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走在西花厅的小路上--忆在恩来同志领导下工作的日子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收录了忆叙周恩来的文章22篇:《走在西花厅的小路上》、《周恩来晚年外事活动漫忆》、《周恩来与江青、维特克事件》、《广州会议》、《董必武、周恩来托起国统区一片天》、《雾重庆的文艺斗争》……记载着珍贵的史料,感人的故事,传递出作者坦诚、真实的情感,和周恩来令人景仰的人格魅力和高尚情操。

内容推荐

本书汇集忆叙周恩来的文章22篇,均为作者自1939年被选派至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工作以来,与周恩来在不同历史时期亲历各种活动、事件的真实记录。既记述了雾都重庆文化界瞬息变化、共和国建立以后文坛风云变幻,又叙述了周恩来与文艺界朋友息息相通的友情,在外交事务中与国际友人交往的点点滴滴。每篇文章都记载着珍贵的史料,感人的故事,传递出作者坦诚、真实的情感,和周恩来令人景仰的人格魅力和高尚情操。

目录

走在西花厅的小路上

周恩来晚年外事活动漫忆

周恩来与江青、维特克事件

广州会议

董必武、周恩来托起国统区一片天

雾重庆的文艺斗争

周恩来领导南方局文委

组织抗战文艺大军

上海“周公馆”

雾重庆的企盼

挚友·知音——周恩来与郭沫若

周恩来与茅盾在重庆的交往

夏衍心目中的周公

周恩来、孙维世和金山

周恩来与陈荒煤

他心中装着多少人——周恩来与冰心、常书鸿

周恩来喜欢戏剧有爱提意见

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上演前后

周恩来与“北京人艺”的情缘

我心中的邓颖超大姐

父逝——周恩来同志的遗憾

傅天仇:终生追求周恩来精神的人

后记

试读章节

走在西花厅的小路上

五月的北京,美丽可人。风沙已过,寒意退尽。和煦的阳光暖暖地照着,还不觉炎热。中旬的一天,我又走进中南海邓大姐住所的院子,只见院内的各色月季花已竞相开放,芍药的花蕾也绽出点点洁白粉红。满园春色正象征着主人明朗的心绪和蓬勃的精神。我高兴地走上台阶,踏进了前院的“朝阳”厅。今天,邓大姐在这里宴请日本朋友真山关保先生和她的助手及演员们。我进得门去,见邓大姐已穿着整齐,等待客人。她虽然步履有些微迟缓,但仍是神采奕奕。

真山美保是日本新制作座的领导人,这次专程从日本来北京,特意向邓大姐问好致意。因为她第一次到中国来访问是1956年,至今正好30周年了。30年前周恩来总理接见了她,并对当时年轻的真山小姐给予很大的鼓励,促使她30年来,自强不息,获得了很大的成功。这些年来邓大姐也曾和她不断相会,结下了深厚情谊。这天在邓大姐家的聚会,充满了热烈的气氛,人人都激动得泪光闪闪。这灿烂的友谊之花,是周恩来总理生前播下的种子繁衍而来的。邓大姐说:“我只在这间大客厅里宴请过西哈努克亲王。你就是我第二位客人了。”真山美保连连点头说:“我太感谢啦,我仅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日本人呵。”邓大姐回答她:“你同样是我们真正的、值得尊敬的朋友。你们专程来看望我,也太感谢啦。”她接着又说,“恐怕在座的中国同志,也没有谁在这里吃过饭吧”。邓大姐首先问我,因为我大概是来得较多的一个。我回答大姐:“我来这里吃过饭,但不是招待外宾。”

