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示不仅是心理学中社会脑的研究对象和媒介,也是教育学、管理学、辅助医学以及成功学的基础,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爱弥儿·柯尔编著的《躺着改变世界》用通俗的语言讲解了心理学中暗示和自我暗示的相关知识,意图告诉人们暗示和自我暗示能够对一些日常的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
图书 | 躺着改变世界 |
内容 | 编辑推荐 暗示不仅是心理学中社会脑的研究对象和媒介,也是教育学、管理学、辅助医学以及成功学的基础,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爱弥儿·柯尔编著的《躺着改变世界》用通俗的语言讲解了心理学中暗示和自我暗示的相关知识,意图告诉人们暗示和自我暗示能够对一些日常的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 内容推荐 《躺着改变世界》是一把钥匙,可以同时打开很多扇门。 它解答:为何行为会对抗意志,以及如何改变,让我们不再拧巴、纠结,做一个完整的人;它解答:为何H7N9禽流感引起的恐慌比疾病本身更有杀伤力,让我们慧眼穿迷雾,做一个淡定从容的人。 它是:成功学的基础,交际学的每个技巧都是它的分支,它把成功学化繁为简,一个工具即全盘掌握! 它是:教育学的基础,教育的精髓可以写500万字,也可以用1本小书彻底说清,它不仅更清晰,提纲挈领,且更实用! 它是:管理学的基础,管理学各种法则和禁忌有时会互相矛盾,本工具不仅能一一理清,还能统帅全盘,让你知道如何理解这些矛盾! 它是:健康的基础,解答比邻而居的两个木匠为什么一个健康一个生病,有些人为什么可以比医生预测得多活30几年……以及如何获得健康! 那么,它是什么?它就是“暗示”。因为它是“暗示”,所以没人会告诉你这个秘密。而世界背面的秘密,也许才是真相。 这个工具,把你的眼睛擦得雪亮,射透世界的背面;这种方法,把人性化繁为简,挠到意志力的胳肢窝;这个手段,激活人体的机能,我们竟能如此轻易地改变。 《躺着改变世界》由爱弥儿·柯尔编著。 目录 译者序——我们竟能如此轻易地改变 掌控自己的生命力 补满自己的心智能量 作者序——简单易行,效果可证 美国版序——有力对抗疾病和不幸 英国版序——全体英国公民的幸事 第1章 这是一件强大的工具 第1节 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所不能 第2节 暗示比明示更重要:它直通性情,下达心智 第2章 反意志力:为何行为会对抗意志,以及如何改变 第1节 为什么我们会做不想做的事 第2节 自我暗示是逆天改命的工具 第3节 疗愈范围:身体的相,心理的王 第4节 为什么很多暗示不成功 第3章 暗示的种类:自己给自己讲故事,还是世界给你讲故事 第1节 外源暗示:社会性传染vs生理性传染 第2节 自我暗示:所有病里都有心病 第3节 暗示=非明示,以及明示的缺点 第4节 给自己一个机会:如何打开心灵的窗户 第5节 给世界一个理由:成功学和交际学的区别 第6节 暗示比催眠术优越在哪里 第7节 人人都是心理暗示师 第4章 暗示的原理:每个思想都有重量 第1节 神之手:掌控命运的简单性 第2节 每个思想都有重量 第3节 暗示是如何起作用的 第5章 暗示的应用 第1节 健康及心智 第2节 教育及禁忌 第3节 道德及自控 第4节 典型的案例 第5节 未来的发展 第6章 世界各地的演讲 第1节 在纽约:我是个发现者,不是发明者 第2节 在伦敦:做自己的上帝 第3节 在巴黎:我不是神医 第4节 华盛顿:自我暗示的真谛 第7章 感谢信——向爱弥儿?柯尔致敬 试读章节 第3章暗示的种类:自己给自己讲故事,还是世界给你讲故事 第1节外源暗示:社会性传染vs生理性传染 厕所里最脏的地方是哪儿?不是马桶,而是冲水把手。因为人们方便完后,不洗手便会去摸,使病菌积累;而后面使用厕所的那个人,也要去摸你摸过并把细菌留于其上的冲水把手,于是,后来者便被传染了。 这就是生理性传染,生理性传染还包括感冒病毒、梅毒等。生理性传染通过病菌起作用。但社会性传染并不是。 众所周知,犯罪行为会传染,每个国家都出现过犯罪高峰,流行性犯罪的存在说明,思想会受各种暗示的影响。在法国,报纸媒体曾大面积长时间报道一个列车抢劫案。