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龙旗飘扬的舰队(中国近代海军兴衰史增订本)
内容
编辑推荐

由姜鸣编著的《龙旗飘扬的舰队》记录和剖析了中国近代海军创建发展及其衰亡的历史。1894年9月17日,日本海军与清朝北洋水师精锐在黄海大东沟海面上展开血战。100多年过去了,刘步蟾、邓世昌等人英勇战斗的事迹仍然令人热血沸腾。号称世界第六的北洋水师败在何处?作者以现代意识审视历史,着眼中外海军的比较研究,对海防与塞防、海军发展战略、晚清政府与清流政治等,都有自己的观察和分析。

内容推荐

由姜鸣编著的《龙旗飘扬的舰队》不仅以开阔的思路给人启迪,且因扎实的史料显示了作者的功力。为了写《龙旗飘扬的舰队》,他常常废寝忘食地奔波于各个图书馆,辛勤搜集中外海军史料;做了数十万字的海军史大事记,每条记事都出自原始资料;解析海军史的重要问题,先做专题研究;钻研前辈和时贤的著作,咀嚼他们的写作技巧和文采,这几多辛劳的凝聚,才使本书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深入浅出,达到了一定的水准。

目录

序一

序二

初版前言

增订本前言

第一章 海军事业的先声(1861~1874)

 一、船坚炮利的时代

 二、初创的江南制造局

 三、福州船政局的诞生

 四、天津、广州的造船事业

 五、海军人才的摇篮

第二章 南北并举(1875~1884)

 一、日本侵台与海防筹议

 二、方兴未艾的近代海军

 三、官场内斗与琉球、朝鲜的外争

 四、炮艇、巡洋舰和铁甲船

 五、海防经费的收支

 六、继续发展的海军教育

第三章 马江之战前后(1884~1885)

 一、战前风波

 二、马江之战

 三、东南战局与议和

 四、海防建设的再次讨论

第四章 海军衙门的设立(1885~1894)

 一、史所未有的新机构

 二、西苑、颐和园与海军费

 三、海军教育的全盛时期

 四、由盛转衰的福州船政局

第五章 北洋海军成军(1885~1894)

 一、购舰活动的继续

 二、《北洋海军章程》和北洋海军成军

 三、两大海军基地

 四、北洋海军的训练

 五、北洋海军中的外籍雇员

 六、跛足而行

第六章 甲午海战及北洋海军的覆灭(1894~1895)

 一、寂静战场的较量

 二、丰岛海战

 三、黄海大海战

 四、亡羊未能补牢

 五、威海卫保卫战

 六、龙旗飘零

第七章 海军发展的第二个浪峰(1895~1911)

 一、瓜分军港的狂潮

 二、再造海军的初步措施

 三、三个事件

 四、海军复兴

 五、辛亥革命海军易帜

主要参考书目

人名索引

舰船索引

试读章节

1865年,江海关道丁日昌购下了虹口美商开办的旗记铁厂。根据李鸿章的奏报,这家工厂是洋泾浜外国工厂中机器之最大者,能造大小轮船及开花炮、洋枪。由原海关通事唐国华等人集资4万两白银购下报效,以赎所犯罪愆。厂内各种钢铁木料,另值2万两白银,由丁日昌借款购买。关于旗记铁厂是不是“洋泾浜外国厂中机器之最大者”,是可以存疑的。这年英商成立了耶松船厂,旗记铁厂估计是无意在日益增多的外商修船企业中继续竞争,所以愿意脱盘出售。李鸿章又把丁日昌和总兵韩殿甲先后所办的两个炮局以及容闳在美国购到的机器一并归入。李鸿章会同曾国藩,正式奏请成立“江南制造总局”。

