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名家谈健康--宋广林教授营养保健12篇
内容
编辑推荐

作者宋广林教授是我国著名营养保健专家、健康教育专家。他于1997年提出的“为终生骨骼健康,需要天天喝奶”的号召,及2002年提出的“全民缺乏膳食纤维素”的健康理念,均曾响誉全国,早已为大众耳熟能详。

本书是作者集结最近26年来,在全国40多个城市所作的800余场报告、和在中央电视台、中央广播电台等10余家声像传媒机构所作的数10次专题节目、及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健康报》等数10家媒体发表的2000余篇文章的总括之作。去芜存菁,系统整编成十二篇,为不健康、亚健康的国人作熨贴指导。

内容推荐

我国著名营养保健、健康教育专家宋广林教授,在本书中将其40余年从事营养保健、健康教育的经验、体会、成果,以轻松、通俗的谈话式语言总结出来;将有关知识分成:把握健康、吃出健康、科学补钙、终生不断奶、现代人喝什么、健康离不开膳食纤维素、别让食物伤人、科学对待肥胖、糖尿病保健新理念、心理平衡、科学运动、环境与健康等12个专题篇章介绍给大家。旨在让国人树立科学健康观念,拥有现代健康知识,真正实现个人健康。

目录

第1篇 把握健康

健康定义:健康度量衡

健康是金:人生的第一要务

健康敌人:现代文明病

健康实践:保健三部曲

第2篇 吃出健康

吃的警告: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

吃的原则: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吃的科学:膳食平衡方略

吃的方法:将平衡进行到底

第3篇 科学补钙

钙与健康:钙的健康功用

钙的需求:健康需求量

钙缺乏疾病:佝偻病与骨质疏松

钙与居民:我国居民膳食钙摄人不足

钙的补给:食补0r药补

补钙时机:少儿时期是最佳

怎样补钙:适量、分次、晒太阳

如何选钙:服钙容易,选钙难

钙的伴侣:不能忽视的维生素D

骨骼健康:运动与补钙同等重要

第4篇 终身不断奶

健康的要求:天天喝牛奶

终身不断奶:钙质天天有

乳品选择:只选对的,不选贵的

酸奶:营养保健双优食品

配方奶粉:没有母乳吃的婴儿的最佳选择

奶中黄金:牛初乳

喝牛奶不耐受怎么办

肥胖者的选择:脱脂奶

喝奶也要讲卫生

饮奶知识问与答

含乳饮料莫当奶

第5篇 现代人喝什么

生命之水: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无可替代:矿泉水、纯净水不能代替自来水

喝出的毛病:果汁饮料综合征

咖啡、可乐:多则为患

主导饮用水:白开水

喝什么听自己的:向广告说NO

明天喝什么:纯净水、矿泉水,还是白开水

冷饮:让人喜欢让人忧

第6篇 现代科学新理念:健康离不开膳食纤维素

膳食纤维素缺乏:现代文明病的温床

不容忽视的现实:全民缺乏膳食纤维素

有用的膳食纤维素:生理功能全方位

“米袋子”、“菜篮子”和“果盘子”中的膳食纤维素

第7篇 防患于未然易,除患于已然难:别让食物伤人

食品卫生:不得不说的话题

警惕:农药人口

“毒鼠强”:灭鼠还是灭人

“瘦肉精”:害人于有形

剧毒:越冬甘蔗

致癌毒物:二恶英

转基因食品:吃还是不吃

第8篇 旁观减肥热潮,科学对待肥胖

社会流行病:肥胖

肥胖:疾病的一种

肥胖寻因:遗传,还是饮食失衡

肥胖标尺:科学判断肥胖

旁观减肥:理智面对减肥热

科学减肥:节食有道

运动减肥:瘦身强体之道

行为减肥:远离肥胖的保证

儿童减肥:切忌随意

第9篇 糖尿病保健新理念

糖尿病最怕: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寻因:原发,还是继发

糖尿病治疗:5架马车

糖尿病保健:膳食纤维素

第10篇 心理平衡:健康的另一半

身心健康:你中有我

心理活动:有物质基础

心理健康良方:“四八九”

心理养生:“一二三四五”

第11篇 科学运动

运动格言:动则不衰

科学运动:生命必需

快乐运动: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三三五”

