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酒任侠的诗仙(李白)/影响一生的世界名人》编著者江来、肖芬。
《成长必读:影响一生的世界名人》丛书兼顾中外,选择世界上最知名的30个各类名人,聘请著名的人物传记故事作家、学者、教授,历尽两年多的辛勤耕耘编撰而成。以传记故事为载体,选择真实可信的素材,记录传主一生的传奇经历,以优美简洁流畅的文字,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全方位地讲述其成长历程、主要成就和性格身份特征,可靠、可信、可读。此外,该丛书编排形式新颖,以别具一格的副书名最大限度地表现传主的人生成就,封底用诗的语言概述传主的精彩一生。选择大量最能体现传主身份和成就的插图,间或插入与内容相关的其他图片或世界名画,直观形象,活泼美观,匠心独具。书中插入五种十几个附件链接,如“刨根问底”回答读者可能想问想知道的问题,“格言警句”选择传主比较经典的话,“时空漂流”包含与文相关的背景、传说、典故、小故事等,“成长词典”解答文中涉及到的名词术语、小知识等,“头脑风暴”提出问题,引导读者深入思考等。丛书版面活跃,注重阅读感受,是中小学生阅读人物传记故事的不二选择。
《好酒任侠的诗仙(李白)/影响一生的世界名人》编著者江来、肖芬。
《好酒任侠的诗仙(李白)/影响一生的世界名人》是人物传记故事,生动地记述了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曲折的一生。李白生于盛唐时代遥远的西域,随父母跋涉万里来到四川。自少年时代,他就热爱祖国的大自然,决心报效国家。他三次到长安,却每一次都失望地离开。他暮年从军,希望扫平安史之乱,却被诬为“从逆”,险些被杀害。李白一生多次漫游山川,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美诗篇。他和杜甫真诚的友谊更是千古传诵。李白的诗超凡脱俗、飘逸潇洒、气势磅礴、豪放优美,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学遗产。
乘风万里到四川
公元701年,李白出生于西域的碎叶。
当时,碎叶是唐帝国安西都护府的重要城镇,曾经是安西都护府的驻地,是中国领土范围的西部重镇,和中原内地有着密切的联系。今天,碎叶城叫做托克马克,在吉尔吉斯共和国的北部。
李白怎么会出生在遥远的西域呢?
李白成年以后,多次说到自己的家世。他说,他的远祖是西汉著名将领李广,他是西凉国王李暠的九代孙,家族在隋末遭受到迫害,被迫迁居西域,后来家居四川。
李白的家世有许多扑朔迷离的地方,好像是一个有很多地方都难以解释的谜。很多学者研究李白的家世,得出了各种不同的结论。
李广的身世,人们都很熟悉。他是西汉王朝著名的飞将军,与匈奴骑兵激烈厮杀,前后打了七十余仗,取得了大大小小的多次胜利。剽悍的匈奴人对他又恨又怕又敬,李白深深地以先祖李广为荣,他在诗里写道:“本家陇西人,先为汉边将。功略盖天地,名飞青云上。”
李广的孙子李陵,也是一位著名的将领。李白的家族既然是李广的后裔,是不是李陵的后裔呢?李白没有正面承认过。但是,他在自己的诗歌里却对李陵寄予了极大的同情,委婉地歌颂他。很多学者认为,李陵确实是李白的远祖。
李白称自己的九代祖是李暠。李暠文武双全,在东晋末年曾任敦煌太守。公元400年(晋隆安四年)自称凉王,建立了西凉国。西凉国疆域辽阔,从今甘肃的酒泉、玉门、敦煌一带一直到今新疆天山南麓和昆仑山北麓的大片地区。李暠奖励垦荒,发展生产,与周围的政权和好相处,比较开明,很有一些民主作风。李暠不仅开办学校,自己还能写诗作赋。在李嚣统治下,西凉国出现了短暂的繁荣。公元421年李焉病死。4年之后,他的孙子李宝战败,西凉被北凉国王沮渠蒙逊吞并。
唐朝的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也自称是李鼍的后裔,并且强调说自己是李羁的第七代孙。
这样算起来,李白和同时代的唐玄宗李隆基是同一祖先的远亲,李白比李隆基还要大两辈,李隆基应该是李白的孙辈才对。当然,李白从来没有这样自吹自擂。和李白同时代的人,也不大相信李白是皇亲。因为李白没有参加皇亲家系的登记,没有正式的资料档案,有人认为他属于“漏籍”。
李白多次谈到他的先祖从隋末避乱逃到西域,但是并不具体。这件事牵扯到历史上的一场大动乱。隋炀帝统治后期,连续发动对外战争,建宫殿园林,征兵抓夫,横征暴敛,闹得民不聊生,造反、暴动此起彼伏。民间流传着各种咒骂隋炀帝的民谣,传说“李氏当为天子”。隋炀帝怕自己的统治地位被动摇,对姓李的人无端猜忌,首当其冲的就是李浑、李敏。李浑、李敏的李氏家族是隋朝的开国元勋,立有卓越战功,掌握军政大权,位居大将军。公元615年(隋大业十一年),隋炀帝无中生有地指责李家要造反,屠杀了李浑、李敏全家32人,把李氏家族其他人流放到边远地区。李白的祖先可能是在这个冤案中被流放到西域的。