“是的,1964年我和恩来在这里会见了南京前线话剧团的全体同志们,还一起照相吃饭。”她的思维还是那么敏捷,记忆力也真好啊。

举目看看四周那熟悉的隔扇门窗,多少往事涌上心头。记得1964年,南京前线话剧团到北京演出《霓虹灯下的哨兵》,恩来同志和邓大姐都很喜欢这出戏,曾多次和作者、导演、演员们见面,谈论修改意见,恩来同志和邓大姐认识每一个演员和他们所扮演的角色。那天,大家特别高兴,恩来同志与每个人谈他的意见,有赞许,也有批评:小陶演出了农村姑娘可爱的气质,连长的性格表现得过于急躁……恩来同志饭前像是很认真地对大家说:“今天你们是到我家里来做客,可不是国务院请你们。用的是我和大姐的工资,你们可以心安理得地好好吃这顿饭。不过,粮票可是得交,不然这一顿就把我一个月粮票都吃没有啦。”几句平常的话像一股温泉悄悄地流过了每个人的心田。正是一件件一桩桩平凡小事,积累成一个整体的品格,一个伟大的领导者,难道不是以具体的模范行为来影响着所有的人么?我们党良好的作风,也是无数党员的具体模范行为所汇集而成的啊。

时光流逝。这所院子,如今看来虽然面目依旧,但那些年它曾经历了多少沧桑,也成了一段历史的见证。那日我回到家里,思潮起伏,往事萦绕,于是又拾起笔来。

(一)

1964年春天,偶然的机会我知道恩来同志将陪同西哈努克亲王去重庆,并过三峡,这触动了我多年的心愿。我多么希望有可能再回到重庆看看啊。自1946年我离开那里以后,一直没有机会旧地重游。于是我尝试着与童小朋同志联系,问他是否可以把我带上。他慷慨地答应了我的请求。那一次我回到重庆,真是感慨万端,除了重返红岩和曾家岩以外,还特别去了白公馆和渣滓洞。当年我们有谁曾想到是处在如此险恶的斗争环境之中?是周恩来同志面对那样严峻复杂的斗争形势,坚持原则,挥洒自如,处处表现出大无畏而又乐观开朗的精神,感染着大家,鼓舞着大家,使所有在那里工作的同志,在最困难的时刻,总是充满信心。

重庆的三月,春雨绵绵,那是我第一次乘船过三峡,虽然被那雄伟的山河景色深深吸引,又为古往今来的多少英雄人物的悲壮故事所激动,但在我私心深处留着工作上思想上许多疑团,无处诉说,也无处求教。这时我突然想到应该找合适的时机向周恩来同志倾吐。

到武汉以后,恩来同志即乘飞机返回北京。这是最好的机会了,我请求在飞行时向他汇报思想。整整两个小时,我向他汇报了1963年底在上海举行的华东现代戏会演的许多情况。在会演之前,中国剧协主席田汉同志要出席参加,却没有得到邀请。田汉同志还是去了上海,但遭到了异常的冷遇,甚至是歧视,任何活动都不邀请他参加。他是老一辈戏剧家,深受各地剧作家和艺术家们的敬重,自然地会到他所住的旅馆去探望,听取他对某些戏的意见,这也引起张春桥、姚文元等人的不满,以致他所住的旅馆房间都受到监视。以后谁也不敢再去看望他了。这也就把他孤立起来了。此时,我在上海观摩现代戏,了解创作情况,就劝田老早日返京,以避免出现更不愉快的事情。田老是位刚直的艺术家,他对张春桥等人的卑劣行为非常气愤,终于在会演闭幕前夕离开了上海。上海市委宣传部有位负责人找我谈话,因为是熟人了,他比较坦率地对我说,“中央”已对周扬、夏衍、田汉等人有看法,斗争很复杂,劝我不要卷入其中。我对他的关照表示感谢,也表示了我对上海这种做法的不满意。我说:上海与国务院、文化部像是在唱对台啊。此后我感到我在上海的行动,包括我向北京打长途电话汇报情况都受到了监视。现在回想起来,那实际上是张春桥等人在上海策划的一次对中央的挑战,可以说是“文革”的前哨战。当然,那时候我丝毫也没有这样想过。

