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莎士比亚经典戏剧/大师绘本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丛书精心选取世界著名文学大师、戏剧大师、音乐大师的作品,配以绝对精美的插图,以《荷马史诗之伊利亚特》的雄浑气势,《音乐大师童话》的灵动节奏,《莎士比亚戏剧经典》的梦幻意境,《爱的教育》如巧克力一般的温馨,向小读者们诠释了文学之美、音乐之美、艺术之美和经典之美。

内容推荐

本书对莎士比亚的作品的简单概述,同时辅以插图加深读者印象。而一本好的绘本,正好可以补足欠缺的视觉效果,藉由插画的引导建构出视觉意象,增强故事的张力。我们也希望能藉由此书,让读者们——尤其是青少年读者们,再度感受一个闪耀在舞台上的奇妙世界,还有莎翁语言那永恒的魅力。

目录

罗密欧与朱丽叶/1

威尼斯商人/20

无事生非/43

哈姆雷特/62

奥塞罗/80

李尔王/98

麦克白/121

暴风雨/139

试读章节

而被这些无端的指责惊得说不出话来的苔丝狄蒙娜,只觉得心如刀绞,她单纯的头脑承受不了这么多沉重的思想,只想用睡眠来给自己一点解脱。于是她吩咐仆人为她铺好了床,就在她新婚时睡过的被褥上躺了下来,并说道,小孩子做了错事,做父母的总是用温和的态度、轻微的责罚教训他们,他也可以这样责备她,因为她是一个该受管教的孩子。这就是这个温柔的女子为自己遭受的虐待所做的惟一的抱怨了。

当苔丝狄蒙娜在黯然神伤中昏睡过去之后,奥赛罗又悄悄地回到了她的卧室,他是准备来杀死妻子的。他看着熟睡中的可爱女子,双手不觉颤抖起来,因为他不愿溅她的血,也不愿毁伤她那比白雪更皎洁、比石膏更滑腻的肌肤。可是他又决心要她死,否则她就会——像他认为的那样——去陷害更多的男子。于是他吻了她,说这是最后一次的吻别,接着他又情不自禁地吻了她第二次,并且流下了泪来,可他却把它们叫做无情的眼泪。  苔丝狄蒙娜被他的亲吻惊醒了,她看着紧咬嘴唇,眼珠滚动的奥赛罗,凭着对他的了解感到了他心中的杀气。奥赛罗叫她赶快祈祷,因为他不愿杀害她没有准备的灵魂。这个清白无辜的女人,就抱着丈夫的双腿,祈求他的垂怜,并询问自己究竟犯了什么过错。奥赛罗这才提及了凯西奥的名字,还有那条被作为罪证的手帕。可怜的苔丝狄蒙娜刚要为这不白之冤做些辩解,奥赛罗却在这时猛然扼住了她的咽喉,将她摁在了洁白的被褥里,就这样一直到她窒息而死。  这时,身负重伤,鲜血淋漓的凯西奥忽然闯进了房间,原来伊阿古派去刺杀他的家伙失了手,他没有被杀死。伊阿古因为怕秘密泄露,就杀了那个同谋,但是人们从死者的身上搜出了几封密信,足以证明伊阿古的累累罪行和凯西奥的清白无辜。凯西奥就是带着这些证据,来向奥赛罗说明一切的。

这个消息对于奥赛罗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他这才明白自己的妻子从来不曾做过什么错事,而他才是一个罪大恶极的杀人凶手。一时间,他只觉得前方一片黑暗,再也看不到如何生存下去的意义。于是他拔出剑来,一下子割断了自己的喉咙,扑倒在苔丝狄蒙娜身上,死了。  这惨烈的一幕震惊了所有认识奥赛罗的人们。他是一个一向那么受人尊敬的男子汉,又是一个出名的宠爱妻子的好丈夫,他心地仁慈,待人和善,却仅仅因为一个小人的妒忌之心就落得了这样悲惨的结局。为他的不幸而深深惋惜的人们,没有别的方法可以悼念他,只能用最严厉的刑法来惩处伊阿古这个恶棍,然后向威尼斯的政府禀报,他们最英勇的将军——奥赛罗,已经死了。

           P.95-97

序言

舞台上的孩子——威廉·莎士比亚

恩格斯说:“我认为,我们不应该为了观念的东西而忘掉现实主义的东西,为了席勒而忘掉莎士比亚。”

如今,“莎士比亚化”已经成为我们在论及戏剧艺术时的一个代名词,意指“不从抽象概念而是从现实生活出发,通过生动丰富的情节去塑造性格鲜明的典型人物”。不过,大多数人也只是知道莎士比亚作为戏剧家的那一面,对他作品的认识也还停留在简单的“戏剧剧本”上,而对他作品中隐藏很深的“儿童情结”却是了解得少之又少。

