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艺术人生音乐传奇(附光盘)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辑录了中央电视台《音乐人生》栏目的著名主持人与音乐家的精彩对话,当你翻阅这本书,你会看到这些音乐家在用优美的旋律演绎感人音乐的同时,也在怎样演绎自己的人生。

如果你是一个爱乐人,你会从音乐家的传奇人生中体会音乐给生命带来的神奇力量;如果你是一个习乐者,你能从音乐家鲜为人知的故事中感悟音乐带给人生的美好。

内容推荐

即使所有的人都已经对你背过身去,但是音乐不会,它会在你最需要的时候守候在你的身边。这样想来,心中就多了一点向前走的勇气。

——白岩松

音乐家好象是“上帝”的使者,专为抚慰心灵而来;因此,他们注定是与众不同的。  

当一位音乐家在走完一段或艰难、或平坦的人生之路,面对观众重新梳理自己过去的时候,到底有多少心灵的感受能传达给大家?他会用什么样的音乐来解读自己的人生历程?我想这就是音乐人生。这就是《音乐人生》所要传达给大家的内容。

目录

序 用音乐来抚慰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幕后往事

 主持人:朱军/音乐家:《红色娘子军》部分主创人员

蝴蝶的传奇《梁祝》

 主持人:朱军/音乐家:(按出场顺序序)何占豪、俞丽拿、宋飞、盛中国、陈钢

飞翔的大雁

 主持人:董卿/音乐家:蒋英

为伊消瘦,终生无悔

 主持人:朱军/音乐家:周广仁

“采矿”大师,育才辉煌

 主持人:董卿/音乐家:林耀基

五十五年风雨路

 主持人:朱军/音乐家:殷承宗

朗朗的琴声,朗朗的心

 主持人:董卿/音乐家:郎朗

云在飞翔

 主持人:朱军/音乐家:李云迪

浓墨重彩写人生

  主持人:董卿/音乐家:盛中国

五指流韵,双弦传情

 主持人:朱军/音乐家:闵惠芬

让来自灵魂的音乐去安慰灵魂

 主持人:张越/音乐家:王健

世界歌坛璀璨的新星

 主持人:张越/音乐家:廖昌永

骏马走四方

 主持人:董卿/音乐家:范竞马

心中的数字记忆

 主持人:朱军/音乐家:梁宁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主持人:董卿/音乐家:汪燕燕

男儿有泪不轻弹

 主持人:张越/音乐家:昌嘉

编导的听 与《音乐人生》发生关系

主编的话 音乐与人生的对话

后记  梦的农裳

试读章节

朱 军: 杜鸣心老师,刚才吴祖强老师说他受的罪没您多?杜鸣心: 因为我参加了修改的全过程。照理说应该是吴祖强同志领头的, 

   可是他靠边站了之后,就让我负责音乐方面的事了。朱 军: “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这段非常著名的乐曲就 