之后,该案件很快就有了翻版,两个星期内就发生了五六起犯罪手法相同的列车抢劫案。流行性犯罪行为是社会性传染,由暗示引起。 最近巴黎发生了一件奇事,它可以解释暗示与自我暗示的力量,并能说明暗示可以引起自我暗示。有一个疯子在杂货店用注射器扎了一个女士,并注射了能引起局部炎症的药品。报纸媒体对此做了广泛报道。结果第二天就发生了两三起类似事件,而且持续增多,受害者多达数十人。但最奇怪的是,一方面暗示在制造“扎针者”,另一方面自我暗示也在制造“受害者”,很多女性单凭想象就相信自己被扎了,有刺痛感,皮肤伴有部分炎症。路易十五年代也曾发生过类似的流行性事件。 另一个传染性犯罪案例发生在17世纪,几个女性被恶棍剃光了头,结果20年后也发生了同样的事情。 社会性传染也可以用来解释战场上的胜败。如果将领冲在军队最前方,带着众人前进,这必将带来胜利;而如果将领高喊“战场上要照顾好自己”,那这仗就必输无疑。为什么?因为前者让士兵们看到一个军人(将领也是军人)在最前方努力向前,于是想象自己同样在努力向前,而后者则让士兵看到一个军人在阵前保命,所以想象自己在溃败时飞奔逃命。 《巨人传》里的巴汝奇非常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为了报复和他同船的商人,他重金购买了他的头羊扔进水里。一切都和他预料的一样,整个羊群都跟着跳了下去。 人类和绵羊有相似之处,我们在不知不觉中禁不住去仿效他人,我们无法抗拒地被驱使着去模仿别人的做法,因为我们想象自己也在那么做,完全不受意志力控制。正因如此,人很容易变成他讨厌的人——意志力和想象力之间的拔河赛必然以意志的失败告终。所以你知道,为什么有些男孩痛恨父亲酗酒家暴,结果他长大后也开始酗酒打老婆。 第2节自我暗示:所有病里都有心病 有一个故事,来自皮纳德博士的《长寿的哲学》。宴会进行到一半时,厨师突然冲进来大叫,说自己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把毒药当成佐料放进了食物!部分客人马上感到剧痛难忍、恶心呕吐。持续了一段时间后,厨师回来澄清事实,说自己并没有犯什么可怕的错误,奇迹再次发生,“病人”们很快恢复常态,刚刚的阵痛和呕吐症状统统消失了。 我已经举过很多例子,证明暗示对身体的影响不可抗拒。意念决定着疼痛、行为、情绪和感觉,影响是心理的,也是生理的。所以,我们可以得出推论:人之所以生病,无非是人的机体各部分的机能平衡被扰乱了,所以,可以用正确的意念或者暗示进行治疗。 所有疾病中都有心理因素,所以无论什么性质的疾病,医生都不可忽略心理因素。我们相信,我们的身体具有自我修复的本能,自我保护通过潜意识起作用,而暗示直通潜意识。当出现意外情况时,我们会本能地自救。比如当手指或别的身体部位受伤,红血球就会涌向创伤。潜意识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它监控并支配着我们机体的每个运作,比如心脏的每次搏动,甚至每个细胞的细微活动。它是一架精密的仪器,而我们糟糕、混乱或者挫败的想法很容易搞乱它顺畅有序的工作。 人们觉得印度托钵僧是非常神秘的人,他们可以做出神奇的事情,我不知道这是传说还是事实,但我解释为,他们从小就开始学习和运用自己身上那无法解释也无法触摸的力量,而这力量是可以通过自我暗示唤醒的。有人在经过长期的锻炼后,获得了神奇的力量,可以支配自己身体的官能。巴黎医学院的研究案例表明,有的人能用意志将心率从90增加到120,也可以将心率降至几乎停止的程度。 现在我们明白,意念或暗示在塑造我们的机体,就像雕刻家用凿子塑造自己的作品一样。波恩海茵曾经写道:“暗示是一种意念,它可以转化成行为。”我说:“意念本身就是一种行为”,所以比波恩海茵更激进了。 确实有很多病例表明,自我暗示治愈了某些无法治愈的疾病,官能性疾病自不待言,还有一些用其他方法无法治愈的疼痛和外伤,也都在自我暗示的方法下迅速痊愈。卡尔诺特博士不也说过“打胜的士兵比吃败仗的士兵伤口好得更快”吗? 我可以断言,不管什么疾病,正确的自我暗示一定会改善病人的状况,即使这种疾病是无法治愈的。 防病总比治病好,健康的思想会带来健康的身体。如果我们思想健康,那么即使偶患无名疾病,也能通过暗示来抵抗并迅速摆脱疾病。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了这点: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如果一个人能够沉着冷静地处理他们其他的事情,根本不担心自己会生病,那他几乎总不会感染。