实际上,作为出生于英国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镇的一位富裕的市民家庭中的孩子,威廉·莎士比亚(wⅢiam Shakespeare,1564一1616)的童年是很幸福的。但因为父亲破产,他少年时代未能在当地的一所主要教授拉丁文的“文学学校”毕业.,就不得不走上了独自谋生之路。他当过肉店学徒,也曾在乡村学校教过书,十八岁时就和一个比自己大八岁的农场主女儿结了婚,几年后就做了三个孩子的父亲。这些生活上的艰难都使得他对自己的童年时代充满了一种特殊的留恋之情。在他早期的一些剧本中,那种天真浪漫的描写几乎比比皆是。比如《仲夏夜之梦》,可说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那发生在梦幻仙境中的奇遇,几乎就是一个美丽的童话,而顽皮的迫克、狡猾的仙王和自负的仙后,这些神奇而鲜活的形象也是来源于他童年时听到的民间故事。据说上演这部戏的时候,莎士比亚自己也担任了其中一个角色,而当时扮演森林中的小精灵的演员,大都是十几岁的男孩。可以想像,作者在这群少年之中,着实是过了一把当“孩子王”的瘾。

1596年,莎士比亚惟一的儿子Hamnet死了,在这个人世仅仅逗留了十二年。很多人相信莎士比亚的名剧《哈姆雷特》就是为了纪念他的儿子而写成的,因为Hamlet与Hamnet的拼写类似。这是不是莎士比亚的创作动机,我们已经无从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孩子的离去对他的影响非常巨大,因为在1596年之后,他的创作就转为以悲剧为主了,即使是这时期所写的喜剧《终成眷属》、《一报还一报》等也同样具有悲剧色彩。

时间的流逝,让这个愤世嫉俗的莎翁的性情变得越来越平和。他的晚年是宁静的,而他晚期作品的风格,更有一种返璞归真的倾向。《暴风雨》这部作品被称为他晚年的巅峰之作,在一片驰骋着作者无穷想像力的大海上,爱丽儿,这个透明的精灵在舞蹈、歌唱。他是孤岛上的国王和公主的奴仆,而国王又是被兄弟和臣子们遗弃,禁锢在自己复仇欲望中的囚徒,可他们最后都在咒语和爱的魔力下重获自由,回到了自己的家园。这个以精灵的角色贯穿始终的故事,显然也是为某个孩子而写的,因为莎士比亚的晚年颇为富裕,已经无需再为生计去写那些讨好国王和王公大臣的剧本。而《暴风雨》中因为得到了爱而重获自由的描写,倒也颇符合这位做了外公的老人“既然有了幸福的结局,就让我们忘了不幸的过去”的恬淡心境。

兰姆姐弟,可以说是最早注意到莎士比亚作品中那份孩子气的读者和作家。兰姆家族有遗传性的精神病史,姐姐玛丽·兰姆(MaryLamb,1764一1847)虽然聪慧异常,却不能幸免地患上了疯病。这种病时好时坏,为了照顾姐姐,查尔斯·兰姆(Charles Lamb,1775—1834)终身未婚。这姐弟两人以书为伴,以写作为乐,后来,查尔斯以《伊利亚随笔集》闻名,成为英国著名的散文作家和评论家,但是他仍然谦虚地声称自己没有姐姐的文笔好。当时他们出版的部分作品,也都是以姐弟两人的名义合著的。为了让小读者们也可以欣赏莎士比亚的作品,他们决定动手改写莎翁的经典名著。这个改写的计划在当时遭到不少非议,甚至有人认为他们是在毁坏莎翁经典。兰姆姐弟的改写本最重视的,就是如何把原著的精华和神韵,以浅显易懂的文字向孩子呈现出来。同时,考虑到过分复杂亢长的故事会影响少年儿童的阅读兴趣,在情节上他们也做了一些删减选择。他们采用的删改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在《哈姆雷特》中,兰姆姐弟删除了原本以守卫的对话所作的开场,直接切入哈姆雷特面临的问题;而《威尼斯商人》在一开头,就呈现了夏洛克与安东尼的对立之处。也许是因为兰姆姐弟本来就和莎翁有着一种心灵上的默契,也许是因为他们深厚的语言表现功力,也许还是孩子们的喜爱和欣赏让大人们转变了看法,总之,他们的努力最终获得了肯定,并且,随着几十年时问对这一改写本的验证,兰姆姐弟的改写本已经成为了和莎士比亚戏剧一样为人们所称道的经典之作。这种改写本受到和原著一样高度的评价、甚至比原著更受欢迎的情形,在英国文学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在这部翻译白兰姆姐弟改写本的《莎士比亚经典戏剧》中,选取了莎翁喜剧和悲剧中的几部代表作,如《无事生非》、《麦克白》、《罗密欧与朱丽叶》以及前文中所提到的《仲夏夜之梦》、《哈姆雷特》、《暴风雨》等。莎士比亚的剧作原是为舞台所量身定做,也因此在舞台上最能品味出莎翁的巧思与他的匠心独具。当剧本被改编成文本来阅读时,该如何捕捉其中神韵,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而一本好的绘本,正好可以补足欠缺的视觉效果,藉由插画的引导建构出视觉意象,增强故事的张力。我们也希望能藉由此书,让读者们——尤其是青少年读者们,再度感受一个闪耀在舞台上的奇妙世界,还有莎翁语言那永恒的魅力。

漪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莎士比亚经典戏剧/大师绘本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国)玛丽·兰姆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234996
开本 16开
页数 15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5-04-01
首版时间 2005-04-01
印刷时间 2005-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学龄前儿童(0-5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3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1
丛书名
印张 10.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30
17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7:4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