   是出自您手?杜鸣心: 是我执笔的吧。原来的《万泉河水》也是我写的,江青审查的时 

   候一听给吓着了。她说,这《万泉河水》怎么像黎锦晖啊?她这句

   话是很重的。黎锦晖何许人?30年代他在上海写了很多流行的、 

   爱情的、软绵绵的歌曲。江青这样一说,整个芭蕾舞团都沸腾了 

   ——这个杜鸣心好大的胆子,怎么把“黄色歌曲”塞到“样板戏 

  ”里面来了?当时给我的压力很大。后来根据江青的指示发动群众 

   ,让能写歌的人都来写,除了创作组的同志,整个乐队的队员、

   合唱队队员也都来写了。朱 军: 听说连制作道具的人都去写歌了,有这事吗?杜鸣心: 他不是搞音乐的,但热情很高,所以也来写。大家一起上阵,写 

   出了将近百首的《万泉河水》。我当然首当其冲,写了好几个, 

   最后定的是现在这个方案。感到很欣慰的还是我写的方案被录用

   了。朱 军: 问您一个同样的问题——今天再一次听到自己写的音乐,或

   者听说《红色娘子军》又一次要演出的时候,您心里涌动的

   会是什么样的情怀?杜鸣心: 我们当时并没有想到她要流芳百世。当然,我今天听到这个

   音乐还是感到很欣慰、很感动,觉得我们所花费的精力还是

   有了报偿。朱 军: 王燕樵老师,您一直在看那个总谱,刚才吴祖强老师拿出来

   之后您就一直在看,甚至没太听我跟杜鸣心老师的谈话。您

   在看什么?P7

序言

当语言停止的时候,音乐才会响起。

这是我知道的对一种艺术种类的最高评价。这种评价已经达到极致,可是我却要为音乐写字,这几乎是一个很难完成的任务。音乐停止的时候,文字会开始吗?我想不会,因为这个生动的世界也会因此停止。

  

虽然《音乐人生》脱胎于《艺术人生》,虽然我本人并不同意在《艺术人生》之后再生一个叫《音乐人生》的孩子,甚至因此我并不同意用《音乐人生》这个名字;然而,不得不承认,对于“人生”而言,“音乐人生”要比“艺术人生”更准确、更靠谱。人生如何艺术?柴米油盐酱醋茶,人生没有艺术那么温文尔雅与富丽堂皇,更无法像艺术家雕琢艺术一样雕琢人生。

虽然音乐也是艺术的一种,但是当我们撇开艺术这个大概念,竟然发现人生更像音乐一一有不同的乐章,有起伏,有休止,有高潮。难怪乎,就有了“岁月如歌”或者“如歌的行板”这样把人生和音乐连结在一起的比喻,或许这正是《音乐人生》的生存理由和它赢得掌声的真正背景。

《音乐人生》说:在音乐中你可以听到所有的人和你自己。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听,而又听到什么?

音乐不像白菜,喜不喜欢都要面对,对于很多从未走进音乐世界的人来说,怎么说音乐的好都没有意义,还是给他们一种安慰与抚摸吧。在这个痛苦与挣扎相对更多的时代里,

多一点安慰与抚摸是一种多么幸运的事。今天的你不管经历怎样的打击,几百年前的音乐家已为你写好安慰的乐句;而面对未来的路途,你完全可以相信,即使所有的人都已经对你背过身去,但是音乐不会,它会在你最需要的时候守候在你的身边。这样想来,心中就多了一点向前走的勇气。所以有时候,音乐就像一种宗教。

因此,对人生来说,音乐当然可以锦上添花,但更重要的是,它为雪中送炭而来。在思考与痛苦的时候,它显得更美并且更有力量。

所以我们要听,并从中听到自己和所有的人。

  

那么,音乐家们为什么创作,他们为什么要把音乐与人生连结得这么紧?

这也正是《音乐人生》试图提出并努力回答的问题。

我们永远无从了解一生痛苦无数的莫扎特,为什么在旋律里竟是那么干净与优美?而马勒又是受谁的指使,创作并安慰50年后出生的人群?“使者”,专为抚慰心灵而来。

当然,莫扎特、马勒等等这些名字都已成了历史,而我们身边的很多音乐家,却正努力着和当代人做心灵的沟通,因此离我们更近,而他们正是《音乐人生》要为我们寻找的人。

当主持人和廖昌永一起回到四川老家的日寸候,一定惊讶与好奇:这个小县城与美国国家大剧院之间的路有多远?而另外的一天,当主持人坐到闵惠芬面前的时候,一定又会感慨:为什么被医生认定的绝症,竞奇迹般地被闵惠芬自己的二胡治愈?作为一个钢琴家,殷承宗却有几年的时间必须离开音乐,是什么在支撑他?这就是音乐人生中的问号。因为我们注定好奇:人生里有多少奇迹,而音乐里,又有多少是我们的未知?音乐的力量还有多大?而创造音乐的人生又和我们有着怎样的不同?