适度运动:因人而异

有氧运动一:健步运动

有氧运动二:爬楼梯运动

第12篇 环境与健康

环境与健康:当今各国的重大课题

健康杀手之一:铅

健康杀手之二:甲醛

健康杀手之三:电磁波

健康杀手之四:空调也杀人

e时代疾病之一:电视迷综合征

e时代疾病之二:电脑病

都市家庭流行病:宠物疾病

劣质化妆品:美容不足损容有余

附录

附表1 我国男子标准体重表

附表2 我国女子标准体重表

附表3 7岁以下男童卧位标准体重表

附表4 7岁以下男童立位标准体重表

附表5 7岁以下女童卧位标准体重表

附表6 7岁以下女童立位标准体重表

附表7 7~18岁儿童、青少年标准体重表

试读章节

健康是金:人生的第一要务

1.健康格言

第一句话是:“人生第一任务就是健康。”这是日本作家小路笃实奉献给大家的。

第二句话是:“健康犹如真正的朋友,不到失去的时候,不知道它的珍贵。”这是英国哲学家培根奉献给诸位的。

前一阵我看中央电视台的一个电视节目,介绍天津血液病医院得白血病的那些孩子们。记者去了,问他们最想什么?他们说我们想到外面去玩一玩,最想去公园。这些孩子得了白血病以后,要隔离,由于抵抗力低,别人接触他们都要戴口罩。白血病就是血液里白细胞无限增多,但是粗制滥造,白细胞的质量特别差,所以免疫能力极低,到后来死亡主要都是由感染引起的。当他们失去健康的时候,本来正常的小孩很容易参与的经常在室外做的游戏,他们却做不了。这时就知道出去玩很珍贵。1966年,我到农村下乡医疗。当时农村的电线杆都是木头的,竖在农田里。电线干根部腐朽了之后,须换新杆子。操作上要求先把新杆子立起来,跟旧杆子捆在一起,电工再爬上去把电线换到新杆子上,然后下来再把旧杆子放倒。可是村里那名电工为了图省事,他先爬到旧杆子上去拆除电线,打算弄完了之后再竖新杆子。他把自己捆到旧电线杆上,然后操作。这个时候,腐朽了的旧电线杆倒了,虽然倒在很松软的麦田里,但人是拴在那根杆子上的,杆子砸到他身上,最后,脊椎损伤,完全性下肢瘫痪。这名电工本来很快就要办喜事,结果受伤后对象也不跟他了。那个时候没有轮椅,他就只能瘫痪在床。他说:“现在如果能架着双拐下地走路该有多好呀!”我们正常人谁不能走路呀,当你失去了走路的功能时,架着双拐走路就成了最大期望。培根送给我们的那句话很有意义:不到失去的时候不知道健康的珍贵。所以,我们在身体好的时候就要加倍珍惜健康。

第三句是:“唯有健康才是人生。”这是德国诗人哈格多恩奉送给大家的。没有健康,你的人生就没有价值。

第四句话是:“健康的乞丐比有病的国王更幸福。”这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奉送给大家的。国王权力有了,金钱有了,要什么有什么。但是,他得病的痛苦哪个大臣、亲信都代替不了。乞丐什么都没有,没有衣服穿,没有饭吃。但是他如果身体健康的话,他就比有病的国王更幸福,因为他不需要经受疾病的痛苦与折磨。

第五句话是:“人最宝贵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生命需要健康。”这是我奉送大家的。

第六句话:“健康与疾病,生命与死亡之间只是一步之遥,假如我只有一次选择,我将选择健康。”这也是我奉送给大家的。健康与疾病,生命与死亡之间只是一步之遥。我举这样一个例子:有人游泳去了,活蹦乱跳的一个人,一下去,就再也没上来。你说生命与死亡不是一步之遥吗?我曾经碰到过这样的情况。一个6岁的小男孩,他‘爸爸跟他扔花生米玩。爸爸扔,小孩拿嘴接住,再吃下去。从近距离开始扔,一步步往后退。当退到第6步的时候,小孩用嘴一接马上就倒在地上了。爸爸以为他摔了跟头,走近一看,发现不对!小孩大口大口地喘气,最后嘴都憋青了。赶紧将其送到医院。等我接待这个小孩的时候,他的心跳、呼吸完全停止,已经死亡。什么原因?就是这一扔一接,花生米跑到气管里去了,把气管堵死,还能活得了吗?如果说这个家长有点急救知识的话,拿个水果刀,从小孩脖子下面胸骨上方的一点切一刀,虽然当时流血,但空气从气管切口处进去,就死不了人。到医院再去处理切口。生命与死亡之间是不是只有一步之遥?所以,我们身体好的时候,一定要珍惜健康。