从武汉到北京的专机上,我很激动地向恩来同志叙述了在上海看到的和遇到的一切,表示我对此迷惑不解,也愤愤不平。在我的记忆中,我还从来没有在他面前这样放肆过。那是由于在心里压着太难受了,只有一吐为快,也只有恩来同志在我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的时候,会严格批评我,而绝不打击。在飞行的两个小时中,他一句话也没有对我说。他的眼神显出一点忧虑,看着我激动的样子,时时陷入沉思。我像连珠炮似的说了一个多小时,安静下来又有些心神不定。我等待着恩来同志对我说点什么,批评责骂都好。但他却沉默着站起身来,在小小的机舱里来回走了几步,站在那张小桌前说:“顾全大局,要学会顾全大局。”声音低低的,沉沉的,像是对我说的,又像不是。那时我体会不到这句话的分量,我默默离开了。但这句话一直深深铭刻在我的心里。

在回顾往事的时候,每个人都可能清醒一些:1963年华东现代戏会演时,张春桥等人如此猖狂,也是有来由的。1962年在周恩来和陈毅同志大力支持下,在广州召开了全国话剧、歌剧、儿童剧座谈会,那次会议的精神是要作家们解放思想,百花齐放,不要过多的行政干涉。同时要切实改善党和知识分子的关系,要承认知识分子的觉悟,承认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本来对这次会议,恩来同志是十分重视与支持的,并准备在会上讲话。但我去广州之前,恩来同志忽然把我叫了去,告诉我:“广州会议我不能去参加了,陈毅同志的讲话也是代表我的。”当时我十分惊讶,原来他是那样积极支持,而且了解了许多情况,做了相当充分的准备,为什么突然改变了呢?我把消息传给文化部及剧协领导,大家都感到失望。在会议开幕前一天,3月3日,恩来同志忽然到了广州,把我们几个人找去汇报,并说他要作一次有关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不仅为创作会议,还请正在广州参加科学工作者会议的同志。这个报告考虑得非常全面而又极周密,与陈毅同志报告的那种辛辣和明快,成了极好的相互补充。据我以后知道,那次恩来同志是为了别的事到广州的。可见他对知识分子问题的重视。而对广州召开的这次会议,上海的领导人完全置之不理,既不派人参加,会后又不向文艺界传达。到了“文化大革命”,陈毅同志的讲话成了“大毒草”,广州会议也成了“大黑会”。如此种种,不是很值得深思吗?

1964年夏季,文艺界对夏衍、田汉、阿英等同志进行大批判。我受命为批判者,要在相当范围的会议上,发言批判这几位在国内外久负盛名的老作家,我始终尊敬的前辈。给我的题目是批判《关汉卿》、《谢瑶环》等剧本,而且必须提升到“影射现实”的高度,我内心感到极大的矛盾与痛苦。作为党员,我必须按照上级的指示办,但这违背我的良心与意愿。特别是批判《谢瑶环》,这是在我主编《剧本》月刊时,向田老约的稿,他写完初稿就交给我看过,我非常欣赏这个剧本。随后他作了些修改,每改一幕我们发排一幕。中国京剧院也立刻排练了。演出十分精彩而又激动人心。时隔不久,我又怎能振振有词地去批判它呢?思想不通,又作不来假。我带着深深内疚的心情到田老家,把我写的批判稿给他看。当时他也在极度烦恼之中。看了之后,他苦笑着对我说:“你这样批判还很不够啊,通不过吧。”我立时感到一股冷气往肚子里倒流,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忽然,他站起来迅速拿出一封没有封口的信交给我,让我读。这是给周恩来同志的,内容既有检查又有申诉,写得辞情恳切,都是肺腑之言。我的眼泪再也不能抑制……他让我亲自转交这封信。