所以,提问后的回答,有时并不意味着结束,而往往只是一个开始。

《音乐人生》才起步不久,它要面对与回答的问题也还有很多,而面对这些问题,却要千分小心与万分认真。越是优美的旋律,背后的故事越多;越是动人的演绎,越是曾经深深地打动过演绎者。因此,不能真正地走近音乐,不能认真地走进人生,就很难把《音乐人生》这四个字写得跌宕起伏,写得走进人心。就像音乐大师与匠人的最大区别,是前者用心,后者用手,于是高下立现。而从这个角度说,看《音乐人生》的节目或者翻看这本书中的文字,你都能感到一种用心一一电视创作者的用心。这就是前提,一个可以让我们信赖的前提。

当心灵不在的时候,音乐不过是一堆枯燥的符号,对于电视栏目同样如此。

  

今年是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发明相对论一百周年的纪念年,然而面对这位天才,我对他最大的尊敬并不是因为相对论,而是因为他在人生终了时的一句感悟:死亡是什么,死亡就意味着再也无法听音乐了!

我不认为这句话比不上相对论,当音乐真的和人生紧紧捆绑在一起的时候,爱因斯坦说出了所有爱乐人的内心感受。

人类有了医生这个行当,是为了治愈我们肉体的病;而有了音乐家,却是为了让我们在精神世界里活得更健康。因此,我们该善待音乐家,当然也该更高地要求音乐家。我们需要大师,不需要太多的匠人;我们需要在喧闹世界里能为我们带来宁静的音乐家,不需

要那些急功近利的音乐商人;我们需要在音乐家的创作里听到自己与所有的人,不要在音乐里只听到他自己甚至他自己都没有的空洞技巧;当然,我们更要在他们的音乐里听到每个人的人生,越丰富越是收获,越曲折越有价值。我想,这一切,可能正是《音乐人生》设立的门槛与标准,希望符合这个标准的人越来越多,而不是越来越少。

只有音乐不够精彩的时候,才能够容忍文字的冗长,而不论怎样的文字,都写不出音乐的味道,更叹不尽人生的曲曲折折。所以,文字只是个引子。当您看过这些文字,并将这本书翻完合上之后,还是走进电视版的《音乐人生》中一一那里有音乐,更有丰富的人生表情;一周一次的相伴,注定比文字精彩。要知道,这个世界上值得期待的约会已经不多。

但愿我们和《音乐人生》之间,能有一个。

后记

梦的衣裳

一个节目的诞生就像一个婴儿的出生,永远没有人能预知他的长相。等他出生时你却发现他的眉眼像极父母自己,禁不住喜极而泣,感谢造物主的恩赐。《音乐人生》好像是我们这一群人的孩子。感谢中央电视台的音乐频道,让一群爱乐人和爱生命的人聚到一起。感谢“央视”的领导坚守着高品质的创作,并给予了栏目一个创作的空间。

在刚接到开新栏目的任务时,我想看看能否找到新的策划,于是给文化评论人黄燎原打了一个电话,询问有哪位优秀的文化人特别热爱古典音乐的,而且要具有当代性,他推荐了欧阳江河。这位在“文革”时第一次偷偷听《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像被雷击一样的人,后来几十年一直以听音乐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在他的诗中,我感到了《音乐人生》的定位:

“可以把钢琴弹得好像没有在弹

轻点再轻点不要让手指触到空气和泪水

真正震撼我们灵魂的狂风暴雨

可以是

最弱的最温柔的”

我记得,那是充满春意的一个黄昏,一壶早春的绿茶,在梅地亚茶园中他给了新栏目一句宣传词:“在音乐中你能听到所有的人和你自己”,当时我被击中了。这位驰骋20世纪80年代的四川诗人和爱乐人给了《音乐人生》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开始曲。他和《爱乐》的主编刘雪枫在开播之初整日在《艺术人生》简陋的办公室里开会,并给了我们一份精彩的名单。可以欣慰的是,不到两年,我们已经完成了大半。