相反,那些紧张兮兮的人,被周围的病人吓坏了,总是担心自己会患病,那么,他肯定会得病。 暗示的整个过程有四步:第一,某个信息传来,第二,意识接受它或避开它,第三,如果意识没有避开它也没有拒绝它,那这个信息就会侵入潜意识,第四,该信息转化为现实。这四步每天都精确无误地运行着。 该信息来源于他人还是自己,并不重要,因为该信息都要经过意识的筛选,接受、忽视或拒绝,然后才会被送往潜意识,变成现实。 我们还要区别“自发自我暗示”和“诱发自我暗示”,也就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自我暗示,还是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选择正确的信息来进行自我暗示。在“自觉自我暗示”中,信息是经过我们的筛选并有意地传递给潜意识的,符合我们的目的,是我们希望成为现实的信息。P49-55 序言 译者序——我们竟能如此轻易地改变 掌控自己的生命力 1784年5月22日,法国最杰出的科学家们聚集在Passy市的高级花园里。这里是美国驻法国大使馆,这些人来目睹某种奇异的表演。一个12岁的男孩被一个成年男人领着走向一排树,男孩要拥抱每棵树两分钟。在第一棵树前,他开始流汗、咳嗽、口吐白沫;在第二棵树前,他说自己头晕;到第三棵树时,他更糟了;等他碰到第四棵树时,便倒在地上呻吟起来。成年男人抱起男孩,让他躺在观众面前的草坪上,男孩的身体痛苦地扭作一团。但不一会儿,他突然站了起来,拍拍身上的土,说自己感觉好了,疾病已经完全治愈。 观众并没有鼓掌,只有一两个人谨慎地点了点头,或记下一些笔记,其中包括大使本人。这个神棍叫弗朗兹?安东?麦斯麦(FranzAntonMesmer),一直被称作庸医、骗子和戏子,因为他总是在“施幻术”、搞把戏,上面就是他搞出来的一出。 麦斯麦有点儿像今天的张悟本或者江本胜,靠卖大力丸或圣水过日子,只不过他卖的是“磁场力”,声称可以把磁场传进患者体内,而经过一定的仪式,他的病人们则说,自己确实强烈地感到能量穿过了身体。但是麦斯麦不是神棍也不是神医,他和张悟本或江本的区别也不是道具不同——大力丸、圣水还是磁场力,而是他试图证明:人体天生拥有完美的自愈能力。 那个年代的法国人似乎都特别爱搞类似的东西,麦斯麦之后,企图证明同样的观点的,就是爱弥儿?柯尔,他和别人的区别更加显著:他从不收钱。他似乎完全解析了人体的这种自愈能力,但并不装神弄鬼。 1857年,爱弥儿?柯尔出生在法国的特鲁瓦镇,医药大学化学专业毕业。1896年他40岁时,攒够了退休的费用,这就使得他在传播自己的方法和理论时不需要寻求物质上的回报。1910年,他搬到妻子的家乡南锡居住,在圣女贞德大街186号,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每年他都要接待15000人左右。 开始时,他用催眠术来辅助治疗病人,效果是配套使用的药力无法解释的,但他发现只有1/10的病人可以被完全催眠,而未被完全催眠的病人也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所以他得出结论,催眠并不必要,故转向暗示法。1921年,伦敦建立柯尔自我暗示实践学会,同年,巴黎柯尔自我暗示实践学会建立。这些学会现在仍在运行,每年接待很多病人。 其实行为和健康会受到暗示的影响,这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对肥胖症等与心理相关的疾病来说尤其如此,在病人康复过程中更是如此。医学人类学家摩尔曼说:药效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是药物的颜色。对抑郁症患者来说,在处方相同的条件下,黄色的或红色的就更加有效。而如果是治疗失眠的话,蓝色的或黑色的就比较有效。同理,绿色药容易降低焦虑,白色的则对治疗溃疡最有效。药物的大小、形状和服用方式也会影响疗效。是胶囊、片剂、药丸还是汤药,需要根据患者最相信的形式开具处方,这样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一般来说,大药丸比中等药丸的效果好,但特别小的药丸对患者也很有效;名称非常响亮和广告做得多的药物,效果会特别好;胃溃疡可以自愈,而一天吃4颗糖丸的就比吃2颗的更容易自愈。