解放初期,我在天津工作,虽也经常有公事或会议到北京来,但我还没有去拜望过恩来同志和邓大姐。那是因为我感到他们公务极为繁忙,没有特殊要紧的事,我不应该去打扰,所以直至1955年。我调北京工作以后,才应恩来同志之约,和十几位曾在重庆一走己工作过的同志,到他的住所西花厅吃饭。这些同志彼此已有多年不见,这天聚会在一起都十分快活,像久已离散的亲人,重又相逢一般,问长问短,欢笑之声洋溢全屋。在饭桌上,恩来同志指着我说:“你常常到北京来,可就是从来不到这里。”我当即带点顽皮一笑着说:“现在和解放前不一样了,您这里门卫森严,门槛高,我不易进来呀!”眼看恩来同志的脸色沉了下来,用严厉的语气批评我:“你这是什么话,我们是共产党的政府,不是衙门,哪有高门槛?你这种自命清高的思想要不得,必须纠正。”我十分后悔说错了话。随后他把秘书叫来说:“任何时候她要来,只要我们在,你们都不要拦阻,要告诉我。”当时我心里还真不好受。尽管恩来同志这样说过,我还是很少主动去看望打扰他们。

这一天,我手里拿着田汉同志的信,心中十分难过,我必须立刻把信亲自送去。我怀着不安的心情,走进中南海,走进西花厅小侧门旁左边那间小办公室,把田老的信送上。恩来同志随即把信看过了,浓浓的眉毛紧锁,神色有点不安。恩来同志的眼光向我射来,那时我也怀着满腹心事,不敢说,又难以抑制。恩来同志严肃地对我说:“你有话就说吧。”我的话就像开了闸门的河水一样,把那时搞的批判,我怎样想不通,而领导对文艺的批评我也觉着不大符合事实,批评太过火了,诸如此类说了_通。说着说着,连我自己都吃惊了。恩来同志紧紧皱着眉,盯着我。我立即住嘴了。他严肃地批评了我,说我对待批评的态度不对,要从多方面来考虑,而不应该带着满腹牢骚。即使批评不当,也要正确对待。这立刻使我想起那次从武汉飞回北京时,他意味深长地说“要学会顾全大局”时的神态。他随即拿起办公桌上的毛笔,给田汉同志写了一封回信。恩来同志让我看看。我记得内容大致是,肯定田老多年来为戏剧工作的贡献,同时要他正确对待当前的情况,并希望继续写好他的剧本——田老当时正准备改编京剧《红色娘子军》。信的言辞比对我的批评婉转多了。恩来同志让我立刻把亲笔信带给田老。

P1-8

后记

这本小书中的文章是多年所写,本来没有想到能集结出版,十分感谢党史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们的鼓励和厚爱,使之能集成小书,我想也许多少能留给年轻一代感性的历史知识吧。

我能够在退休以后写些回忆的文字,也是受到一些青年朋友的鼓励,我才能不时写下一点。我相信自己是用真诚和不虚构任何史实的。我们这一代人大都不在人世了,留下一点真实的史实供人们研究参考。

记得我写第一篇纪念恩来同志的文字是他逝世一周年,也是我第一次写这类文章。我把一本稿纸放在我的书桌上,拿起笔,我一个字也写不出来,我的泪水不断流下,那些稿纸都湿透了,而我伏在湿透的稿子上……这种情况连续了好多年。由于我内心深处填满了难以言表的感恩之情,这不仅是对恩来同志,而是对党、对人民的感恩之情!光阴逝去已70年,在不少无眠之夜回首往事,我常常责问自己,有生之年我还能为人民和祖国做些什么?……

再深深感谢为这本小书付出劳动的同志们。

张颖

2008年2月24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走在西花厅的小路上--忆在恩来同志领导下工作的日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共党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999597
开本 16开
页数 22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9
出版时间 2008-08-01
首版时间 2008-08-01
印刷时间 2008-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7=7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6
164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3:4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