江南制造局成立之初,似乎并不是为了造船。1863年底,中国第一个留美学生容闳在安庆对曾国藩说:“中国今日欲建设机器厂,必以先立普通基础为主,不宜专以供特别之应用。所谓立普通基础者无他,即由此厂可造出种种分厂,更由分厂以专造各种特别之机械。简言之,则此厂当有制造机器之机器,以立一切机器厂之基础也。”“制造机器之机器”的说法,对于刚刚接触外国事务的曾国藩、李鸿章等人说来是十分新鲜的。所以李鸿章在报告购买旗记铁厂的奏折中说:“查此项铁厂所有系制器之器。无论何种机器,逐渐依法仿制,即用以制造何种之物,生生不穷,事事可通。”但当时李鸿章并未将这批“制器之器”用于建设中国基础机械工业,而是根据前线需要,仍以铸造枪炮藉充军用为主。至于造船,他说:“此事体大物博,毫厘千里,未易挈长较短。目前尚未轻议兴办。如有余力,试造一二,以考验工匠之技艺。”

这年5月,蒙古亲王僧格林沁在山东曹州同捻军作战中被杀。朝廷命两江总督曾国藩为钦差大臣,前去剿捻,李鸿章署理江督。次年6月25日,闽浙总督左宗棠上奏,拟于福州海口建局造船。这对李鸿章显然是个刺激。7月19日,总理衙门收到李鸿章去函,商筹沪厂制造小型轮船。这是江南制造局酝酿造船之始。年底,由于曾国藩剿捻无功,朝廷命其回任两江,调李鸿章署钦差大臣,与捻军作战。此后,江南制造局便归曾国藩领导了。

江南制造局原址在虹口美租界,由于生产军火,受到外侨反对;而场地狭窄,也不利于工厂发展,于是便迁往上海县城南面的高昌庙。新址占地70余亩,动工于1866年夏,竣工于1667年冬。由孙玉堂、华蘅芳主持施工。不几年面积拓展到400亩。局门座北朝南而设,署有“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局名。东、西、北三面绕以高墙,正南面则用木头列成栅栏。进门后,中间设有公务厅,厅西迤北为公局,是官员议事的地方。公局东为文案房、画图房、总库房、东迤北为生铁厂、木工厂。正北为炮厂、大火器厂、汽锤厂、轮船汽机锅炉厂。公局西迤北为繙译房、广方言馆,又西北为熟铁厂,楼西为汽机厂。北面为卷枪厂。局门外至黄浦江边是一大片空地,有直道通往码头。直道东为泥船坞和造船厂,船坞长325英尺。坞西为木栈,又称西厂,为储积材料之所。时人作竹枝词吟道:“厂坞宏开备造船,马头筑就局门前。盖房分住华洋匠,监造工程派两员”。“机器锅炉厂各分,造船铁壳匠成群。楼登一座洋枪望,测量台高上矗云。”以后又增设炮弹厂、水雷厂、炼钢厂。在龙华设立制造分局,内有火药厂和枪子厂;在陈家巷设立火箭分厂,两处分厂共占地267亩。还在松江城建立火药库。江南制造局成了当时国内首屈一指的大企业。它在开工生产军火后不久,又开始建造轮船,从而使得江南制造局的名字同中国近代海军事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1867年5月16日,朝廷批准曾国藩的请求,从江海关四成洋税内酌留二成,一成解济军饷,一成给制造局专供造船之用。苏松太道兼江南制造局总办应宝时与会办冯焌光、沈保靖以及技术负责人徐寿、华蘅芳等,抓紧进行轮船的试制工作。1868年7月23日,江南制造局第一艘明轮蒸汽船下水,取名“恬吉”号,为四海恬波、厂务安吉的意思(后改名“惠吉”号)。从此,黄浦江开始迎接着一艘又一艘中国人制造的轮船。P33-34

序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术界涌现出一批令人瞩目的青年学者。他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里孜孜求索,以年轻人特有的朝气,给学界带来了蓬勃生机。姜鸣同志是其中之一。

他从1981年起,在我指导下专攻中国近代海军史。十年耕耘,发表了不少有价值的论文,引起了军事史和船史研究界同仁的注意。本书是他关于海军史研究的第一部著作,原拟作为我主编的《中国近代军事史研究丛书》的一种,后来由于出版方面的原因,只好先单独出书了。