其实药物不只是药丸、胶囊,而是一种镶嵌在患者脑子里的故事符号,病人的脑子会给自己讲故事,大大增强或降低药物的疗效。 补满自己的心智能量 作为一个康复科的医生,本不可对心理咨询师负责的领域越俎代庖,但作为本书的翻译,我个人可以谈谈我的感受和收获。 身体能量是心智能量的基础。身体强壮的人很少自卑或罹患精神疾病;心脏功能紊乱者即为心火旺,会经常性地爆发无名火;五脏任何一个出了问题,人便很容易看到世界的阴暗面,一般都有轻微的抑郁症;低血糖者容易莫名其妙地难过,且富有攻击性……这些都是身体对心理的决定性作用。但我并不是说,人的心智完全由身体来决定,但是心智状态至少有50%以上是由身体状况决定的。 如果爱弥儿的这种方法,对身体的影响巨大,那对心理的影响和作用就更显而易见,手到擒来了。 英国广告人罗里?萨瑟兰德表示,广告的任务不只是沟通信息,而且要创造“象征性的价值”。如果你认为穿这个品牌的球衣会让你变成较厉害的篮球选手,你就愿意花较多的费用购买。结果,你可能真的会因此在篮球场上一展雄风。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家来到学校的操场,向那里运动的学生们兜售一款能量饮料,告诉他们这款饮料有助于保持“卓越的体能”。有些学生用原价购买,有些则在打折后购买。等他们运动完,当这些学生被问道,比起过去运动后的经验,喝下饮料是否让他们觉得不一样时,那些喝了饮料的学生,都说他们不像以往的运动后那么疲劳。这样的结果具有说服力——饮料的确含有些许咖啡因——但有趣的是,那些原价购买饮料的学生,比起拿到折扣价的学生精力更充沛,这个结果非常引人注目。不过,由于结果是基于主观的评估,所以研究者又设计了一个更客观的测验。这次,能量饮料宣称能够提供“心灵能量”。同样的,一半的学生用原价购买,其余的学生拿到折扣价。然后,他们接受一连串的字谜测试。那些付了折扣价购买饮料的人,比起原价购买的人,答题的正确率减少了30%。他们认为自己喝的饮料效果较差,所以让他们表现得很愚蠢。 法国的卫生机构经过研究得出结论,心理因素在痊愈中可占40%~50%的作用。一个病人常对自己说“我好多了”,就将大大缩短他的治疗时间。当他不停地重复“我好不了了”时,那可就麻烦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癌症晚期患者会被引导去信教一样。宗教是最强烈的心理暗示,很多癌症晚期患者在信教之后,可以延长几十年的寿命,活到七十多岁仍然很健康。 我们已经知道心理暗示在精神、身体等方面的作用,不过请不要把心理暗示的作用无限夸大,因为它并不是万能的。因为药品必然有其相当的疗效,只有好的药品才可以帮助病人进行良好的自我暗示。开一些特别管用的猛药,病人吃一点儿便产生效果,他就会不断暗示自己:“我正好好转”,这样,生理加心理作用,他就会好得越来越快,所以医生给病人开具的药物,如果真对症了,一般都会剩下很多。 假药不如糖丸有效。比如一个病人在恢复中,需要补气,给他拿萝卜干煮,就会泄气,病人即使再信这“人参”多么补,看不到效果的话很快就会怀疑,于是,反向心理作用很快会带来灾难。如果真的无药可治,就不如直接开糖丸,当着病人面定个高价,而由家人免费领取,这样反而会很有效果。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躺着改变世界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法)爱弥儿·柯尔//(英)哈里·布鲁克斯 |
译者 | 李岩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580565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6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00 |
出版时间 | 2013-08-01 |
首版时间 | 2013-08-01 |
印刷时间 | 2013-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24 |
CIP核字 | 2013133106 |
中图分类号 | B842.7-49 |
丛书名 | |
印张 | 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5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