公元618年(唐武德元年),李渊当上了皇帝,建立唐朝。3个月后,就给李浑、李敏的冤案平反昭雪,明确宣布:李氏家族的子孙后代被流放的可以回到故乡。如果李白家族是李浑、李敏的后裔,李白的祖父、父亲早就可以高高兴兴地回到中原。那么,李白的父亲为什么久久没有回来呢?回来以后又为什么不敢堂堂正正地承认呢?这是很奇怪的。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李白的祖先是李轨。李轨原来是隋末的武将,镇守今甘肃西部。在公元617年(隋大业十三年)起兵反隋,自称河西大凉王,后来又称皇帝,势力遍布今甘肃中部、北部和青海东部。李渊在长安称帝之后,在公元619年(唐武德二年)把李轨抓到长安处死。李轨的后人四散逃亡,李白的祖先可能是其中之一,逃到了遥远的西域,唐代初期一直不敢回来。李白的父亲决意回归的时候,是武则天统治后期,对唐代初期的许多事件已经不再追究。武则天的儿子唐中宗即位以后,更是多次宣布大赦。
还有的学者认为李白是唐高祖李渊的后裔,具体来说,是李渊的大儿子李建成的后裔。李建成跟随李渊在太原起兵,曾经被立为太子,与弟弟李世民却有尖锐的矛盾。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亲手杀死了哥哥李建成。后来李世民即位当了皇帝,就是著名的唐太宗。P1-P3
人生,是与每个人身形相伴、不可分离的客观事物。可以说,人生就是自己书写的等身之作,就是自己描绘的岁月长卷。无论是谁,都在有意无意地设计着、实践着各自的人生:劳动者把掌握谋生的本领、辛勤操劳、过好每一天当做本分,科学工作者把探求真理、钻研技术、发现发明看成最大的乐趣,军人把练好武艺、为国效力视为莫大的光荣,社会学者把解剖社会现象、提出解决办法作为应尽的义务,教师把传授道德和知识、培养下一代奉为神圣的职责在一个家庭里,长辈晚辈,父母子女,也都在履行着不可推卸的人生责任:抚幼、扶老、教导、孝敬人生是幸福的,也是辛苦的;人生是付出的,也是获取的;人生是漫长的,也是短暂的。
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是每个人的期盼。处于起步时期不断成长中的青少年,更是对人生充满好奇和憧憬:我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要做成什么事?与此同时,自然而然地就会把接触到的其他人进行比较,选出自己喜欢的、敬佩的人,把他当成榜样来学习。小的时候,多是关注身边的人,父亲母亲、亲戚朋友、老师同学,甚至是不相识的邻居路人,都可能成为效仿的对象。长大了一些,能独自看书了,眼界渐阔大,心境渐高远,就会敬慕书中讲的成功人士,努力寻找他们的“奇特”“奥秘”之处,并视为楷模。这就说明,杰出人物的生平事迹,能帮助青少年开阔胸襟,丰富知识,增强自信心和分辨能力,摆脱幼稚而走向成熟,在人生道路上稳步前进。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曾经组织编写并出版了《世界大人物》丛书一百种,在读者中产生了广泛影响。现在,出版社又推出了这套《影响一生的世界名人》传记故事丛书,向读者展示中外各界成功人士的人生经历、成就和风采。此套书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有链接的知识扩展,有启发思考的提问互动,有传主的名言警句,形式也别致新颖。人物传记类的图书,在尺寸之地让读者与心仪已久的名人会面,认识对方,审视自己,成为心灵中的好朋友。一本优秀的人物传记,可以给人一生的影响。在人生的旅途中,多读一些这类饱含真情实感的书,对提升自身素质有着显而易见的作用。读多了,读懂了,思想自然就会有所触动,有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有了“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的情怀;有了“做第一等人,干第一等事”的抱负;有了“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的动力。而这一切,首先在于对书中人物的真正理解。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地位,不在于名气,更不在于金钱。书中的人物和我们大家一样,本来都是普通人,只不过他们的经历复杂一些,他们取得的成就大一些,才对后来人有所启示。这些名人已走进历史,而“读”他们的人一代接着一代,还在不断延续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说,书里的人物和读书的人都是永存的,既是老朋友又是新朋友。
我向来不赞成“偶像崇拜”,因为它虚假,它僵化。如果把一些所谓“星”当“偶像”,则是太幼稚,太肤浅。书里的人物虽然都是世界级名人,然而没有哪一个是十全十美的,他们是活生生的,是真实的。每个人的成长之路,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去开拓,去排除艰险,去创造辉煌。书中的朋友能给予读者的,是启发,是态度,是方法,这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