制作片头时,我找到常年合作的小功,说要把罗丹的“思想者”做到片头里,小功很惊讶,我记得他奇怪的表情:“怎么可能!”他是有流浪情结的人,是曾经在那一年计划要扔下做得不错的制作公司去西藏拍朝圣的人。他给《艺术人生》创意的包装片始终有淡淡的悲悯气息。我相信可以说服他,我说,这个栏目是关于人的栏目,是关于探索灵魂的事的栏目。为了有强烈的符号性,必须有先声夺人的视觉形象。最终,他和公司里的郭庆咬咬牙决定先做一个罗丹“思想者”的雕塑,翻来覆去拍了无数次,但总是出不未效果,因为原著太伟大,细节很难表现。最后,小功“侦察”到中央美院的校园里有一个“思想者”,于是皆大欢喜地拍摄了那个“思想者”。每当看到片头沉重的“思想者”,想起当时的抱负,还是感慨万千!在当下电视节目的娱乐大潮中,我们在逆流而行之呀f而小功说,这个世界还是有“疯子”的。

进入栏目的下一个“疯子”是拍摄廖昌永的杨涛。20世纪90年代左右,我在北京广播学院上学时认识邻校的他,将近十年没见,他竟然从纺织专业转为著名的电视编导。他是个只做自己喜欢的片子的人,其余的时候,看碟、听音乐、闲着。我说拍一集有关音乐家的节目,他在一秒钟后说可以,关于音乐的事没有什么可说的,甚至连劳务费都没提。于是他和《艺术人生》的马宁开始了为期一个半月的制作。在上海的雨中,在四川的油菜花地里,他们拍摄,拍摄。仅仅为了一个四川江边不到1O秒的画面,往返一天在山中奔走。后期又在机房没日没夜地做了两周。马宁是非常有才华和具有男子气概的美女,在我们的团队中,她以无私和奉献精神成为著名的“党员马大姐”,她远离娱乐开始潜心制作这个叫做“片子”的节目。在片子做完之后,我们骄傲地放给策划和朋友们看,真的自豪。张越和著名的记者和专栏作者何东来看,一向冷冷的何东没有评价就离开,我知道这是一个好片子。“好片子”,真的非常遥远的词汇。

在这里,我要感谢三位好朋友,也是三位《音乐人生》的主持人,朱军,张越,董卿。

张越,我非常敬重的一位主持人。几年前,我偶然在街上买了一份《北京青年报》,里面有一整版张越谈她的新栏目的采访。关于那些弱势群体,关于那些人的尊严,关于知识分子在当下的电视界的职责。我在马路上看完这篇访谈,在太阳下有点恍然,被一个女性的勇气和力量所震撼。到了2004年,经过了许多事,张越更加平静了。筹备《音乐人生》时,当我们给她讲述这个栏目时,我特地说,我们终于可以做一个关于艺术家的栏目,也是一个关于“人,,的栏目了。后来张越始终夸奖这个团队,但是我认为最终吸引她的是那些生动的“人”。第一次到上海和廖昌永访谈,摄制组住在一个非常一般的宾馆里,客人看到张越总是吓一跳地愣一下,不知道在这个地方怎么会碰到她。张越说《半边天》采访的那些嘉宾大多住在偏远的山区,每次坐火车、换汽车地去,《音乐人生》显然要好。其实,今年的这次拍摄回来,张越还是坐了一次从上海到北京的火车,而且是硬座。张越以个人的实’践在完成着知识分子在电视中的突围。采访廖昌永时,上海音乐学院的音乐厅中寒气渗骨,冷得站不住,但是张越和廖昌永的访谈却激荡着人和人之间思想碰撞的火花,令人久久不能平静。于是,从那以后我们最开心的事是张越能够经常来到我们办公室。一支烟,自备烟灰缸,话不多,时间很紧凑,击中要害地向策划和编导提问。每次我和她聊天,总是控制不住地说了很多话,可能她总是一句话不说地坐在你的对面,这就是张越的魅力吧!

