拷贝却不过十分之一二;至于当时输入中国的外国影片,更是头绪纷繁,少人整理。因此,研究、欣赏中外老电影须另辟蹊径,而当时发行的纸质媒介堪称最理想、最有价值的文献,它们包括报纸、杂志、书籍、照片、说明书、海报、广告,甚至包括电影票、影院特刊等等。它们是凝固的电影,是除拷贝外对中国早期电影的最好补充。长期以来,我浸淫其中,乐此不疲,每有所得,便草成文字,以作备忘,也视之为人生乐趣。这本小书,便是在此基础上整理而成。陈子善先生曾说我是“研究上海近现代电影说明书的第一人”。我知道,这是对我的鼓励,但我为此在收集和研究上下过一番功夫倒是事实。中国早期电影文献散佚严重,因此即使零纸残简、只言片语,也值得我们珍视。在这方面,照片、广告、海报、说明书……哪一种都不应轻视。本书揭示的我国首部故事短片《难夫难妻》的剧情解读、中国第一部故事长片《阎瑞生》的重新审视,《义勇军进行曲》的最早刊载等等,都颇能说明问题。电影说明书虽然只是薄薄几页纸张,但其中文化蕴含却不小,有时往往能从中省视影人的心灵世界。如马徐维邦在上海沦为“孤岛”期问,拍过不少鬼怪恐怖片,为此,曾引起颇多非议。而其实马徐维邦是以一个非常的视角来反映现实,这是他作为一个电影导演对当时病态社会的独特认识。本书所披露他执导的影片《寒山夜雨》说明书中有这样一段值得重视的话语:“‘寒山夜雨’中有鬼,但这鬼倒有着天良,他们并不倚着‘鬼’势杀人,他们钦服孝义的‘人’,同时也痛恨无法无天、横蛮非凡的‘活鬼’。这就是一个人不如鬼的好例子。”(《谈鬼》)这对我们探视马徐维邦的心灵确实很有帮助。如果本书在这方面的提示能对读者有所启迪,那将是笔者最大的欣慰。

本书论及的电影大部分是国产影片,但也涉及一些外国影片,尤其是好莱坞影片。电影发明于19世纪末叶,最初几乎为法、英等欧洲国家所垄断。一次大战期间,美国后来居上,一跃而成世界影业霸主。好莱坞有一套完善的发行机构,当时美国的八大电影公司(米高梅、派拉蒙、华纳兄弟、20世纪福克斯、雷电华、哥伦比亚、环球、联美)在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都设有发行机构,它们几乎垄断了上海的电影发行市场,当年上海的几家头轮影院(大光明、南京.国泰、大上海等),全年放映的好莱坞影片达到四百余部,是国产片望尘莫及的。好莱坞影片能独霸市场,不单单是政治背景的原因,也不只是产量惊人和宣传发行有其特殊的一套,它在艺术质量上确实有其独特之处。一般说来,好莱坞影片在艺术上、技术上要比同时期的中国影片先进十年,而且它的影片品种类型之多,如西部片、歌舞片、卡通片、传记片、历史片、音乐片、武侠片、侦探片、滑稽片、神话片、恐怖片、科幻片、儿童片等等,别国无出其右;此外,它的造星机制也特别发达,从卓别林、范朋克、玛丽·璧克馥一直到秀兰·邓波儿、嘉宝、费雯丽、泰隆鲍华,都是世界上人人皆知的大明星。当时,韩兰根、刘继群学劳莱、哈台,徐莘园学华纳·夏能,陈娟娟、胡蓉蓉模仿秀兰·邓波儿,这些都可见好莱坞影片在当时的巨大影响;当时的文化人,如鲁迅、郁达夫等也都喜欢观赏美国片,这从他们的日记中也能看出。笔者一直想努力探讨外国影片在华的输入传播情况及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本书只是一个开端,一个小小的尝试,如能得到读者的认可,自当继续努力下去。

2005年是中国电影一百周年纪念,短短百年间,中国电影走过了一段令人难忘的历程,其峥嵘岁月,值得我们缅怀纪念,更应该探讨研究。本书能在中国电影诞生一百周年的前夕出版,笔者深感荣幸,并惟有更加努力,为中国电影的繁荣发展而尽摇旗呐喊之责。

