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永远的三峡
内容
编辑推荐

在三峡水库即将蓄水的前夕,凤凰卫视组成电视行动队,用镜头完成一次对三峡的抢救性记录。凤凰卫视的记者和工作人员用极富专业性的精神和独特的文化视角、巨大的人文关怀精神和浓厚深重的历史反思态度,亲历三峡现场,走遍巫山巴水,采访了大量的专家、学者和普通的三峡居民,倾听他们的看法和经历,摸索三峡和三峡工程影响我们的生活和情感时留下的蛛丝马迹,留下了大批弥足珍贵的影像和文字资料,记载了我们看到、听到和体验到的历史变动,以及这一历史变动中人类的情感故事。

内容推荐

顺江而下,凤凰卫视《永远的三峡》摄制组在了解了很多三峡的历史的情况下,来到了当今世界最大、最壮观的现代人文景观——三峡大坝。看看今天的人类将要截断万古江流的巨大工程,只有一个感叹:人啊!地球上的精灵!当今人类的力量真是伟大!

目录

序一:为了永远的三峡(刘长乐)

序二:我眼中的三峡(杜宪)

◎你看见过三峡吗?

永恒的三峡1

文化的走廊8

◎没有终点的旅行

话说三峡13

 三峡的形成13

 文明的摇篮16

三峡纪胜2l

 夔门天下雄23

 奇绝瞿塘峡25

 三峡画廊:巫峡30

 秀险西陵峡33

人在三峡87

 摄影家眼里的三峡37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三峡古栈道41

 寻找神女45

 佛声灯影双桂堂49

◎寻找与追忆

三峡古文明之谜5 5

 神秘地带55

 失落的世界59

世间或无鬼,万物应有灵:三峡的信仰62

 三峡巫文化62

 鬼神崇拜65

 江神崇拜69

 神女庙与屈原祠72

巴人之谜77

 西南有巴国77

 寻找巴人82

 悬棺之谜85

 土家遗风90

◎此情可待成追忆

小城故事92

 白帝城往事95

 夜色丰都99

 在大昌 107

 再见了,洋渡小镇111

 当年繁华地:龚滩古镇115

英雄冢尚在,风流或可寻:探访三峡古战场119

 悲情城市:白帝城119

 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荆州124

 八阵图探秘128

 秦良玉故里132

追忆黄金水道138

 三峡航运话今昔136

 卢作孚:舟行川江140

 卢作孚:梦在北碚145

◎为未来保护历史

文物与风景同在151

 保护石宝寨151

 拯救白鹤梁155

 瞿塘峡题刻162

文物保护:和时间赛跑l67

 古代盐场 167

 忠县汉墓:考古与盗墓赛跑170

 忠县汉阙 175

 张飞庙:最昂贵的移民181

 张飞庙:一江分隔新旧地,千年不改望蜀心181

◎生活在别处

移民在三峡19

 移民:世界性难题191

 三峡:移民的走廊194

 三峡:生存之痛198

移民在行动202

 在码头上:打工妹和鞋匠202

 在码头上:挑夫和琴师206

 摆渡人的故事2D9

小店老板的手气211

唱民歌的人们214

彼岸的城市222

奉节222

丰都227

巴东与巫山230

涪陵233

临行之前24O

 祭祖迁坟240

 最后的龙舟赛244

迁徙之路248

 从奉节到厦门248

 移民船过夔门250

 厦门在望254

◎许三峡一个未来

生命之水259

库底清理2e3

生态平衡出路何在288

◎高峡出平湖

梦圆三峡271

编后记276

试读章节

自古道“蜀道难,难於上青天”。沟通巴蜀与东部荆、楚、吴、越的交通要道只有长江,而长江上游的川江,又因其急流险滩和两岸的崇山峻岭而被人叹为绝地。然而正是在这绝地上,那些川江航道最早的开拓者们硬是在急流险滩上,探出了一条前进的航线,在两岸的绝壁上开凿了出了一条天梯石栈。