2004年,同时有几位朋友给我推荐一位特别好的主持人,《魅力12》的董卿。我感到很好奇,就约了她坐坐,聊聊天。在梅地亚,我第一次面对面见到了著名的美女支持人董卿。她的头型非常漂亮,富于雕塑感,从正面、侧面、后面看都可以称得上完美。其次,就是她刚从梅地亚的书店买了一堆书,包括《往事并不如烟》。我被这个美女和她的图书深深地打动了。请董卿做第一期,就被这位美女吓了一跳——她的“功课”做得真刻苦,文案上密密麻麻的记录,证明美女一点没有偷’赖。林耀基老师的“音乐人生”在美女的微笑和无比真诚的提问中展开绚丽的画卷。我发现镜头里的董卿头型更加完美,也发现了一位和我一样认真的同事。董卿离开她相亲相爱的父母,只身一人刚来北京,人生地不熟,出门连三环在哪还要打听。我不知道那段日子她是怎样度过的。从2004年到2005年,董卿在中央电视台的舞台上熠熠闪光,而《音乐人生》并不是个大众栏目,但是董卿却坚守着,更加证实着真正的美女是由内而外的。后来,我和董卿成为很好的朋友,每次见面时这位美女永远像春风一样灿烂,一个和工作有关的话题就是谈论人生,这也算假公济私吧。

朱军是《艺术人生》的标识。《音乐人生》开播之初,《南方周末》采访朱军,询问他是否担心两个栏目有重复。朱军说,从他本人的经历来说,主持《音乐人生》更加能够释放个人的艺术积累。的确这样,朱军非常有艺术天赋。我知道,朱军要完成台里大量而且繁重的主持任务,之后所剩时间很少,但是还坚持主持音乐频道的这个节目,这不仅仅是对于工作的负责和对于《音乐人生》的挚爱,更多的是他对于音乐家的尊重。很多音乐家谈到了“文革”时的少年梦想和在文工团的青春岁月,我想这种个人和国家的命运的轨迹每次都会在朱军的心里产生共鸣,这是实实在在的人生财富。刚开播时,栏目保留了一段时间有观众参与的现场访谈,第一期录的是《梁祝》作品的聚首。当日寸台编委会在审看这期节目时,我看到有几位领导落泪了。那流淌中国半个世纪的旋律早已经渗透到我们的血液之中。朱军,这位真正的西北汉子,一个真诚对人又对己的人,这应该是他获得成功的一个很大原因吧『

《音乐人生》开播快两年了,只能说时间像飞一样过去,《音乐人生》虽然是眉眼酷似这些创办者,但是一个栏目的发展有它的生命轨迹,一个孩子要汲取后天的营养才能健康地发展。小别,王亦霏,李劲,伦老师,赵辉,冯小庆,樊娜,杨益,黄千叶,专心致志地拍着“片子”,远离浮躁的媒体,这些可爱的编导和幕后人员呀。  欧阳江河在文章中引用了迪兰·托马斯的诗形容米凯兰杰利的钢琴之妙:

“我童年时抛向天空的球

至今没有落地”

我想了想,这也可以形容一个栏目的创办和发展,希望理想和对于生命的敬畏永远在天空中飘扬。

岩松给《音乐人生》写序,我接到之后怦然心动,在媒体中这样与音乐为伴的人应该有着多少对生命的审视和对自我的尊重。我没有给岩松回电,没有提过这篇文字。真正的好文字不需要分享。

如今,我们的节目将以图文的形式呈现给每一位爱乐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得到上海音乐出版社总编辑费维耀和编辑周洲、张治远,以及设计叶君的大力支持,正是由于同专业、跨行业的亲密合作,才为爱乐者提供了更加立体的、全方位的《音乐人生》。

愿《艺术人生·音乐传奇》的出版,带着其独特的纸质的油墨味,将这些飘扬在天空中的音乐家的传奇故事定格,并升华为更多爱乐人的理想和追求。一期录的是《梁祝》作品的聚首。当日寸台编委会在审看这期节目时,我看到有几位领导落泪了。那流淌中国半个世纪的旋律早已经渗透到我们的血液之中。朱军,这位真正的西北汉子,一个真诚对人又对己的人,这应该是他获得成功的一个很大原因吧!