后记

2001年5月,我带队去香港中央图书馆举办中国近代文献展,临行之前,上海辞书出版社的解永健先生找到我,希望我能为“辞书”写一本关于电影方面的小书,内容要和坊问同类出版物有些区别,图片则要求既多又“新”,要外界很少见到的,首次发表最好。因为他想策划一套关于图像文化的丛书,希望我这一本能开一个好头。解先生的创意对我很有诱惑力,因为这也是我一直萦绕于心的想法。我记得我们在我那个小办公室里谈得很投缘,我现在还记得的是,我们一致认为:这套书的内容一定要实实在在,不能泛泛而谈;图片不能仅仅只是为了烘托气氛,而应该是文字的依据,是内容的延伸,是该书不可或缺的另一半。由于我当时为办展的许多杂事所缠绕,实在腾不出手,故答应解先生到香港后一定抽时问把书的纲要写出来。在结束了展览开幕后最初的几天忙碌后,我在湾仔的一家酒店里用两天的功夫写出了这本小书的提纲,并基本拟定了全书的具体篇目。当时我甚至已想到了有哪些内容可能成为这本小书的亮点,有哪些照片可作为罕见之物首次披露。7月份,我在香港中环的神州书店里觅到一堆旧书,其中竟然夹杂着几本民国影片的特刊,有《孔夫子》、《铁扇公主》,《日本问谍》等,虽然它们花去了我近半个月的生活费,但这难得的好运还是让我高兴了好几天。我将此视为吉兆,并由此对这本小书的写作充满了信心。

回沪后我将提纲交给解先生,很快获得了辞书出版社领导的首肯,双方顺利地签订了合同。按合同上所写,这本书的交稿期为2002年的年底,应该说时间并不算太紧,用功一点完全来得及。但整个2002年上海都沉浸在申办世博会的热潮中,我也受命主持一个相关课题:历史上的中国与世界博览会。整整三百多天,天天钻在故纸堆中无法分心。12月3日,从摩纳哥的蒙特卡罗传来了上海好运的喜讯,与此同时,我主持的课题成果:《中国与世博:历史记录(1851—1940年)》一书也顺利出版,成为当时惟一一本与世博会直接有关的书籍,3500本图书在短短两个月内全部销完。能为上海申博贡献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我感到由衷的高兴,个人小事稍微推迟一些又算得了什么?当然,对辞书出版社和解先生,我还是要为自己的违约表示歉意。接下去的几个月我几乎天天写作到深夜,接着,为选择图片又耗费了很长时问,现在,这本小书终于交到了解永健先生的手里,我也因此可以长长地松一一口气了。欣慰之余想对本书的体例略作一些说明。

首先,这不是一本面面俱到的书,选择非常有限,中国影片仅涉及五六十部,外国电影更只写了区区十部,就整个近代中国庞大的电影市场而言,此真所谓冰山之一角而已。而且,所选影片也没有什么特别讲究,只是偏于个人的兴趣,或者手头正好有合适的材料。其次,即便书中涉及到的影片,也没有全面评价的意思,只是就自己感触比较深的某一点,以及围绕影片前后左右所涉及发生的一些人和事生发开去,有时只撷取一个片段,有时只注重一个细节,努力去写一些别人未曾注意或者忽略了的东西,力争做到有一点考证,有一点分析,有一些史料,有一些思想。当然,也有可能这些东西正是人家不屑提及,或者是因为我的孤陋寡闻而自以为是,但以我的见识大抵只能做到如此。希望多少能够提供一些独有的东西,不致浪费了宝贵的纸张和读者的精力。

本书的图片,不少取自我个人的藏品。我无意专门去搞收藏,更无奢望成为一名收藏家,但二十年来我也去过不少文物古玩市场。每到一地,名胜古迹可以不看,交流藏品的地方是必去的,当然也陆续买了一些东西。我有一个大致的原则,藏品可以不求升值,但却希望能有助于自己的研究,这些年来我就是朝这个方向努力的。挚友诸君,齐君慷慨相助,让我无偿选用他们的珍藏,厚谊感人;孙珺小姐、洪治先生、舒萌同学为本书的问世出力甚多,在此谨向他们表示感谢。

2004年2月10日于上图1217室

书评(媒体评论)

《前尘影事》是本有特色的著作,它论述的近百部中外影片,我在几十年前人都观赏过(有的还是我主演的),如今有机会重温,感到分外亲切。作者住收集文献上下过苦功,也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因此能做到不人云亦云,不少材料我也是第一次知道,读来既有趣味,也长见识。相信专家学者和爱看电影的人们都会喜欢这本书。

——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 顾也鲁

随着时光的流逝,中国早期电影(1905-1949)的面自己越来越模糊不清。《的尘影事》发掘这一时期的电影文献,从报刊、杂志、书籍到说明书、照片、海报和广告,对这些“凝同的电影”爬梳剔抉,探幽发微,生动而又有趣地展示众多不为人知的中外电影史实,深入探讨中同甲期电影的文化蕴含及其与文学、美术、音乐的互动关系,为中国甲期电影史拾遗补阙,也为中国电影的百年历程作有力见证。作者长期致力于整理中国电影史,治学谨严,成就斐然,本书是他最新的研究成果。凡对中国电影有兴趣者,不可不读。

——著名学者 陈子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前尘影事(中国早期电影的另类扫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615926
开本 32开
页数 26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4
出版时间 2004-08-01
首版时间 2004-08-01
印刷时间 2004-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图书小类
重量 0.3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909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09
147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5:3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