著名摄影家郑云峰先生已经在三峡地区扎点拍摄了五年。五年之中他到处寻找两岸的纤夫古道,寻找那些被纤索刻划在岩石上的纤痕。他像被纤夫的魂魄附了体,完全忘记了危险,也完全忘记了荣辱。他不仅用镜头拍下了每一道纤痕,而且用双手抚摸过每一道纤痕,用滚烫的热泪一次次地祭奠那些曾经攀援在纤夫古道之上的亡魂。

郑云峰(摄影工作者):看这个,靠近看,靠近看这个。这就是一道一道的纤痕,你看看,多悬啦。你看这个地方,一道两道三道四道。看,第四道,那个纤痕,看见纤痕了吗?枯水的时候,它一共七层。现在我们只看到五层,五层在下面了,相当险要。

杜宪:这个恐怕要经年累月,才可能留出这样的印记吧。

郑云峰:千百年来的时间了才能形成的。在这儿,看见了吗?乾隆二十五年的五月修的。

刻在岩石上的纤痕是如此深邃,就像一道道勒在我们肉体与灵魂上的绳索,紧紧的揪住我们的心。可以说三峡两岸的道道纤痕,是无数代纤夫用生命和血汗磨出来的。在那没有机动船的年代,每一道上水的船只都需要众多纤夫的牵拉,才能逆水行舟。毫不夸张地说,正是三峡纤夫一步一叩地拉来了重庆这个西南大都会的繁华,拉来了三峡各个大小码头的生机与活力。

郑云峰:另一个关键是抢滩。什么是抢滩?就是说顺流而下的时候,水很快,而且又有暗礁。在这种情况,如果他是一个好的驾长,他的技术很精湛的话,他就会顺着水势拨乱反正。过了这个险滩以后,你就有了生命。如果他的运气不好,他的操作不好。一不注意,撞上了暗礁,船破人亡,死路一条了。

杜宪:他讲到这的时候,我才领会他的意思:长江为什么有两条路,一条是生路,一条是死路。

无论对于船工、船上的旅客和岸上的纤夫,三峡航道都是生死两条路。

郑云峰:我曾经试看走一趟悬崖,我试了一下。确实我不敢走,就回来了。看着这条路,我说前人们是怎么走过来的?许多镜头在我脑子里就出现了。我还是横下心来,我说前人能够走过来,我小心一点就是了。当时我没带相机,我就是抓着这上面,一步一步的,咬着牙,我就走过来了。走过去以后,再回头来看一看,确实心惊肉跳,真的。P4-6

序言

序一:为了永远的三峡黪凤凰卫视公司董事局主席刘长乐

在三峡即将蓄水的前夕,凤凰卫视组成精干的摄制队伍,风尘仆仆地开进三峡地区,在人类还没有根本改变三峡的自然形态之前,用电视镜头完成了一次对三峡的抢救性记录。

放眼世界,恐怕再也没有第二个工程能像三峡水库这样撕扯我们的神经。原因非常简单,它将改变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一件杰作;它将淹没2个城市,1个县城,1711个村庄;它将动迁上百万人口;它将投入天文数字般的资金;它将把三峡的水位抬升至175米,在地质复杂的巫山断裂带人为造成一个393亿立方米的巨大水体,被淹没在水体下的是层层积累的中华文明进化的足迹。

这就是修建三峡水库的代价,我们目前一眼就能看得到的代价。在人类历史上,还没有哪一项工程会付出这么巨大而沉重的代价。

但我们需要三峡水库。

在水资源如此匮乏的中国,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滔滔长江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在水患频仍的中国,我们不能年年守着脆弱的江堤,千军万马齐上阵,用血肉之躯抵挡肆虐的洪水。