《音乐人生》开播快两年了,只能说时间像飞一样过去,《音乐人生》虽然是眉眼酷似这些创办者,但是一个栏目的发展有它的生命轨迹,一个孩子要汲取后天的营养才能健康地发展。小别,王亦霏,李劲,伦老师,赵辉,冯小庆,樊娜,杨益,黄千叶,专心致志地拍着“片子”,远离浮躁的媒体,这些可爱的编导和幕后人员呀。

欧阳江河在文章中引用了迪兰·托马斯的诗形容米凯兰杰利的钢琴之妙:

“我童年时抛向天空的球

至今没有落地”

我想了想,这也可以形容一个栏目的创办和发展,希望理想和对于生命的敬畏永远在天空中飘扬。

岩松给《音乐人生》写序,我接到之后怦然心动,在媒体中这样与音乐为伴的人应该有着多少对生命的审视和对自我的尊重。我没有给岩松回电,没有提过这篇文字。真正的好文字不需要分享。

如今,我们的节目将以图文的形式呈现给每一位爱乐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得到上海音乐出版社总编辑费维耀和编辑周洲、张治远,以及设计叶君的大力支持,正是由于同专业、跨行业的亲密合作,才为爱乐者提供了更加立体的、全方位的《音乐人生》。

愿《艺术人生·音乐传奇》的出版,带着其独特的纸质的油墨味,将这些飘扬在天空中的音乐家的传奇故事定格,并升华为更多爱乐人的理想和追求。一期录的是《梁祝》作品的聚首。当日寸台编委会在审看这期节目时,我看到有几位领导落泪了。那流淌中国半个世纪的旋律早已经渗透到我们的血液之中。朱军,这位真正的西北汉子,一个真诚对人又对己的人,这应该是他获得成功的一个很大原因吧!

《音乐人生》开播快两年了,只能说时间像飞一样过去,《音乐人生》虽然是眉眼酷似这些创办者,但是一个栏目的发展有它的生命轨迹,一个孩子要汲取后天的营养才能健康地发展。小别,王亦霏,李劲,伦老师,赵辉,冯小庆,樊娜,杨益,黄千叶,专心致志地拍着“片子”,远离浮躁的媒体,这些可爱的编导和幕后人员呀。

欧阳江河在文章中引用了迪兰·托马斯的诗形容米凯兰杰利的钢琴之妙:  “我童年时抛向天空的球

至今没有落地”

我想了想,这也可以形容一个栏目的创办和发展,希望理想和对于生命的敬畏永远在天空中飘扬。

岩松给《音乐人生》写序,我接到之后怦然心动,在媒体中这样与音乐为伴的人应该有着多少对生命的审视和对自我的尊重。我没有给岩松回电,没有提过这篇文字。真正的好文字不需要分享。

如今,我们的节目将以图文的形式呈现给每一位爱乐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得到上海音乐出版社总编辑费维耀和编辑周洲、张治远,以及设计叶君的大力支持,正是由于同专业、跨行业的亲密合作,才为爱乐者提供了更加立体的、全方位的《音乐人生》。

愿《艺术人生·音乐传奇》的出版,带着其独特的纸质的油墨味,将这些飘扬在天空中的音乐家的传奇故事定格,并升华为更多爱乐人的理想和追求。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艺术人生音乐传奇(附光盘)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峥//别航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音乐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678053
开本 24开
页数 26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76
丛书名
印张 11.67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5
175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5:4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