从一开始起,我们就议定了海军史研究的几项原则:既要着重考察近代海军建设和发展中的重大事件,又要认真研究事件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关键性细节,避免使近代海军史写成不相接续的事件堆积;既要对近代海军的发展过程作动态研究,又需对有关海军建设的各项制度、船舰性能、军舰炮械、教育训练等做充分的静态研究,避免把近代海军史写成海战史;既要深入研究北洋海军,又应对南洋、福建、广东地区的海军发展状况进行勾稽考索,避免把近代海军史写成北洋舰队史;既要充分注意海军的军事使命,又要注意海军的政治使命与晚清政情的关系,把近代海军的发生发展放在清王朝国家战略的广阔背景中考察;既要纵向论述中国海军的兴衰,又要对中外海军尤其是日本海军作横向比较研究,以确定中国海军的发展水平、特点和历史教训。我们认为这样才有可能写出一部比较完整翔实的具有较高学术水准的中国近代海军史。

我高兴地看到姜鸣同志在本书中很好地实现了自己原定的目标。他对若干重大事件如马江之战、黄海之战,提出了自己的独立见解,又对某些细节如黄海海战中的接敌队形、中俄密约与维特回忆、颐和园经费等做了详细考证;对某些鲜为人知的问题如甲午战争期间的军舰贸易、聘请外国军事顾问的内幕等,也根据中外史料进行了论述。在充分注意动态研究的同时,对诸如船舰性能、海军章程与训练、海军教育制度等不少静态专题作了叙述与分析。他使用了清廷档案和奏稿,对南洋、福建、广东地区的海军做了迄今为止最翔实的研究,并提出了不存在三洋海军的见解。尽管这是一家之言,容可讨论,但他根据史料立说的态度是认真的。。

作者的视野也较宽阔。在本书中,他以现代意识审视历史,着眼于中外海军的比较研究,从而对海防与塞防的大讨论、海军发展战略、晚清和清流政治等问题,都有不少值得注意的观察与分析。虽然,分析中有时会夹杂一些太现代化的辞句而显得不够缜密,但年轻人在对历史进行反思时所特具的敏感,又常常使人嗟叹不已。

本书不仅以开阔的思路给人启迪,且因扎实的史料显示了作者的功力。为了写书,他常常废寝忘食地奔波于各个图书馆,辛勤搜集中外海军史料;做了数十万字的海军史大事记,每条记事都出自原始资料;解析海军史的重要问题,先做专题研究;钻研前辈和时贤的著作,咀嚼他们的写作技巧和文采,这几多辛劳的凝聚,才使本书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深入浅出,达到了一定的水准。

这本书的文字也很潇洒,文如其人,他自己确也是个颇为潇洒的人。既做党务方面的工作,又搞历史研究,还经常在上海的《解放日报》上发表京华揽胜的历史散文,说古抚今,致使许多人以为他是一个熟知北京掌故、好发思古幽情的老夫子,其实,他至今只有三十挂四。以三十出头的青年人而能有这样的成绩,实在令人欣慰。

我决非因为是他的老师而尽说些好话,只是在目前知识贬值的不正常情况下,出于对像他那样一类青年学者有志于学术研究的感动,写些他的勤奋与立志,可以举一反三,看到其他已有成绩或正在努力的青年同志的辛劳。有这样一代青年,我们的学术界是大有希望的。他们当然还不很成熟,这部著作中也不是没有缺点,但我不是在评书。我所想到的是学术界、出版界乃至社会各界人士应该给他们以更多的指导、关心和支持。一棵好苗,只有在肥沃的土壤里,在充足的阳光、水分下,才能茁壮成长。木多成林,学术才能繁荣昌盛。当然,像姜鸣这类青年学者,也要更加自爱自重,才能在学界和社会的扶植下不断奋进,为祖国的文化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我作为老师,对之有厚望焉。是为序。

沈渭滨

1991年4月于复旦大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龙旗飘扬的舰队(中国近代海军兴衰史增订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姜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108017482
开本 16开
页数 56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80
出版时间 2002-12-01
首版时间 2002-12-01
印刷时间 2008-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军事
图书小类
重量 0.71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E295
丛书名
印张 36
印次 5
出版地 北京
230
152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2: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