在急需能源为中国现代化提供动力的今天,我们不能听由长江之水在一泻千里中将其蕴蓄的势能消于无形。

在长江经济带崛起为中国的龙脊并终将决定中国命运的历史时刻,贯通华东、华中、华西的长江黄金水道,不能因为三峡天险而造成“肠梗阻”。

这也许就是三峡水库蓝图在酝酿了一百年之后终于上马的原因。

“高峡出平湖”,一个半个世纪的梦想在指顾间顷刻将成现实。

得与失,损与益,喜与忧,福与祸,从三峡工程铲动第一块土时就纠结缠绕在一起了。

面对如此浩大而复杂的工程,判断,将超出我们的能力,而记录,正是我们的责任。

在三峡历史的临界点上,我们进入,我们记录,我们见证。

即将消失的,我们留下了它们的身影;正在发生的,我们记下了它们的过程;将要到来的,我们与所有的观众共同期待并且深深祝福。

三峡,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注定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休戚相关。

凤凰卫视谨将此片献给永远的三峡。

献给那些将文明的火种带入三峡地区的先民;

献给那些用生命开辟川江航道的勇士;

献给那些传下千古绝唱的文人墨客;

献给那些背井离乡的移民;

献给那些修建水库的工人;

献给那些抢救文物的专家;

献给所有关注水库工程的中外人士。

谨以此片祭奠谋划鸿猷的历代伟人和那些淹没的城镇与村庄。

2003年7月

后记

一本早该出版的书因肆虐的“非典”而延迟至今才得以和读者见面,真的是事与愿违!此可谓“非典”罪状之一,足可存档!如今,三峡水库早已蓄水至135米,在人类视阈鲜活陈列了数千年的诸多三峡胜景已消失于一片汪洋之下。情感可以伤害,但理智不可阏如。三峡再美,但在至高的社会和国家的整体利益面前,就失去了其绝对的自在性;从这层意义上理解,被淹没的三峡景色正如那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伟丈夫,它的美已呈并归于悲壮的态势和范畴。遗憾会有,伤感也罢,但三峡的美是恒久不灭的。至少编辑是这么想的。

本书是经凤凰卫视中文台和五洲传播中心联合制作的大型记录片《永远的三峡》改编而来。《永远的三峡》电视记录片以其独特的文化视角、巨大的人文关怀精神和浓厚深重的历史反思态度,对三峡、三峡水库以及由此带来的诸多自然、社会等等问题进行了意义彰显的报道和反映,其长达80集之多,仅此在电视媒体群落就罕有此肩者。“凤凰”这种为三峡山水存档、为三峡水库立传的举措,的确具有大手笔的架势和味道,其价值与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现在看来尤其如此。如此煌煌大片,是在“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地方拍出来的,其艰难可想而知,这也许正是“凤凰人”令人敬佩又敬畏的原因和地方。

由衷地感谢凤凰卫视公司董事局主席刘长乐先生为本书作序,他在为《永远的三峡》节目的价值定位的同时,也为本书的意义定下了基调;“凤凰”主持人杜宪女士的长篇感言发自肺腑,为本书增添了一道艳丽的色彩。由衷地感谢《永远的三峡》总导演、总撰稿王志江先生对本书的出版所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切实帮助,由他领衔的摄制组——他们是:王鲁湘(节目总策划、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曹伟、白颖(编导),王葆春、宋万友(摄像),成莉(统筹)等等——在长达5个多月的奔波劳累中克服了艰难险阻,在为广大电视观众奉上一份精美的大餐的同时,无意中也勾勒搭建了本书的轮廓与框架。感谢该节目的出品人刘长乐、郭长建,总监制王纪言,监制凌厉、郭志诚、袁力丽,制片人李平、井水清等各位领导对本书的出版所给予的理解和支持,愿这种电视与出版的互补合作日久弥新!

由于有从电视到出版的转换的原因,本书在文字、语感等诸多方面都难免存在不尽人意之处,其责任皆在编辑,还望与本书有关联的诸位专家和广大读者朋友予以谅解。

编 者

2003年7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永远的三峡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志江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辽宁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5055233
开本 其他
页数 27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03-08-01
首版时间 2003-08-01
印刷时间 2003-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图书小类
重量 0.4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235
丛书名
印张 18.625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26
156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6:4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