最后一句话:“长寿因健康才有意义,健康长寿是人类真正的追求。”这也是我送给诸位的。光长寿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一定要健康、长寿。有的人,比如说得了脑血管疾病之后,又活了一二十年,瘫痪在床。这一二十年他活得很痛苦,这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要长寿,更要健康,应该是健康跟长寿同时具有才是我们真正的追求。也就是说,我们不但追求生理上的长寿,更要追求健康寿命的延长。健康寿命不是以死亡为终点,而是指平均能够健康生存至哪一年龄,从平均寿命中扣除了由于疾病或受伤而健康受到损害的期间。我国居民平均期望寿命为77.4岁,而健康寿命只有62.3岁,也就是说,平均每个人生活不能自理的时间有15年多。

2.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

如果说,我们把健康比喻为“1”,把其他的一切,比如说事业、地位、金钱、爱情、家庭幸福、个人爱好等等,都比喻为“1”后面的零,那么,其他的一切只有在健康存在的情况下才有意义。后面5个零,你有一个“1”,就获得lO万,健康又幸福;你后头有100个零,前面的“l”没了,它仍然是零。这个比喻很好,说明健康对于我们的生命是头等重要的。

健康敌人:观代文明病

1.疾病谱变化——现代文明病成为健康主要杀手

1)疾病谱变化

新中国成立以前,天花、霍乱和鼠疫等烈性传染病经常流行,常常引起大批居民死亡。当时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引起的死亡,占居民死亡总数的90%以上。新中国成立以后,天花很快被消灭,霍乱和鼠疫被控制,但乙类和丙类传染病以及感染性疾病仍然是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直至20世纪70年代,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引起的死亡,仍然占居民死亡总数的70%~80%,该类疾病是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杀手。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以及医疗卫生条件有了极大提高,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发病率大幅度降低,病死率急剧下降,由这些疾病引起的死亡人数大大减少。在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这些疾病的发病和引起的死亡越来越少,在全部死亡原因中已占很次要的地位。相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现代文明病)发病越来越多,引起的死亡已占到全部死亡率的70%~80%之多,成为现代居民健康的主要杀手。

P6-9

序言

写给读者朋友

唯有健康才是人生,健康长寿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当前,众多中国人已经过上小康生活。他们不再为吃饭发愁,住进高楼,不少人还开上了自家汽车。生活条件的改善理应带来健康水平的提高,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大幅降低,以及寿命的延长。

但是我国13亿居民中有2.4亿人体重超重,其中7000余万人肥胖;1.6亿人患高血压;每年新发心脑血管疾病500万例;每年新发肿瘤160万例;每年新发糖尿病75万例……每年由于这些现代文明病引起的死亡达到500万人。

现代文明病已经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第一杀手。

改革开放以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首要因素是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当时,只要有良好的医疗卫生条件,如有技术过硬的医生、良好的药物和设备、行之有效的疫苗,就能确保健康。

现在不行了,无论患了哪种现代文明病,都没有特效药物治疗,再高明的医生也无法治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改变呢?根本原因就在于,现代文明病不再是由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引起,而是患者自身营养结构不科学、缺乏运动以及心理不平衡等综合因素导致的。它是一种人们不健康行为引起的疾病。因此,无论预防还是治疗,都离不开自身健康行为的养成。可见,现在已经进入了自我保健时代,健康不再主要掌握在医生手里,而更多地掌握在每个人自己的手中。

天道自然,人道自己。为了获得健康,必须从自我保健做起。自我保健首先要求人们掌握必要的营养保健知识。世界卫生组织前总干事中岛宏博士讲:“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不要死于愚昧,不要死于无知,因为许多疾病是可以避免的。”看来,每个人都需要学习一些营养保健知识。

自1985年以来,我几乎母牛都能出版一本书。但近三四年,由于会议和赴全国各地做报告的机会多了,虽然也发表了300余篇文章,虽然有些健康理念已经或正在被广大公众所接受,如1997年我提出的“为终身骨骼健康,需要天天喝奶”以及2002年我提出的“全民缺乏膳食纤维素”理念,但我再也无法拿出整块的时间,坐下来写一本书。最近,在朋友的一再怂恿下,我下决心推掉了大多数活动,静下心,坐下来,用4个月时间,将近年所做的报告,以及所发表的文章,重新加以整理,使之系统化,拜增添了不少新内容,旨在拿出来奉献给读春。由于时间仓促,以及个人水平所限,不足和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欢迎同行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写过程中,得到重庆出版社责任编辑的多方面支持和帮助,也得到许超先生的大力协助,深表谢意!

祝愿每位读者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宋广林

2004车10月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名家谈健康--宋广林教授营养保健12篇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宋广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668782
开本 32开
页数 30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6
出版时间 2005-01-01
首版时间 2005-01-01
印刷时间 200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8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15
丛书名
印张 9.75
印次 1
出版地 重庆
210
148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6:42:43